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2月 31, 2009

2009

  2009年即將過去,轉眼又一年。
  這兩年發生的事太多,失去的也太多,好像有點措手不及,幾乎喘不過氣,但亦能明白到踏出的每一步,是人生必經,沒有早或遲,知道沒有說出口的話,知道未完的說話,知道不會說的話,知道想再聽的說話,一切一切,如時間般一去不返。
  有些以為是打擊,怎知是重拾歡笑的開始;以為不會去嘗試,怎知一次又一次。
  以為是失去了所有,怎知可以來得更恆久;以為是鐵石的心腸,怎知亦有懷念的悲傷。
  在這個冰冷世界,以為身心俱疲累,怎知尋得一絲絲安慰;以為悲觀絕望時,怎知見到樂觀的目光。
  世事就是這樣,踏入2000年時,唔知會點樣,怎知過吓過吓又十年。縱然有悲傷,縱然有失望,有得有失之間,就是不能失去希望。

星期三, 12月 30, 2009

盧比硬幣



  在齋浦爾來到一間雜貨店尋找大吉嶺紅茶。大吉嶺紅茶是否等同可以沖奶茶的茶葉不得而知,簡單而言之是想找英式紅茶,店主與我們都不太明白對方想要和所指的是甚麼,不過也不要緊,大家有著共同願望,交易始終可以達成。
  忘記了茶葉是多少盧比一包,好像是九盧比,於是買了三包,共二十七盧比,付了一百盧比給店主,找回七十三盧比,所以就有了這兩個兩盧比及一盧比的硬幣。
  印度人也不是想像中貪小便宜。
  除了在找換店所換的紙幣較新之外,在街上買東西找回來的紙幣大多很陳舊,遊客區物品的價目多是整數,證明遊客做了笨蛋也不知道,不懂少數怕長計。
  不知是不是文盲佔了多數,所以硬幣中既有數目,也有手勢顯示,以作分別。

星期二, 12月 29, 2009

怪事



  前兩天,河南省文物局宣布,在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發現了魏武王曹操的墳墓,似乎是考古大發現,但聽了韋基舜所言,不禁有所懷疑。他們博覽群書,又對歷史有研究,對發現存疑有他們的道理,不過從新聞中也可發覺有很多奇怪之處。
  上網看這新聞時,找到王安石也有一首詩講曹操的疑塚:

將次相州【王安石】
青山如浪入漳州,銅雀台西八九丘。
螻蟻往還空壟畝,麒麟埋沒幾春秋。
功名蓋世知誰是,氣力回天到此休。
何必地中餘故物,魏公諸子分衣裘。

  據解釋:相州即今河南安陽市,王安石與柳子玉同為送伴使送走遼使後,回程途中特地憑弔了曹操所建的銅雀台,在向相州進發途中寫下此詩,可見王安石對曹操是肯定的。
  為何不相信?是來自一張照片。照道理,考古是艱苦而沉悶,未經證實,資助根本少之又少,但是當宣布發現曹操墓一刻,發掘現場已經全部平整,連上蓋亦已搭好,效率有沒有這樣高?
  今天看新聞片,四周竟然已具一個博物館雛型,欠的是門前售票處,如果曹操墓是真,立刻可以開放,讓遊人參觀;如果不是,起碼可成另一個旅遊點,製造了新聞,又有甚麼損失!
  這就今天中國每天所發生的奇怪事!

星期一, 12月 28, 2009

神探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

  星期日跑去數碼港看〈神探福爾摩斯〉,貪其早場有特價,三十五元一張戲票,兩個人足足省下五十元,可以用來吃豐富早餐,不過就要早起。
  很多人都有同樣想法,所以的士生意特別好,除了〈吸血新世紀2新月傳奇〉尚餘少量座位,其他都滿座,早上看吸血殭屍電影似乎有些不適合。
  未看〈神探福爾摩斯〉前,已猜測會拍續集,因為這類電影人物,只要故事內容吸引,主角觀眾又認識,比較容易知道來龍去脈,不用建立人物性格,問題是能否吸引大部分觀眾繼續不停看下去。
  現時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進入了電腦時代,大家看書看得少,很多時候拍電影要畫公仔畫出腸,恐怕觀眾看不明白,沒有驚喜之餘,又覺過於簡單。
  早年較容易創造一個人物,如今則拍來拍去,甚麼蝙蝠俠、鐵金剛,不然就是從卡通或電腦遊戲推過來,變形金剛對年輕人還有多少睇頭,鐵甲奇俠真係得啖笑,轉個頭又話蝙蝠俠的內心世界、黑暗心魔、人性兩面,其實都是再沒有新的人物、新的元素。
  作為娛樂電影也不能要求過高,不過作為電影人物,一是高不可攀,一是有共同點,一是像〈吸血新世紀2新月傳奇〉有偶像,不然像羅拔唐尼和祖狄羅,不是說他們不好,而是始終覺得有多少滑頭,不夠深沉睿智。

星期六, 12月 26, 2009

這個聖誕

  假期工作量不多,於是上網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是世界上最完善及最完整的憲法,其中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第三十三條至第三十五條是這樣寫的:

第三十三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第三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

  只抄這三條,因為抄得太多很麻煩,而且也沒有用,因為中國一向都不大相信法律這回事。
  十八世紀英國哲學家Edmund Burke(1729-1797)曾經這樣說:邪惡的勝利所倚仗的,是正義的人袖手旁觀。(All that is necessary for the triumph of evil is that good men do nothing.)

星期五, 12月 25, 2009

獎品

  初入這間公司,第一次參加週年紀念晚宴,中途因為要上班提早退席,至第二天上班,報到時通知中了獎,是一個銀包。
  雖然心中有多少盼望,不過從來都沒有想過中獎這回事。之後幾年,中獎與自己無緣,漸漸也淡忘了,想來與沒有參加晚宴有關,間中見別人大包細包捧回家,由電視機至數碼相機到現金,個個歡天喜地,也感染了歡樂氣氛。
  直至轉了部門,除了週年有抽獎,原來聖誕也有抽獎,即是機會一年有兩次,中獎率即時增加了一倍。開始想會不會抽中數碼相機?結果是買了數碼相機才抽中,獎品送了給外甥;會不會抽中現金獎?結果抽中化妝品,變成送禮佳品;會不會抽中其他?結果又抽中護膚品,還好可作禮品;會不會抽中日用品,結果抽中C字頭的女裝大陽眼鏡,有甚麼比這個獎品更佳,又可將獎品作禮品。抽中麥兜碗和湯匙,那個碗雖則有些怪,可是那兩個湯匙卻成了至愛;抽中鹽盅、胡椒盅和煲墊,除了煲墊可用,鹽盅胡椒盅只可作擺設;抽中樂聲牌mp3,從此有了隨身聽。抽中這麼多大獎,歡喜之餘,也感謝幸運的眷顧。
  今年聖誕派對,正在埋頭苦幹,抽獎剛剛開始,忽然聽見自己的名字,知道中了獎。這麼早中獎,應該不會是甚麼大獎吧,怎知一拿到手,立刻知道這是自己最喜歡的獎品——三百元商務印書館購書券。

星期四, 12月 24, 2009

imagio MF6550一號仔



  2009年12月24日,一號仔終於退役。服務六年多,一部值得信賴的影印機,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再更換零件在金錢上並不划算,也搞不清若更換了所有零件還是不是一號仔的時候,唯有投身循環再造,希望有朝一日再能參與服務。
  日本產品的品質向來是外銷優良、內銷最佳,這部日文版的imagio MF6550無論從外型到耐用,都比同系的Aficio AF1065為佳,另一個好處是四個櫃桶,可配合不同需要放不同尺寸的紙,靈活運用,不用因為來稿的尺寸不同而要經常改動櫃桶,如果要挑剔,就是將兩個櫃桶改為同一尺寸放紙,最多只能放一千五百張,比起三個櫃桶的外銷版,一放就是二千五百張,足足多了一千張。
  依時開業時,就是以這兩部機作為主力,雖是同一系列產品,一部是英文版(Aficio AF1065),一部卻是日本版(imagio MF6550),MF6550有連接電腦設備,可以連接電腦作列印之用,下載列印軟件全是日文,幸好日文主要以漢字為主,研究了不多久已經可用完全掌握。
  使用二號仔Aficio 1065時,由於早期裝嵌有缺陷,表現一直不理想,那時印數不多,勉強還可應付,隨著時日經驗增長,印數漸多,每每未能達到要求,無計可施,約三年多前,唯有轉換新一代的Aficio 1075,除了印數每分鐘快十張之外,儲存量亦增加不少。
  時間一久,一號仔機件開始磨損,連塑膠外殼也因老化而自動爆裂,雖然仍未影響質素,但外觀已不及當年潔白明亮,顯得斑駁處處,嚴重要用膠紙補丁,承托軸承位置移位、海綿變硬,由原先全自動雙面進紙,慢慢改為自動單面進紙,再後來進紙器膠轆變形,只好全手動操作。
  如果繼續修補,相信一號仔是可以繼續下去,可是全部更新零件價錢不菲,當更換了大部分零件之時,除了外殼之外,究竟這部還是不是一號仔的哲學問題困擾,加上新機價錢比年前低了百分之四十,終於知道一號仔是時候退役了。

2009一號仔

星期三, 12月 23, 2009

講價習慣

  看過印度「警訊」,知道印度人無論買賣都喜歡講價,也不喜歡找零錢,看〈大國之風〉介紹孟買貧民窟的有線電視安裝大王,買東西時同樣喜歡講價,至於這種講價是一種習慣?還是唔該畀畀面打個折扣?真係不得而知。
  感受較深是臨離開印度時在孟買國際機場等候回香港。等候時間約四個小時,由於不能帶任何液體經過保安檢查,進入候機室後不想再飲瓶裝水,於是改飲咖啡。價目表寫明一杯咖啡是七十盧比,購買時年輕的侍應卻告訴我們是一百一十盧比。何解?他說是連稅。照道理沒有可能,不過他如此說,無謂和他爭論,於是付二百五十盧購買兩杯。
  咖啡不是即溶咖啡,而是咖啡機蒸餾,蒸餾期間約分多鐘,之後加奶落糖,這位年輕侍應似乎很忙,忙得仍未找零錢。我們也沒有所謂,反正咖啡仍未弄好。終於兩杯遞了出來,年輕侍應若無其事,拿著布正想轉身扮忙。「對不起,零錢呢?」「唔好意思,沒有這麼多零錢找贖。」
  他真是懂得開玩笑,爭論了幾句,我們也不和他計較,反正這是他的質素問題,與我們無關。
  臨離開印度遇上這種事,感覺上好像有點不開心,但實際並非如此,餘下的紙幣全數放進捐款箱,至於最珍貴的兩個硬幣,正是在購物時找回來的,證明了印度人貪小便宜只是個別情況,並非成了他們的習慣。

星期二, 12月 22, 2009

這是甚麼世界?

  這是甚麼世界?這是甚麼新聞?
  據BBC「當局警告異議人士勿旁聽劉曉波審判」報道中開首兩句:「中國當局向異議人士發出警告,不要前往旁聽對異議人士劉曉波的審判。」
  究竟劉曉波犯了甚麼罪,竟然連異議人士也不准旁聽。照道理,審訊異議人士,更加應該讓異議人士旁聽,好使他們知道犯了甚麼法,有甚麼下場嘛。
  另一則新聞是「中國增加援助柬埔寨」,怪不得柬埔寨決定遣返由新疆逃到柬埔寨的新疆維吾爾族人了。
  放在一旁的中國新聞,是「毒奶粉維權家長被拘捕」,兒子受毒奶粉禍害而腎結石,父親為討回公道竟被拘捕,這個世界怎會有這樣的新聞?(「2008年中國奶製品污染事件」見維基百科,提到了結石寶寶之父趙連海和「三聚氰胺毒奶受害者集體維權聯盟──結石寶寶之家」。)
  這些新聞可能已見怪不怪,也許這是我們的選擇,但是最沒有人性的新聞就刊登在今天。話說如果明天選特首你會選哪一個為題,得出來的結果是有兩個人民望直追唐英年。
  明天我們可以一人一票選特首嗎?答案是不可以!如果不可以,為甚麼這等報紙仍然問這些無聊與虛假的問題?難道這個世界沒有別的事情發生嗎?爭取一人一票直選不值得報道嗎?自作聰明的報紙,自以為掌握背後的內幕,為不公義推波,為不公平助瀾,為惡行掩飾其非,為惡法張目,披上虛偽,埋沒良知。
  人間怪事何其多,雖則冷眼旁觀,可是這又是甚麼樣的世界!

星期一, 12月 21, 2009

印度口香糖



  這些印度口香糖是在一間雜貨舖購買茶葉時,老闆無端端在櫃窗拿一大串出來,打開其中一包叫我們試食。我們充滿疑惑,是不是真的可以放入口中?
  雖然找贖的機會不多,但印度盧比同樣有硬幣,最少的相信是一盧比,而一盧比之下更細分為:「一盧比相等於100個Paisa(派薩〔印度和巴基斯坦輔幣〕),而25 Paisa相等4 Anna(安那,印度〔India〕、緬甸〔Burma〕及巴基斯坦〔Pakistan〕輔幣名)。」(維基百科)
  據網上介紹,由於找贖硬幣比較困難,如果沒有零錢,這些口香糖便可當作零錢找贖。
  疑惑不是口香糖可不可以食,而是食了要不要付錢。口香糖味道除了甜之外,還有薄荷、玫瑰花和其他香料,充滿印度味道,入口時清新香氣,糖卻不能融化,也不能咬碎,內裏究竟是甚麼?
  是我們多疑,老闆是誠心請我們吃的,一包一盧比,見價錢不貴,於是我們便買了十包。

星期六, 12月 19, 2009

全國獨家



  放假在家,一早醒來,預備好中午飯之後,見時間尚早,於是打開電視機看看有甚麼新聞,怎知全部播同一個節目,終於明白到全國統一的好處,原來幾個電視台聯合轉播國家領導人到達澳門。
  於是轉看高清台,剛好加映短片播放新片速遞,正介紹羅拔唐尼的〈福爾摩斯〉。近年對羅拔唐尼較深刻印象的電影是〈殺謎藏〉(Zodiac),演一位最後精神崩潰的記者,和積佳蘭賀同樣出色。至於另一部〈鐵甲奇俠〉就不怎麼樣,因為這類電影對象是青少年,特技為主,可以不停拍續集,找誰做主角都一樣。初看羅拔唐尼時有點面熟,想不起曾主演過甚麼電影,找資料時才知曾演過〈甜心俏佳人〉。
  〈福爾摩斯〉預告片剪得很精彩,拍攝情況與劇情互相穿插,緊張而吸引,唐尼身型扮相俱佳,應該可以一睇,心急找來報紙,才知十二月二十四公映。近年已很少看戲院聯合廣告,除了好電影不多、電影廣告減少之外,其次就是不需要預售,多了即場購票入場。以為這些戲院廣告不再重要,怎知一看才知有了很大變化。
  香港未回歸前,在一家電影院上映的電影,廣告多宣傳為「獨家放映」;如今不同了,香港已經回歸到祖國懷抱,是一國之下的特區香港,我們絕對應該放眼全國,「全港獨家」又有甚麼意思,特區香港又不是獨立國家或地區,這家電影院確是胸懷祖國,以廣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既然只能在一家電影院上映,宣傳時怎麼也要用上「全國獨家」!

星期四, 12月 17, 2009

餘下甚麼……




奠定勝局的一球十二碼

  星期六無節目,最好就係瞓吓覺,五滋六味口水流流時突然電話響起,「喂,有香港對日本波飛,睇唔睇?」星期五晚特區政府不是已經宣布全場爆滿嗎?怎會還有飛?「免費派㗎,咁睇唔睇吖?」免費?唔使錢最啱大鄉里,一於去睇。
  約四時半來到銅鑼灣,人山人海,分不清人群是去睇波還是行街購物,沿加路連山路前往,滿街警察煞有介事,卻不是維持秩序,躲在一旁閒談散步。漸近大球場,球迷越來越多,個個歡天喜地,那種興奮看來都是可以免費睇波,無你咁好氣,個個排隊攞禮物(其實只係兩支氣棒),一於坐番個好位。
  都話唔好坐係個阿伯隔離,佢以為自己睇咗幾十年波,未開波已經係度講,講日本隊只係出青年軍,話成隊副選都可以贏,又講特區香港隊如何差,點會贏日本。開咗波仲慘,日本進攻又話日本點好波,特區香港進攻又話斷哂纜,連龍門開球門球都開到好似死老竇咁。如果不是兩隊都係咁廢兼且免費睇波,否則一定起身教訓吓佢。
  上半場雖然畀日本入了一球,但悶了半場,又話主場可以踢高兩三班,見特區香港隊好像無心戀戰,日本班後生仔又似練緊波,正在猶豫好唔好離場返屋企,點知下半場一開波,日本隊發緊夢之際畀特區香港頂入一球,情況立刻改變,身旁兩個後生仔終於一吐烏氣,似有向阿伯反擊之意,大叫好波。
  雖然特區香港最後互射十二碼時取勝,但縱觀整場比場並不精彩,乘主場之利取勝是合理戰果,可惜踢來毫不積極,又不是沒有機會,一個突擊已可入球,奈何總不見嘗試。以作客入球雙計,這場球賽能拿下金牌,球迷的熱情不無功勞,至於那班事後抽水的特區政府官員可以不理。
  從一場球賽便可以知道特區政府的醜陋心態,贏波興高采烈,但問他們認不認識球員的名字時就個個都唔識。說要支持體育運動,想入場觀看的卻不能購票,處處派飛卻不能全場滿座,足證香港已死,只餘下特區。

星期三, 12月 16, 2009

要滅亡

  上網找「神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出處,結果找到:

  「原話:上帝要讓一個人瘋狂,一定會先奪走他的理智
  在果戈理(俄國諷刺劇作家)的戲劇《欽差大臣》裏出現過這句話
  原話來自《聖經》
  中國版本出處:『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英雄之道,先狂後亡;凡人之心,先亡後狂;我自狂之,奈何我亡。』
  以前曾有這樣的一句話,是形容上帝與魔鬼的做事規則。上帝是創造困難並幫助人們通過困難的考驗;而魔鬼是創造麻煩,然後使麻煩合理化。也就是說,上帝不會無緣無故的去毀滅,祂需要一個理由,一個足夠去毀滅的理由;而魔鬼不會,他先毀滅,然後讓暴力合理化。」

  「原為西方俗語,最早是希臘悲劇詩人歐列比台斯說的,在聖經故事中也有這類似的意思。和中國老子的『欲先抑之,必先揚之』是同一個意思。」

  雖然還是不知道最早出自何經何典,反正明白大概意思,其他的也不要緊了。
  2009年東亞運動會,香港特區派出四百三十八名運動員,結果創造了傳奇,奪得二十六面金牌、三十一面銀牌、五十三面銅牌。照道理,以這個驕人成績參加全中國運動會,應該奪得更多獎牌才是,可惜並不是如此。
  剛在十月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在山東濟南舉行的十一屆全國運動會,香港特區派出了二百三十名運動員,只能奪得兩面金牌、一面銀牌和四面銅牌。
  東亞運動會是八至九個國家和地區的競爭,水準高而激烈;全國運動會只是國內選手比賽,無非提倡運動,鼓勵參與,結果特區香港贏盡主場,可喜可賀。
  東亞運動會無聲無色結束,特區政府勝利歡呼,除成功舉辦,也慶祝創造傳奇,奪得歷史上最多獎牌,於是豪情壯志,說要申辦亞洲運動會。
  特區政府真沒有大心,既然這一屆東亞運動會這麼成功,應該申請舉辦奧運會,甚至是世界杯,反正特區政府大把錢,六百六十億興建一條二十多公里的鐵路,二百多億興建一條大橋,舉辦奧運會、世界杯又有甚麼不可能!

  環保會議正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意見分歧,爭論無比都是減多少碳排放,至於減少對於全球暖化有沒有幫助,真是天曉得。有沒有用不是重點,重要是帶出環保訊息。可是,特區香港確是一個與別不同的地區,除夕夜又要花六百萬放煙花。
  真係講咩都無用,有錢嘅就真係惡哂。

星期一, 12月 14, 2009

失敗兼失策的工展會

  工展會剛於上星期六開幕,這兩天經過,雖是人山人海,但附近一帶極之混亂,真係想極都唔明,為何工展會一定要在維園舉行?
  記得以前工展會,多在新填海區舉行,據聞可以以人群來回的步伐,將剛填好的沙泥壓平及壓得更牢固,雖然可能有道理,不過就唔係好相信。
  初去工展會,地點在灣仔新填海區(不知道正確地點),舉辦過後,建成今天的新鴻基中心至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的建築物。及後工展會在紅磡新填海區舉行,地點應該在今天的火車站,現時除了是火車站外,還有幾幢建築物及香港體育館。
  以前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展覽展銷香港產品,相信政府只會隨便批一個地方,就新填海區吧,反正人流不多,交通又不便,想去趁墟,唔該全港市民花點時間與體力,從軒尼詩道步行至灣仔海傍或從當年的紅磡碼頭步行至剛填出來的爛地,順便讓大家認識認識這個新地方。
  回歸之後確唔同,特區政府一切以方便為主,所以決定就在市中心區,以為交通很方便,人流就會多,自然更有效益。人流是多了,物流也多了,但混亂更多。維園雖然在市中心區,旁有銅鑼灣及天后地鐵站,也有港島各條主要巴士路經此地,也有過海隧道在附近,方便是方便了,但特區政府的中國籍官員究竟知不知道,在這個地點舉行工展會,根本就是製造混亂。
  首先說交通問題,雖有地鐵經過,但不是始發站,巴士同樣是中途站,平日繁忙時間,交通已很擠塞,巴士及地鐵全部超負荷,如今加上工展會人群,可想而知,只會混亂加混亂。其次是維園,維園是香港唯一一個較大的公園,有六個足球場、四個籃球場,如今為了舉行工展會,一封就是六個足球場和兩個籃球場。特區政府見香港足球奪了東亞共榮圈運動會的金牌,又說發展足球,這兩個月由灣仔至北角的市民想踢足球應該去哪裏?工展會之後是年宵,即是公園大部分地方將封閉接近兩個月,繞著維園的高士威道、告士打道、維園道、興發街就是這樣繞著大擠塞。
  一個工展會的選址,已經知道外國人能,中國人不能。

星期日, 12月 13, 2009

飛機餐



  今趟去印度,乘搭翠鳥航空(Fly Kingfisher)。每家航空公司所供應的食物,必然和航空公司所屬地方有關。記得乘搭北歐航空(SAS)時,所提供的麵包特別美味,除了熱辣辣之外,那種外脆內軟,好像新鮮焗出來一樣。
  上海航空會供應江浙糕點、南韓航空會供應泡菜、新航的麵包不怎麼樣、港龍航空可能最合胃口,不過對於喜歡嘗試不同口味的人來說就沒有特別;聽聞日本航空會供應壽司,相信只對頭等或商務的客人才有這種服務,乘搭印度航空公司,少不了當然是咖喱。
  印度人多以素食為主,所以客機上供應會是一個以素菜為主,另一道則是雞,都是以咖喱作烹調方法。其怪的是,從香港飛孟買或是孟買飛新德里,乘客都是以印度人為主,選擇咖喱雞竟然佔多數,莫非吃得素菜多,也要試試雞的味道?我們倒沒有所謂,最重要有薄餅送咖喱。
  印度米和中國米、日本米或是泰國米(東南亞)明顯不同,比較纖細瘦長,不會吸收太多水份,鬆軟洽到好處,又能粒粒分明,佐以咖喱,最佳配搭。左面的雜菜分不清是甚麼菜,右面的應該是豆類,不知是否叫鸚鵡豆,不是太腍,和薯仔同樣有大量澱粉質,容易吃飽。這些食物雖然美味,不過始終不及烘餅。烘餅,由新疆至阿拉伯回教國家到印度,製法各有多少不同,但同樣香酥,飛機所供應的烘餅只能翻熱,少了新鮮也少了彈性,雖是如此,一配咖喱,竟可化腐朽為神奇。飛機所供應的食物多是快餐式,早知欠缺了真正的神髓,不過一道咖喱,已掩蓋飛機餐的瑕疵,如果不是沙律汁較濃又帶鹹,之前又沒有飲太多水,飛孟買一頓、飛新德里一頓,真是可以連汁都舐埋。

星期六, 12月 12, 2009

印度機場

  參加旅行團到印度,前後六天,扣除出發回程各一天乘飛機,實際上只得四天時間。六天時間確實太少,剛剛適應,又要回到起點,回程時半睡半醒之間,想著究竟有沒有離開過。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指人口),但貪污制度化,總人口在世界上排第二,僅次於中國,但不可不知,印度疆土也幅員廣闊,以人

口密度來計算,只排世界第十九。印度在地理上同樣複雜多變,有南方的酷熱,亦有北方的嚴寒,有恆河三角洲的低地沼澤,也有崇山峻嶺的高原山脈,這個月(十一月)去印度,是全年最好的幾個月份,早上帶冷,上午溫暖,下午微熱,傍晚清涼,一天之內好像經歷了兩種氣候。
  幾天之內很難知道一個國家是如何,何況只去了幾個地方,如果真要探知,只能在飛機的服務和準時與否了解。由於中國客人漸多,很多從香港直航的班機都有會說華語的服務員,翠鳥航空也不例外。從香港準時起飛,五個多小時的航程很快便過,初時搞搞飛機上的設施、吃兩餐、排隊去洗手間、研究如何填寫入境表、看幾頁書、休息一會等等全部做齊之後,明明見已到達孟買上空,誰知一繞圈就繞了接近一小時。
  據聞印度有幾間航空公司,每間航空公司有自己的機場,不能降落的原因是有太多飛機從中東飛過來。這個怎會是全部原因?準時起飛而不能準時到達,如何說也說不通,其他原因,相信是機場根本不能處理大量乘客過境及轉機。印度有印度的做法,自己的地方遲也好早也好,飛機停泊費可以計數,但如果香港遲起飛,相信停泊費不菲,所以起飛必然準時。
  飛孟買時已遲了個多兩個小時,轉飛新德里必然又遲,前後花了十一二小時終於到達目的地,比飛歐洲還要遠,那種疲累,令初見時又怎會有好印象?

星期五, 12月 11, 2009

不再是運動員

  先抄一段香港電台的新聞:「『欄王』劉翔順利贏得東亞運110米欄金牌,他在決賽以由頭帶到尾姿態,跑出13秒66,連續三屆東亞運奪金,隊友紀偉得第二,南韓的選手得第三。劉翔賽後表示,自9月復出後,開始找回比賽感覺,期望可恢復至接近過往最高水平。他有信心可跑出13秒之內,但未想過再破世界紀錄。」
  劉翔說得沒有錯,他不可能再破紀錄。為甚麼不可能再破世紀紀錄?因為他不再是運動員。
  想破世界紀錄,要有破世界紀錄的心理準備,平日要有充份的訓練,上場時要有這個爭勝及破紀錄的決心,承受得起破紀錄時的歡呼,承受得起破紀錄時的失落,同時亦要承受得起失敗時的痛苦。
  現今訓練一個運動員、做某一種運動,尤其是田徑項目,根本已經很科學化,如何起步、過第一個欄需要幾多步、是左腳起跨還是右腳起跨、之後再幾多步再起跨,全部都可以計算出來,只要找到一個人加以訓練,能夠按照程式,破紀錄是指日可待。剛剛中國找到一個天才運動員,百一米跨欄成囊中物又有甚麼稀奇。
  劉翔不能再破世界紀錄的原因,不是他不再具備百一米跨欄的才能與天份,而是他已變成一個體育明星,害怕失敗、害怕超越自己、沒有了運動員的感覺、沒有突破的雄心。
  為何他在香港仍然受歡迎?因為香港觀眾的水準問題,他們只懂追明星!只要看看上次劉翔在廣州跑有多少觀眾,便知他早已褪色。
  (附亞視20091211新聞「劉翔勇奪東亞運110米欄金牌實現三連冠」)

星期四, 12月 10, 2009

哥本哈根環保會議

  2009年12月8日,環保會議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有一百零五個國家參加會議,而全球四十四個國家的五十六份報章,藉著會議開幕,聯合發表共同社論。參與的報章中,亞洲有十三個國家及地區的十六份報章、歐洲有十七國家的二十份報章、非洲有八個國家十一份報章、北美洲有三個國家四份報章、中南美洲有四個國家五份報章,其中的中文報章中,包咶大陸的〈南方都市報〉和台灣的〈天下雜誌〉刊出只同社論。
  下班回家,鄉下婆問為何沒有香港?這個真是好問題。
  沒有香港是正常不過,因為香港已經回歸祖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其中一個沿海城市,比深圳、珠海還小,甚至比佛山、順德(順德是縣市級)更不如,遑論其他較大城市如汕頭、潮洲。香港雖然說是實行一國兩制,但縱觀現時全港各大報章,已經全部舉行投降,全部向祖國靠攏,例如按照大陸報刊的排法——全部橫排,不懂得利用中文的優勢可橫可直,最致命的是連譯名都要緊隨祖國,以前是希特拉,現在是希特勒;以前是伊斯坦堡,現在是伊斯坦布爾;以前是杜拜,現在是迪拜;以前是雪梨,現是悉尼……如果不是八八卦卦,還以為多了幾個新地方及幾個新人物。
  〈南方都市報〉則不同,最近竟然開天窗,抗議被抽調版面次序。正因為這樣獨立求真,所以能夠發表共同社論。
  取自〈南方都市報〉網上版本的共同社論,雖是簡化字,也一併記下。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责任
(南都携手56家全球知名媒体同步发表“气候变化”共同社论)

  摘要:今天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开幕,全球46个国家56家媒体通过发布共同的社论,呼吁192个国家的代表们在本次会议上共同采取果断措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建立一个有强制约束力的公约。《南方都市报》是中国国内唯一参与上述“同步‘气候变化’社论发布”的都市媒体。

  今天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开幕,全球46个国家56家媒体通过发布共同的社论,呼吁192个国家的代表们在本次会议上共同采取果断措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建立一个有强制约束力的公约。《南方都市报》是中国国内唯一参与上述“同步‘气候变化’社论发布”的都市媒体。
  今天,来自全球46个国家的56家媒体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行动,用同一篇的社论来传达同一个声音。我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类正面临着一个影响深远的危机。
  我们现在就要联合起来,采取果断行动,否则气候变化将摧毁我们的星球,以及这个星球的繁荣和安定。过去的一代人早已感受到危险的到来,而现在,事实已经开始宣告:过去的14年中有11年打破了最暖年的纪录,北极的冰盖正在融化,而去年暴涨的油价和粮价也预示着未来的灾难。在一系列的科学报告中,现在要讨论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气候变化是否应归罪于人类,而是我们所剩的、能够减少其破坏的时间已不多。即使这样,到现在为止,整个世界对此的回应却还是如此的微弱和心不在焉。
  气候的恶化经过了几个世纪以来的长期累积,其重大后果仍将永远持续下去,然而,未来14天就是这场战斗的关键时机。我们在此呼吁——聚集在哥本哈根的192个国家的代表不要再犹豫,不要陷入争端,不要互相推诿,而是要抓住现代政治最大的失败的这个机遇。这不应是一场贫富世界或是东西方之间的斗争,气候变化影响每一个人,因此每个人都要参与解决这场危机。
  各国首脑们应该昭示其国民,我们应该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且确保执行改变。尽管科学是复杂的,但现实却简单明了。全球需采取措施以防止气温在2100年前升高2℃,应设立目标:科学界建议全球碳排放量应该在未来5-10内到达顶点,之后开始下降。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行动,那么保守估计,气温将会升高3-4℃,这样就足以造成各大洲陆地干旱,农田变成沙漠。地球上一半的物种将灭绝,无数人民将流离失所,数个国家整个被淹没海中。
  然而,没有人相信此次哥本哈根能达成完善的协议。
  或许,现实的进展只能从奥巴马总统的参与以及美国转变其长期以来蓄意阻挠的态度开始。即使现在,整个世界也在期待着美国国内政治大发慈悲,因为除非美国国会作出决定,总统本身并不能承诺行动。
  然而,在哥本哈根的政治家们可以,并且必须就一个公平有效的协议中的关键元素达成共识。其核心是:如何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对抗气候变化的义务和责任;如何共享这个新兴而珍贵的资源:数以万亿吨计二氧化碳——在温度计上升到危险程度之前,我们还能够排放的额度。
  发达国家倾向于用数字来指出,碳排放大国要采取大幅减排的行动,否则无法解决气候问题。但发达国家们应该为多年积累起来的碳排放量负责——从1850年起排放碳总量的3/4。他们应该作为表率,每一个发达国家都应该承诺具体且大量的减排目标,这样富裕国家在10年内的总体的碳排放将比1990年的水平下降25%。
  尽管发展中国家可以说,它们对于目前的危机并没有责任,并且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将会受到气候变化最严重的影响,但他们也必须承认,未来他们也会不断地加剧全球变暖,所以,他们也应负担重要和可度量的减排行动。虽然目前双方离理想的承诺还有些距离,但近来中国和美国,这世界两大排放国作出的减排目标承诺是通往正确方向的重要步伐。
  社会公平同样要求工业国家慷慨贡献,保证帮助较贫穷的国家,从技术到资金,让他们的经济发展环保起来,以适应气候变化的要求。
  此外,对于未来公约的基本设计也应该在会上确定,包括严密的多边监督,保护森林的合理报酬,和可靠的“出口排放”评估,这样才能确保制造污染产品和消费污染产品的双方公平地分担碳排放的负担。虽然没有欧洲国家希望坐享其成,那些新进的,比“老欧洲”贫穷许多的欧盟成员,不应该比富裕的成员承担得更多。转变将耗资巨大,但和拯救全球经济的账单相比,仍然便宜了许多,与无所作为之后的后果相比,耗费更是微不足道。
  发达国家需要改变生活方式,飞机票比打车去机场的费用还要低的时代应该结束了。我们必须在购物、吃饭和旅行上更加精打细算,我们必须为使用能源付出更多的钱,并且减少使用量。
  然而,向低碳社会转变带出的前景中机遇比牺牲更多。一些国家已经认识到,转型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增长,工作机会和更好质量的生活。资金的流动会告诉你这样一个事实:去年,投资在可再生资源上的资金第一次超过了化石燃料发电的资金。
  在几十年之内戒掉我们的“碳瘾”是一项历史上空前浩大的工程,也需要我们开发前无古人的创新技术,然而,人类间的冲突和竞争能够把人类送上月球和切分原子,那么通力合作减少排碳的竞赛终将能够完成一次人类的集体救赎。
  战胜气候变化是一场乐观主义战胜悲观主义,高瞻远瞩战胜鼠目寸光,以及亚伯拉罕·林肯总统所说的“当我们本性中的更为美好的天使”的胜利。
  在哥本哈根的政治家们正手握着塑造当代历史的力量:面对挑战奋起应对还是愚蠢到目睹灾难来临却无所作为,两者之中,我们恳求他们作出正确的抉择。
http://gcontent.nddaily.com/1/d9/1d94108e907bb831/Blog/b17/1ad8e1.html

星期三, 12月 09, 2009

為何

為何缺咁多,真係唔清楚。是我不會問?還是攞嚟錯?
原本通不過,試極都係錯。是我不曾問?麻煩自尋多?
日日唔見錯,假後變化多。我就係不問!看看又如何!
秘密何其多,公開就係傻。想要我來問?都係聽首歌!

星期二, 12月 08, 2009

伯大尼修院



  早一兩年前,聽聞伯大尼修院重修完成,那時曾經有一遊的興趣,去年專程前往,可惜不得其門而入——常以為大門向薄扶林道,誰不知另有入口,結果過其門而不入,錯過了機會。
  前幾天有幸到這裏參觀婚禮,終於一睹重修後伯大尼修院的風采,感覺有多少失望。
  維基百科其中一段寫道:「1978年交予香港大學出版社使用,在教堂裝置印刷機,並用作儲存書籍及檔案,1997年交還予香港政府產業署管理。2000年,政府著手研究對建築物修復的可能。2003年由香港演藝學院接手復修,耗資8,300萬港元改建為電影電視學院校舍,於2007年3月完工。」從這一段重修歷史中,得注意年份,是一九九七年交還予政府產業署管理。
  今天的伯大尼,無疑外貌如新,內裏也如新,正因為這一種新,少了修院的莊嚴、少了修院的肅靜,那一種經過特別粉飾的回復舊觀,仿如建築在虛幻之中,一切都來得有點假,假得不像修院,也不像教堂,假得為堆砌出來只作外借用途,當中神髓——建築、修院、歷史全部欠奉。
  當年英國人統治香港,英國人眼中的中國人是怎樣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會是平等看待。後來發覺香港天氣潮濕悶熱、沒有資源,不是殖民的好地方,如果不是還有多少利益,肯定老早放棄,後來迫於形勢比人強,不得不走。英國人一走,東風漸強,留下來的就只有一套十九流的管治制度,仍可使香港得已保有香港之名一二十年。英國人要破壞香港的歷史、文化、建築,早已經做了,如果到一九九七後回歸後還要留給香港的,相信絕對沒有價值可言。
  站在伯大尼修院屋頂,適逢下午,太陽開始在西方隱退,似乎暗示了香港的落日前景。

星期一, 12月 07, 2009

感動

  以為已是一個網上的年代,怎知又回到最基本的時代。
  因為有一些法律文件要處理,於是登上特區政府的法律部門網頁,希望能有一個解答。
  開始時覺得非常方便,只要在「搜尋」欄中輸入所需要的服務名稱,立刻顯示該部門的網頁。真是開心得太早,不要以為是進入該部門的網頁,而是顯示這個部的面頁,還要選擇「英文」、「繁體」、「簡體」。
  如果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顯示政府部門面頁全是英文,之後才可選擇「中文」,真是沒有問題。可是香港已經回歸了祖國十二年,特區政府亦已成立了十二年,生活在特區的人民大部分是中國人,政府部門進入面頁理應首先是中文,真的要選擇的話,才選「英文」或「簡體」。
  這又證明特區政府的官員奴性未改,包括非常不該曾仆街,永遠記住他們的前度主人——英國。
  花了幾分鐘(也算快),終於進入了司法機構的網頁,找到了合適的資料,看清楚填寫表格的法律條文,進入了「擬填寫表格」的欄表中,左欄是下載pdf檔,下載後除文件外,上方紅字顯示「如須填寫,請下載msword檔」。下載pdf檔究竟有甚麼作用?又不是示範?也不是填表對照,根本就是沒有用。
  點兩點,發現右邊原來可以下載msword檔。一心想著不用十分鐘,已經下載表格填寫,特區政府網頁設計之方便,不由得由心裏讚出來。不幸開心得太早,下載的word根本不能填寫,首先是空位處印上各種可能,既不可刪除,也不可能填寫,真的要刪除或填寫,全張表格會完全變了樣。這個也算了,因為word不是太難應付,填至最後,有數項根本是由職員填寫作見證,問題就來了。未填表申請,何來有機會見職員?既然未見職員,何來找職員作見證?
  再由頭看一次,依然找不到正確填寫方法,如是者來回十多次,網頁逐個細節看,同樣找不到所需要資料。就這樣花了數天時間,仍然弄不清應該怎樣做。不要緊,唔明就要問,花了幾分鐘找到聯絡方法,立刻打電話。
  這個特區政府部門的電話,全是電話錄音,內容跟網頁上的內容完全一樣,按1,將第一項由頭到尾讀一次;按2,將第二項由頭到尾讀一次;按3,將第三項由頭到尾讀一次;按4、按5、按6、按7、按8、按9,都是將該項由頭到尾讀一次,聽了超過十五分鐘,幾乎收線,一把美妙聲音及時出現,「……聯絡本署職員請按8字」
  「你現在輪候編號是4」……「你現在輪候編號是3」……「你現在輪候編號是2」……「你現在輪候編號是1」……等了二十多分鐘,唔爭在等多幾分鐘,感謝特區政府,終於有人接聽電話。
  立刻說出問題及問如何填寫表格,怎料職員的答覆是:「網上個表格好難填,除非非常熟悉,否則根本唔識填。麻煩上來本署,向職員說明所須表格,職員會選擇合適的表格給你填寫。」再問:「咁如何約時間遞交表格及申請?」「你只要取表格時同時約時間便可。」這個電話對話時間沒有兩分鐘,當聽到「網上個表格好難填」,心中由衷湧出了感動,也很感謝這位職員的解答。
  好像有多少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條件反射。浪費了幾天時間,聽了幾次電話,最後一次通話也浪費了半個小時,最後的感動與感謝並不是對服務而產生,而是覺得自己真是太傻及太蠢,到現在才知道特區政府部門的網頁,無論從設計到使用,根本就是垃圾。

星期六, 12月 05, 2009

就在這一天

  幾個月前,偉大的特區政府某個局(名字太長,記不起)的局長(更加記唔起)發表了特區將來偉大藍圖,名為想要藍天,減少碳排放。
  如何減少碳排放?首先將發電廠原來用煤來發電,將改用天然氣,這樣一年可以減少唔知幾多噸碳排放;又話如果在天台種花草樹木,又可以減少唔知幾多噸碳排放;如果每個市民日日唔用私家車,連巴士都唔搭,全部改坐地鐵火車,又可以減少很多噸碳排放。
  這裏減多少,那裏減多少,每個人都減多少,之後又綠化天台、綠化馬路(因為馬路已經無車行)、綠花辦公室,總之全部都綠化之後,之後……之後三五十年之後,我們香港人,特別注意是香港人,每個香港人可以長壽兩個月命。
  無錯,是兩個月命!至於點計出來就真係一個謎。
  總之唔好理咁多,可以長壽,人人都應該盡盡責,一切以節約為先,於是一於天黑不點燈,就算是一張廢紙都要寫完再寫寫無可寫先至掉,搭巴士搭到盡頂多行番轉頭,甚至電視都唔睇、收音機唔聽、手提電話唔用,差點連飯都唔食,無非都是想減少碳排放。
  努力了幾個月,應該都可以減少幾噸碳排放,也許可以長了一分半分鐘命,唉,怎知就在這一天……
  那個甚麼東亞共榮圈運動會,要唔知幾多個世界第一來搞開幕,最終當然又要放煙花。一放煙花,你話又產生幾個噸碳排放,說甚麼三五十年後會長命兩個月,現在特區政府已經短多幾個月命!

星期五, 12月 04, 2009

輕舞

泰姬陵輕舞



  所見的貧富,很難去劃分,並不是自己富,別人便叫貧,況且我們一點也不富有。
  說到快樂,我們肯定不快樂!
  來到泰姬陵,世界好像欠了我們,要用最短的時間飽覽全景;反觀別人,從衣服到心情,一切都和景物融和,這就叫快樂!
  受揚紗輕舞影響,我們坐在一旁,感染快樂。
  雖然短暫,卻是旅程中精彩一刻。

星期三, 12月 02, 2009

手提電話

  上班時在巴士站候車,來的一架幾乎全車爆滿,怪不得比正常遲了點,勉強擠了進去,站在通道中間,兩旁坐著或站著的大部分都是來自南區某名校的學生——全都是女學生。
  時為傍晚,天色已黑,巴士是舊款丹尼士型號,車廂照明較暗,但是怎麼旁邊的人個個手中都好像會發光,自己卻站在黑暗中。定神看清楚,原來人手一部手提電話。
  見她們稚氣未消,耷頭耷腦,如果是溫習功課就最好啦,但是個個只懂打SMS,打字速度比寫字說話還要快,擁有的手提電話大部分都是最新時款,有鍵盤、有攝影、輕觸熒幕,有些甚至有上網功能,反觀自己的舊式電話,頓時覺得和時代脫了節。
  有了這個手提電話有甚麼用?主要都是和朋友同學互傳短訊,但是父母打電話來時多數扮忙話聽唔到,妙就妙在父母亦願意花金錢買最新款的電話給子女,又不去想想擁有這個電話的功用。
  突然間左邊的熒幕又亮起,右邊又似乎有寫不完的字句,前面好像有講不完的說話,十多二十人中,找不到一個不拿一個電話在手的,證明了人類是群體動物,要找互相認同,不然很難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