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30, 2012

樓梯底


  塔頂一篇可以狹窄的樓梯,這一張則是樓梯底。
  來到大城小鎮,最喜歡登塔樓,爬鐘樓和攀教堂頂,除了站得高看得遠,沒有其他更高的建築物遮擋,嚮往美麗就是廣闊無邊的弧形天空線。

星期一, 10月 29, 2012

怪風


  步行二十五分鐘,誰料熱足一日。
  雖然香港沒有太凍的冬天,也沒有明顯的秋天,但十月底的天氣,沒有理由會吹起怪怪的季候風,氣溫不降反升,看似清涼,實則翳熱,雖然沒有夏天時的炎熱,但不怎樣開朗。
  天文台報告是季候風,以風速來計算,和三號風球沒有多大分別。突如其來的風,令不能打開窗,順風的沒扣緊明明關上會吹開,逆風的砰一聲吹得關上,免得和風對抗,只好將全部窗關上。
  以前春夏之間的風才難以捉摸,想不到踏入秋高氣爽的風同樣令人難已適應。
  是否近這二三百年中的近二三十年,人類消耗地球資源是二三千人的總和?人類的所謂進步除了令文化更容易傳承,其他的可有比以前進化?
  春天的花提早了開放,夏天比往年更熱,但我們可更長時間使用冷氣,秋天的空氣混濁,但我們靠空氣清新機吸著室內的空氣,冬天的快來快去,會否是進入另一個嚴冬的前奏?
  今天的繁華盛世,不可能沒有代價,雖說地球資源仍有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才會耗盡,可災難來臨絕不能以電腦計算出來,到時應該怎麼樣?
  二三十年二三百年二三千年轉瞬即過,係時候準備嚴冬的到來。

星期日, 10月 28, 2012

塔頂


  維基百科這樣介紹曼吉亞塔樓

  「曼吉亞塔樓(Torre del Mangia)是義大利托斯卡納大區錫耶納市的一座塔樓,建於1325年到1348年,位於該市的中心廣場田野廣場,毗鄰哥德式的錫耶納市政廳。塔樓高102米,從錫耶納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它是義大利中世紀最高的塔樓,現在僅次於克雷莫納的Torrazzo。塔樓的高度與錫耶納主教座堂完全相同,標誌政權獲得了與教會同等的權力。
  塔樓的牆厚達11英尺。登上塔頂的樓梯很狹小,多數遊客在登塔時需要閃避他們的頭,現在只允許25人同時進入塔樓。」

  維基百科雖不是旅遊指南,但內容簡單直接。登上在香港約三十層樓高的塔頂,心情很難形容,登塔連參觀市政廳博物館,票價八歐元,用句廣東話來描寫,絕對是「貼錢買難受」,但每個人都爬得很開心,尤其到塔頂那一刻,碰面時總相視而笑,笑個個氣喘如牛,笑個個爬得滿足。
  聽聞初建時本來沒那麼高,後來經兩次加建,成了今天的曼吉亞塔樓,仔細看外牆,可看到加建時留下的痕跡。
  由地下至售票處約三四層樓高,除照相機外,一切背囊手袋都要寄存,因為登樓樓梯狹窄,不能容納兩人。最後一段為鐵樓梯。
  順便一提,塔頂牆隙之間,地上可見數隻飛鳥屍體,看情況多死去不是太久,眾人雖見,但都沒有大驚小怪,似乎知道生死乃必經,而且意外更加難免,因為塔樓太高,一時閃避不及,不幸碰上牆壁折頸而亡。
  下來時真慶幸來得早,因為入口已見長長的人龍。

星期五, 10月 26, 2012

富可敵國

  又係抄新聞,據BBC報道外媒:溫家寶家人擁27億美元家產其中一段:「美國《紐約時報》說,據該報獲悉的證據顯示,中國總理溫家寶的家人在其任總理期間積累了至少27億美元的個人財富。……」
  BBC另一則「溫家寶難以化解外媒引發的公關危機」其中一段:「……在中國的資深記者、自由撰稿人高瑜認為境外媒體爆料溫家寶家族財富不會令許多人感到意外,因為關於溫家寶家族經商謀取暴利的材料已經在各種媒體上流傳了很久。她認為溫家寶家族的財富未必是政治局委員當中最多的。……」

  記得無幾耐之前,中國黑龍江一個接近邊境的鄉村小鎮,一名銀行所長職員帶同巨款逃亡美國,該筆款項達十億元。雖然當時沒有太留意是十億美元還是十億元人民幣,不過以今天的匯率,就算係十億元人民幣,也有一億六千萬美元。
  一個邊境職員隨時可拿走一億三千萬美元,堂堂超級大國的總理,家人在十年才擁有二十七億美元的個人財富有甚麼稀奇?以中國今日在國際上的地位,國家擁有之財富,每年經濟增長超過百分之八之上,國民生產總值僅在美國之下,但可知道美國才得三億人,中國有十三億人,從數字看,一個總理和其家人做了十年只擁有二十七億美元的財富,根本就是太少。
  現時中國有九個政治局委員,溫家寶當然是其中一個,按報道所說「溫家寶家族的財富未必是政治局委員當中最多的」來推算,整數好計一點,一個五十億,九個共四百五十億美元。
  以吾等之窮鬼,日日都無四百五十元喺袋,四百五十億美元是何等數字?有幾多個零?單是數字已知富可敵國,怪不得溫家寶在汶川地震時寫下了「多難興邦」四個大字,因為只有他才最明白這四個字何解。

中國譴責《紐約時報》報道「抹黑」
紐約時報因溫家寶報道被中國屏蔽

星期三, 10月 24, 2012

怎不蒼老?

  有人問為何中國人較容易蒼老,可知原因?
  大概中國人永遠包袱太多,沒有保持童真有關。
  外國由小孩子說出真相,在中國可不行。
  還有,中國只會說不會做。
  當太陽出來了,應該好好享受陽光;落雨的時候,何妨聽聽雨聲;狂風吹來令人心驚膽顫,不是終有機會迎接挑戰嗎。既然有些事情不由自己控制,倒不如交給了天。
  讀詩詞歌賦多少有這種思想,奈何外來勢力(甚麼都講新)破壞沒有了信仰,搞到個個沒有明天,怎不蒼老?

星期二, 10月 23, 2012

登曼吉亞塔樓


  穿過古城牆進城步行不久,就能看到最大的中世紀廣場之一——田野廣場,號稱意大利最美麗廣場。田野廣場所在的地方,原本是西耶娜的一個大集市。十四世紀,廣場建成後,成為了市民活動的中心場所,宏偉的市政廳,外部雕飾栩栩如生的小禮拜堂、高高的Torre del Mangia(曼吉亞塔樓)、歡樂噴泉,還有各式中世紀時期貴族的建築,都環繞在這個有起伏的貝殼式廣場周圍,使之成為了西耶娜絕對的城市地標。(節錄自綠人網)


  重看上面這段文字,好像回到最初尋找資料時,從陌生到認識,但現在則是從認識返回陌生,何解?
  距離就在記憶中拉遠拉近,己記不清登塔的情況,好像在夢中,忽然懷疑自己有沒有去過。
  唔緊要,年紀愈大,近的記不清,遠的歷歷在目是沒有辦法的事,一切又可以重新開始。
  重看下面資料,寫著登塔時間由上午十時開始,但當時又確實知道冬天夏日有不同開放時間,我們未到九時已來到登塔的入口排隊,因為恐怕人多,耽誤時間。
  排在最前的一對男女,女的四顧瀏覽,難掩興奮,像讚賞自己的精明決定,男的雙手交叉胸前,冷靜嚴肅,似乎有多少不願,不過隱約流露出對女伴的佩服。
  我們排在第八九個之間,大家都有同感。
  踏入九時,小門沒有打開,大家不敢亂動,因為意大利人以不守時出名,多等幾分鐘何妨。再過了三兩分鐘,仍沒有動靜,排第一的女方按捺不住,跑過去辦事處查詢,回來才知踏正九時,推開門進去便可。

Siena

以下資料多來自維基百科:
  西恩納市政廳(Palazzo Pubblico)是義大利托斯卡納大區錫耶納的一座大廈,位於中心廣場田野廣場上,始建於1297年,最初目的是為了容納由長官和九人委員會組成的共和政府。
  錫耶納市政廳的外觀是受哥德式影響的義大利中世紀建築的例證。底層用石頭砌築,而上面各層用磚砌築。大廈的正立面略微向內凹進,以適應田野廣場的形狀,並構成廣場上的焦點。曼吉亞塔樓建於1325年到1344年,由畫家Lippo Memmi設計,使用機制紅磚砌築。該塔設計高度超過鄰近的競爭對手佛羅倫斯,當時是義大利最高的建築。
  曼吉亞塔樓(Torre del Mangia)是義大利托斯卡納大區錫耶納市的一座塔樓,建於1325年到1348年,位於該市的中心廣場田野廣場,毗鄰哥德式的錫耶納市政廳。塔樓高102米,從錫耶納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它是義大利中世紀最高的塔樓,現在僅次於克雷莫納的Torrazzo。塔樓的高度與錫耶納主教座堂完全相同,標誌政權獲得了與教會同等的權力。
  塔樓的牆厚達11英尺。登上塔頂的樓梯很狹小,多數遊客在登塔時需要閃避他們的頭,現在只允許25人同時進入塔樓。
  曼吉亞塔樓有幾個模仿者,包括英國伯明罕大學的約瑟夫.錢柏林鐘塔(完成於1908年)、美國康乃狄克州沃特伯里的火車站(完成於1909年,現在改為當地報紙總部),以及麻薩諸塞州普羅溫斯敦的朝聖者紀念碑(建於1907年到1910年,紀念1620年11月21日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在此登陸,是美國最高的全花崗岩建築)。
  參觀Siena市政廳和曼吉亞塔樓,每天10 am to 4 pm,位於樓上的售票處下午3:15關閉。
  市政廳、塔樓、博物館套票13歐,塔樓和博物館套票8歐。進到塔樓裡面請先到左手邊的入口排隊上去樓上的售票處,售票處前有免費廁所和小置物櫃,不可以背小背包上塔樓。

星期一, 10月 22, 2012

  某個星期六下午,無聊得不想再玩啤牌接龍,於是打開電腦的相簿,揀選了兩年前(二零一零年)去桂林龍脊梯田時的照片重溫。
  這時亦想起了早前收到文的來信,和內子閒談間忽然有一個半開玩笑的奇想,雖然知道實行的機會很低,不過對自己來說,亦想在春耕農忙的季節來臨之際,企圖認識農夫辛勞播下種子,寄望秋來收成所泛起一絲喜悅。
  小時候讀書學習,老師會教導立志與追求理想,可惜那時少不更事,多聽不入腦,現在後悔也來不及。後悔並非當時沒有立志,而是今天說回當年立志當清道夫做農夫,年輕輩肯定笑到碌地。我也明白,笑,不是笑清道年農夫之卑微,而是在今天現代社會,怎能養起一個家。
  至於理想或夢想。有沒有呢?應該有的,肯定不是甚麼入世避世救世,不過看來大多已破滅,至於是甚麼,我也不想說,因為失望也好,沮喪之餘,起碼仍有一份樂觀。
  成功與否,沒有嘗試過永不知道。
  瑤族被漢族掠去土地奪去資源四散山區,為求生存,堅毅不屈不忘感謝上天賜與土地,血汗耕耘,將一座座大山雕塑,成了大自然美景。
  這不正是BBC「Human Planet天下為家」的題材?
  說了這麼多,無非想問誰會有興趣一齊住進山區幾天,遊走崎嶇鳥道,看著水牛牽犁,聽著辛勞呼喊,每天步行五至六小時,農家小菜作糧,夜看繁星滿天,嘗試做一個行者。
  計劃就是如此。
  內子一聽,笑了出來,說:「一齊?到時可能我倆要逃亡。」
  玩笑可能只是玩笑,但旅行的確需要計劃。沒有計劃,沒有冀盼,沒有出發前的興奮幻想,沒有出發時的戰戰兢兢,沒有途中的意外驚喜,沒有回來後的歡樂或痛苦回憶——如夢想一樣。

星期日, 10月 21, 2012

用心良苦

  先來抄一則香港電台新聞四艘中國海監船駛入釣島附近海域

2012-10-21 HKT16:59

新華社報道,中國4艘海監船,51、66、75和83號組成的維權巡航執法編隊,昨日抵達釣魚島及其附屬海域,繼續執行例行的海上維權巡航任務。

而日本傳媒引述海上保安聽說,上午9時許,發現4艘中國海監船駛入尖閣諸島,即中國的釣魚島附近的接連區域。

4艘海監船昨日凌晨駛入接連區域,之後駛走。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船曾經作出警告。

  抄完都覺得無聊,不過無聊也有無聊的樂趣。
  試問香港電台會不會這樣報道:「香港四艘水警輪,51、66、75和83號組成的維權巡般執法編隊,抵達長洲及其附屬海域,繼續執行例行的海上維權巡航任務……」?
  首先,長洲歸特區香港管轄,水警巡航執法理所當然,何須向外報道?
  其次,中國海監船組成的維權巡航執法編隊,當然是維權巡航執法,何須再講「繼續執行例行的海上維權巡航任務」,莫非其餘時間另有任務?
  再者,中國海監船是執行維權巡航執法,何解日本海上保安廳的船同樣在釣魚台及其附屬海域巡般時,中國海監船不執法?
  花了這麼多時間,看來中國無非想證明釣魚台即尖闊諸島早已是日本領土。

星期四, 10月 18, 2012

天無眼

  起牀還未睡醒,拿起爽報看到全版報道觸目驚心的新聞屍水湯中撈生計 黃河水鬼只怕窮
  觸目驚心除了一日可以撈二十具屍體,觸目驚心還有黃河上的垃圾。
  更觸目驚心的,「……當地政府一直知道這個問題存在,可就是不知如何解決,公安去撈的話,撈上來查不到身份證明就是無頭公案,還要花時間人手去處理,所以一於少理。民政部門去撈的話,撈上來尋不到親人認領,部門還得自己掏錢火化埋葬做記錄,又是一樁麻煩事。各部門於是讓屍體順水流去其他縣管轄區,長年累月以來沒人理也就順理成章。……」
  今天新中國不是又上太空又潛深海,又有航空母艦又有隱形戰機,經濟增長全球最高最快,點會有咁嘅事發生?
  全世界竟然有一個地方讓這些事情發生,真係天無眼。

星期二, 10月 16, 2012

初探西耶娜


  過了兩個晚上,至第三天才正式遊覽西耶娜。
  晨光從窗透入來,推開露台的門,遠處正是聖母升天教堂的屋頂,份外顯得祥和。旅行在外,住宿很少有家的感覺,這裏窗外所見多是民居,炊煙從煙囪徐徐升起,傳來不是煤炭的氣味,卻滲出樹木的濕氣。若不往房裏看,真有點不知身是客。
  出發前重溫一段來自「綠人網」對西耶娜的介紹:

Siena(西耶娜)
  在羅馬的神話中,一個特洛伊出逃者的後代成了國王,不久後其兄弟謀反篡位,並且逼迫國王的女兒成為禁止有性生活的女祭司,以使之絕後。可誰知有一天夜裏,命運坎坷苦大仇深的女祭司被戰神Mars(瑪爾斯)強姦,生下了一對雙胞胞Romulus(羅慕路斯)和Remus(雷姆斯)。雖然母親很快遭遇不幸,但兩兄弟最終在大慈大悲的台伯河河神的保佑下安全到達了一隻母狼身邊。這隻母狼堪稱古羅馬神獸,全身閃耀著母性光輝,用狼奶哺育他倆,後又被好心人收養。這對雙胞胎長大成人後,輾轉數年,終於和外祖父重新團聚,並且合力幫助老國王奪回王位,但不久後,兄弟倆因為建城選址事宜反目,最終羅慕路斯殺死了雷姆斯,並以自己的名字將新城命名為Rome(羅馬)。而雷姆斯的兒子則在距離羅馬兩百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建立了另一座城市Siena(西耶娜)。這就難怪為甚麼西耶娜城內有如此多有關「母狼乳嬰」的雕塑和其他藝術作品了。
  西耶娜的名字,聽上去就像是一個寧靜甜美,能歌善舞的意大利姑娘,誰知她也有著「女強人」般輝煌燦爛的過去,曾經的西耶娜金融業,商業繁榮發達,和距離幾十公里的佛羅倫斯比肩,世界上第一家銀行早在十五世紀時就出現在這裏,歷經數百年。
  這位「意大利姑娘」依舊風韻不減,雖然和老對手佛羅倫斯的較量已經明顯處於弱勢,但是每年還是會令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流連忘返,如今,斑駁的城牆大部分被很好的保留了下來,其老城區已經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加之這裏除了遊客之外人並不很多,徜徉其中,彷彿身處中世紀的歐洲一樣。英文有一個單字詞和「Siena」只有一字之差的「Sienna),意思是「赭色」,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就是根據這座城命名的,在西耶娜很多房子的主色調就是這種類似於棕色、土紅、土黃的顏色。從高處府瞰,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赭色屋頂未色有些許的雜亂,但說不上來為甚麼,整個老城就是散發著一種漫不經心的義大利範兒,特別到了黃昏,那畫面更是和心中的電影場景不謀而合。據說之所以西耶娜整個城市的建築如此和諧,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擁有著獨一無二的標準化牆磚燒製技術,並且關於每家每戶的牆面、窗子等處的外部顏色,政府也規定多多。
(節錄自綠人網)


  離登塔尚有一個小時,於是先往S. Domenico(聖多梅尼科教堂)。彌撒的鐘聲響起,清澈嘹亮,見信眾從四方過來,我們也不便打擾,繞著外貌像大紅磚貨倉的教堂隨意欣賞,跟著再次穿越橫街小巷,開始尋幽探秘。

星期一, 10月 15, 2012

看地圖


檢視較大的地圖

  聽聞蘋果最新推出的智能電話沒有了Google地圖,原因使用自己品牌的地圖版本。這是自私的行為,雖說商業決定,但是不可能剝奪使用者知的權利。
  連喜歡追求探索崇尚自由勇於犯禁的美國企業也如此,又怎能責備獨裁統治的極權國家企圖征服世界,以廉價霸佔市場,最後消滅全球。
  從全個地球看,綠色佔的的面積很小很小,除接近北極的格棱蘭有一大片綠之外,南極屬冰天雪地,北美洲大陸略有,南美非洲也有,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和蒙古。


檢視較大的地圖

  放大了兩格,歐洲的法國、冰島、英國、德國,非洲的中至南部,亞洲的印度、伊朗、蒙古和東南亞,澳洲的本土和新西蘭,北美洲和南美洲等地的綠色逐漸增多。


檢視較大的地圖

  再放大兩格,已完全成熟的歐洲大陸綠色地帶也不少,所佔比例亦平均。但看到這裏,開始覺得奇怪,為何有些地方綠色得這麼小,小得那麼不成比例,看來這是過度發展——沒有錯,又是發展——的結果。


檢視較大的地圖

  再放大兩格,連原本沒有多少綠色的土耳其也有幾片綠地,其他原本有綠色的地點開始以深淺色來區分。雖然不知道Google地圖如何定義綠色地帶,但以常識估計,綠色即代表森林、樹林、叢林、草地、濕地、沼澤、荒地、農田、郊外、公園等等。
  這時會否留意,有些地方依然沒有綠色的地帶,包括中國,這是甚麼原因?
  資訊沒那麼流通的國家或地區,資料不太齊全,如馬來西亞、泰國、土耳其,巴基斯坦、阿富汗、蘇丹、利比亞等等,反而伊朗有顯示綠色地帶,是否覺得奇怪。
  只要再細分,一點也不奇怪。如巴西、阿根廷、伊拉克、俄羅斯,阿富汗和中國,都屬於封閉或半封閉的第三世界和極權國家地區,一是沒有資源一是不想別人知道,怎可能向外公布資料,明此道理,應該知道中國的國際地位如何,根本沒有世人關心。
  咎由自取。

註:地圖以今天所見為準,將來可能有改變。

星期日, 10月 14, 2012

滿嘴謊言



  中國共產黨作家莫言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人開心之餘,還帶一點酸,問點解咁遲。
  遲當然有原因,新聞報道都有講過,話說當年曾有機會頒給老舍的,可惜找老舍之時,被告之早於兩年前(一九六六)文化大革命時已被迫害致死。
  這天重聽十月九日陶傑的「光明頂」,至(33:45)時,聽到他講到諾貝爾熱門莫言的文章:「……在三年困難時期,雖然全國無得食,但我是一個小孩子,周山找到這些奇妙的食物,還有歡樂的時候……」之時,說「莫言係滿嘴謊言」。

星期五, 10月 12, 2012

得獎

  昨天晚上公布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人之時,正沉迷工作,突然眾人一哄而起,還以為發生甚麼事,第一句話便聽到:「好呀,打低日本仔。」
  如此阿Q精神,無言以對。
  如果村上春樹獲得諾貝爾,也許將他捧得過高,如今共產政權下的作家可獲獎,看來又將個波交到中國一方來。
  北歐人熱愛和平,懷有救世心,對小國可以不理,但對一個擁有人口最多,面積亦廣闊的國家不可能視而不見,今天再冒著被罵「干涉別國內政」,頒獎給中國,證明他們沒有放棄。
  莫言不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拿了外國國籍的當然不算,可是如果出外領獎,那麼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劉曉波應該怎樣處置呢?
  漢語寫作可以得以全世界認同,難道中國人不配得和平獎?
  得獎真的很奇妙。
  歐洲人真不懂政治。

附:
莫言獲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莫言:希望劉曉波盡快獲得自由
英專家讚譽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星期四, 10月 11, 2012

早餐


  古語說得沒有有錯:「條條大路通羅馬。」
  西耶娜同樣條條大路通田野廣場。從廣場輻射開去,確是每條路都可以來到廣場,但反過來,並不表示每條路可以回到家。不太趕時間也有好處,走錯了可以回頭再走一次,結果走錯路來到了聖母升天主教堂。


  第一次來到,杳無人跡,連清潔工人都沒有一個,間中才有個路人匆匆而過,冷清得不相信所見正是這裏的主教堂。這裏正是這麼奇妙,真材實料不需要前呼後擁來證明,那種建築之雄偉,三角形的精確,裝飾之金碧輝煌,單從外表已經滲透出來。


  走錯路也有走錯路的好處,因為可以認得更多回旅店的路。整理好明天準備的東西,立刻睡個好覺。


  第二天早上來到餐廳,才發現每人可以享受一杯免費意式泡沫咖啡,知道之時己斟了普通咖啡,應如何是好?但以我們之貪心怕蝕底性格,晨早喝兩杯又如何。

星期三, 10月 10, 2012

午餐


  我們一直懷疑,在聖吉米尼亞諾所買的沙樂美腸是否可以不用烹調便可以吃,不過見檔主切給我們嘗試,理應可以配芝士沙律。


  回到西耶娜車站,先往超級市場購買飲品與食物,準備明天午餐。附近麵包店買了一個大包的四分之一,超級市場買了果汁,因為單是喝水,應付不了一天的需要。


  黃昏的廣場多了閒逸的寧靜,浸淫其中,享受古人留給今天的遺產,珍惜眼前的日落美景。

星期二, 10月 09, 2012

長途巴士


  兩怪最喜歡坐長途巴士去旅行,連大陸的通宵臥鋪巴都夠膽坐,到站後還要睡在車站等天光,為省回一天旅店住宿,更能善用時間。


  喜歡坐巴士的原因,最主要係可以沿途看風景,遠望綠草如茵,軟綿綿鋪在地,不同植物不同顏色,猶如七彩拼圖。


  偶然經過獨立小屋,想著屋裏會住著甚麼人?未及幻想,又已經換了另一幅圖畫。

星期一, 10月 08, 2012

四時之樂:人.羊.樹.煤(LE QUATTRO VOLTE)(The Four Times)



故事簡介
  在意國南部的卡拉布里亞,萬物皆有靈魂。動物的眼睛、煤炭的吱吱聲、杉樹擺柳的舞姿均是其靈魂之窗。意大利裝置藝術家芬馬天奴執導的第二作,這次回到小村故鄉,以幽默雋永的手法訴說靈魂四時不同之態:
  時日無多的老牧羊人天天到貧瘠之地放羊,到教堂以新鮮羊奶換取「神灰」,泡水喝以續命。一天,他沒再在教堂出現,沒有灰水的他第二天在病榻上死去。一隻小山羊出生,長大,迷途,最後歇於大杉樹下。杉樹的幹被村民伐去迎接節慶,最後又製成小塊煤炭,運回村上供村民使用。
  生命四段生生相息、環環緊扣的時態,寓意深長,通過優美詩意的鏡頭,無須隻言片語,直搗靈魂之深處。在康城首映一鳴驚人,更獲得康城電影雙周最佳歐洲電影獎及康城最佳狗演員金棕櫚獎。
導演 : 米開蘭基羅芬馬天奴
演員 : 諸拾佩富達、般奴添盼奴、拿沙連奴添盼奴
片長 : 八十八分鐘

  沒有看過這電影,不過從主題看,離不開生老病死。
  有人說是意大利版的「生命樹」,可是人家有錢找來兩個美國著名演員行來行去,又講到盤古初開萬物進化,吾等膚淺之輩,睇極都睇唔明。
  看來都是意大利電影淺白一點。
  上天賦予生命,並沒有承諾勤力一定有回報,好心一定有好報,努力一定有成果,恆心一定能移山,結果往往相反。
  依循著軌跡,盼望豐盛的每一天。春季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夏天播下了種子,秋季期待上天的恩賜,冬天回望過去,天臨甘霖的喜悅,狂風暴雨的焦慮,輕風送爽的安慰,地震災禍連連的失落,交織成喜怒哀樂的圖畫,點綴斑駁貧脊的土地,慨嘆生命之無常,化成有喜有悲的過程。
  生命本來平淡,何妨多一點頌讚。

星期日, 10月 07, 2012

月餅

  中秋節過了一個星期,家中還有一個月餅。不是太多食剩,而是唔捨得切開,因為食完這個,又要再等一年。
  是否很喜歡吃月餅?肯定唔係。以現時太多食物供選擇兼年紀漸大,害怕含糖份高和高膽固醇鴨蛋黃的食物,所以對月餅既愛又恨。恨不是討厭的恨,而是恨食的恨。
  薄薄的餅皮,蓮蓉的軟滑,蛋黃的甘香,是一種味覺的回憶。太甜會有一種苦,油多會有一種以為富庶的假,月餅並不一定特別美味,而是每一年到了某個季節總希望重拾的一種記憶——一種隨著年日消逝而逐漸失去的記憶,那是永遠不會再回來的歲月。

星期四, 10月 04, 2012

甘地名言

  聖雄甘地曾說:「最初他們忽略你,然後他們嘲笑你,進而攻擊你,最終你獲得了勝利。」(Mahatma Gandhi: "First they ignore you, then they laugh at you, then they fight you, then you win")

星期三, 10月 03, 2012

堅定

  雖然麻煩一點,不過很值得做。好,連接至中國新聞網一組圖輯:
秦俑馆接待游客64754人次 高速收费站一度封闭
海南三亚海滩游人如织
各地游客排长队一睹乐山大佛真容
万人挤爆云南野生动物园 游客“排队”亲近动物
故宫博物院单日接待游客刷新历年最高值
北京迎来国庆游客高峰 天安门广场爆棚
北京迎来国庆游客高峰

  題目雖然是簡體字,都唔緊要了。一看這組圖,立刻充滿自豪感,看到新中國繁榮昌盛,永不稱霸的世界經濟強國,心中激動澎湃,幾乎說不話來,差點流出眼淚。
  別國多稱為「獨立日」「國慶」「立國」「統一」或「立憲」等等,在新中國卻喜歡稱為「國慶節」。是否稱可以為國慶尚可討論,但「國慶節」是甚麼?怎會變成節日?
  結果,當國慶成節,舉國慶祝,放假一個星期,在國富民強,沒有信仰沒有道德沒有明天只有金錢至上的偉大新中國,一齊慶祝國慶節。
  圖輯中會見到秦俑館接待遊客六萬四千多人,海南三亞遊人如織,故宮博物館單日接待遊客歷年最高的同時,怎麼不見報道新疆如何?西藏怎樣?甘肅如何?蒙古怎樣?青海如何?雲南怎樣的呢?
  ……
  無論怎樣,每當看到這盛況,只會更加堅定,暫時不會再到中國旅行。

附:中國新聞網:南丫島撞船慘劇圖片
内地救助船前往香港参与撞船事故搜救

星期二, 10月 02, 2012

越來越近了


  為證明沒有新中國,就沒有香港,先來看中國新聞社今天報道南丫島海難,題為香港撞船事故现场已成功救起95人,第一段這樣寫:

  「中新社北京10月2日电(记者 周音)记者2日15时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获悉,中国专业救助船舶在香港撞船事故现场已成功救起95人,证实有36人死亡。搜救行动仍在进行中。」

  原文為簡體字,現翻譯如下: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日電(記者周音)記者二日十五時從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獲悉,中國專業救助船舶在香港撞船事故現場已成功救起九十五人,證實在三十六人死亡。搜救行動仍在進行中。」

  因為害怕中國新聞網刪去原文,所以已將網頁轉成圖像儲存。
據BBC香港撞船事故 涉案兩船6人被捕報道,第一段明明寫著:「香港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周二(2日)表示,南丫島撞船事故發生後,消防處共派出10艘消防船、51輛救護車協助,警方出動630人, 聖約翰救傷隊也出動協助。」
  雖然不相信一國兩制,不過由特首梁振英先生伴同中聯辦李剛先生去碼頭去醫院阻頭阻勢開始,只是證明了根本沒有一國兩制,再加上中新社的報道,中國專業救助船舶應該包括了香港的消防處和香港警察,還包括了聖約翰救傷隊。
  沒有人想發生不幸事件,但是最令人不明白的,為何人都未救齊,失蹤人數也未清楚,已經派打撈船來港?為何第二天已經吊起沉船?搜集證據未完成(調查一天未夠),已經拘捕六個人?(不是以往的先協助調查,有證據才拘捕。)人都未救齊,立法局王議員已經講賠償等等。
  這些做法,和新中國的「災難」處理方法越來越接近,先掩埋證據,再拉人負責,最後賠償了事。不知有沒有注意,梁振英先生講話時很喜歡用「我的團隊」「我決定」,沒有他,香港會怎樣?應該好得多!
  不要忘記這些人為香港做的好事,提起董建華,想起了八萬五,亦想起了巴士飛落天橋。提起高永文,想起了二零零三年死了二百九十九人的沙士。來年提起梁振英,想起他千方百計令香港人記住的十月一日。

BBC圖輯:香港南丫島發生撞船事故
雅虎南丫島撞船意外專頁

後記:該文已被刪。

星期一, 10月 01, 2012

難能可貴

  劉細良不知在哪裏寫了一篇「誰會真心同情梁振英?」
  一看這題目,相信無人有興趣,有特殊需要者除外。
  劉細良是誰?原來他在曾蔭權當特首時,任特區政府屬下的香港政府政策組全職顧問。
  做開官的,當然關心做官的會怎樣。可是與其問誰會真心同情某人?為何不問問誰會真心同情香港人?
  香港滅亡在即,還關心做官的會有誰真心同情,劉細良的確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