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3月 31, 2011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看真實的勇氣時,只覺配樂很熟悉,但想不出甚麼歌曲,回家上網找,才知原本是一首讚美詩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電影插曲由美國民歌手Iris Dement所唱,獨特聲音,配合漸漸拉遠的鏡頭,餘音嫋嫋,令人回味,點出電影主題。



倚靠上帝永恆的膀臂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詞:Elisha A. Hoffman
曲:Anthony J. Showalter
中文詞:歌詞編譯小組(資料來源:http://www.wretch.cc/blog/squads/587173

1. What a fellowship, what a joy divine,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What a blessedness, what a peace is mine,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 Refrain:
Leaning, leaning, safe and secure from all alarms;
Leaning, leaning,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2. Oh, how sweet to walk in this pilgrim way,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Oh, how bright the path grows from day to day,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3. What have I to dread, what have I to fear,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I have blessed peace with my Lord so near,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

何等大喜樂 何等的情誼
倚靠上帝永恆的膀臂
何等真平安 何等大福氣
倚靠上帝永恆的膀臂

(副歌)
倚靠 倚靠
平安在主永恆的膀臂
倚靠 倚靠
倚靠上帝永恆的膀臂

何等的甜蜜 人生旅途中
倚靠上帝永恆的膀臂
信心越成長 日日越光明
倚靠上帝永恆的膀臂

我不再害怕 我不再憂慮
倚靠上帝永恆的膀臂
心中有平安 與我主親近
倚靠上帝永恆的膀臂



  十四歲少女為追求公義闖入蠻荒世界歷險,只因她相信公義還存在。相信是一回事,尋找可是另一回事,真正實行時多少需要勇氣,策馬過河贏來信任,終於覓得可倚靠的人。
  來到成年人的世界,公義可能不再怎麼樣,不過游騎兵仍有一番熱誠,因為有警章在身。法警呢?當少女有決心追隨,便知道責任所在。三個人互相信賴,互相依靠,走過了一段人生旅程。
  結尾時有點憂傷,暗示時代過去,舊有而寶貴的價值逐漸消失。
  


  上面中譯過於宗教化,找來一首大陸中譯,可惜少了一段。

星期三, 3月 30, 2011

慢三日

  日本福島核電廠因地震損壞,泄漏輻射,隨空氣飄至香港,香港天文台要延至三天後才公布,亞洲電視新聞較忠厚,以此天文台首次驗出本港空氣含微量碘131為題報道,但特區香港市民就是不明白,為何要三天之後才公布?
  真係少見多怪,這叫中國特色。
  知不知香港天文台以前叫甚麼名字?回歸之前,即還是英國殖民地時代,全名是皇家香港天文台,另外,香港賽馬會是回歸之後的名字,之前是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的。
  跑馬都要英皇御准,單是名稱已經隆重,「1971年以後,英皇御准香港賽馬轉為職業活動。」看見沒有,轉為職業活動也要英皇御准。至於皇家香港天文台,則是「1912年,英皇喬治五世對香港天文台頒賜皇家香港天文台(英語:Royal Observatory, Hong Kong)的稱號,直至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為止。」
  又頒賜又御准,為甚麼乜都關英皇事?唔使講,即係做甚麼也跟英國或西方標準。以前造馬跑假馬要拉,報道賽馬時董驃可以批評馬會鬧馬房鬧騎師,甚至鬧馬迷咁鬼蠢,但現在個個都唔畀批評唔畀鬧。
  報錯天氣掛錯風球天文台長分分鐘要炒,話說一九六二年颱風溫黛襲港,天文台錯估風力,不幸造成嚴重傷亡,天文台台長更自殺收場(見太陽報)。記憶中好像還有一個天文台台長因一個颱風去了又來,錯估走向,結果被炒。
  唉,講了咁多,見微知著,遲三日有乜問題,至怕香港天文台講都唔講,見周一嶽還在,輻射應該還不至於影響特區香港。

星期二, 3月 29, 2011

真實的勇氣(True Grit)



  用台灣的電影譯名,因為特區香港的譯名「離奇復仇事件」很奇怪。首先電影並不怎樣離奇,也不是甚麼復仇,至於事件,就是一個地方的淪落,原來都是有其原因的。
  先來一段台灣網上的劇情介紹:

  改編自一九六九年尊榮所主演電影《大地驚雷》。十四歲的小女孩麥蒂羅斯(海莉史丹福飾演)為了將殺父仇人湯姆錢尼(祖舒布連飾演)繩之以法,尋求脾氣暴躁的老酒鬼警長魯斯特考柏格(謝夫布烈治飾演)幫忙。他們一同踏上印地安人的領地,展開一場緝兇之旅,並企圖在一名德州遊騎兵拉博夫(麥迪文飾演)因另一起謀殺案罪名逮捕湯姆錢尼之前,為父親雪恨。

  當年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尊榮也是憑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
  電影所說的正是勇氣,但單憑勇氣是不夠的,還要有信念與信任,追求正義的心。高安兄弟述說著一個過去了的西部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時代的結束,正是一些舊有的永恆價值在現今社會已告一個段落。

星期三, 3月 23, 2011

對話

  來到火車站,碰到舊同事,見他鬼咁開心話要請飲茶,於是問何以咁開心,怎知他說公司下個月實行五天工作,所以要慶祝慶祝。
  「點解公司突然間咁好,畀咁多員工五天工作?,唔通要向英德法學習,一於歐洲化?」
  「係呀,老闆話平日見班員工咁辛苦,個個都超時工作,做到病都要返工,為了回饋員工,也為了員工可以多點時間陪伴家人,所以由四月一日起五天工作咁話。」
  「多點陪伴家人,咁應該唔使做,天天都陪伴嘛,又有糧出,幾好。」
  「咁又唔得,唔做點有糧出。」
  「五天工作,即係少了工作時間,那便要請多幾個人?」
  「咁又唔係,老闆處處為我們著想,話只要每個人每天做多兩個鐘,一個星期即多了十個鐘,咁先可以五天工作。」
  「咁就唔叫五天工作啦,計落每星期仲要做多一個鐘。每天做十一個鐘,即時工作量會增加,變相人手可能會減少,因為十一個鐘可能要用十二三個鐘才能完成,每天下來,再加上下班交通時間,剩下來每天能見家人多少時間?況且如何陪伴家人,如何分配工餘時間根本由自己決定,何須老闆替我們著想。」
  「唔係呀,老闆唔係咁講,還曉以大義,講到鬼咁好,既可多了時間陪伴家人,每天工作量及產量又可增加,更可多了抗逆能力,幾好。」
  「諗落都係,人家英德法每個星期工作才四十小時不到,這樣才叫真真正正的五天工作。香港的所謂五天工作,相信只有極聰明的人才能想出來,如今再來一個最低工資,變相減去吃食及休息工時,條數真係唔識點計……原來特區香港的文人的確想得周到……」

星期二, 3月 22, 2011

搖籃曲

  以前有看新晚報,那時盧國沾有一個談寫歌詞的專欄,每星期一篇,其中一篇寫到「搖籃曲」。內容大多忘記了,只記得好像講到這首歌詞是寫於他女兒出生時,至於是否如此,也沒有考證,亦也許記錯。原曲改編自日本歌,一轉眼已是三十二年前的事,專欄是盧國沾寫詞生涯後期所寫,大多談當時創作經歷。
   也由於當時住在土瓜灣浙江街,附近有間唱片鋪,下班時間中經過,時間尚早的話會入內逛逛,侯德健在台灣出的第一張黑膠唱片正是在這裏買,李韻明的應該也是。
   為了一首歌而買一張唱片,似乎只會在昔日才會做的傻事,李韻明的個人唱片就好像只有這一張,後來或有其他雜錦唱片,不過都沒有買了。新推出時當然買不起,多數是在特價才買,唱片內除了「搖籃曲」,亦有一首「雲泥」,正是唱片的標題。背面是另一電影主題曲標題「老虎魚蝦蟹」,這當然不是自己屬於所喜歡的。
   李韻明唱來咬字有點特別,有些字音未能配合旋律,這也難怪,因為原曲並不為這詞而作。
    
搖籃曲
詞:盧國沾 唱:李韻明

搖籃正輕輕在搖盪 寶寶你可知道實在幸運
皆因今天的你是個初生 日後就會知世間甚胡混

今天好多歡笑聲 你有可愛雙親
他朝你要面對世界上到處仇恨
等你長大先會追問 誰人定你命運
才明白何謂紛爭 樣樣你亦有份

搖籃正輕輕在搖盪 寶寶要適應身邊變更
燈光輕輕轉暗莫要擔心 日後遇到變遷當它是緣份

今天若果不稱心 你會哭訴雙親
他朝若未如願 你有淚必須強忍
祝你好運祝你好運 前途或者繽紛
搖籃內懷著祝福 願幸運降在你身

星期一, 3月 21, 2011

尿兜

  入廁所小解,行近尿兜之際,嘩,中間的一個唔知點解成地都係水,唔通之前那個眼界有問題?如果係都應該睇睇醫生。
  臨近下班,準備收工,順道入洗手間洗手梳頭整理整理。今次右側,見某高層正在如廁,但聽聲音明顯不是對準尿兜,而是滴在地上,突然似乎驚覺有人進來,立刻修正不良習慣,重新瞄準,如甚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但地上已經一灘水。
  ……
  何解?
  唔好諗咁多,幸好左傾,還有得選擇。

星期日, 3月 20, 2011

美麗末日(Biutiful)

  由艾力謝路依拿力圖執導,巴別塔分別在摩洛哥、墨西哥和日本三地發生,今次只在西班牙巴塞隆拿,同樣是幾個人物故事,聚在男主角而展開。
  電影絕望而沉鬱,恍如末日來臨,既不可挽亦無力挽,不能積極面對,只得默然接受,如導演所說「戲中角色所敘述的故事是我從未曾涉獵的一種題材:悲劇。」



  我們都懼怕死亡,可惜生命不由自己掌握,來自低下階層掙扎求存故事,編織了像是一首安魂曲。上層的醉生夢死,下層連思考生存的意義都沒有機會,奈何。片中有關懷來自中國的勞工,可我們呢?


  以下資料來自香港電影網:電影介紹(http://www.hkfilms.com/Films/2011/Biutiful/Synopsis.shtml)

地區Region:墨西哥,西班牙Mexico, Spain
片種Genre:劇情Drama
開畫日期Release Date:2011/3/3
片長(分鐘)Running Time (Min.):147
級別Category:IIB
上映戲院(首週):Cinema Line-Up (First Week)

故事大綱

面對突然死期,應該為自己止痛?為家人拼命?為朋友盡力?抑或為身後留名?
步向生命末日 扭轉無助命運
『愛』就是唯一可能!

榮獲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的積維爾巴頓飾演一名不幸患上絕症的單親爸爸Uxbal。Uxbal從事非法事業,人生亦充滿奇幻。他能探知亡靈世界,卻不能挽救老婆酗酒的心魔。在人生最後的時光裡,他為巴塞隆拿的低下階層黑工謀福利,改善生活。同時,為了挽回兩個孩子的心,他繼續努力工作養育他們,並珍惜每一個共聚時刻。不管他是贖罪,或只是無條件付出愛,他確實在黑暗中燃點了光芒。
《美麗末日》由《巴別塔》墨西哥大導演艾力謝路依拿力圖操刀,再次挑戰奧斯卡,此作品已在美國各大影評人協會連奪四個最佳外語電影大獎,且看它能否在奧斯卡頒獎台上奪下小金人!

電影簡介

「Biutiful」為西班牙語,意即「美麗」,與英文詞語「Beautiful」同義。故事講述單親爸爸Uxbal因為有探知亡靈世界的能力, 他的人生充滿了奇幻遭遇,可惜即使有不平凡的能力,他卻不能驅走酗酒太太的心魔。某日Uxbal發現自己患上了絕症,生命瞬間進入倒數階段,在人生最後的時光裡,他雖然仍以進行非法事業為生,但他同時亦為巴塞隆拿的低下階層黑工謀福利,改善生活;同時,為了挽回兩個孩子的心,他繼續努力工作養育他們,並珍惜每一刻和家人共聚的時光。不管他是贖罪,或只是無條件地付出愛,他確實為很多人帶來了希望,並將生命之光燃點至最後一刻。

《美麗末日》為康城影展最佳導演艾力謝路‧高沙里斯‧依拿力圖繼《巴別塔》後之最新西班牙語作品,電影於依拿力圖的祖家西班牙拍攝,自2010年於第63屆康城影展首映後,旋即獲得好評如潮,更榮獲全球多個大小影展之提名及得獎共33項,其中包括第63屆康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入圍電影及最佳男主角得主、第68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64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及「最佳男主角」提名,而於本年度2月17日快將頒發的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美麗末日》更為「最佳外語片」及「最佳男主角」兩個大獎之大熱門候選電影。

除了在各大影展得到實力的肯定,《美麗末日》更成為多位傳媒及名人的推介之選,例如美國《君子》雜誌的著名作家Chris Jones便讚賞本片為一部「跡近完美的電影」,美國《Huffington Post》之特約作家Michael Giltz讚賞本片為「依拿力圖的代表作」,《Hollywood Reporter》的影評人Kirk Honeycutt預言「查維爾巴頓必膺今年影帝」。

而去屆奧斯卡影帝辛潘亦看好查維爾巴頓,他讚賞這位西班牙演員於演繹Uxbal這角色時「表演出無比的深度及人性」;而曾經和查維爾巴頓於《再單身遊記》中合作的奧斯卡影后茱莉亞羅拔絲亦盛讚他於《美麗末日》中的演出,公開表示「如果查維爾不能獲得任何 (奧斯卡) 提名,真是豈有此理!」

透過《美麗末日》的故事,觀眾可以看到一個父親對兩個子女的愛可以有多深。Uxbal的人生旅程充滿了茅盾,他既是一個父親,同是亦是一個從事非法活動的不法商人,每天他就在愛、罪惡、內疚和死亡之間的夾縫中生存。片中的巴塞隆拿不再是美麗動人的旅遊天堂,在依拿力圖的鏡頭下,大家會發現這個城市也有隱閉而黑暗的一一面。Uxbal很愛他的兩個孩子,只可惜他和孩子們相聚的時間將會無多 ─ 而為了兩個孩子的將來,Uxbal即使犧牲所有也在所不惜。一如生命的循環不息,《美麗末日》的結尾同時亦是它的開始,當Uxbal接受了他的命運,在生命餘下的日子仍然願意繼續向前走,他的勇氣照亮了一條幽暗的贖罪之路,將愛留下給仍在世的子女,亦為他們指引了生命未來的方向,無論前路是光明、崎嶇,或美麗。

SYNOPSIS
This is a story of a man in free fall.
Connected with the afterlife, Uxbal is a tragic hero and father of two who's sensing the danger of death
Struggles with a tainted reality and a fate that works against him in order to forgive, for love, and forever.
On the road to redemption, darkness lights his way. A classic tragedy in modern times.


  詳細資料,同樣來自香港電影網站(http://www.hkfilms.com/Films/2011/Biutiful/ChiDetails.shtml):

美麗末日:中文詳細資料
Biutiful: Chinese Detailed Information

安樂影片有限公司榮譽發行
榮獲本屆奧斯卡2項提名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
本屆英國影視藝術學院2項提名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
勇奪法國康城影展最佳男主角
華盛頓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外語片
《巴別塔》金像級大導演
艾力謝路‧依拿力圖Alejandro Donzalez Inarritu 又一震動心弦力作
《情流心海》《二百萬奪命奇案》金像男星
查維爾巴頓Javier Bardem 令人心碎演繹

故事大綱

面對突然死期,應該為自己止痛?為家人拼命?為朋友盡力?抑或為身後留名?
步向生命末日 扭轉無助命運
『愛』就是唯一可能!

榮獲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的積維爾巴頓飾演一名不幸患上絕症的單親爸爸Uxbal。Uxbal從事非法事業,人生亦充滿奇幻。他能探知亡靈世界,卻不能挽救老婆酗酒的心魔。在人生最後的時光裡,他為巴塞隆拿的低下階層黑工謀福利,改善生活。同時,為了挽回兩個孩子的心,他繼續努力工作養育他們,並珍惜每一個共聚時刻。不管他是贖罪,或只是無條件付出愛,他確實在黑暗中燃點了光芒。
《美麗末日》由《巴別塔》墨西哥大導演艾力謝路依拿力圖操刀,再次挑戰奧斯卡,此作品已在美國各大影評人協會連奪四個最佳外語電影大獎,且看它能否在奧斯卡頒獎台上奪下小金人!

電影簡介

「Biutiful」為西班牙語,意即「美麗」,與英文詞語「Beautiful」同義。故事講述單親爸爸Uxbal因為有探知亡靈世界的能力, 他的人生充滿了奇幻遭遇,可惜即使有不平凡的能力,他卻不能驅走酗酒太太的心魔。某日Uxbal發現自己患上了絕症,生命瞬間進入倒數階段,在人生最後的時光裡,他雖然仍以進行非法事業為生,但他同時亦為巴塞隆拿的低下階層黑工謀福利,改善生活;同時,為了挽回兩個孩子的心,他繼續努力工作養育他們,並珍惜每一刻和家人共聚的時光。不管他是贖罪,或只是無條件地付出愛,他確實為很多人帶來了希望,並將生命之光燃點至最後一刻。

《美麗末日》為康城影展最佳導演艾力謝路‧高沙里斯‧依拿力圖繼《巴別塔》後之最新西班牙語作品,電影於依拿力圖的祖家西班牙拍攝,自2010年於第63屆康城影展首映後,旋即獲得好評如潮,更榮獲全球多個大小影展之提名及得獎共33項,其中包括第63屆康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入圍電影及最佳男主角得主、第68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64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及「最佳男主角」提名,而於本年度2月17日快將頒發的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美麗末日》更為「最佳外語片」及「最佳男主角」兩個大獎之大熱門候選電影。

除了在各大影展得到實力的肯定,《美麗末日》更成為多位傳媒及名人的推介之選,例如美國《君子》雜誌的著名作家Chris Jones便讚賞本片為一部「跡近完美的電影」,美國《Huffington Post》之特約作家Michael Giltz讚賞本片為「依拿力圖的代表作」,《Hollywood Reporter》的影評人Kirk Honeycutt預言「查維爾巴頓必膺今年影帝」。

而去屆奧斯卡影帝辛潘亦看好查維爾巴頓,他讚賞這位西班牙演員於演繹Uxbal這角色時「表演出無比的深度及人性」;而曾經和查維爾巴頓於《再單身遊記》中合作的奧斯卡影后茱莉亞羅拔絲亦盛讚他於《美麗末日》中的演出,公開表示「如果查維爾不能獲得任何 (奧斯卡) 提名,真是豈有此理!」

透過《美麗末日》的故事,觀眾可以看到一個父親對兩個子女的愛可以有多深。Uxbal的人生旅程充滿了茅盾,他既是一個父親,同是亦是一個從事非法活動的不法商人,每天他就在愛、罪惡、內疚和死亡之間的夾縫中生存。片中的巴塞隆拿不再是美麗動人的旅遊天堂,在依拿力圖的鏡頭下,大家會發現這個城市也有隱閉而黑暗的一一面。Uxbal很愛他的兩個孩子,只可惜他和孩子們相聚的時間將會無多 ─ 而為了兩個孩子的將來,Uxbal即使犧牲所有也在所不惜。一如生命的循環不息,《美麗末日》的結尾同時亦是它的開始,當Uxbal接受了他的命運,在生命餘下的日子仍然願意繼續向前走,他的勇氣照亮了一條幽暗的贖罪之路,將愛留下給仍在世的子女,亦為他們指引了生命未來的方向,無論前路是光明、崎嶇,或美麗。

關於導演及創作

導演依拿力圖:猶如一首安魂曲的《美麗末日》

在完成《巴別塔》這部以多種語言拍攝、在多個不同國家取景及由多個不同國籍的演員參與演出的電影之後,我終於感到有點累了,畢竟我所拍的每一部電影都是用上不同的語言和在不同的國家拍攝,那時我只想拍一齣電影,一齣背景只有一個城市,只有單一條故事線,而且要用上我的母語 ─ 的電影,那就是《美麗末日》最初的設定。假如將我的電影比作音樂作品,《巴別塔》便是一齣歌劇,而《美麗末日》則像是一首安魂曲……它是我的一個新嘗試:一個直線發展的故事,戲中角色所敘述的故事是我從未曾涉獵的一種題材:悲劇。

生命十分短暫,我對它永恆存在一份謙卑的崇敬,這信念反映在《美麗末日》的故事之中,細心一想,我們的存在是如此短暫,一剎那的生命就彷如星辰的閃爍一下的光輝,當我們開始接近死亡,就會發現生命不過是難以形容的簡單。最近我開始思索死亡這回事,究竟我們在離開人世後將往何處去?我們會演化成甚麼東西?對此我得出的答案是:我們死後將活在別人的記憶中。正由於這一點,Uxbal得在自己最後的日子和時間作痛苦的競賽,他要好好思索自己在餘下的日子想做甚麼,是要將自己獻給死亡還是生命。或許黑澤明所言非虛:我們所夢見自己的超然存在都不過是幻覺。最初我從未想過要拍一部關於死亡的電影,但死亡既然是難以避免的事,我最後終於拍成了《美麗末日》。

創作緣起

現代社會受到很多事情的威脅,其中一樣是對大眾對死亡的恐懼,基於這點我將Uxbal這個角色的際遇寫成一首充滿茅盾的詩歌,透過這個男人在面對死亡的黑暗和未知的挑戰時所受到的啟迪,為大家呈現現實未必處處美麗,有時現實是污穢的。Uxbal這角色的茅盾在於,他一邊在深入地探視自己的靈魂,外在的他卻繼續經營非法勾當去營生。在歐洲的每一個城市,新聞報導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在這些擠擁的地方死亡,大家都對這些層出不窮的新聞感到麻木,貧窮階層及新移民生活的苦況,大家都視而不見。在2007年時我曾往巴塞隆拿跑了一趟,這次的旅程令我感到Uxbal這個角色有真實存在的必要,我希望能將這些醜陋的現實呈現在大家眼前,雖然對很多活在其中的人來說,這種不堪的生活狀況不過是他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他們已接受了這樣的命運。戲中很多角色都是由非演員去演出的,他們的確來自戲中所描述的世界。

我的電影多數開始自一個模糊的概念,可能是一段對話、車窗外的一個畫面、一點閃光或一闕歌,都可以引發我的創作意念。2006年一個頗冷的秋天早上,我和孩子們正在準備早餐,我隨意地把一張G大調Ravel Pano Cocerto CD放進唱機去,碰巧幾個月前當我和家人駕車前往洛杉磯出席Telluride電影節就在車上播過同一首歌。那天在車上,當這張CD播放完畢後,我的兩個孩子竟不約而同哭起來,他們不能解釋為甚麼,只是受到曲中憂鬱的氣氛所感染,那悲傷對孩子們來說太沉重了。所以那天早上當我又播起這首曲時,他們都馬上阻止我不要再播,就在同一個早上,我腦海裡出現了Uxbal這個角色,之後的三年,我一直在發展這個角色的故事。最初Uxbal只有一個形象 ─ 他對所有事物都感到輕視而且個性充滿茅盾,之後他那故事的開始和終結就在我腦海裡慢慢成形。

一年後我拜訪巴塞隆拿的拉化爾區 (El Raval Section),該行令整個故事的脈絡更具體化。巴塞隆拿是歐洲的皇后,她很美麗,但一如所有的皇后,她有著有趣而不為人知的一面,遠遠超越所有遊客和明信片攝影師所見到的庸俗的美麗。她那多元化、複雜、邊緣化及多種族的一面更使我著迷,馬上我就意識到Uxbal這角色屬於這裡,一個於巴塞隆拿和很多歐洲其他國家存在的新國度,正蠢蠢欲動地改變這個世界。

Santa Coloma的歷史背景

先來談一下歷史,60年代法國人將數以萬計的人從西班牙的不同地區帶往加泰隆尼亞,用意在於瓦解加泰隆尼亞的文化及使加泰隆尼亞語衰落,但在一場經濟大衰退當中,來自埃斯特雷馬杜拉 (Extremadura)、安達盧西亞 (Andalucia) 及穆爾西亞自治區 (Murica) 三個加泰隆尼亞語地區的人在自己的國家內成了「移民」,被發配至巴塞隆拿一個名為Santa Coloma的市郊地區居住,他們被稱為「Charnegos」,是一個對窮人的貶義詞,可見他們當時在社會上的地位十分低落。至80及90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Charnegos」開始離開Santa Coloma,取而代之的是大批新移民湧入該區。位於Santa Coloma的拉化爾區一直是巴塞隆拿著名的多民族區,在這裡居住的人種包括塞內加爾人、中國人、巴勒斯坦人、吉卜賽人、羅馬尼亞人及印尼人等,他們在這一區和平共處,每個種族的人都說自己的語言,不需擔心被西班牙的文化所同化。事實上,整個社會也似任由他們的存在,沒有打算要將他們與自己納為一體。

這裡彷如一個未經消毒的社區,能呼吸到人性化及茅盾的特殊氣息,亦是「convivencia (共存)」的最佳例子,具有成為「完美的聯合國」的潛質。過去需要經歷三百年的種族融和在這裡只需要二十五年便能達成,雖然當中並不是沒有痛苦和悲劇的發生。每年,數以百計的非洲人因嘗試遊往西班牙的海岸而遇溺,場面令人慘不忍睹,更不要說每日新聞報導中國移民在歐洲各處所受到的虐待和剝削了。目前在英國約有一百萬中國人,Hsiao-Hung Pai就曾寫書《Chinese Whispers: The True Story Behind Britain’s Hidden Army of Labor》以揭露華人在在歐洲生活的苦況。不同於生活在美國,前來歐洲的新移民很少能融入他國的文化,他們只是來這裡求生存,及想辦法幫還在祖國的同胞。

但除了對社會的影響外,我更對這情況所產生的情感衝擊更感興趣,這亦成了《美麗末日》的故事背景。我本身亦是一個移民,我移居了這裡十年,慶幸自己在這裡的生活尚算不錯。但在《美麗末日》中,觀眾不會看到任何華麗的東西,只會看到在這個城市裡成千上萬的廉價勞工每天艱苦的生活。這部電影不是一部紀錄片,它是一個夢,作為一個造夢者,我走的路是孤獨的,像一個畫家孤獨地面對他的畫布,我向自己發問問題,然後將答案拍成一齣電影。

我為每個角色都寫了一份精細的人物設定,戲中的中國人及非洲人亦有人物設定,每個在戲裡出現的角色都有一段過去,致使他們在戲裡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原因,而不是單純的存在。這樣我和每個演員都可對每個角色都有一份深入的了解,有助於演出,特別是主角Uxbal,他出生時是一個「Charnego」,是現時生活於Santa Coloma僅存的10%說古卡斯提爾語 (Castilian) 的人種,其他新移民對他來說是陌生的,雖然他和他們一起成長、工作。 星期日在Santa Coloma的街頭走一趙是十分特別的體驗,你會看到吉卜賽人在街頭三五成群地唱歌,穆斯林在公園裡一起祈禱,而天主教教堂則擠滿了中國人。《美麗末日》會將這別樹一幟的風情畫完整地展現在觀眾眼前。

和查維爾巴頓的合作

在經歷這趟巴塞隆拿之旅行,《美麗末日》的故事走上了一個不同的方向,我看到Uxbal的一生中十分忙碌和複雜,以至於他不能平靜地等待死亡的降臨,他一方面保護新移民的權益,一方面他同時也在剝削他們;他能與亡靈通話,引領他們至光明處,但他同時亦藉此賺取金錢;他深愛兩個孩子,是一個心碎的父親,但他卻常常忍不住向子女發脾氣;很多人倚賴他,但他同時亦倚賴身邊的所有人……他就是一個那樣簡單、原始和謙卑的男人,同時懷著超自然的能力。Uxbal於街頭討生活,那裡就好比他的身體,他的心就是他的家庭,而靈魂卻在搜索不見了的父親,Uxbal的旅程好像分開了兩條線,他的外在每天在受不由自主的生活所主宰,然而他內心深處卻有另一種想法,將這兩條連成一起的就是他的靈魂。

我父親常說低下階層和的士司機沒有抑鬱的煩惱,因為那是奢侈的事情,生活只容許他們尋求生存下去的方法,這正是Uxbal的最佳寫照,他一直在絕望而寂寞地尋找一個素未謀面的父親。在完成劇本的初稿後,Armando Bo 及Nicolas Giacobone加入劇本寫作的工作,他們為劇本帶來了新氣象。自從我開始創作《美麗末日》的劇本後,查維爾巴頓一直是我心目中演Uxbal的最理想演員,簡直是捨他其誰!多年來我一直和巴頓嘗試合作,我想《美麗末日》將會是我們合作的起點。我是一個要求奇高的導演,我對每部作品都百份百投入,這種對完美的追求無論在體力和心力上都是很大的考驗,同樣我亦要求演員們百份百投入和付出,邀請到巴頓來合作,那情況簡直可以用肚餓遇上飢餓來形容,十分慘烈……巴頓對完美的追求亦有種異常的執著,他可以為準備演出已筋疲力盡,他在劇本上寫上大量的筆記,對了解所演出的角色孜孜不倦,這是一種其他人無法學習的特質,是一個演員與生俱來的天份。

有別於我過往的作品,拍攝《美麗末日》時差不多每個鏡頭我都只是拍攝著巴頓,要在這樣密集的拍攝中一直維持高度的準確性和情緒表現是很難的,特別是巴頓得平衡演員以外的生活,為此巴頓在08至09年間的秋季至冬季把自己關起來,將自己的生命賦予了Uxbal這角色。
拍攝的過程猶如攀登額菲爾斯峰,一天比一天困難,為此我們定了一條拍攝的路線圖,所有與拍攝有關的工作如進度、服裝、場景、攝影機位等都列明在其中,以便大家清楚拍攝的目的地,我們對角色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自身的投射,有時投入得過了火,不得不把自己又拉回現實裡,這樣拍成一部電影可謂嘔心瀝血,但亦是我和巴頓共同的心血結晶。

找尋其他演員的旅程

戲中其中一個最難寫的角色是Marambra。她有著兩極的情緒和十分嚴重的燥狂症,是一個很易被誇張化的角色,我一直在尋找一個特別的人去演她,在西班牙雖然我會見了很多優秀的演員,但就是找不到對的人。開拍前三星期,演這角色的演員一直懸空著,我已盤算著要延遲拍攝期再找演員,卻終於在阿根廷找到Maricel Alvarez這個舞台劇演員,即使只是看過她演出的錄影片段,我已經知道這就是她了。Maricel馬上飛來西班牙,二十四小時後,在沒有睡過的情況下她得馬上進行試演,那是我見過最非凡的一次試演。當時是她第一次被菲林攝錄下來的演出,全場都鴉雀無聲靜看她的演出,一分鐘後我的眼睛充滿了淚水,奇蹟地我在最後關頭找到了Marciel,她所展現的既危險又溫柔的特質正正是Marambra這角色所需要的。

至於Ige這角色,我們在西班牙和墨西哥兩地分別接見了超過1200名女士,最後選出了Diaryatou Daff,我們是在巴塞隆拿市內一間髮廊找到她的,她是一名理髮師。Diaryatou是塞內加爾人,和其他來到巴塞隆拿的非洲裔女性一樣,她冒著生命危險而來,希望在這裡找到工作,養活仍在老家的家人。她的生活並不好過,根據塞內加爾的傳統,她的舅父可以挑選一個女孩來結婚,所以她在十五歲時嫁了一個五十歲的男人,最後Diaryatou選擇從這個暴力的男人手上逃出來,和一個年輕的小伙子結婚生子,但由於所住的小鎮位處偏遠,Diaryatou只好離鄉別井,來到西班牙討生計。當我和她進行試鏡時,她已和兒子有三年沒見面,為了維持一家三十口的生計,她只有日以繼夜地工作。

試鏡時Diaryatou很明顯對Ige這角色感同身受,她真實及深刻地演出這個角色,只是抱著一個枕頭當成自己的兒子,已令她能馬上投入角色,Ige的故事根本就是她的故事。真實和虛構因為Diaryatou的演出而共舞,在決定參與演出前她曾經歷一番掙扎,但最後她決定站出來,為千萬像她這樣的婦女發聲。最初我一直想Ige只是一個二線角色,但隨著Diaryatou的演出,Ige這角色變成《美麗末日》的基石,她代表著所有來自非洲的母親 ─ 理智、聰明而充滿愛心,這亦是Diaryatou的真實寫照,她含蓄、擁有天份、敏感而美麗,而更重要的是,真實。

至於尋找兒童演員,一向是電影選角中最難的部份。Guillermo和Ana都是上天派來的天使,找到他們來演出是神送給我們的禮物;而戲中的其他演員包括Eduard Fernandez、Ruben Ochandiano、Cheng Tai Shen、Luo Jin及Martina Garcia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演員,他們每一個都有獨特的故事,我可以跟你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但我更希望你們能欣賞到他們在幕前的精彩演出。

僅將《美麗末日》獻給……

一如以往,我在此僅將這部作品獻給我的家人,不單單因為他們是我的家庭的一部份,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就是我拍成《美麗末日》的原因及靈感泉源。我希望能透過這齣電影與他們對話。

最後,我將《美麗末日》獻給我的父親,他會比任何人都明白我想透過這齣電影表達甚麼。
關於演員及角色

演員查維爾巴頓:Uxbal走上通往愛及光明之旅

巴頓一直想跟依拿力圖合作,依拿力圖亦然,最後二人終於在《美麗末日》中碰頭。據依力拿圖說,在創作Uxbal這個角色之初,他腦海裡已浮現出巴頓的影子,而當他把《美麗末日》的劇本送到巴頓手上時,巴頓馬上就給予正面的反應。「這個劇本對我有很大的衝擊,我對這個故事有著一種直覺性的情感反應,當你拿著一個像這樣的劇本,你心裡會充滿了不安和疑惑,像快將跳進深海一樣,但同時亦充滿了期待和喜悅。看到故事的最尾,你會發現這是一趟有意義的旅程,促使你想正確地走完這一趟,以及在路途上展示出人類應有的公義;你不會想快快走完這趟旅程再趕去下一個地方,而是讓自己好好地完成整個旅程。這個一趟通往愛、光明及正面之旅,但亦是一條黑暗和困難的道路。

Uxbal走過的三段歷程

Uxbal是一個複雜的角色,他是一個忠誠的父親、一個心碎的情人、一個街頭罪犯,及一個通靈者,在人生某個突然的時刻,他忽然強烈地感到自身的危險和脆弱,這促使他的人生發生變化。「Uxbal這角色的所有茅盾特質都躍然紙上,作為一個演員,我需要做的是將這些性格特質一個不漏地連貫起來。在故事的最後,Uxbal和所有普通人一樣,得面對一個艱難的考驗,他得克服這個考驗,因為這是他最後所能留給家人的。他想為孩子們留下一點正面的東西,可以為他們的將來帶來希望和勇氣。」為了演出Uxbal,巴頓和依拿力圖多次深入討論這角色。「我們想Uxbal曾走過三段不同的旅程,第一段是他在內心的交戰,第二段是他在街頭討生活,為家人的生計打滾,第三段是當他接近死亡邊緣時,我們不能看到或解釋到Uxbal精神上的轉變,但Uxbal的潛意識和心裡就是明白。有趣的是這三段旅程都互相抵觸,他的身體、精神和靈魂在尋求另一條出路,但他為了確保孩子將來的生活,卻在街上繼續進行非法活動。」

Uxbal的另一半Marambra

Uxbal的內心、日常生活及人生的轉變都圍繞著他的前妻Marambra而發生,Marambra是一個有暴力傾向的妻子,由阿根廷演員Maricel Alvarez演出,這是她第一次出現在大銀幕上。巴頓曾與無數名女演員進行試鏡,直至他遇上Maricel。「她們之中任何一個也可以做好這份工作,但當Maricel在開鏡前的最後一刻出現,我們在她身上找到一種與別不同的特質,是特有而屬於Marambra這角色的。她在舉手投足間,有著安若泰山同時又輕飄飄,足不著地的感覺,當我們一遇上她,就認定她是演Marambra的不二人選。」巴頓續說:「和Maricel一起演出是十分精彩的經驗,我們以熱情、愛及努力去演活這個角色。」

另一個對Uxbal十分重要的角色就是他的哥哥Tito,由Eduard Fernandez演出這個角色,二人之前曾經合作,對Eduard的演出巴頓一樣讚不絕口。至於演出Ige的Diaryatou Daff,雖然她不是一個專業演員,但她的演出卻令巴頓深受感動。「Diaryatou的演出是十分勇敢的,因為在戲中她和大家分享了她在真實生活中的苦況。靜看她的表演,情感會受到很大的衝擊。在最初的時候她很緊張,但慢慢她就放鬆了,她的適應之快令人刮目相看。」

巴塞隆拿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由於之前曾演出《情迷巴塞隆拿》,巴頓已非第一次踏足這個城市,但《美麗末日》卻令他認識了這個城市的另一面,而這一面絕不是那些令遊客意亂情迷的建築和咖啡座。「像所有城市一樣,巴塞隆拿有著她光明和黑暗的一面,但這兩面是互靠而生的。我曾聽說過在市內的新移民區有一些非法工場,但不是十分熟識,直至我們拍攝這部電影,我終於親身去過這些地方。每周警察都前去這些非法工場進行掃蕩,新聞亦不時報導他們的消息,但現實比故事創作和道聽途說要複雜百倍。」

增磅容易,抽離角色最難

Uxbal為個角色經歷了不同的轉變,要一一演出這些轉變,對巴頓來說最容易的就是身型上的改變。「我們是順序拍攝的,所以要改變身型倒是很易掌握,只需按計劃依時開始節食及增加運動量就可以了,而且因為拍攝過程挺辛苦的,所以要變瘦也不難。最難的部份是處理拍攝過後的情緒,演出Uxbal這角色需要投入大量的情緒,在拍攝過後要抽離實在不容易,但這些都是值得的。」

最後巴頓不得不提和依拿力圖的合作。「和依拿力圖合作是一項光榮,我對他的作品十分欣賞,這段期間我們緊密合作,拍攝過程有如攀越高峰般,是一項冒險。要登頂是十分困難的,但我們從中獲益良多,這是只屬於我和他之間的獨有經歷。」

積維爾巴頓在榮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後,對大會致感謝詞

「獲得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提名,我深感榮幸,並衷心感謝各位評委成員對我的信任和支持,這也正好代表他們對我在《美麗末日》裡演出的嘉許。我為導演艾力謝路‧依拿力圖及所有曾參與拍攝這齣電影的工作人員感到非常高興。我能以非英語演出而獲得這項提名,實在是一項非常重大的榮譽!我現以《美麗末日》全體西班牙台前幕後工作人員之名向奧斯卡評委會致送我感激之情,以答謝大會對我的支持及對《美麗末日》的嘉許。」

--《美麗末日》積維爾巴頓

‘I am truly honored for this nomination. And deeply thankful to the Academy members for their trust and support. Also to all of those who showed their support to my work in "Biutiful" I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I am very happy for Alejandro and everyone who has made possible the special movie we made together. It's really a huge honor to have been nominated in a non-English speaking performance and in the name of all my colleagues in Spain and mine I want to show my gratitude to the Academy for support and a recognition in this nomination for the movie "Biutiful."’

-- Javier Bardem, BIUTIFUL

演員Maricel Alverez:這次演出是生命中的一份禮物

Maricel Alverez是目前阿根廷首屈一指的舞台劇女演員,在大銀幕上演出還是頭一遭。「被依拿力圖邀請往試鏡是一個很大的驚喜,突然地我在一周後便在飛往西班牙途中,抵?後發現自己的對手竟然是積維爾巴頓!能夠被選中與如此出色的導演及演員一起工作,是一份絕大的光榮,是生命中一份寶貴的禮物,無論在我的演藝及個人成長方面都有著不可多得的裨益。」

在接到劇本之初,Maricel已覺得這故事充滿張力,這角色十分沉重,但同時亦是所有女演員夢寐以求的角色。「這角色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因為她會發掘你內心深處最極端的情緒,包括欣喜若狂及黑暗的深淵,對此我並不感到害怕,我希望能發掘更多更多。我們慣於受自設的框框所限制,但突破這度框架可以令我們感到更自由,雖然同時亦會感到危險。」而演出Marambra的另一挑戰就是,Maricel只有很少的時間作準備,在這情況下她選擇絕對相信導演依拿力圖。「我將所有決定交予導演,盡量張開我的眼睛和耳朵去用心留意,同時亦相信自己的直覺。依拿力圖及巴頓合作時所產生的團結氣氛令我感到能安心演出這電影。」

Uxbal及Marambra的愛是一段粉碎了的關係。「他們深愛對方,不想彼此傷害,但他們對此卻無能為力,他們的關係一開始就注定是悲劇。這段破碎了的關係像一只玻璃杯,打破以後被無法收補,放進去的沙和水都悄悄從縫隙間溜走了。」這是一次和巴頓的緊密合作。「巴頓是一個開放,易於相處和令人感到輕鬆的人。Uxbal希臘神話中的悲劇英雄,他得走過痛苦的道路始會明白自己的命運,而我想巴頓在拍攝《美麗末日》時亦經歷了這樣的一段路程,我很欣賞他的能耐,因為這絕對不是容易的。」
有關導演

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 (艾力謝路‧高沙里斯‧依拿力圖),1963年出生於墨西哥,同時亦是本片的編劇及監製。依拿力圖首部製作的電影為《狗男女的愛》 (Amores Perros),拍於2000年,該片獲提名奧斯卡金像獎之最佳外語片及於全球多個影展獲得獎項超過60個,成為該年全球獲獎最多的電影。之後他於2003年拍攝的《21 Grams》,該片亦由他創作及監製,由辛潘、班尼西奧狄托路及娜奧美屈絲演出,該片為狄托路及娜奧美帶來不少提名,辛潘亦憑此片贏得威尼斯電影之最佳男演員。2006年依拿力圖拍攝他的第三部長片《巴別塔》,該片由姬蒂白蘭芝及畢彼特演出,成就了他的三部曲,並為他贏得第59屆康城電影最佳導演獎,及七項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其中包括最佳電影及最佳導演等大獎。

依拿力圖同時亦擅於拍攝短片,他曾分別於2001、2002及2007年拍攝《Powder King》、《Darkness》及《Anna》三齣短片。《Powder King》是BMW系列的一段備受讚賞的短片,後來被收進紐約當代藝術館的館藏之中;《Darkness》是集體創作電影《11’09”01》的其中一段;而《Anna》則入圍第60屆康城電影節「To Each His Own Cinema」單元。最新創作的長片《美麗末日》,於2010年康城電影節首映。

目前依拿力圖與其妻子Maria Eladia Hagerman及兩名孩子,Maria Eladia 及Eliseo定居於美國洛杉磯。
有關演員

查維爾巴頓

全名Javier Angel Encinas Bardem,1969年出生,西班牙裔演員,出生於演藝世家。母親Pilar Bardem是一名由六十年代至今仍然活躍的優秀演員,舅父Juan Antonio Bardem是一名西班牙著名導演,曾因為其康城得獎作品《Death of a Cyclist》而入獄。巴頓家族的很多其他成員都是著名的演員,包括其祖父Rafael Bardem及祖母Matilde Munoz Sampedro。巴頓首次的演出是四歲時於西班牙劇集《El Picasso》中的演出。少年時期,巴頓於Escuela de Arte Y Officios Art School修讀美術,同時亦繼續於電視劇集中演出小角色,直至90年代西班牙導演Bigas Luna邀請他於《The Ages of Lulu》演出,始令他認真思索自己的演藝事業。92年巴頓於電影《Jamon Jamon》中與彭妮露古絲演出對手戲,憑此片他獲得San Sebastian Film Festival之最佳男演員提名及贏得其他影展的獎項,嶄露頭角。

巴頓憑《二百萬奪命奇案》的演出獲得奧斯卡、金球獎、Screen Actors Guild及BAFTA最佳男配角的殊榮,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多個獎項,因而成為世界知名的影星。除此以外,他在《Before Night Falls》中的演出亦曾為他帶來奧斯卡、金球獎及威尼斯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提名,及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獨立精神獎及National Board of Review之最佳男主角殊榮。巴頓曾先後獲得Goya Award (相等於西班牙的奧斯卡頒獎禮) 七項提名,並四次於該獎中勝出。

憑演出艾美尼巴作品《情流心海》,巴頓贏得威尼斯電影節及Goya Award的最佳男主角,及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而於去年上演的《美麗末日》亦為他贏得2010康城電影節之最佳男主角。

除以上電影外,巴頓近年演出的作品包括:《情迷巴塞隆拿》、《The Dancer Upstairs》、《Mondays In The Sun》、《同行殺機》、《Goya’s Ghosts》、《愛在瘟疫蔓延時》及《再單身遊記》。

Maricel Alvarez

著名阿根廷女演員、舞蹈家及教師,憑《美麗末日》的演出漸為人所熟悉。曾演出歌劇劇目包括:《Sin Voces》、《Cuerpos Viles: Museo de la Morgue Judicial [Vile Bodies]》、《Los Murmullos [The Murmurs]》、《Hamlet; Buchner’s Woyzeck》、《Elfriede Jelinek’s Bambiland》等。除演出外,亦任教於阿根廷及外地的學院,包括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at、Centro Helenico Mexico D.F., Kyoto University of Arts and Design、Freie Universitat Berlin 及 Universidad Nacional de Colombia。

星期五, 3月 18, 2011

擊情手足(The Fighter)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勵志電影,比較側重個人,拳擊拍得精彩,但不是主旨所在,所以有時會覺得賽事形勢過於突然扭轉,雖然早知勝負誰屬,但也希望拿回主動時能夠感受力的爆發,咬緊牙關再上的感覺。
  故事沒有任何批評,對錯任由觀眾理解。你可以在台上擊倒任何對手,可是面對自己又如何。人很自私,不會因為是同一家人而拋開個人,可這怎會是動力的來源,到了關鍵時刻想要改變,一切必定先由自己開始。如果真的想為對方好,必先要為對方著想。
  從電影引出另一個話題。的確,有些人喜歡打拳,有些人喜歡踢波,有些人喜歡思考,年輕時有過多的精力,沒有機會發洩時,容易產生怨恨,會怨社會不公,會怨家庭壓力,或會出外無事生非,打架吸毒,容易傾向暴力。所以外國多會採取疏導,設立運動地方,讓人強人健體,既可舒展,又可消耗體力。
  說回特區香港,近年戶外體育設施減少,新建公園如模型一般,這處不可踏,那處不可攀,足球場籃球場欠奉,想打波要預早訂場,連港島區最大的公園——維多利亞公園,話就話有六個足球場,但是全年可供足球運動只得百多天,咁那班年輕人到哪裏消耗體力?結果落得對特區政府不滿,對國家不信任。
  這是有其因必有其果,而獨裁者所做必然是和大眾事與願違。無得救。

星期四, 3月 17, 2011

洪聖爺誕



  是日洪聖爺誕,大街又有一番熱鬧,舞獅舞龍巡遊,不過始終覺得比早年失色,獅沒有以前的醒,龍沒有以前的長。但回心一諗,都係唔好咁挑剔,如果沒有人願意繼續下去,相信連一年一度喜慶都會失去。



  洪聖爺誕,最高興當然是老人家,因為這幾天會上演神功戲,起碼不要山長水遠跑去新光戲院睇。如今不再用竹棚搭戲台,改為鋼架,相信唔使幾年,香港連搭戲棚的工藝也失去。



  世事就係咁,雖然珍惜的都會失去,但是如果珍惜也不珍惜,當失去時連緬懷也沒有。

星期二, 3月 15, 2011

核子雨

  南亞地震兼海嘯,以為在很遠,不關我們事,頂多不能去泰國陽光海灘。冰島火山爆發,真的在很遠,歐洲飛機停飛又關我們甚麼事,最多不去歐洲旅行購物,還可向傳媒投訴為何沒有飛機回香港。
  蘇聯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爆炸,又關我們甚麼事?不要說前蘇聯,烏克蘭在哪裏都幾乎不知道,遑論爆炸核泄漏會有甚麼後果?
  好啦,到美國三哩島核泄漏事故,都好似唔係幾關我地事,美國是先進國家,有事都係美國嘅事。
  三月十一日日本宮城縣九級大地震和海嘯,破壞了附近核電廠,發生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不要以為發生在日本唔關我地事,以日本使用核能發電之豐富經驗,核電廠仍不能抵擋地震與海嘯的破壞,如今隨時泄漏核輻射,如何影響世界,如何善後仍是未知數。
  不要以為不發生在自己的地方便不關自己的事,不要忘記附近的大亞灣核電廠。時間證明,當年反對核能發電是對的,時間亦證明,當年反對興建大亞灣核電廠是對的。



  一首四十年前的舊歌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講的正是核子雨,想不到當年恐怕的是戰爭,今天卻是地震和人類不停掠奪所引起的災難。

星期一, 3月 14, 2011

來自BBC網站的日本海嘯影片

  日本為防海嘯,很多地方已築有高十公尺的堤岸,更有閘門作通道,可惜今次地震引發的海嘯超過堤岸高度,完全不能阻止洶湧巨浪,任由吞噬。
  大自然要奪回土地,人類只能雙手奉還。

Japan hit by tsunami after massive earthquake

Japan earthquake: Footage of moment tsunami hit

Japan quake: Second blast at Fukushima nuclear plant

Japan earthquake: What caused Japan's massive tsunami?

星期日, 3月 13, 2011

工作服


  三月十一日,日本發生九級大地震,海嘯隨即而來,亞視新聞報道了海嘯巨浪達10米東部沿岸地方直接受災。地震之威力在於直接破壞,但海嘯之恐怖簡直是第二次死亡,完全不能反應。
  三月十二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出來見記者,身穿一套工作服。
  暫時不知這套工作服的名稱與用途,不過以日本人之災難意識,大部分家庭必備災難包(包括食水乾糧電筒個人資料等等)來看,這套工作服或可稱為災難服。
  將這套或是工作服稱之為災難服並無貶意,而是可見日本的災難應變——各司其職。不像我們偉大祖國,天災一發生,愛民的總理立刻撲出來奔赴救災前線探望災民,說甚麼黨和國家會全力救災之類,好像這個人沒有其他事做,還要跑來麻煩別人。
  無辦法,這就是質素高和質素低之分別。

星期四, 3月 10, 2011

無題

  先來看亞視電視三月一日所報道的一則新聞「外交部指外國記者未依採訪手續警依法疏人群」,內容如下:

  內地網民連續兩星期發起「中國茉莉花革命」集會,剛過去星期日的集會,有外國記者在採訪期間被公安帶走及受到粗暴對待。外交部指記者沒有履行採訪手續,警方是依法疏導人群。
  上海有民眾星期日響應號召上街集會,部分人被公安帶走。而在北京,有外國記者指在王府井大街採訪時,亦受到阻撓及粗暴對待。
  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指,當日有記者沒有履行採訪手續:「我了解到的情況,是當天有一些記者沒有履行相關的採訪手續,在繁華的商業街,大規模的、長時間的聚集、蹲守,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秩序。警方是依法進行了疏導。所以我想記者應予以理解和配合。」
  她又指,外國記者在中國採訪時,應該尊重,並且遵守中國的法律,採訪前要先向有關單位申請。

  每看到這些新聞,真不知誰會對這些獨裁極權流氓國家的消息有興趣。如果有,到底是想知這做法合理?還是覺得這做法是獨裁極權流氓國家所獨有,所以想瞭解瞭解。
  報道新聞好像是中立,但如果只是報道而沒有解釋,那豈不是替獨裁極權流氓國家宣傳,因為最後的「她又指,外國記者在中國採訪時,應該尊重,並且遵守中國的法律,採訪前要先向有關單位申請。」正好說明「記者在採訪期間被公安帶走及受到粗暴對待」合理,因為未依採訪手續。
  簡單說明,如果這是正確的話,以後每當兇手解釋殺人理由,說是「應該尊重,並且遵守他的規距,如果不遵從,後果便是這樣」一樣,我們又可否接受這個解釋理由?新聞又會否如此報道?

星期三, 3月 09, 2011

忘不了過去

  初初學畫點,不要以為點容易畫,點得好是圓圓一點,點不好,則像畫個圈,圓和圈是兩回事。點好了學畫線,直線不難畫,不過畫得好很難,線可以由左起向右畫,同樣可以右起向左畫,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都可以,畫得多唔直都變直。
  過了三個月,畫得多開始畫圖形,圓形四方形橢圓形三角形六角形多邊形,日日畫月月畫年年畫,畫得多自然圓形可變四方形多邊形變回三角形橢圓形像個圓形四方形混合體,隨著時日增長,任何形按吩咐完成。
  三個月三個月三個月又三個月,咁就三十個月,你要方形畫方形,你要圓形畫圓形,要無形畫無形。直到某一天,終於可以叫人畫點畫線畫圖形,不過唔知點解,別人畫圓形,喜歡叫佢畫方形,別人畫三角形,總喜歡叫佢畫長方形。
  漸漸開始變態,要捉住別人的手一定要佢畫圓形方形橢圓形,教極都唔明竟然自己親自上陣畫點畫線畫番圓形方形橢圓形。
  每見忘不了過去,真係諗極都唔明。

星期二, 3月 08, 2011

多省兩元

  還以為來不及,過了凌晨三時才趕到轉車,上車時只覺響聲有些不同,沒有留意為甚麼,反正沒有扣錯錢便成。
  第二天上班,八達通響了兩聲,即節省兩元坐城巴。初時不明,今天才第一程,怎會當作第二程,這時想起了昨晚回程時過了三時,當作第二天算,這樣全天連昨晚一程坐了四程城巴,合共節省了四元,比平日多省兩元。
  平日遲了轉車可能要等多二十分鐘或是步行過橋,原來亦有積極一面,始料不及。
  星期天搭巴士時見個男人拿著iPad看書,自覺拿本書還可以看到10pt字,無理由要放成大字以電腦看,後生仔喜歡扮型將電話撥來撥去都算,平日睇頁書都唔願,何以用iPad睇書?
  去到銅鑼灣見個個女士都掛著名牌手袋高級時裝時款高跟鞋,突然間恍然大悟。如果家中用蘋果電腦六十吋大電視投影機藍光碟機等等的電子產品,是沒有人知道的,但是拿著一部可以拿出街炫耀炫耀則唔同,起碼周圍的人都知道自己擁有最時款產品,絕不落後於人。
  不是話要過低碳簡樸生活的嗎?

星期一, 3月 07, 2011

上海美食篇(2009年)

  話說李純恩遊上海,講到上海人吃早餐有甚麼四大天王:餈飯、餈飯糕、油條、大餅。餈飯油條大餅吃過,唯獨餈飯糕未食過,大餅亦和電視上所略有不同。不是不相信李純恩所說,而是怎麼食早餐不提豆漿。


兩怪2009年在上海


大閘蟹

  一落機第一餐便是大閘蟹,如果不是在家裏,真係唔係幾敢食。現時上海所賣的大閘蟹,蟹身多繫有一個真貨標誌,但是這個標誌是真是假也難辨,如何知道一定是真?就算標誌是真,也不代表一定是陽澄湖的大閘蟹,這樣再追究下去,基本上係唔使食,怕的不是假大閘蟹,而是餵蟹的飼料近年以荷爾蒙催產,使蟹快速肥大,長此下去,未知對人類和飼養地有何影響。上海喜歡大閘蟹的方(即蟹羔),流質如糊,入口甘甜鮮美,不過膽固醇容易超標。



  上海人弄的鵝翼另有一風味,可惜近年對這些東西失去了興趣,所以只看而沒有嘗試。



  臭豆腐嘛,一種獨特奇怪的食物,賣相依舊,可惜味道大不如前——唔夠臭。能夠將稱為臭的食物弄得好吃,臭豆腐應該可以認第二,至於蝦糕鹹魚等,看各人喜歡。


雞毛菜


雲吞

  以雞毛菜混和豬肉包成的雲吞,既簡單又美味,上海的雲吞皮較細張,一口一個,吃上二三十個都未飽,見到都想立刻到上海吃上一大碗。

星期日, 3月 06, 2011

一定要拉人

  前幾天三月一日,曾蔭權出席一個紀念革命儀式時報稱被撞,亞視新聞「曾蔭權出席儀式遇示威稱胸口被撞傷」亦有報道,據稱當時曾蔭權被撞到腹部,可見他以雙手按著左肚,其後在醫院「驗傷」時卻在胸部發現紅腫,究竟撞到邊真係一個謎。
  記得聖經曾有一句話,於是上網找馬太福音,天主教是瑪竇福音,其中第五章三十九節就有這樣樣的寶訓:「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曾蔭權說自己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被撞後第二天早上依然到教堂彌撒,但看他「被撞」後的表現,真係唔知佢仲記唔記得瑪竇福音講過咩。
  不過其中也有兩個可能。五章三十九章說「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其中一個可能是撞他的那班不是惡人,所以他「沒有轉過來由他打」,其二是自己是惡人,怎可能「轉過來由他打」,所以一定要拉人。

星期五, 3月 04, 2011

  別人剛換了新手提電話,同樣有上網等功能,不是甚麼蘋果iPhone,好奇之下問其原因,怎知大條道理話唔用蘋果產品。
  話說蘋果的標誌為何是個蘋果被咬了一口,原因係勇於嘗試,帶有挑戰的意思,至於真正原因是不是這樣不得而知,不過唔好理,係又好唔係又好,勇於嘗試勇於挑戰的確是蘋果電腦當初創立的目的之一。
  以前蘋果電腦都唔知生產過幾多失敗兼新穎產品,個樣係靚功能前衛,可惜又大部電又用得快,都唔知放係邊度好,失敗皆因受制當時未有鋰電快速記憶體無線上網之類,連手提電腦的電池都經常出事。如今不同了,電池耐用,體積變小,所以產品經推廣和傳媒免費造神宣傳才得以大受歡迎。
  正因為如此,以前為了型都唔知做了多少「傻事」,擇善固執,無所謂,當別人用Window95呀Window98呀,自己還在研究個OS點樣用,當別人打遊戲都唔知幾多款時,自己繼續青蛙過河,好啦,當蘋果唔叫電腦開始一統mp3時,究竟這個還是不是咬了一口的蘋果?
  以前用蘋果電腦的產品正是勇於嘗試勇於挑戰,多少有左傾浪漫鋤強扶弱情懷,今天可不同了,當人人見iPhone iPad iPod有新款時都問幾多錢幾時買幾時用多型多款多快多輕多薄,喬布斯出來時好像神一樣咁拜之日,諗諗都係時候「功成身退」之時,離蘋果遠去,因為這個世界還有很多事情很多東西需要繼續勇於嘗試勇於挑戰。

星期四, 3月 03, 2011

「開倉與派糖」

  自從香港成了特衰香港,每年財政預算都變成欺騙市民之作,話共渡時艱,是你市民去共渡時艱,高官去風花雪月,到話有赤字,結果是盈餘。近年時艱已過,繼續年年赤字,遠的不說,去年財政司就話有兩百多億赤字,結果十個月下來一年未到就已經有九百億盈餘,來回數即是千多億,叫財政司做份預算都竟然做唔好,數都唔識計,特衰香港的確好快玩完。
  前兩天上雅虎看新聞,看到陳雲專欄寫的一篇文章開倉與派糖,立即恍然大悟,原來這幾年傳媒和特衰政府聯手欺騙對付全港市民,與民為敵。傳媒咁賤自作孽,遲早到係自己玩死自己。
  以下摘自雅虎專聞:

陳雲 三文治
評論香港的夾心文化及混雜語文,中文、英文、港式中文,三文一同治理。
開倉與派糖
3月1日 星期二 09:30

  香港歸政於中共之後,政府聯同傳媒,以詭詞擺弄民眾,屢見不鮮。「進修」改為「增值」、「竊聽」改為「截聽」、警方向示威者「發射」催淚彈改為「施放」催淚彈、「撲殺」家禽改為「銷毀」家禽,俱是有跡可尋,筆者也曾為文述之。然而,有些文詞改動,卻是神不知鬼不覺,令市民習以為常,即使侮之辱之,也甘之如飴。擺弄文詞之術,至此可謂妙焉。
  上星期,曾俊華公佈財政預算案,通脹肆虐而政府盈餘及儲備豐厚,卻不見救濟貧困之舉,於是傳媒頻頻抨擊財爺「派糖」不力,要財爺多派些糖,紓解民困。曾俊華也複述「派糖」之詞,不加批評。
  每聽見派糖這個詞,我便覺得政府和傳媒欺人太甚。人民不是討糖食的饞嘴小孩,盈餘和儲備是全民共享的,窮人只是要取回寄存在公家的財富,不稀罕大老爺的糖果施捨。更何況,貧民現在缺的是衣食住行,很多家庭飯菜也成問題,糖果何用?
  回歸之初,香港經歷金融風暴,梁錦松任財政司的時候,一九九七年九月,香港受資產貶值及聯繫匯率之害,百業蕭條,輿論呼籲政府用公共財政政策救濟貧苦,當時呼籲政府的用語是「開倉派米」,梁錦松也重申政府不會「開倉派米」。這是香港政府仍算是老實使用詞語的年代。開倉是沿自漢代官家的太倉和民間的義倉,太平之年積穀防飢,艱難之日開倉賑濟。香港是思想混亂、詞語混淆的地方,開倉一詞流行之後,百貨公司和專賣店、factory outlet清貨減價,也胡說是「開倉」,彷彿是救濟顧客。一個很好的詞,流行之後,便因濫用而消耗掉。
  梁錦松在財政預算案提出增加首次汽車登記稅之前,因偷步買車的騙稅醜聞而下台。梁錦松之前,財政司是曾蔭權,香港經濟經歷金融風暴,也漸漸恢復元氣,曾蔭權便玩弄數字,公佈預算案之前,便放言財政有赤字,公佈之際,民眾始知道有盈餘,財政司便給一些小恩小惠,於是傳媒歌功頌德,說曾蔭權順應民意,理財有方。高高舉起,低低放下,政治詭術叫這做「期望管理」(expectation management)。由於曾蔭權經常玩弄盈餘遊戲而作態薄施恩惠,傳媒便叫曾蔭權做「聖誕老人」,甚至暱稱之為「聖誕權」。受聘於人民的公僕成了施恩於民的大施主、大善人。
  曾蔭權出任特首,每逢政府財政預算案前後,輿論和議員呼籲「派糖」之聲不絕。人民要的是取回官庫內的米糧,不是要向官老爺乞討糖果。有好好的開倉、派米不用,偏要說是派糖,傳媒再不檢點用語,便是當人民是無知小兒,甘願受辱了。

星期三, 3月 02, 2011

歧視

  特區香港的財政儲備,從來都是屬於每一個香港市民,包括未滿十八歲,也包括沒有納稅的人,但是何以今次開倉派錢,十八歲以下的沒有?納稅的又可獲退稅最高六千元?如果真的派六千,再加六千退稅,豈不是合共萬二,難道特區政府歧視十八歲以下的人和沒有納稅的人嗎?
  不要以為派六千元就會接受,應該是每一個合資格的香港人派五萬,準備成為香港人的派兩萬,還要有資產審查,這樣才合乎理財原財——藏富於民。
  如果如財政司長長曾俊華今天所說,十八歲以上的特區香港市民才每人派六千,這只會製造更多不公平,更多不公義,以為派區區六千元便可以壓下反對聲音,簡直妄想。
  這樣等同一個一個老人,為特區香港服務了六七十年,晚年只得生果金,今趟只得六千元加多一個月生果金,合共七千元,但是家財億萬的富豪卻可得萬二,點公平呀,所以財政司司長絕對係歧視沒有能力納稅的人。
  又如一個學生中三後出來工作,不足十八歲,又未達納稅工資,咁豈不是一個仙都無,點公平呀,咁請問財政司司長係未歧視十八歲以下的人?
  既年齡歧視又歧視窮困,天地不容,只有魔鬼獨裁的特衰政府才會如此做。

星期二, 3月 01, 2011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自從特區香港回歸之後,連電影譯名都向殖民地香港前宗主國英國調侃調侃。話兒語帶雙關,「皇上無話兒」的無話兒指的是甚麼呢?台灣譯名王者之聲:宣戰時刻,「王者之聲」實在好太多,不過再加「宣戰時刻」則覺畫蛇添足。BBC譯作「國王的演講」一點也沒有錯,貼題。如魯迅所說,中國人並不愚蠢,中文名忘記也罷。
  以友情為主的勵志電影,幸運曾在殖民地生活過,略知佐治六世英女王瑪嘉烈,更有王太后溫莎公爵,真係唔使講,唔多唔少都有些親切感,親切感唔係指認同,而是知道他們是誰。
  人家英國人拍「愛國」電影,毋須個個都係偉人完人,年輕時可以是公子哥兒,面對困難同樣選擇逃避,不過肩負重任則全力以赴,絕不會拍成天生王者。
  在權貴面前不會卑躬屈膝,更有自己模式;對著「子民」不會高高在上過份傲慢,彼此坦誠相對說出心中話,成為朋友必先願意聆聽與懂得鼓勵。
  電影不忘嘲諷當權者與既得利益者,包括主教。當這個社會樣樣都講文憑證書時,治療變得有如修理機器般冷酷,缺乏關懷與愛護,最後國王叫一聲醫生,是對無受過甚麼學術訓練卻有真摯熱誠幫助別人的一種肯定。同時電影亦歌頌讚賞另一半,躲在一旁默默支持,瞭解男性的弱點,懂得他們的軟弱,自大只不過是自卑的反映。
  電影剛奪得奧斯卡四個大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著劇本,以前在國際台亦看過由導演湯姆‧霍伯所導演的幾套電視劇集,包括伊莉莎白一世和重案真兇(Prime Suspect 6: The Last Witness),講述追緝種族屠殺兇手,緊張動魄。
  吸不吸煙是個人選擇,個人不吸煙,當然不會贊成。佐治六世死於肺癌,電影中亦多吸煙飲酒,絕不忌諱。在今天患潔癖的年代,說成是宣揚,電影中沒有了吸煙飲酒打劫殺人講粗口黑社會叫雞作反革命低下階層等等等等,難道這些不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