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8月 30, 2010

腐敗

  菲律賓的不幸事件,發生在一個黑暗的地方、黑暗的年代,受害者只是政治鬥爭之下的犧牲品。
  近日陸續披露槍手門多薩的背景,雖涉嫌勒索,卻未被控罪,後被革職,結果「我將用一個巨大的錯誤,來更正一個巨大的錯誤決定。」
  如果挾持人質之後可以復職,那麼相信菲律賓每天都發生多宗挾持人質來要求復職。如果不能,那麼槍手為何冒如此大風險這樣做?
  對於菲國申訴專員當日給槍手的答覆,根本無意解決挾持人質的問題,只視為處理一般申訴,按既定程序,如果不是挾時人質,不要說十日後答覆,可能根本沒有答覆。
  菲律賓新政府剛登場,第一件事是打擊貪污。不用說,打擊貪污的首要對象是警察,這種權力的拉鋸,政府怎會關心曾因涉嫌勒索的警員的前途與安全,申訴專員又怎會因一個涉嫌勒索的警員有優先處理的機會,至於這個槍手明知是巨大的錯誤都要做,似乎唔明一個扮有作為的政府,又怎會放一個曾經涉嫌勒索的警員在眼內。
  在一個公義不能伸張的地方,每件事都用暴力來解決,只會顛倒黑白是非,最佳例子莫過於「微笑是表達憤怒」。
  在此不能不提阿基諾三世,話說在他的母親科拉桑當菲律賓總統時,曾發生軍事政變,三個保鑣中彈死亡,阿基諾三世亦身中五槍,至今仍有一顆彈頭留在頸部。雖說菲律賓是民主國家,可惜是以半獨裁統治,上層由數十個大家族所控制,統治者近乎世襲式,想不腐敗也難。

星期五, 8月 27, 2010

差異

  在香港,如果遇上車禍,第一時間是報警。據我們所知的程序,報案中心先根據所提供資料,首先調派警員到現場,由警員評估作判斷。如果沒有人受傷,警員記錄在案;有人受傷,召救護車;有人被困,會招消防員場場協助救援。
  香港的緊急求救電話是999,源自英國,因為那時是英國殖民地。今天香港是特區,雖然警察質素有所下降,但繼承了這個傳統,做法也大致如此。
  如果發生在大陸,我們自小聽慣「山高皇帝遠」、「拳頭在近,官府在遠」這個教訓,沒有人受傷,看看能否解決;有人受傷,設法先送醫院;有人被困,叫附近的人幫手解救,最後才是報公安。不是公安辦事不力,而是地方大,等得公安趕來,可能是一個半個小時,第一件事當然先解決眼前的問題。
  自從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開始向國際靠攏,也改善了很多,開始漸多人知道中國的緊急求救電話是110,火警是119,救護車是120,交通意外則是122。
  據知菲律賓同樣有緊急求助電話,但試問在一個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兼全國貪污腐敗,遇上危及生命安全的事,會否致電當地緊急求助電話?答案是肯定不會!
  要求一個只知推卸責任,從不認真處事,貪污腐敗的國家尋求真相?等同緣木求魚。

星期三, 8月 25, 2010

無能



  無能何止菲律賓政府,特區政府一樣無能。很多人以做中國人覺得驕傲,今次事件中,中國政府又為特區居民做過甚麼?連調查工作都不敢參與,還說自己甚麼大國崛起!
  在政治上,為轉移視線,首先應將矛頭指向菲律賓政府之無能,可惜特首連半句都不敢說。雖說國防外交歸中央,但是追究責任方面,特區政府絕對有說話的權利。
  如果還是殖民地時代,處理手法一定比現在好,不是殖民地官員願意為華人爭取甚麼,而是港督以至高級官員都是英國人,說的是純正英語,不像特首連講英文都口窒窒,當天要到下午四時才打電話給菲律賓總統,搵唔到就算。還有那個副保安司,著件西裝都衣不稱身,在一個以槍桿子出政權的國家,身為副保安司,不是穿軍服,又不是六呎四吋高,有誰會當佢係話得事嘅人!
  根據外電報道,引述《費加羅報》說,菲律賓警方並非第一次如此丟臉,2002年他們解救一名被劫持男童,結果一大群特警面對一個只有一把刀的劫匪,居然讓劫匪捅了孩子13刀後才擊斃劫匪,那個孩子身上還中了5槍……
  不幸的事件降臨,會覺得很無奈,但被害於庸人之手,才是最可悲。

星期二, 8月 24, 2010

慘劇

  昨天發生的慘劇,開始時是一件挾持旅遊巴士及車上的遊客作人質,下午時可說是一場鬧劇,至晚上是情況失控,槍手開始槍殺人質,跟著則是謀殺——拯救行動無論有意或是無意,與謀殺無異。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輕鬆面對傳媒,因為在菲律賓死幾個人沒甚麼大不了,記得早前菲律賓某地區選舉,其中一個候選人派出妻子及家人,聯同記者、保鑣一眾二百多人回鄉遞交參選表格,結果二百多人遭行刑式處決,女的更先姦後殺,如今事件好像不了了之。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將責任歸咎傳媒現場直播,令槍手知道他的弟弟被警方帶走,因而激怒槍手開槍。又說俄羅斯營救人質時同樣人質傷亡慘重為由,替菲律賓警方辯護。
  這種臭蟲理論原先以為中國才有,怎知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菲律賓學得這麼快。相信阿基諾三世絕對不會忘記他的父親阿基諾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如何在馬尼拉機場,眾目睽睽下甫踏出機門立刻被菲律賓軍警「就地正法」刺殺,可知菲律賓的軍警是有其「優良傳統」的。
  至於俄羅斯,並不是說俄羅斯拯救人質成功,而是俄羅斯面對的是車臣的黑寡婦,個個視死如歸。但是今次的槍手只得一個人,又沒有爆炸品,間中又會走出來「亮相」。說到傳媒現場直播,貴為總統的阿基諾三世唔會唔知,今天救隻貓救隻狗都會直播,何況救人!
  何以拯救行動好像如此兒嬉,因為在一個貪污腐化的地方,軍警做事是要收錢的,況且車上的又不是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的白種人,說是香港人又唔知香港係邊,說是中國人又唔係幾似(中國外交部都無出聲),死幾個唔會有事的心態下,軍警怎會有心救人。另外就是今天車上的槍手因被屈做出這樣的事,話唔定有一天自己都會如此下場,試問那班軍警會站在哪一方?救人質又怎會優先!
  悲劇已經發生,身為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人,千萬不要相信特區政府。上午十時發生挾時,下午約一時半才見保安司出來講幾句,下午特區首長還抱僥倖說要親自領軍,結果慘劇發生後才有專機。
  死者已矣,只能無力哀其不幸,願死者安息,傷者早日康復。

星期一, 8月 23, 2010

Life



  今日難得清閒,清下自己預先錄製的電視節目,看看自己手頭上有甚麼貨式選擇。劇集、紀錄片、時事、旅遊……應有盡有。
  來集Life先,BBC依舊用上自己喜愛的老牌紀綠片主持人大衛做旁白,娓娓道來的英式簡潔英語,沒有過分的感性情感做添加劑,已給這節目加了分。雖然仍是舊酒新瓶,但是拍攝手法採用了很多高空拍攝技巧,超大特寫,加強了張力。
  這集令人拍案就是海豚群為了搵食,集體把淺水海床的拍泥及打圈,迫使魚群躍起,這班海豚只需大口一將便能吃到豐富的食物,不得不佩服她們的智慧及合群;還有就是靈長類用靈活的手配合石頭打開美味的果實,她們的聰明絕對能媲美萬物之靈;還有飛魚的出現,小魚張開雙鰭如翅一般,就像小鳥般的翅膀飛躍到一二百公尺外,十分優美,真厲害。
  看罷此集,當然還要看看半小時的製作特輯,製作人員的辛苦努力及膽識,還有對這個地球上的動植物的尊重及共容,真是敬佩有嘉。值得想想的就是自稱萬物之靈的人類,如何善用地球力量,影響現代文明?如何發展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令地球與人類永永遠遠共創一個又一個更美好的明天呢?環保不用常常掛在嘴邊,可以從一些高質素的紀綠片中體會,思考。
  還未仲夠喉,再多看一集「天造地設2.0」
  十分喜愛Life的片頭設計,鏡頭由遠而近,先清楚出現「if」,然後拉近了便是「Life」,很有心思。

後記:2009年是達爾文誕辰二百周年,也是《物種起源》發表150周年。

星期日, 8月 22, 2010

日文

  看維基百科介紹「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所附的照片上,寫上「遭難者300000」。每見這張照片都很好奇,因為最上一行不知是不是日文?還是第三行才是日文?
  中國人喜歡扮謙卑,將中文「遭難者」放於最下一行,沒有問題,不過「遭」是錯字,因為「辵」部與「廴」部屬兩個不同部首,寫法有別。還有,遭難可以,遇難也可以,但「遭難者」或「遇難者」則有些奇怪,因為無論是遭難或是遇難加多一個「者」字在其後,是日文的用法,中文可不是這樣用。
  第二行用英文「VICTIMS」,既然有英文,也應該有俄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甚至有菲律賓文、泰文,因為不是全世界的人都識英文。不過都唔緊要,無謂挑剔,為求簡潔,只用英文也可。
  但第一行的「遇难者」究竟是中文還是日文?按道理,沒有理由兩行都是中文,那麼第一行必定是日文,因為無理由寫兩行中文,唔通寫給兩種中國人看?咁呢一行就一定係日文!

星期六, 8月 21, 2010

不配


沖繩戰沒者墓苑

  暫且勿論戰爭中的對與錯,在沖繩平和祈念公園的平和之礎刻有二十四萬多人因戰爭死亡的軍人和平民名字,不分國籍,起碼讓後人知道沖繩島戰役之慘烈,戰火之無情,戰爭之殘酷。
  至於日本如何面對,無從置喙,因為是他們的事。
  反觀偉大祖國,抗戰勝利,沒有任何紀念碑或紀念活動,更沒有死傷者名單,因為之後是國共內戰。九一八日本侵略東三省不說,連打響抗戰第一槍的廬溝橋,有一間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可惜幾年前去北京時專程前往,只見重門深鎖,今天如何,不得而知。
  至於南京,紀念大屠殺的紀念館叫「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碑上刻有「遇難者300000」。內裏有沒有外國人?沒有說明;多於三十萬還是少於三十萬?同樣沒有說明。
  唐山死震名傷者名單,沒有。大躍進時因饑荒致流離失所及死傷者名單,沒有。文化大革命受迫害致死致傷的名單,沒有。汶川地震死傷者名單,沒有。年年都遇的天災死傷者名單,沒有。礦難死者名單,沒有。泥石流死傷者名單,沒有。
  據說這是國家機密。
  以源遠流長歷史見稱,總覺得今天不配叫這個名字。

星期五, 8月 20, 2010

所以問

  真係唔明,睇極都唔明,可能讀書少,質素低,受歧視,豈只睇極都唔明,仲係唔識。唔明就要問,唔識都要問,正因為唔明又唔識,所以問究竟點解?
  看新聞時看到這標題「好爸爸疑勸交被斬死」,為何會說這個被斬死的人是好爸爸?是否好爸爸,會加多幾分同情?如果不是好爸爸,這個人就抵Q死?
  站在讀者而言,這個人是否好爸爸又有甚麼關係?讀者從報道中知道慘劇發生,對死者根本毋須有價值判斷,亦為何需要有價值判斷?
  如果不需要,報道中應該沒有「好爸爸」的判斷;如果有此需要,以後有慘劇發生時,唔該寫明受害者是好是壞或者中好中壞或者唔好唔壞,咁樣讀者會更加清楚明白。
  另外,發覺做新聞實在太容易了,以後可以派個記者日日跟住周星馳,今日問他拍唔拍三級片,如果拍,是新聞;如果不拍,又是新聞。第二日問他會唔會做女人,唔做是新聞,做更加是新聞。第三日又問去唔去荷李活拍電視劇,拍的話問點解拍,唔拍的話問為何唔拍。
  這樣的新聞,睇得多都變舊聞,就算真係周星馳,相信睇得多都無興趣,何況是翻版周星馳?
  真係唔明,真係唔識,可能真係蠢,所以問!

星期四, 8月 19, 2010

平和之礎


平和之礎

  前幾天八月十五日,正是二次大戰時日本投降日,時為一九四五年。
  二次大戰時,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侵略中國,侵略東南亞,最後盟軍反攻,日本吃了兩顆原子彈,雖說是世界上暫時唯一一個遭原子彈轟炸的地方,可是對發動戰爭這個責任難辭其咎。
  大戰末期,盟軍展開太平洋逐島戰,為進攻日本本島作準備,其中發生在一九四五年三月底至六月的沖繩島戰役最為慘烈,日本軍人有六萬六千人戰死,平民死亡超過十四萬人,而盟軍也有四萬八千人傷亡,其中一萬二千人陣亡或失蹤,這八十多天的戰役,傷亡之大,間接促成美國為提早結束戰爭,不得不向日本投入原子彈。
  戰後日本當然扮演受害者,將曾受原子彈轟炸的地方改為和平紀念公園,自從一九七二年沖繩島回歸日本之後,特將由一九六五年由琉球政府立的以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沖繩島戰役的戰爭遺跡為主的國定公園,改為日本國定公園,名字是沖繩戰跡國定公園
  二零零八年到沖繩旅遊時,花了一天時間去了沖繩島南部,參觀了其中的平和之礎。當天所見,仍見有很多人到碑前致祭。
  平和之礎,建於一九九五年六月,當年正是太平洋戰爭結束五十週年紀念,目的是祈求世界和平,礎上刻上所有在沖繩島戰役中死亡不分國籍的軍人和平民的名字,並持續接受追加刻記。至二零零七年六月二十三日為止,已刻有二十四萬六百零九人。

星期三, 8月 18, 2010

怪物

  特區香港有一種交通工具,好像完全沒有任何法律可以管制,縱然有法律條文,可惜執法人員從來都沒有執法,日復一日,漸漸養成一班沒有法律管制的怪物。
  這班怪物,可以雙黃線停車上落客,不管是不是停車站,只要控制怪物的人想停便停,想開便開。又可以雙白線爬頭,原因是前面的汽車阻著怪物前進。晚上道路暢通,更可以以時速一百至一百一十公里前進,那管車速監察器長鳴。越線時連越三線,將車橫放路上,先佔了線,懶理阻住其他行車線。
  到站時又霸佔大部分道路,其他車想通過唔該先等怪物泊好位。前面有車阻著怪物前進,必定遭響按警告,如果是怪物阻其他車,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法律規定,商業車輛不可載客進油站入油,但是這怪物說是公司吩咐,在某一時間必定滿載乘客到油站入油,話之會有多危險。超速爬頭日日發生,衝燈越雙白線無日無之,搶先霸位根本就是必然,奇就奇在特區香港竟然可以容許這怪物天天破壞香港法治。
  這也難怪,因為自從香港轉了招牌,變成了特區香港之後,個個特區官員以不務正業為榮,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唔錯何來有得錯的大前提下,最好一切當沒有發生過。
  市民吃盡苦頭,有冤無路訴,昨天好衰唔衰有公安出了事,奈何不見公安站出來示威抗議,講句似人講的說話,莫非公安也怕了這頭怪物?咁就真係無話可說。

星期一, 8月 16, 2010

一物治一物

  廣東話鬼馬抵死,既有意思又押韻,以前歇後語多,可惜隨著時代進步,逐漸少人使用。根據台灣字典對歇後語的解釋:

  一種漢語特有的隱語。通常由兩個部分組成,前半部如同前提,作為引導;後半部則像說明,為表達的重點。其特色在於使語言表達過程中,產生隱誨、恍悟與暫停、豁然的效果。若運用得當,可使意念的說明詼諧靈動,妙趣橫生。如:「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釣(鈎)」。

  舊建築多用木材料,所以會有木蝨,除了用殺蟲水之外,唔知還有咩方法。那時聽聞可以在發現木蝨的木中注入番梘水,但成間屋都係木,如何注也是一個問題,終於聽到一句:「一物治一物 糯米治木蝨」,但係無人知道糯米如何治木蝨。
  以廣東人的智慧,能夠說出這句話,必然有其道理,只是香港人逐步由木屋住到上樓,由板間房住到以磚牆間隔,木蝨這回事已經日漸遺忘,究竟今天的香港,再有沒有人知道糯米究竟如何治木蝨?
  一物治一物有很高深的道理,說出了制衡,說出了和諧,說出了共處,亦說出了循環,只可惜在今天的中國,似乎沒有了天理。

星期四, 8月 12, 2010

哈桑大清真寺遺址


哈桑塔及圍牆

  二零零六年去摩洛哥旅行時,在首都拉巴特參觀哈桑大清真寺的遺址,遺址旁為穆罕默德五世墓,當時剛巧有外國政要到來致祭,未能入內,近日上網找回資料,記述如下:

穆罕默德五世墓
  位於拉巴特市中心。穆罕默德五世為前國王哈桑二世的父親,一九六一年逝世。穆罕默德五世墓一九六二年開始修建,一九七一年竣工。墓室內兩側分列為哈桑二世及其弟阿卜杜拉親王墓,建有陳列館,藏有阿拉維王朝歷代君主畫像和五世遺物及其統治時間的歷史資料及文獻。墓左側建有清真寺,再左側為講經台。墓正面是拉巴特的象徵——哈桑塔及哈桑大清真寺遺址。
  哈桑大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於十二世紀,長一百八十三米,寬一百三十九米,據說毀於一七七五年一場以里斯本為震央的著名大地震,從僅存的三百一十二根大石柱仍可想像其昔日的雄偉。哈桑塔保存較好,佔地單邊長十六米,高四十四米,四周雕刻圖案各異,具有摩爾傳統藝術特色。整個建築莊嚴雄偉,風格典雅,體現了阿拉伯穆斯林優美的建築工藝和摩爾特有的建築風格和裝飾藝術。

  當日拍下這張照片,可見哈桑塔和未完全倒塌的圍牆。

星期三, 8月 11, 2010

國家成就

十年一遇的水災,
百年一遇的地震,
連綿不斷的人禍,
我身為中國人,
感到很……
(這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響起)

星期二, 8月 10, 2010

戴森

  戴森(Sam Tyler)悶悶不樂,整日愁眉深鎖,其中一集見到現實中女友的媽媽,這位準媽媽剛懷孕,即那時的女友還沒有出世,咁即係點呀!
  英國劇集沉鬱帶灰,迷幻不失幽默,知道人性有弱點,光明背後有黑暗,陰森處令人不寒而慄,殘暴時不禁毛骨悚然。
  正是內心有醜惡,才要每天的掙扎,讓理智戰勝心魔;人有軟弱時,更需互相扶持,鼓勵增添動力,找到感覺才知自己的存在。
  近年最好看的英國電視劇Life on Mars(迴轉幹探)其中一節,取材自舊的布偶劇,年代久遠,倒沒有看過,網上有人連對白也附錄,懷舊之餘,重溫棈彩。



This is a box. A magical box, playing a magical tune.
But inside this box, there lies a surprise. You know who's in it today?
It's Sam Tyler. Hello, Sam. How are you today?
Oh, dear. Not very happy. Is it Gene Hunt? Is he kicking in a nonce?



Annie: We were hoping that you could be the voice of reason...
Tyler: I came out of a musical box.
Annie: Yes, a stabilizing influence.
Tyler: They screwed up my medication, Annie. I'm speeding. I've OD'd.
Annie: For God's sake, Sam, there's been a kidnapping. We've got two people missing, their lives are in danger. We've got no solid leads, and we're running out of time.

Tyler: And I'm seeing things.
Annie: You're always seeing things.

Hunt: Oh, you made it, then? About bloody time.
Tyler: Listen, you! I can just about handle you driving like a pissed up crackhead and treating women like beanbags, but I'm gonna say this once and once only, Gene. Stay out of Camberwick Green!

星期一, 8月 09, 2010

偽黨報

  記得很多年前初用蘋果電腦的時候,市面有很多關於Mac的雜誌書刊,除英文版外,其餘的多數是台灣出版,香港的也有幾本,其中一本是Macworld,原版是英文,授權香港出版中文。
  台灣關於Mac的雜誌更多,MacPeople、Mac Fan等等,亦有其他和Mac有關的雜誌,多介紹運行於麥金塔電腦的軟件,包括如何使用、操作。隨著蘋果電腦不再,改為唔知蘋果乜公司之後,這些雜誌書刊相繼停刊,似乎除了英文版外,中文版已很難找到。
  以前蘋果電腦要和PC爭一日之長短時,負面消息較多,不是產品設計失敗,就是電池不耐用,電腦銷售不佳,股價下跌等等。唔知點解,自從蘋果唔叫電腦之後,有一班懂得外文的人以為趕潮流,開始喜歡上蘋果,自始特區此地,開始有了蘋果黨報的出現。
  如今凡蘋果有甚麼新產品推出,必然大篇幅報道,恐落後於人。若是新產品上市,更加不得了,連有多少人花了幾個通宵排隊呀,銷售了多少部呀,有無水貨行貨呀都一一詳盡報道。
  怪不得,蘋果從來都不在報章賣廣告,因為有一班蠢人替蘋果做宣傳。可惜,雖然不停替蘋果產品免費吹噓,卻始終不是蘋果的正統,一心想為蘋果樹碑,落得只是偽黨報的「美譽」。

星期日, 8月 08, 2010

離開匈牙利


從餐廳所見的本篤會修道院

  來到餐廳,眼前所見只是一個小湖,領隊戲稱為「BB湖」,是這裏附近的一個湖。附近?那時想,話晒巴列頓湖假假地都係中歐第一大湖,怎會如此毫不起眼?咁真正的巴列頓又在哪裏?極目四望都找不到,無可奈何之下,帶著滿腹疑團吃午飯。
  午飯期間,知道今天所乘的旅遊車,因為司機並沒有準備過境克羅地亞,所以旅遊公司另外派一部旅遊車替代。從布達佩斯到巴列頓湖約為個多兩個小時,也因為這段空閒時間,才有機一遊巴列頓湖區,不然,吃過午飯,便會向下一個目的地進發。


遠眺巴列頓湖

  餐廳所處的提哈尼(Tihany),是巴列頓湖其中一個旅遊勝地,這裏是一個半島,伸進湖裏。這個半島由一個火山形成,山頂上聳立著著名的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Abbey),一零五五年由國王安得拉西一世(Andras I)所建立,十六到十七世紀時受到土耳其軍隊攻擊而慘遭破壞,到了十八世紀才依照巴洛克式重建。
  由於有個多小時的空閒,原先只沿著馬路走,看看當地的商店及民房,當走到郵局附近,見修道院在小山上,於是循梯級上山,準備參觀,怎料一到山頂,偌大的巴列頓湖展現眼前,立刻忙著站在山崗上遠眺,連進入修道院也忘記了。


辣椒屋(背後可見修道院)

  導遊不停跑出路口張望,狀甚焦急,他的擔憂是有理由的,因為已過兩個多小時,照道理早已到來。雖然回到集合點已經兩次,反正意外來到,風景醉人之外,也樂得享受意外之旅。
  約四時半,旅遊車終於駛至,眾人忙於搬行李過車,安頓之後,又重新駛上公路,向著克羅地亞首都扎格勒布進發。
(20100614)

星期五, 8月 06, 2010

逃不過

  自從轉用了USB上網,不知是否電腦的操作系統不是最新版,所以未能配合,每次關機,電腦都停留在藍色畫面,初時以為還在運行中沒有理會,關掉顯示器便下班走人,可是第二天回來,打開顯示器依然顯示這個畫面,沒有辦法,現在關機的方法是強行關機。
  轉眼過了幾個月,每每臨近星期結束時完成了週刊之後,都說想想辦法解決,如是者一個星期又是一個星期,今天下班還是強行關機。
  檯底有幾個盛載膠圈的紙箱,並不是個個都物盡其用,不是只得半滿,就是尺寸大細不一,既不知存貨多少,也不知各尺寸的數量,需要起來不是缺某一種尺寸,便是有此尺寸而暫時無所用。封面封底如此,兩款長尺寸的封面封底也是如此,這情況已經幾年,一直都想著辦法弄得有系統一點。
  每到期終考試開始,便是生意淡季時,每年都會說趁這段時間好好整理,重新擺設。看著左邊堆積如山的空箱,右面亂放的書本,其中一本更是二零零七年一口氣看了十分之九一直不願看結局的的翻譯小說也包括在內,每次空閒時都會拿起來,千方百計想看完這本書,可是看不了幾行,總會有人走進來,可能是兩毫子的生意,每到臨尾時,又可能是一千幾百頁的列印工作,立刻一切又打回原形——甚麼也沒有動過。
  閒時會胡思亂想,希望一切按計劃收拾,希望有另一個計劃的開展,心忖究竟可以不可以?看著亂中有序發呆,誰料一踏入八月,一天之內幾個電話,一個肥sir走進來,告訴是忙碌的時候,一切——沒有錯,是一切,應該暫時將一切拋諸腦後。
  可惜這是循環的開始,逃不過人性懶惰的嘲弄,一年過了又一年,轉眼已過了第七年。

星期四, 8月 05, 2010

巴列頓湖



  自費遊聖坦德,價目表訂明每人二十五歐元,如今一團四十人,可以減為每人十歐元,全團合共四百歐元半天遊,不可謂不昂貴,而且利用日間時間,反而布達佩斯仍有很多地方沒有參觀。沒有辦法,既要收取一個看似合理「吸引」的團費,又要讓領隊導遊和當地旅遊公司(包括旅遊車司機)有額外收入,這個也是參加旅行團的局限。
  聖坦德保持古樸鄉村風貌,那種悠閒自在,並不是我們繁忙的都市人所能理解,修路時會以一種功夫長過命的心態,三兩個工人從車上將石頭搬下,一兩個躲在一旁抽煙,另外兩個離遠站著唔知研究甚麼,還以為地球的轉動慢了一半。
  小雜貨店剛開門,幫忙的小妹妹將旅遊紀念品掛到門外,我們選了張明信片,也買了一樽礦泉水,問可否付歐元時,小妹妹立刻拿出計數機計算,特意取出木盒找回歐元,還指引郵局的方向。當我們回頭再次經過這間小商店,紀念品大概全部掛好,小妹妹已經坐在門邊抽起煙來,享受一輪忙碌之後的餘暇。
  (這張明信片到現在仍未收到,可能過於匆忙將地址寫錯,忘記最重要的兩個字:香港,相信這張明信片寄失了。)



  遊罷聖坦德,臨近中午,旅遊車路過布達佩斯,向巴列頓湖進發。來到一處,個領隊唔知係未突然睡醒,問知唔知剛才經過是甚麼地方?佢都傻傻地,那裏正是昨天壞車的地點——吃中午飯餐廳外面的莫斯科廣場。早知如此,倒不如留在多瑙河邊,享受清晨的浪漫。



  巴列頓湖是匈牙利也是中歐最大的湖泊,由於匈牙利是一個內陸國家,所以巴列頓湖有時也被戲稱為「匈牙利的大海」。
  這個亦是歐洲第二大淡水湖的巴列頓湖,回來翻查維基百科,才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發生「巴列頓湖戰役」,今天來到著名渡假區提哈尼(Tihany),來到這個湖上的半島遊覽,本來只是吃一頓午餐,全因昨天壞車,而今天所乘的旅遊車司機不願意過境到克羅地亞,臨時從布達佩斯派來另一部巴士,在候車期間,才有幸登上小山,見到這個匈牙利的大海。

星期三, 8月 04, 2010

第三天



  大陸旅行團會強迫團友購物,如果物有所值或覺得物超所值,購物何須強迫,個個都會買,只要看看歐洲各大名牌便知道。聽聞法國的LV購物時要登記護照,同一個款不能買兩個,目的防止炒賣,勞力士也是如此。所以嘛,去歐洲(或日本)可以有購物團。
  但是,參加香港旅行社的旅行團,是否一定要參加所謂自費節目。如果參觀博物館的特別展覽,晚上聽聽歌劇,欣賞音樂會、當地民族表演之類,自費無妨。但是現在的旅行團的所謂自費,是利用日間的時間去一個值得一遊的地方,而縮減了原本遊覽時間,這個自費,只是強迫額外付費的意思。



  早上來到距離布達佩斯約十九公里的聖坦德(Santendre),大陸的旅遊書譯作聖安德烈,據「台北市自助旅行協會」(http://www.tita.org.tw/view/hungary.html)這樣介紹:
露天民俗藝術村——聖坦德(Santendre)
聖坦德是布達佩斯近郊的美麗古鎮,自石器時代起便有人居住,現在鎮上的房屋都還保留中世紀的原貌。
聖坦德市區不大,卻有多座風格各異、建築精彩的教堂;「貝爾格勒東正教教堂」(Belgrade Church)稱得上是最美的一座,位在西克曼大街(Alkotmany)上,是14世紀時塞爾維亞人所建,教堂內有一座鑲有貴重珠寶的屏風。
中央廣場(Fo tér): 中央廣場位於市中心,附近有許多商店及餐廳。廣場上有一座黃色的「希臘正教報喜聖堂」(Gorogtemplom),還有一個十字架,是1763年為紀念黑死病而建的。廣場不遠處有匈牙利印象博物館,展示陶藝、雕塑、繪畫等作品,和街頭巷尾的藝廊相互輝映,呈現出濃厚的藝術村氛圍。



  據介紹,聖坦德可追溯至九世紀的馬札爾人,大概一千年前已經存在的小鎮,當年塞爾維亞人和希臘人為了逃避土耳其人的侵略,躲進這裏居住,逐漸興建很多具有東正教風格的房子與教堂,後來被土耳其人佔領,逐漸沒落。直到十七世紀末,大約六千名塞爾維亞人重新發現這個多瑙河流經的小鎮,慢慢遷回居住,後來愈來愈多人跑來這個寧靜又美麗的小鎮,包括很多藝術家喜歡這裏風景宜人和獨特的東正教建築風格而搬到這裏。現時聖坦德共有十四間美術館和博物館。
(20100614)

後補資料:也是網上的資料,可以從布達佩斯乘船到聖坦德,如下:
Budapest搭船和買船票的地方,有很多個碼頭,離Váci uta(瓦采街)最近的那個……
Budapest(布達佩斯)->9:00~10:30 Boat 1043Ft/Student,1390Ft/Adult-> Szentendre(聖坦德)->Fö tér ->Castle hill->Belgrade Cathedral 準備坐火車去Esztergom(艾斯特根)

星期二, 8月 03, 2010

打得好呀!

  網上看蘋果日報一則新聞,標題是「自言早知道法官姪女獲輕判 捱摑警員:法制腐敗」,看後不禁佩服這位警員,另有自稱前線警員打電話上電台,說以後唔知點執法。
  法制腐唔腐敗,我們小市民怎可有意見,不過說得法制腐敗的人,相信一定覺得香港特區警察廉潔公正,才會這樣義正辭嚴,真實情況又是否如此?
  如果是一個勞動人民,穿著牛記笠記,同樣懷疑醉駕,不肯提供呼氣測試,和公安理論時摑了公安一巴,後果會是怎樣?相信這名勞動人民即時被十個八個公安團團圍著,各公安已抽出警棍,隨時有所準備,差點拔槍伺候。
  二零零四年金像獎最佳影片〈撞車〉(Crash)大致講過這問題,這和對方是誰當然有關,難道這位「捱摑警員」不知道?對方是有名有姓的人,「捱摑警員」才被摑;對方是勞動人民,被打就唔知係邊個啦!但有誰會夠膽打公安。
  所以話,現今是中國人當家作主,轉眼已經十三年,中國人都是沒有出色,見外國人卑躬屈膝,見中國人示威時推推碰碰,又話襲警又噴胡椒霧,這等奴才唔打唔得,真是打得好!

星期一, 8月 02, 2010

一天的結束



  一個下午可以走遍城堡山上的馬加什教堂(加冕教堂)、漁夫堡、前布達皇宮,眺望多瑙河,遠看國會大樓,跟著游船河,跟著再到勝利廣場,晚飯於充滿民族風情的餐廳,節目的確多采多姿,可是又怎能一一消化。
  還有,不要忘記這是坐了超過十四個小時飛機,等候超過三個小時之後立刻展開的行程。地圖上的確印著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但街外的景物除了零星影像,留給自己的又是多少印象?
  驚鴻一瞥,方知「東歐巴黎」和「多瑙河明瑖」沒有過譽,從資料知道,建在多瑙河上的九條大橋,第二次大戰德軍從布達佩斯撤退時,為減慢盟軍推進速度,將這九條橋全部炸毁,現在所見都是戰後重建。著名的鏈鐈仍然優雅,另一條則古色古香,解放橋有點綠,其他的未有細心欣賞。



  雖說是走馬看花,但沒有到過解放紀念碑,也不知山上那個殉教的主教是甚麼名字和殉教的原因,似乎一切都有所欠缺,無奈落日低垂,又是結束一天的時候。
(20100613)

星期日, 8月 01, 2010

壞車

  到達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在機場擾攘了一會,搞不懂為甚麼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會害怕當地的太陽,不是迎接也來不及嗎?與其躲在有空調的狹窄通道,倒不如走出大堂,享受微風輕送與燦爛陽光。
  導遊開首的話題是旅遊巴座位的問題,再一次明白參加旅行團的困境,不是很多事不由得自己控制,而是浪費很多時間在無謂的安排。話說導遊上一次帶團時,有團友說安排旅遊巴的座位不公平,因為早報名安排在車頭,遲報名安排坐車尾,所以這次在旅程一半後,會將前後來一次交換,原本坐前的改為坐後,坐後的改為坐前。咁係未叫公平相信只有導遊才理解,因為坐在車中間的根本沒有換過位,坐前一排和坐後一排何來有分別?又有甚麼公平不公平。
  想達到一個比較「公平」的方法,應該是上車前來一次抽籤,抽中那排座位便坐那裏。事事講公平,其實誤解了公平。
  旅遊車駛出機場,來到交通燈前,司機無端端剎一剎車,雖然並不急促,之後剎車鼓發出泄氣聲音,大家都沒有在意,只知趕緊去吃中午飯,盡快展開布達佩斯的旅程。
  說中菜是適合我們中國人胃口似乎是一個最合理的安排,但去到別的地方,怎不試試當地的食物?不過在外國嘗到的中菜,多數不是粵菜,包括了四川菜、湖南菜,甚至是東北菜,可惜受制於材料供應,不然試試中菜也無妨。
  午飯出來知道旅遊車出了事,相信是氣鼓不能儲氣有關,如果在香港,司機會入空波然後狂踏油門,使氣鼓重新入氣,或許可以令巴士回復正常,可是在歐洲兼是旅遊車,司機一定按本子辦事。沒有旅遊車不一定是壞事,由莫斯科廣場(Moszkva tér)步行登上城堡山並不遙遠,只不過十至十五分鐘路程,安步當車,看到的比坐車還要多,任何一處都是美景,在這地方,攝影又怎會有難度。(201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