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26, 2006

凱達格蘭

家仔問為何台灣總統府前的大道叫「凱達格蘭大道」,這個當然和「台獨」有多少關係,幾年前已經聽過,記憶中還以為是一個人名,原來是一個族群的名稱。根據維基百科介紹:

凱達格蘭大道,舊稱介壽路,原為台北府城東門街。此外為便利外籍人士,本路與仁愛路之道路編號為3rd Blvd.(第三大道)。本大道位於中華民國(台灣)臺北市中正區之中華民國總統府與台北府城東門之間,總長約400公尺,雙向共有10線車道,沒有分隔島。

歷史

「凱達格蘭」是最初居住在台北地區的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名稱;而「介壽」的名稱是為了紀念前總統蔣介石的壽辰而命名的。1947年,位於介壽路上的原台 灣總督府亦更名為介壽館。1949年台灣政府雖立法明定介壽館為中華民國正副元首辦公場所,但名稱並無正式更動。直到2006年3月25日,介壽館才正式 更名為總統府。

1996年3月21日,陳水扁任台北市市長時,將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旁邊的廣場改名為凱達格蘭廣場,以象徵外來者對台灣原住民歷史及文化的尊重,此後凱達格蘭大道就一直被賦予另一層政治意義,更成為反對黨抗議的聖地。

早期中華民國總統府前曾經有嚴肅的氣氛時,民?曾經必須低頭而過。總統府前的介壽路及重慶南路一段也曾經禁行機車及腳踏車。陳水扁在台北市長任內,將介壽 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時,也廢除了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及重慶南路一段禁行機車及腳踏車的規定,被認?是總統府前“解嚴”,並將總統府前廣場定名為凱達 格蘭廣場,還曾經舉辦府前「飆舞」舞會。

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後,對選舉結果不滿的泛藍聯盟支持者曾佔據凱達格蘭大道,連續抗議遊行長達一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