星期五, 9月 28, 2007

H&M

  一年半載之前,H&M在香港開幕,吸引了大批慕名而至的顧客,把店舖迫得水洩不通。這些外國名牌,只須略為宣傳,找麥當娜拍幾張照片,馬上就能招徠極度崇洋的香港人。月前經過,順道入內,發覺大部分產品都是中國製造,只是加了一個自家的招牌,立刻升價數倍至幾十倍,這真是發展中國家人民的悲哀。
  五月去上海時,經過淮海路。淮海路有很多具一定年數或是歷史價值的建築物,而且各有特色,可惜大部分已租予各大名店。閒逛間無意中看到一間紅磚外牆,窗戶帶圓的建築物,外牆像翻過新,很是吸引,怎麼這幢樓宇沒人租?再看清楚時,只見一個小小的招牌,上面寫著「H&M」,名牌即是名牌,招牌也不用大。
  剛去過周公館、孫中山故居參觀,見過中國人的苦難,又怎會再有興趣入這些外資的商店瀏覽。還是繼續在淮海路徘徊,尋找那已失落了的冀盼。

霞飛路幾經改名
  上海灘最有名的霞飛路,初建於1901年,原名「寶昌路」,十年後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一名法國將軍之名改為「霞飛路」,取其「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意思。再於 1949年改為「淮海中路」,以紀念解放戰爭中的淮海戰役。這况曾是法租界,建築物充滿歐陸特色,梧桐樹林立,自古至今都是上海經貿文化的中心點。

星期四, 9月 27, 2007

準時

  下班時,最喜歡就是乘搭三時二十分的廠車,因為廠車至灣仔後,步行一小段路至巴士站,正好接駁從中環開三時三十分的通宵巴士,這時約三時四十分至四十五分之間,車行約十五至二十分鐘,一踏入家門,時鐘正好指著四時零五分。早到幾分鐘是賺,遲到幾分鐘只是自己行得慢。
  一向心地壞,時常想著如何賺,但可惜這個從來都不由得自己去作主。為何是如此呢?就是因為太準時,如廠車一般,也如通宵巴士一樣,每天都是太準時。如果他們不準時,自己則可每天賺四十五分鐘。
  當掃描完成,再交付到自己手中,永遠都是這麼準時,無論是只得一個五格四吋的廣告,還是有六個包括全版、十二格十、半版等等尺寸不一的廣告,奇怪的是永遠都是在二時二十八時至二時三十一分之間電話便響起:「有!」可惜,這時離之前的一班廠車開出時間還不到五分鐘,以自己工作之快,可以在一分鐘完成吧,也趕不及再乘升降機至地下,除非是從窗外跳下去,不過那時不是在天堂見就是在地獄見,又只可用一次,況且也不想在那裏和曾蔭權見面,所以這個從來也只是想而絕不會去做。
  這麼趕幹甚麼呢,等待的時間可以看看書呀、上上網呀、聽聽歌呀,有甚麼比善用時間更快樂呢?有數十支光管,看書就最夠光線;公司是用光纖傳輸,上網的速度最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網上一找,立刻可成半個專家;夜闌人靜,幾千呎地方,歌聲響亮又何妨,還可跟著和唱,看「有誰共鳴」?
  一切都是準時惹的快樂,廠車準時、通宵巴士準時,每一個時鐘都準時。我可不要跟隨大隊,我就是喜歡作對,雖然會嘗到苦果,但我上班就一定要遲!

星期三, 9月 26, 2007

中秋節快樂?

  昨天臨下班,同事跑過來,說了一聲「中秋節快樂」。「中秋節為甚麼會快樂?」只是隨口問問,沒想到立刻有答案:「例如聖誕都可以說成『聖誕快樂』,所以中秋節一樣可以叫『中秋節快樂』!」
  如果「中秋節快樂」成立的話,那豈不是可以「清明節快樂」、「重陽節快樂」,這樣說或許太過偏激,但「佛誕快樂」、「回歸紀念日快樂」、「國慶快樂」、「冬節快樂」又可不可以呢?
  「聖誕快樂」相信是從英文「Merry Christmas」翻譯過來,這句英文從何而來沒有考證,而譯作「聖誕快樂」也不知有沒有譯錯,這個姑且不論,因為是外來用語。
  以前會見「恭祝聖誕!並賀新年!」,過時過節,見面捎書,只是道賀問候一番,至於快不快樂,則絕口不敢提,原因可能有很多,有苦自己知。不能回家過年,心中不快樂;不能人月兩團圓,更加不快樂;收成欠佳,又怎會快樂。要安慰別人,又怎可用「快樂」兩個字?
  不過,在一個禮崩樂壞的地方,猶其是大陸,還是不要要求那麼多,看著中秋「賞」花燈,聽著「中秋節快樂」,別人快樂,我也快樂。

星期二, 9月 25, 2007

南翔小籠包

一人兩籠也未嫌多

南翔小籠包

  上星期六去家中附近的一家以地方小吃為號召的店舖吃晚飯,吃了一客小籠包。菜牌上標明是灌湯小籠包,包內是有一泡濃湯,味帶點鮮甜,與豬肉鮮味略為不同,相信是在製包時另外加進去的。以一家街坊式的小店,水準算是不錯,不過與在上海所吃到的小籠包的味道還有一段距離。
  記得第一次去上海,由叔叔專程帶路,乘了兩個多小時的公車,就是要去南翔吃小籠包。為何要到南翔?因為南翔是指南翔鎮,是小籠包的發源地,位於上海嘉定縣。那時交通並不是太方便,轉了兩次車(詳情已記不清楚),下了車還要走一段路,一到達就發現整條街都是吃小籠包的,而且大部分的店舖都是叫「南翔小籠包」,一時間真是分不清哪間才是最好。
  從早上出發,中午時才到達,只記得那天天氣很熱,隨便在一間坐下,先來一杯熱的綠茶。真是直到那時才知道,天氣熱並不一定要喝冷飲,喝一杯熱茶也能消暑解渴,只不過是要配合悠閑的心境、垂綠的樹蔭、純樸的氣氛。
  一轉眼十多二十年,當時好味與否完全忘記了,只是對南翔小籠包印象深刻。除了在南翔吃到小籠包外,幾乎全個地方都是做小籠包的,可能是供應全上海地區,因為最地道的小籠包便是南翔小籠包,很多時在菜牌上見到小籠包,必加上「南翔」兩個字,應該是想強調小籠包的地道風味。
  最近去上海,雖然興趣沒有以前般大,不過依然跑了去城隍廟的「南翔小籠包」再試一次。只要去過的人都知道,這間店舖永遠都是人山人海,無論是上樓等位,還是在樓下排隊等外賣,也要等一個小時以上,甚至是兩個小時。為吃到美味的小籠包,等兩個小時又算得甚麼呢,只不過隨著時間的變遷,始終覺得今天所吃到的和以前確是有些差別,究其原因,不在手工、不在環境、不在品質,而是在於豬肉上。
  南翔小籠包是有一定規格,每個小籠包均有十四摺或以上,形如寶塔,特別強調餡豐汁多及口感。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向外國引入豬種(應該是澳洲),那些豬曾經改良,除快高長大外,另一「好處」就是瘦肉多而肥肉少,而中國豬則剛剛相反。中國豬肉肥多瘦少,用作餡料,以高溫蒸熟,能將肥肉溶化,混和瘦肉、蒸氣,釀成濃湯,咬入口中,肉汁鮮甜,味道恰到好處,餡肉鬆化,外層起著中和作用。美食當前,一吃十六個又怎會嫌多!
  可惜現在瘦多肥少,肉質較硬,湯汁少而稀,雖則仍然美味,但沒有了以前的鬆化質感。時代進步,為求健康,就要有所缺憾。無論怎樣,每次到上海,經過每一處,只要見有小籠包,都會停下步來,追尋那殘留在腦海中的味道。

星期日, 9月 23, 2007

龍蝦湯

  關於食也會有很多笑話,不過永遠不知道真假。從網上看到一個,但知道這個笑話是千真萬確,竟然就發生金凱鮮庭。

飲湯途中,門外來了兩位中年男子,一進門,大嚷大叫。
男子A:我成日食海鮮,唔靚唔食架,呢道我成日黎,最出名就係龍蝦湯。
男子B:呢道都幾難搵架喎。
男子A:係呀,不過好方便,可以泊車呀馬。
侍應:兩位,想食啲咩呢?
男子A:梗係鮑魚啦,開支酒飲下啦,你Wine唔Wine呀?
男子B:好呀!
侍應:咁要紅酒定白酒呀?
男子A:駛問既咩,我食海鮮,你話要飲咩野酒呀?同我黎個龍蝦湯呀?
侍應:唔好意思,我地呢度不嬲都無賣龍蝦湯架。
與友人餐後,狂笑一番。

  能夠想到以龍蝦入湯,可算是突破,亦曾經喝過,感覺如忌廉湯,只不過多了龍蝦味。

清蒸斑頭腩

  間中會去北角麥連街的金凱鮮庭吃晚飯,不過在那裏吃飯的機會不多,因為這間店舖多數是賣海鮮,尤其是蟹類。魯迅曾說:「第一位吃蟹的人,是一位勇士。」自小就不太喜歡吃蟹,除覺得蟹像一隻怪物之外,另一原因是蟹的生長是要經過褪殼階段,活像昆蟲的變種。記得電影《異形》中的異形,據說是根據昆蟲而設計,藍本可能是來自蜻蜓的幼蟲。
  以前每年一造的大閘蟹,會覺得很矜貴,肉質具質感與味道濃厚,本來也不錯,可惜蟹羔非自己所好,加上近年大閘蟹(湖蟹)為「禍」英國與荷蘭,價錢也不菲,本來已不是經常可以嘗到,現在更是絕無僅有。自從嘗試過花蟹,蟹肉鮮甜與爽滑,一杯白酒,最能帶出蟹的鮮味,不過依然對蟹沒有多大興趣,反而喜歡了啖一小杯紅酒。
  對蟹說不上喜歡,但是對蟹的外形則作別論,是充滿好奇。蟹有種神神秘秘的模樣,在海邊相遇,一是耀武揚威一番,一是打橫走去;如果是在店舖相遇,牠們好像永遠都不明白,為何自己要被人類五花大綁?寄居蟹已經夠特別,原來牠們對自己的「居所」也要千挑百選,遇到更佳的外殼,是會「移情別戀」搬新屋。有一種蟹稱為「士巴拿蟹」,原因是蟹鉗極像士巴拿;另有一名稱是「嘉菲蟹」,因為外形像嘉菲貓,個人倒不大覺得。聽聞阿拉斯加蟹只食腳,真是有點浪費。
  無論怎樣,個人還是喜歡吃魚,廣東人所喜用的蒸法,全世界無出其右,將魚的鮮味全部保留,薑葱除腥並帶回薑葱味,豉油點綴,可能連魚也覺得,犧牲了小我,能成桌上鮮,也許不枉此生。

星期五, 9月 21, 2007

魯迅公園

  臨離開上海前,選擇去魯迅公園走一趟。這裏原本稱為虹口公園,至1956年,魯迅的靈樞由萬國公墓遷此,並建魯迅紀念亭、魯迅紀念館等。及後至1988年,才改名為魯迅公園。
  十多二十年前來到虹口區時,這裏人口並不是太多,虹口公園很優靜,魯迅墓獨向一隅,魯迅像孤傲地高高在上的坐著,頗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感覺,因為那時魯迅仍得到共產黨的尊崇與垂青,因為他所寫的文章很多都是罵國民黨的。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除了解放後中國變色外,近這廿年間,中國簡直就是變了天,隨著虹口區人口增加,魯迅公園自然更不像從前般熱鬧,反而顯得更是冷清,除了市民在公園內打打牌、下棋,更有人垂釣以消磨時間。魯迅墓獨處一角,似乎比以前來時更加難找,僻靜中倍覺凋零,魯迅像依然坐在藤椅上,面對今天的變遷,似有難言之隱、似有說不出的滋味,以魯迅的性格,罵國民黨並不等同贊同共產黨啊,可今天卻是「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
  撇開政治與爭鬥不提,能夠在繁忙都市中找到一片清靜地已經不易,這幾十年不變的公園,除了人心變之外,依然滲透著一片江南景色,兩邊垂楊柳,中間荷花池,略為煞風景的,是從草叢中傳來的廣播聲。

星期四, 9月 20, 2007

《雲泥》

  工作疲倦,連上班也提不起勁,猶其是晚上。每晚像是很匆忙,但每晚都是在等待,時間變得沒意義,幸好還可以上網。(這個心情不是指自己,而是觀察其他同事所得。一面工作一面上網、善用上班時間才是自己的工作態度。)
  突然想起羅大佑的《青春舞曲》黑膠唱片,於是利用上班前的十多二十分鐘,以最快的時間往黑膠唱片堆裏翻,可惜從頭到尾找了兩次,依然找不到,莫非上次借了給別人而沒有還?但是這些唱片絕對不會外借的,怎麼會找不著呢?會不會又變成另一個謎?還好找來李韻明的一張《雲泥》大碟。
  這張在1979年出版,也許是李韻明唯一的一張唱片,那時唱片喜歡雙封面,正面是《雲泥》,背面則是《老虎‧魚蝦蟹》,是電影《林亞珍2》(蕭芳芳主演)的主題曲。唱片中第二首歌才是《雲泥》,開始時唱著「你若是浮雲,我若是紅泥,相識總有愧……」(之後忘記了)其實這首歌並不是自己所喜歡的,喜歡的只是「雲泥」兩個字。
  雲泥兩個字,多用於「判若雲泥」,或是「雲泥有別」,當時沒有想過語出何處,只知道這個比喻是天淵之別。閑來無聊,先找來杜甫的一首詩《送韋書記赴安西》其中一句「雲泥相望懸」,似乎是說相隔;於是找到白居易的一首詩,內有「同飛青雲路,獨墮黃泥泉。」真的是雲泥有別?讀至「泥泉樂者魚,雲路遊者鸞。勿言雲泥異,同在逍遙間。」而稍感歡慰。
  附杜甫及白居易兩首詩。

《送韋書記赴安西》——杜甫
夫子欻通貴,雲泥相望懸。白頭無藉在,朱紱有哀憐。
書記赴三捷,公車留二年。欲浮江海去,此別意蒼然。

《答崔侍郎、錢舍人書問,因繼以詩》——白居易
旦暮兩蔬食,日中一閑眠。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
心不擇時適,足不揀地安。窮通與遠近,一貫無兩端。
常見今之人,其心或不然。在勞則念息,處靜已思喧。
如是用身心,無乃自傷殘。坐輸憂惱便,安得形神全。
吾有二道友,藹藹崔與錢。同飛青雲路,獨墮黃泥泉。
歲暮物萬變,故情何不遷。應為平生心,與我同一源。
帝鄉遠于日,美人高在天。誰謂萬里別,常若在目前。
泥泉樂者魚,雲路遊者鸞。勿言雲泥異,同在逍遙間。
因君問心地,書後偶成篇。慎勿說向人,人多笑此言。

後記:《雲泥》這張唱片,喜歡的就是唱片第一面的第一首歌「搖籃曲」。

星期三, 9月 19, 2007

錯配

究竟是慶祝花燈節?還是慶祝中秋節?

  經過維多利亞公園足球場,工人正在佈置「花燈」晚會,真是一年容易又過年,轉眼又到元宵花燈節。真是十分之喜歡元宵佳節,因為可以參加一年一度的燈會,既可眾裏尋「她」千百度,另一個「她」在燈火闌珊處,又可猜猜燈謎,附庸風雅一番。
  回到家中,桌上放著一盒美心雙黃白蓮蓉月餅,還有一盤小芋頭放在窗外曬乾,又有柿,又有梨,欠的只是菱角。過幾天就是中秋節嗎?真給外面的世界弄得糊塗了。
  中秋佳節,是慶祝秋收,也是人月兩團圓的日子。農忙之後,就是回家歡聚,準備好過冬,全年最美好的日子就要過去,皎潔的明月掛於天邊,人間美景是要珍惜,因為冬天即將來臨。慶祝中秋,是一家人在天井中坐在一起,以全年最豐盛的收成來讚美大自然給我們的恩賜;也因為父母全年忙碌在外,終於回鄉準備過年,所以是一家團聚;亦因為月亮在這天顯得特別明亮,在灰暗冬天到來之前,好讓我們把握現在,也是給我們回望過去,得以繼往開來。
  隨著時代的變遷,地點可以是不同,例如天井可改為天台或是平台,亦可在空地、附近的公園,但是中秋的習俗,一般都是賞月、吃月餅、玩燈籠、賞桂花,另外常見食物包括芋頭、柿、梨、楊桃和菱角等等,至於以花燈來慶祝中秋的,則聞所未聞,也可能是自己孤陋寡聞。
  中秋節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慶,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越南、韓國/朝鮮的傳統節日。
  按照中國的農曆,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但並沒有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後,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傳說唐太宗夢游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一般認為,中秋節開始盛行於宋朝,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了。
  如上所說,中秋節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韓國人的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寫成為Thanksgiving Day,又名感恩節,因為秋夕在韓國是一個大節日。而在越南,人們在農曆八月十五過中秋節,稱爲Tết Trung Thu(節中秋。「節」為喃音,「中秋」為漢越音)。中秋節也是越南兒童的一個節日。當晚,孩子們聆聽關於阿貴的傳說。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鯉魚燈出遊玩耍,還預示長大「跳龍門」之意。
  真是禮失而求諸野,中秋本來就是多謝上天的恩賜,而以前確是也有鯉魚燈籠的,亦有小白兔燈籠,只不過近年已電子化,超人、坦克全出動,燈籠才變得不倫不類。如果將韓國、越南和日本慶祝中秋的習俗合併,也許才是真正的中秋節。

星期二, 9月 18, 2007

回望

  以前香港仔石排灣村還未重建前,從香港仔水塘沿水塘道一直步行至灣仔峽道遊樂場,在一處觀景處是可以回望至鴨脷洲,天氣良好時,甚至可以望到自己所居住的大廈。可惜年前石排灣村全部重建完畢,再次步行至此,回望已不見了自己所居住的大廈,心情確是有點失落,因為拿著望遠鏡似乎找不到目標。
  話雖如此,每當經過這裏,都覺得在群山之中,背後可以是一座座、密麻麻的大廈,像是奇景,也許亦只得香港才有。
  香港仔水塘區其實是香港仔的一片樂土,原因是香港仔區內永遠都是車水馬龍,人群熙來攘往,尤其是午飯時候,每次經過,也覺得這裏沒有發生嚴重車禍、撞死幾個人已算是萬幸。雖然幾年前曾發生塌簷篷壓死人事件,但是看似混亂的窄窄街道,內裏有著穿梭擦肩而過的秩序,稍稍令人不滿的是那些專線小巴,看似將人們運送於香港仔各區,實則是製造了人群的躁動。假使有一天,如果沒有了專線小巴在區內設站,香港仔亦會變得寧靜而更有韻味。
  忙忙碌碌中能夠偷空,從香港仔市區沿香港仔水塘道向上走,不消未二十分鐘,那裏又是另一個世界,樹影婆娑、鳥語花香、清風送爽、空氣中也帶著綠葉的潮濕與嫩綠的氣息,不同的感受,就只十多二十分鐘的距離。
  如果說香港仔市區是沙漠,這裏就一定是綠洲,也許應該反過來說,香港仔區本是叢林,繁囂市區只是叢林中的一片小沙漠而已。

星期一, 9月 17, 2007

某年今日

1749年8月28日 歌德出生
  歐洲啟蒙運動後期,德國出現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他就是在1749年8月28日出生,在1832年去世的長壽作家歌德。由於自小受到父母薰陶,歌德多才多藝,特別在文學方面造詣很深。二十五歲時,他發表了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轟動整個文壇,也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維特熱」。據說這部小說連拿破崙也愛不釋手,在戎馬生涯中亦隨身攜帶,更翻閱了七次之多。
  歌德的另一巨著《浮士德》,講述主人翁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的經歷,結合現實和浪漫主義,有論者認為這是德國文學的巔峰之作。歌德前後花了六十年才寫成這部巨著,為後世留下了文學瑰寶,民初郭沫若把它譯成中文,成為現時流行的中譯本。

1910年8月27日 德蘭修女誕生
  1979年,德蘭修女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當時媒體問她:「我們能做甚麼,來促進世界和平?」她答:「回家及愛你的家庭。」
  德蘭修女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她對加爾各答窮人的無私貢獻,令她不會在1971年獲教宗保祿六世頒發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和平獎,2003年10月更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列入天主教宣福名單。
  她於1910年8月27日出生,十二歲加入一個天主教兒童慈善會時,已感應到幫助貧寒,是自己的未來職業。十八歲以後,她到了加爾各答,在一所中學擔任教職,1931年,正式成為修女,之後更成立博濟會,救濟窮人。
  她的博愛精神,不但為人口耳相傳,1969年,英國記者蒙格瑞奇更將她的事蹟拍成紀錄片,讓她舉世知名。

1965年9月4日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史懷哲逝世
  身兼哲學家、醫學家、神學家、語言學家,以及音樂家的史懷哲,是上世紀一位不可多得的通才,活了九十年,終於在1965年9月4日逝世。
  說到史懷哲的眾多貢獻,首推利用個人德文與法文的專長,成功繙譯德文版和法文版的《巴赫傳》,給後世的巴赫研究者帶來莫大貢獻。其次憑藉個人對巴赫音樂的熱衷,不但在教會學會管風琴、鋼琴,以至不同音樂理論,從而留下了屬於史懷哲的音樂演奏作品;而且更因為有志於神,學當上牧師傳播福音,榮神益人。
  後來,他得悉非洲人民貧病交困,就決意上大學研讀醫學,冀盼日後有所貢獻。直到三十八歲那年,取得醫學博士後,隨即動身前往非洲,一方面專注在喀麥隆發展其「非洲叢林醫學」,展開醫療社區工作;另一方面希望把福音帶往第三世,界讓更多人蒙福。1953年,為表揚個人無私的奉獻,史懷哲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節錄自香港《經濟日報》某年今日)

星期日, 9月 16, 2007

  雖則說難得糊塗,但有時候愈看愈令人覺得迷惘。
  報載「港島司徒拔道私人府第景賢里連續四天被拆瓦片後,政府昨日終於決定將大宅列為暫定古蹟,今天刊憲後即時生效,政府會在未來一年與業主商討保存方案,其間業主不得拆卸或損毁大宅。……」
  政府為何突然之間辦事能力之高,簡直前所未有。景賢里是私人府第,但政府可以一天之內將大宅列為暫定古蹟,並刊憲即時生效。可是屬於全香港市民的,或者說大一點,是屬是全地球的天星碼頭,可以在一日之內拆個稀巴爛,真是不可同日而語。私人拆不得,公眾全打爛。究竟這個政府和誰人作對?還是和我們開玩笑?
  「據了解,發展局評估事態後,認為業主行動是經過精心盤算,刻意清拆磚瓦裝飾等『非結構』物件,繞過屋宇署的審批程序,製造既定現實,在古蹟辦有行動前破壞古蹟外貌。……」
  政府真是有口說人,沒口說自己,拆樓當然要經過精心盤算,政府不是一錘把天星鐘樓打碎,做成既成事實嗎?相信別人也是向政府「學習」的,高官們理應覺得高興才是。
  「林鄭月娥強調,將私人物業列作暫定古蹟,不涉及侵犯業權,亦有三宗先例可援,不論是暫定或法定古蹟,都有賠償機制,政府希望能與業主盡量討論保存文物,並達至雙贏;若談判失敗,會交由法庭解決。」
  林鄭月娥真是說得輕鬆,想問一聲,如果政府真是要賠償,是否由林鄭月娥一人說了算,由她自己來負責?所謂雙贏,政府和業主才會是雙贏,市民大眾肯定就是輸家了。政府的錢是納稅人的錢,要賠要作保存,政府都只會側過面去,高官只會出來作秀,「義正辭嚴」講法律。
  反正都付了鈔,還是用看騷的心情,看看政府如何花費、看看傳媒如何妙作、看看乜乜社如何爭取資源,也看看我們自己如何之不濟。

明信片

  小時候常常收到表姐從澳洲讀書寄來的明信片,當時覺得她寄來的明信片,上面印上各式各樣的風景照,而背後總有她半桶水的中文字,記憶頗深刻。
  直到自己到各地旅遊時身邊人總愛為自己寄上明信片,這時候覺得有點奇怪,怎會為自己寄上明信片呢?原來是希望擁有當地的郵票及郵印。
  於是漸漸自己也喜歡了這個習慣,其實這樣做一點也不難,在旅遊時經常會出現很多售賣明信片的地方,挺方便。其實明信片著實也有很多好處,通常印在上面的照片都是很有質素的相片,自己很難拍得到,有白天、晚上、日出、日落、浪漫、俏皮……。
  猶記得有次到柬埔寨吳哥旅遊時,當地小朋友們售賣明信片的情況,他們雖然都會蜂擁而至,但都是非常友善,也不會死纏爛打,挺有風度。有時還會向你開開玩笑呢!
  最近有位小輩從日本旅遊回來,送上大堆紀念品給我,而最特別之處她也竟像我們一樣從當地寄上一張明信片給我們,真是有點意外,竟然也懂得這點點心思。其實對我來說,這比送上任何紀念品還有意思。試想在以後的日子的某天,從抽屜或書本內發現了這些來自世界各地所寄來的已經發黃了的各種明信片,並可藉此回憶一下當時旅遊時的種種事和情,不失為一種樂事!

星期五, 9月 14, 2007

  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1743年4月13日至1826年7月4日)為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1801年至1809年)。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1776年)主要起草人,及美國開國元勳中最具影響力者之一。傑佛遜留下的名言很多,其中一句是「不讀報的人,比讀報的人知道得更多。」
  近年至近日閱報,愈覺這句話是至理名言。不是將懶看報紙的習慣推卸在古人的名言上,而是愈來愈覺得拿在手中的報章,簡直像一疊廢紙,完完全全是浪廢地球資源的產品。首先,一份中文報章,已不覺得所看到的是中文,因為絕大部分香港的報章已改為橫排,失卻了中文直排的韻味與美感。其次,不知從哪日開始,第一版的新聞頭條,題目總是愛用超過150pt的大字,如果那則新聞是編輯們覺得是更重要的,往往會用超過300pt的特大號字為題,唯恐讀者不知道這是大新聞。
  看中文報章不能學好中文已是不爭的事實,近年更變本加厲,就算不認識文字也可以看得懂,因為可以看所謂的「模擬圖」,以四格或多格的漫畫來表達事發經過,但真實的情況是否如此又真是天曉得,總之編輯們認為是如此發生就是這樣發生,讀者就得接受,絕對毋須運用從文字中所描寫出來要表達的事實。可能這不是讀者的錯,而是記者己根本不懂得寫作,久而久之,不懂寫的就用漫畫來顯示。
  另一就是報紙愈來愈冷血。曾經有一次,路過某新聞工作者的身旁,剛巧當天發生了空難,這位資深新聞從業員第一句便問:「有幾多個人死?」另一次發生在蘇丹發生脅持外國人質事件,回答是:「蘇丹?有多少香港人會去這個地方旅行?不落這段新聞也罷!」
  還有,以前如果發生空難之類的事件,例如有87死亡吧,標題有多會是「……有87人罹難」,題文無不表達一份哀悼;但現時呢,直接了當,「……87死」便算,好像是「死就死啦,管他怎樣死!」,冷血至此,這樣的報章又有甚麼值得好去看呢?
  記得魯迅的一篇文章「青年必讀書」,在附注中其中一項寫道:「少看中國書,其結果不過不能作文而已。」今天看來,不看香港中文報章亦然。
  而最重要一點,就是香港那些所謂傳媒人,尤其是在報章工作的,大部分人都患有時間錯亂症,以香港時間為例,他們經常以為是泰國時間,但口中說著的卻是日本時間(特別是那些高層人士)。

星期四, 9月 13, 2007

門票

  參觀柬埔寨的吳哥窟是要購買門票的,但是一張門票並不是只能單單參觀吳哥窟寺廟,而是可以遊覽整個吳哥地區的遺址。吳哥窟(Angkor Wat),又稱吳哥寺,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
  吳哥窟門票分三種,一天證二十美元,三天證四十美元,七天證六十美元。一天證如果是下午四時後購票,日期是算明天的,這麼今天便可進入吳哥窟看日落,不過就要趕快,因為從停車場進入吳哥窟欣賞日落的最佳位置,步行最快也要接近半小時,而且也是遊人在同一時刻集中在同一地點上,以剛剛到達的遊人來說,有時候根本不知要往何處才是最好,只能跟著別人走。一天證最適合到此一遊的遊人。
  三天證及七天證,因為要使用幾天,所以附有照片。購票處設有拍照服務,如果遇到遊人不多時,應該以一個最佳的「模樣」上鏡,因為這張極罕有的照片將會陪伴自己幾天,旅行回來後亦是一張很有收藏價值的門票,閑來找出來看看,既回味,又想再出發。
  找來一張幾年前去吳哥的照片,胸前掛著的就是七天入場證,攝於吳哥窟,背景是遊人遊完寶塔後腳震震的爬下梯級,我們則在這邊曬太陽。

星期三, 9月 12, 2007

克里特島

  忙了個多兩個月,終於有點閑情,第一件事就是落足心機看一集《大地任我行》(Globe Trekker),主持人KT(KT comer)除去了塞浦路斯(Cyprus)之外,另一位主持人Adela Ucar則去了克里特島(Crete)。
  克里特島,位於東地中海,正處於愛琴海與地中海的交匯處,面積約8300平方公里,是地中海的第五大島,亦是希臘第一大島。現時島上吸引遊人的地方除了陽光海灘外,走過長長的海濱大街,路旁盡是酒吧與餐廳,到處都是威尼斯風味的建築,因為這裏在公元960年,拜占庭帝國重新收復克里特島後,並於1204年賣予威尼斯。克里特島的米諾斯文明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
  島上亦可沿著海岸線步行,欣賞海天一色的美景與島上的地貌,亦可跟隨當年盟軍撤退的路線,憑弔戰場。每年五月最後一個星期為克里特島戰爭紀念日。由於克里特島以南與北非重鎮托卜魯隔海相望,東南距埃及的亞歷山大港約五百六十公里,在軍事地理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佔領該島,即可控制東地中海。1941年,二次大戰時期,德國以空降兵大舉入侵克里特島,爆發著名的克里島戰役。亦由於盟軍不能抵禦德軍的攻勢而節節敗退,參與抵抗德國大多是克里特島上的人民,短短十二天的登陸戰,德軍死亡人數約4000人,受傷達一萬人;盟軍總傷亡人數高達二萬八千人,從傷亡數字看,可知戰爭的慘烈。佔領期間,克里特島人民為自由而戰,死亡人數亦達八千人。
  戰爭紀念日當天,除到二次大戰戰爭遺址,主持人亦細聽當地人及曾參與戰役的老兵憶述當年事,感受戰爭的殘酷。一名克里特島上的居民,憶述小時候在河邊一堆屍骸中發現爸爸的遺體,回村後不停的哭訴著地告訴別人,「爸爸死了,爸爸死了」。為甚麼不可告訴別人呢?每個人的家中都有人死去。今天說來仍歷歷在目,說到傷心處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一名德軍說到從飛機跳傘下來,站穩陣腳舉槍瞄準敵人,黑暗中殺一個陌生人很容易,但為何要開槍呢?開槍時內心起了掙扎,因為不開槍殺人,如何為後來的同僚著陸開路;但槍聲響過,自己則要付上罪疚的代價。如今回望,難掩痛苦的神情。
  一名英軍述說當時一名德軍落在戰壕中被俘,言談間互相交換隨身攜帶的照片,相中德軍和母親合照,還給了他們五馬克作留念。戰場上可以是你死我活,戰場下可同是戰爭受害人,結果冒著違反軍紀的風險,不即時射殺,反而送德軍到戰俘營。回首過去,殘酷戰爭有著同一個問題,慘痛經歷不失人性一面。
  一個旅遊節目,除了帶我們去遊山玩水之外,也為我們滲透了反戰的信息。

星期一, 9月 10, 2007

珍惜

  中國人原來很懂得為生活上的小事加添小小的情趣,如生日會稱為「牛一」,竟然將「生」字分為兩部分,蠻有意思!
  記得讀書的時候總會有很多的生日派對,不論是自己的、同學的、朋友的形形式式很是新鮮,當然最喜愛的就是生日蛋糕上的圖案以及味道。
  到了出來做事時,亦有很多朋友、同事為自己慶祝生日如:十八歲、二十一歲的生日,畢竟當時覺得這些年齡是值得慶祝的,還希望比別人來得特別(究竟怎樣才算特別呢?真是天曉得)。
  到 了現在,人大了,對生日那天並沒有甚麼特別的感覺,總希望清清靜靜的與身邊人一同渡過。至於生日禮物方面,畢竟做了幾十年人了,沒有甚麼特別想得到,亦不 需要在那天才得到。有時小小心意也令人窩心,送花也不需要十二支、九十九支、幾百支……,(哈!我家實在沒有那麼大的花瓶呢。)
  記 得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內容是這樣的,一日一位男士走到一間花店,並向店員提出每年的某月某天,請代他送上一束鮮花到某特定的地址,特定的女士收,直至這位男 士離開人間後,仍然繼續維持。這樣看似浪漫的事實,其實總感到,如果這位女士在生日那天收到自己最最喜愛的男人送上的鮮花,而這位她曾深愛的人已離開了自 己,相信這一天將會令她再次傷感起來了。但是,畢竟人生總有開心、悲傷的時候。如果沒有了這兩種感覺,實在有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