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5月 31, 2019

法式蛋餅

  法式烹飪除了色香味,還很講手工,像這款法式蛋餅。
  不知如何混合蛋與麵粉的比例,只知煎一塊薄薄的餅唔係咁易,先將蛋醬倒入平底鑊中間,跟著用一個「T」型工具將蛋醬均勻鋪向四周成一個圓形,待熟時反過來再煎香另一面至同一顏色,這塊餅算是完成。
  這只是第一步。跟著可用這塊餅包入不同配料,三文魚火腿蔬菜肉類菇類也可,餡料不同但配合蛋餅一同入口會產生不同質感與味道,如有多人可試幾款口味。
  較喜歡配上雪糕,再加朱古力醬,那種甜剛好,雪糕的凍與蛋餅的微暖,混合成冷熱交融,雪糕中有蛋餅,蛋餅中有雪糕,一次過滿足兩種口味。
  法國人鍾意繡花,把一塊本來不太出眾圓圓的蛋餅包入不同食物,把蛋餅變成了主角,包的同時更將圓形改為多角形,這份心思,相信世界上只有法國人才想得出來。
  食可以好簡單,蛋餅有如小時候家中煎的麵粉甜薄罉,但那當中變化,成了法國人的飲食藝術。

星期三, 5月 29, 2019

Hostel Archi Rossi


  每次旅行回來,多數會記掛著旅途上的喜與樂,或是所見所聞,秀麗風景,宏偉河山,古老教堂,還有曾經陌路相逢有緣遇見的人和事,有些地方想重遊,但是所住過的旅館很多時都要想一想,才能記起大概的模樣。
  二零一二年五月在翡冷翠住了幾天Hostel Archi Rossi,自此喜歡這間旅館。
  除了略為熱鬧,因為年輕人總喜歡在晚上聚在小花園談天說地,而我們兩個老柴卻早已改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令人想起自己年輕時也是這樣,好像回到了從前,但早已不再屬於我們了。
  當年住在頂樓,窗外可以看見喬托鐘樓,聖母百花教堂和聖老楞佐教堂的屋頂,兩小怪最喜歡坐在窗前欣賞。樓下餐廳對著花園,晨早偶然幾隻麻雀飛入來,以喙覓食落在地上的麵包碎,鼓起羽毛看起來較為肥胖。
  印像較深就是早餐可以自由配搭,鮮奶配煎蛋或果汁配煙肉,有多款選擇。另外也供應晚餐,多數是意粉和薄餅,價錢廉宜,適合揹著背囊探索世界的旅行者。
  剛在網頁見早餐已改為自助形式,好處是較容易處理,重點要珍惜食物,從年輕時開始學習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
  希望下次有機會重遊時,再次住上這間旅館,再次發現其他難忘的經歷。

星期一, 5月 27, 2019

Q版迷你城巴模型


  唔知幾時買了這架Q版迷你城巴模型,記得城巴在香港島開始營運時,就是以這款丹拿DMS行走部分路線,只不過那時尚住九龍,較少機會乘坐。
  Q版模型其實也是玩具,只要貼地向後拉然後放手,模型自動向前行,不過既然是當時城巴顏色有觀賞價值,試過玩一兩次,免得弄壞。
  最近收拾舊物以騰出更多空間,拿了這一部出來拍賣,結果以$45元成交。售出時有點不捨得,但又不能不接受,於是影幾張相留念,幸好還有一架,顏色略為不同。

星期六, 5月 25, 2019

Leica相機

  自開始喜歡攝影睇相就聽聞Leica相機,不過因為太貴,從來沒有想過擁有。
  自從菲林相機開始沒落,連傳統相機廠也大批生產數碼相機,開始時買過一部Rollei35S的小型菲林相機,後來亦用過Rollei傻瓜數碼相機,直至這部傻瓜壞了以後,亦很少再用菲林相機。
  約十年前,Leica出了一部C-LUX 2售價不算廉宜,樂聲牌同時出了一部同款的,售價較大眾化,但是鄉下婆一直喜歡那紅點,終於買了一部回來,算是擁有。
  德國生產的鏡頭質素高唔使講,Rollei好像已停產了普通相機,而Leica仍生產數碼及菲林相機,包括智能電話使用的攝影鏡頭。
  最近Leica有一個廣告,連新聞也有報道,包括民報的Leica - The Hunt「獻給那些用他們的眼睛,讓我們看見的人」

民報新聞
2019年4月21日 下午10:14
  網路上流傳德國相機大廠「萊卡」(Leica)的宣傳影片《The Hunt》(狩獵)。媒體攝影為拍攝到最前線的影像,甚至出現被追捕、搜掠不惜以身冒險,拍下一幕又一幕珍貴的畫面。
  Leica - The Hunt《狩獵》影片中以幾個極具代表性和象徵意義的歷史場景演繹了動人心魄的故事,尤其片中出現1989六四事件坦克人的畫面,對強權者屠殺無辜民眾的罪行傳達無聲的譴責。
  尤值一提的是Leica - The Hunt《狩獵》片尾寫著「這部片獻給那些用他們的眼睛讓我們看見的人」(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those who lend their eyes to make us see.)見諸這部影片以交叉敘事的方式暗喻中共是土匪恐怖政權,肆意屠殺民眾,為掩蓋真相而阻止採訪,甚至危及新聞工作者的生命安全,全片充滿媒體使命感與正義感。也看見致力於記錄歷史真相的記者努力,充分彰顯《媒體第四權》的責任頗值得台灣當前媒體省思。
  Leica - The Hunt《狩獵》出現1989六四事件,4月17日開始在網路發酵引發中共恐慌,Leica與Hunt均被列為敏感詞遭到大陸網路急速封殺。中國網友則批萊卡辱華是西方的傲慢偏見,Leica為華為的主要供應商,目前Leica官網已不見原影音,推估是中國施壓,據SCMP的報導,(香港南華早報)Leica發言人則回應指出這並非官方認可的短片,這支廣告是由F/Nazca Saatchi Saatchi所製作,而這間公司過去幾年曾替萊卡拍過數支得獎影片。
  目前該影片雖未見於Leica官網,但經網友下載已在YOUTUBE等各種影音社群與各種語言轉PO上線。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politics/article/3006817/leica-camera-backs-away-promotional-video-depicting-tiananmen
  1989年中共軍人大規模屠殺在天安門廣場靜坐向中共政府請願的大學生和北京市民的“六四事件”今年進入第30周年,Leica - The Hunt故事以1989北京64天安門廣場事件為背景,劇情圍繞試圖用相機記錄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的西方記者,為拍攝到最前線的影像不惜以身冒險。
  該名攝影記者在匆忙離開飯店房間時,遇上前來執行搜索任務的中國軍官。 軍官兇狠的逼記者拿出證件,並以抄家方式砸毀他房內所有陳設。 記者被放走後,原本打算拿著相機到外頭拍攝景象,但他卻再次遇上其他中國軍官。 他最後將自己反鎖于房內,並從房間窗戶朝天安門廣場拍下著名的「坦克人」一幕。廣告結尾處,螢幕上出現「獻給那些用他們的眼睛讓我們看見的人」以及加上徠卡的官方標誌。


  這個廣告好像又有人不高興,其實那些不高興的人最好不要用Leica了。為免YouTube刪除影片,附兩段片於後。



星期四, 5月 23, 2019

DJ海報

  一張隨一九七九年十月十六日至十月二十二日年青人周報附送的DJ海報,仔細一看,今天仍有幾位還有在電台主持節目。
  朱衞茵嫁去台灣後來與李宗盛離婚,聽聞仍在當地主持節目。陳小寶和梁安琪還在主持音樂節目,不過已很少機會聽到,亦唔知播出時間。
  幾個移了民幾個退了休,楊振耀間中在頭條日報見他寫專欄,印象較深是和黃鐵雄在晚上主持的清談節目。至於他和蘇絲黃主持的「每當晚飯時」,其實那時有些頂唔順那位女主持,今天仍是,有些吵耳。
  關西蒙主持的晚上節目,開始時有幾吓腳步聲,然後問「你還未瞓咩……」。湯正川的音樂口味與自己無緣,所以少聽,記得他所寫的「深秋立樓頭」交給徐小鳳唱。
  吳錫輝和張文新這些高官唔知點形容,從聲音中聽到香港電台的烏煙瘴氣,鄧藹霖絕對要扣分。聽過譚偉華和楊振耀一起主持節目,鍾保羅則較少,反而電視上有看過他主持和演戲。樂仕好像與俞琤格格不入,那時聽樂仕主持節目,可以開始十多二十分鐘甚至超過半小時,可以沒有一句說話,是他不想說?還是根本遲到不在播音室?
  電台的興起與沒落,幾位「高人」絕對有責任,今天大部分電台節目只剩未講先笑的聲音,為何如此沒有了音樂?正因為早年種下的惡因,要原創喎。
  特區香港市音樂之死,並不一定沒有人懂創作音樂,而是有些「高人」自以為上帝要某些人生某些人死,結果大家一齊——死。
  這才叫抵死。

星期二, 5月 21, 2019

兩張「虫說虫畫」漫畫


  這兩張漫畫好像刊登在明報周刊,印象中很少買這本周刊來看,唔係唔喜歡睇娛樂新聞,只是本周刊都幾貴,所以才較少買。
  二三十年前,間中跟父母去茶樓飲早茶,多數在星期日才會這樣做,那時到茶樓飲茶的人除了買份報紙外,家庭較為富裕亦會再買一本明報周刊或其他周刊,父親睇報紙,母親睇周刊,子女睇有咩好食。
  這份周刊逢星期日出版,而在星期六晚上發行商已將雜誌送到報攤,所以想快人一步先睹為快,那時真係有人會在星期六晚走去買。
  這些都是以前的事了,現時睇智能電話,世界上發生的事即時發生幾乎即時目睹,可是有時真假難分。

星期日, 5月 19, 2019

電燈柱綁垃圾桶

  某日鄉下婆到公園跑步,大鄉里怕唔夠氣,只能沿著岸堤散步,經過一個垃圾桶,見有兩條繩分別綁住上下,和電燈柱連成一起,頓覺不解。
  以前聽過電燈柱掛老鼠箱,寓意好像一高一矮,用來比喻男女。那時為何把老鼠箱掛在電燈柱,因為在一九六零年代,殖民地香港曾發生鼠疫,避免疫情擴散,香港政府呼籲市民把捉到老鼠後將屍體放在盛了藥水的老鼠箱中,防止因未能妥善處理死老鼠而使鼠疫傳染。
  後來疫情受到控制,加上市民衛生意識提高,居住環境亦得改善,衛生處也加強防疫,包括疫苗注射等,再加外觀因素,後來逐步拆去老鼠箱。
  想不到三幾十年過去,特區香港竟然淪陷至此,電燈柱再掛或拉或綁——今次唔係老鼠箱——而係垃圾桶,至於為乜,真係一個謎。
  從結構上,電燈柱一定唔會移動,要將兩者纏在一起,莫非個垃圾桶會走?而今天垃圾桶綁電燈柱的寓意係乜,比喻又係乜呢?真係好值得去估一估。

星期五, 5月 17, 2019

父親節剪報

  另一張剪報,出自《年青人周報》。以前的知識多從書報得來,今天從網上找,結果得來容易卻忘記得更快。

應該知多少——父親節的起源
  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然後,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則是父親節!
  據說,父親節是由美國人約翰寶斯杜特在一九一零年發起,時至今天,整整有七十年歷史。(從內容中可猜測這張剪報日期屬一九八零年代。)
  約翰共有七個兄弟姊妹,由於母親早逝,全靠其父一手將他們撫養成才,所以,當他們的父親去世後,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父親,遂於一九一零年六月第三個星期日,在教堂舉行父親節慶祝,藉以推崇父愛的偉大!
  約翰認為,六月的陽光是全年中最溫暖的,就正如父愛一樣,所以,父親節就在六中旬!

  由紀念父親遂變成一個節日,大概當時民風純樸,想不到一百年之後幾乎所有節日都變了質,外國的不懂唔講,但明明係新年現時說成春節,新年點會係節?

星期三, 5月 15, 2019

幾篇關於意大利的文章

  睇網上雜誌CUP,發覺多篇文章關於意大利,一篇意大利帕多瓦市:現代醫學的起源。早幾年遊覽博格尼亞參觀大學舊址,除了擁有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外,還有一間建於十七十八世紀的解剖教室(照片)。
  睇完解剖,另有一篇Amadeo Robiolio:人,數字,和大監控。這位作者原來是意大利人,內容談及今天我們埋頭埋腦睇住的智能電話與社交網絡。我們成日引人注意,掛住有無人回覆,會唔會反社交唔知,只知今天個個都好似失憶,連上個星期發生過咩事都唔記得,但係又會日日睇住個借能電話博古通今。附維基百科巴西利卡塔大區
  講得多智能電話電腦,一篇【Soul Monday】不能沒有書——意大利小小流動圖書館,讓我們知道唔係樣樣都係必然。前幾天坐巴士時見一架流動圖書車經過,前排座位有位小姐自言自言說「還有流動圖書車咩?」唔好睇少圖書車,偏遠地方的確有需要,人生睇第一本自己選擇的書,可能也由流動圖書車開始。
  講到設計,唔好以為法國德國日本,其實這個世界也少不了意大利,【Soul Monday】巨匠離世,遺下快樂的設計,他的產品未必買得起,但總會在某地方見過,也留下深刻印象。法國帶浪漫德國講質量英國重實際,意大利好像樣樣都差一點,但係講到顏色的運用或是設計之吸引,相信意大利在世界上仍無出其右。

星期一, 5月 13, 2019

舊雜誌中的新詞

  根據維基百科義勇軍進行曲條下開首兩段說明:

  1935年,該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實際上,聶耳僅寫作了簡單伴奏的主旋律譜,由賀綠汀請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樂隊指揮、俄國猶太裔作曲家阿龍.阿甫夏洛莫夫配器。該曲不久就成為中國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並被美國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翻唱,以此來聲援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目前,各類樂隊演奏此曲以及為合唱伴奏時,大多依照李煥之為此曲寫作、1953年定稿的管弦樂總譜。這首歌在抗日戰爭時期已經很流行,曾被戴安瀾將軍任師長的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五軍200師定為該師軍歌。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田漢被批鬥,1968年受迫害致死,1975年被宣佈為「叛徒」,被「永遠開除黨籍」,所以正式演奏改為「有曲無詞」;1978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議改用新詞為「國歌」。1982年12月4日經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決議,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原詞正式定為國歌,2004年3月寫入憲法。根據2015年8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佈的「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網絡投票結果,《義勇軍進行曲》被選入「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名單,排名第一。


  按照說明,歌詞曾改用新詞,見「1978年3月5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集體填詞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最近翻閱舊雜誌,其中一本《人民畫報》(1978年5月)封二刊登了集體填詞的國歌。直至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四日才改回原來由田漢填詞的《義勇軍進行曲》。值得注意的是那時還有新一批簡化字。

星期日, 5月 12, 2019

好處多

  早幾年睇明珠台「法國庭園」(Monty Don's French Gardens)和「意國庭園」(Monty Don's Italian Gardens),雖然知道主時人是Monty Don,最多知道他是劍橋畢業,其他一切唔多清楚。早前BBC中文網有專文介紹了Monty Don的英國BBC著名「花匠」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對他多了一點認識。
  他曾獲頒授OBE,亦是BBC電視節目主持人,介紹的庭園包括建築佈局花草樹木栽種等,有時只是一知半解,不過經他介紹才知歐洲仍有甚多優美庭園,可惜大部分屬私人不對外開放,有些甚至是皇室屬地,就算能夠入內參觀多在較為遙遠的地方,唔係咁易去到。
  幸好有次在「意國庭園」中介紹了埃斯特別墅,這座位於離羅馬約三十公里遠的蒂沃利又名千泉宮的莊園,比起英國也許略為不及,但是羅馬有直達巴士,亦是我們能夠去到的地方,終於可以依循他的介紹,參觀這座著名庭園。
  文章中談及種植花草的好處,「花園可以降低抑鬱程度,減輕孤獨、焦慮和壓力。同時還可以幫助老年人改善平衡,並對心臟病、肥胖症等都有益處。」外國注重花園,而能得其精髓是日本,地方雖小,所種花草顏色配合四季不同變化。
  我們不幸只為解決食,所以家中內外唔多見有花草,閒來只有去公園散步,可惜處處圍欄害怕我們胡亂踐踏。本來花園能解抑鬱,但「不准」太多結果得了另一種抑鬱,都係睇外國節目好處多一點。

星期六, 5月 11, 2019

新奇士橙箱

  執拾舊書報雜誌,從床下底拉出一個新奇士橙箱,內藏雜誌二三十本,一睇年份,其中一本已是一九七九年,一轉眼四十年。
  舊雜誌還有甚麼價值唔知,只知內裏所刊載的內容大部分早已消失不再存在,就算名稱依舊,面目亦已全非。
  至於新奇士橙,名字一樣,至於橙不是近年而是早十多廿年前發覺味道早不及從前,是否仍產於加州,沒有研究,只知有來自非洲包括埃及摩洛哥,再沒有皮薄多汁的廣告,也沒有了特別想買的新奇士。
  至於個箱,由搬屋至今也放置了廿多年,雜誌全部掃描後上網拍賣,所得的不是那一百幾十元,而是希望能有人延續一本雜誌的壽命,無論三幾日或三幾個月,總好過拋棄。
  空出來的地方用不著那個新奇士箱,只好影幾張照片,懷念從前的新奇士。

星期五, 5月 10, 2019

麵包也有聲

  二零一二年身體有些小毛病,妹妹送了一個麵包機來,話自己製麵包起碼無咁甜和可以日日新鮮。那時因為仍當夜班,沒有花太多心機製作說明書內所介紹的不同款式,如是者五年過去,麵包機的旋轉車葉日久磨損不能再用,本來可以只配零件,但是也要五六百元,也受不住廣告的吸引,於是買了一個全新樂聲牌。
  不同牌子的麵包機部部都差不多,雖然可製作多款麵包,但是整來整去都是那一兩款,因為無可能買齊咁多種麵粉,又高筋中筋低筋,亦要鮮奶牛油雞蛋,始終不大願意花時間。市面上雜貨鋪買的麵粉多屬中筋,早前終於可在網上買入高筋及低筋,於是試做法包。
  做法包只要高筋及低筋麵粉加鹽加水便可以,十分健康。做出來與傳統法包的外形不同,因為麵包機無可能搓成長條形,只有如方包一個,但質感可說和法包一樣。最奇妙之處,法包焗成取出來之後,冷卻時會聽到麵包散熱收縮或發脹時所發出的「吱吱」變脆聲,非常有趣,不知道真正的法包在焗成後可會同樣有聲音發出。
  至於另一個如一磅裝的軟式麵包,像在以前三越百貨所買回來的方包一樣,只是自製麵包較有質感與結實。
  切得順利的話一個可切六塊,切五塊最理想,假期在家不用趕返工,三個人坐下來每人一塊已覺十分滿足,如果仍意猶未盡,可以分多半塊,麵粉牛油糖鹽的味道在腦中縈繞,只可以用美味來形容。

星期四, 5月 09, 2019

常識

  曾經聽說倒後行對身體有益,有段日子的確看見有人倒後行,這天早上又見一個上了年紀的男人在天橋上倒後行。
  也有人說閉目行可以延年益壽,結果有人持之以恆每天閉目行幾分鐘。
  至於如何運動眾說紛紜,有人跑步有人游水,亦有人講跑步對膝頭有害游泳才是全身運動等。
  最近看了一套紀錄片,內容談及運動。有說如果認為跑步不太適合,可以改為比正常步行速度略快的方式持續約半小時,亦可達到運動所帶來的功效。
  另有其他運動方法,例如五分鐘急促運動法,適合沒有時間的人,只要每天五分鐘,每分鐘做一項包括原地拍手跳和跑步等。
  妹仔對以上各項運動方式都抱有懷疑,好像倒後行,如果真的有效和有益,以進化而言,所有動物也應該倒後行了,結果沒有——除了逃走。
  無人會喜歡閉目而行,跑步或游水主要看個人喜歡,至於急促運動法,對於沒有心臟病的人可能適合。
  這些應該是常識。
  想身體健康,運動是最佳方法,但運動除了有益身心,亦要達致愉快的感覺,還有更重要亦是個人毅力與耐力的鍛鍊,過程中還可以思考,如果真的做得到,相信對身心絕對有好處。

星期三, 5月 08, 2019

受難到復活


  耶穌復活主日已過了兩個多星期,直到昨天才在電視旁一堆書中看見這張聖伯多祿堂的堂區通訊,封面以漫畫形式講述耶穌由進入耶路撒冷城受苦受難到復活。
  以前聽故事聽得多,有時分清幾個人物,今次講述了耶穌在其現世生活的最後幾天,包括入城過逾越節,與門徒一起晚餐,猶達斯出賣耶穌,伯多祿三次不認主和最後耶穌復活。
  耶穌的生平聽得較多,早幾日法國巴黎聖母院大火,BBC特別刊出聖母瑪利亞的生平故事巴黎聖母院大火 復活節與聖母瑪利亞的故事
  印象中有幾幅名畫都是以此為題材,包括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卡拉瓦喬的「以馬忤斯的晚餐」,而米高朗基羅亦有最後一件未完成作品「解下基督」或稱「聖殤」,聽聞全藏於米蘭。
  自問不是教徒,不過亦很喜歡這些真實故事與那些震撼人心作品。

星期二, 5月 07, 2019

R11與X15


  星期天傍晚時雖然下著雨,經過金鐘,見幾個學生聚集在巴士總站,個個手中拿著相機,初時以為會有誰經過這裏,抬頭一看,見幾架巴士駛進來,其中一架顯示牌上印有「Just Rock It」和「藍Blue」,車未停定,學生已上前影巴士。
  好久沒有睇演唱會,這次五月天在迪士尼露天舉行,而巴士公司亦特別開出多班特別車由北角金鐘直達迪士尼公園,還特別設計了顯示牌。
  R11開往迪士尼,停在同一巴士站的X15,因為山頂纜車維修,巴士公司亦特別開辦X15由金鐘不停站直達山頂。
  同一時間見兩架特別巴士線,而且還見一輛8900行走R11,自問不是巴士迷,有緣見到,也覺幸運。

星期一, 5月 06, 2019

晾衫

  在頭條日報睇了一篇褚簡寧寫的又中又英——Panoramic Sea View,講特區香港市某些無敵海景豪宅,想像不到有人在露台晾衫。
  經他一講,想起了某年在法國住在旅館,因為下了幾天雨,所洗的衣服仍未乾透,於是趁好天時將衣服晾於向街的露台上,誰料外出回來,旅館收拾房間時將衣服掛回室內。
  當時有些不解亦相信自己無知,因為執拾工人一般很少理會旅客的物品,除非阻礙他們工作。那天晚上坐在露台觀看四周,從常識猜想法國應該有法例禁止衣服晾於向大街的露台或窗外。
  來到意大利,相信這裏沒有這法例,雖然主要大街較少見,來到橫街窄巷,抬頭一看必見衣服掛於窗外的晾衫架,至於性感內衣相信只見於電影電視和廣告,最多見則是床單被套枕袋。還有北歐好像不准晾衫在窗外,所以樓宇內會有洗衣房及焗衣房供住客輪流使用。
  殖民地時公屋就是將衣服晾於向大街的騎樓窗外,後來興建的私人樓,晾衫地方雖不在向街的窗外,多在廚房的抽氣扇上,晾衫變吸油煙,結果仍把衣服掛在騎樓,分別在於改成室內。
  以前殖民地政府唔會理咁多,只求安置來自逃避迫害的難民,到了「當家作主」時,市政府亦唔會理咁多,雖然新建樓宇規定有露台,但根本容納不了人,就算夠大,特區香港市市民仍改不掉基因,露台都係用來晾衣服。
  外國還有規定大廈必須在一定年期後維修保養,以保持外觀免影響環境,可惜我們仍沒有這樣的法例保障。
  究竟我們改善了還是變差了?

星期日, 5月 05, 2019

不是講電影熊谷守一

  顏色有很多,開始時只認識幾種,或許是紅黃藍黑,不理其他。直到某一天,懂得將這幾種顏色混和,變成七彩繽紛,千變萬化。看似眼花繚亂時,漸漸愛上了黑白,好像單調得如每日的習慣,但是黑與白之間還有灰,而黑與白之間更有不同層次,想參透其中唔係咁容易。
  曾睇過幾頁李廣田《花潮》的序言(早年大陸出版),印象中書中提到英國詩人William Blake所言「從一粒沙裏看一個世界」(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後來郁達夫說成「一粒沙裏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或許這就是電影熊谷守一中如何在自己的庭園中觀賞與追尋自己的一生。
  電影中有幾幕甚有趣味。熊谷守一年老時因為牙齒不佳,吃飯要用剪刀或鉗將食物剪碎和壓碎,可是過程中食物的醬汁會因壓碎時四濺,看似熊谷守一不顧他人,實際他想引人注意,可是究竟想引誰注意?
  出去了大半天仍未走到目的地,還好意思說出來,無非都係想聽聽那個地方好遠呀,你慢慢走啊。下棋永遠唔會贏,每日每個星期或每個月必做的事無得推卸,其他事你可以想點就點。至於花了幾十年掘成的小天地,回復一無所有時亦不覺得可惜,因為那是從一起建立起來,留下了歲月的痕跡,成了彼此的記憶。
  電影反映人生,人生也許希望如電影,看似平淡如黑白,但黑白也是深淺的顏色。


熊谷守一
"To See a World..."

星期六, 5月 04, 2019

妹仔唔明所以要問

  有班愛國愛港的人話要快閃,仲上新聞,其中一段這樣報道:

  身兼委員會執行主席的全國政協委員霍啟剛表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年,希望匯集香港各界表達對國家的尊重。
  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執行主席霍啟剛稱:「東江戰隊的老兵,當天公公婆婆來到確實很辛苦,天氣也炎熱、不穩定,他們站立的時間頗長。其實我們國家走這七十年,確實不容易,真的飲水思源。」

  訪問中提到「其實我們國家走這七十年」,注意是七十年。但是每當有一些土地的爭論時,這些愛國愛港的人就會走出來說「自古以來」,咁究竟是七十年還是自古以來?
  妹仔每次聽到唔係幾明,決定在五月四日這一天做回小學生想問一問。
  新聞見無綫新聞有團體拍攝國歌「快閃」短片 冀傳遞尊重國家訊息,睇文字報道就夠了,最好唔好睇片,不然會發現很多錯處就無謂。

星期五, 5月 03, 2019

X15


  星期日上山頂散步,出門前才知山頂纜車維修幾個月和山頂巴士站上蓋的商場也一併裝修。
  其實也沒有想過坐纜車,纜車停開,巴士公司特別開辦一條來往金鐘至山頂的X15,車費$12.4,比起原有的15號車費$10.3,略貴了$2.1,可是X15直達山頂,中途不停站。
  金鐘屬中途站,15號很多時不是滿座就是沒有座位,X15由這裏開出,較多乘客時可以等下一班,又可以直達(不經文輝道),比起15號快五至十分鐘。
  中午過後上山,然後沿步行徑經薄扶林郊野公園行落置富花園再轉巴士回家,坐巴士約四十分鐘,落山與上山車程相若,只是等巴士回家加車程比步行時間還長,略為影響了散步的心情。

星期四, 5月 02, 2019

監控


  四月二十七日外出工作,經過金鐘海傍,望向九龍,現時機場早已搬去大嶼山,市區樓宇高度再沒有限制,可惜一高一低沒有美感,連獅子山也給遮擋,如果單看照片,幾乎連九龍也認不出來。
  轉過來望回香港,見不到太平山是意料中事,右方高樓頂部一粒內藏數字的星,唔使講就知是軍方建築,當時唔明白點解唔拆過重建,或許想保持原貌。另外也有一事唔明,本來政府辦公室未必一定要在市區,更不必在市中心,但一定要建在這座大廈旁,目的為何?莫非如題可以更容易?
  萬一有咩事,過條馬路就到,唔使幾分鐘已可完全佔領。

星期三, 5月 01, 2019

轉載20190426

  轉載一篇刊於2019年04月25日蘋果日報的一篇文章,因為最近網上睇蘋果預備要收費,日後或許未能重溫,只好全篇轉載如下:

那麼遠,這樣近 - 陶傑
  斯里蘭卡恐襲,在伊斯蘭恐怖份子殘殺的人之中,消息傳來,赫然有友人蘇曼妮(Manik Suriaaratchi)。
  上次見到她在兩個月前,她經香港去上海。當夜我趕飛台北,行前在銅鑼灣一酒家與她見面,一行人尚有斯里蘭卡官員和學者三兩。
  她問:你早答應的斯里蘭卡之旅何時成行,我們一家人等得太久了。我說:今年秋天一定來。
  她是基督徒,移民澳洲,回流家鄉。她每次來香港都很健談,說起斯里蘭卡的政局、六十年前的不結盟運動,以及殖民管治之種種。她擅長比較從前的英國管治,告訴我斯里蘭卡許多人懷念從前,與香港人一樣,因為英國管治帶來了許多建樹:鐵路網、茶葉貿易、基督教,而且不太貪污。
  我說:英國殖民地管治錫蘭,最重要是令女性受教育。蘇曼妮是東西方文化很成功的融合體:有見地,涵養極佳,她有自己的觀點,逢知音方坦然相告。她開一家顧問公司,工作繁忙,當還有一大段人生的美好日子。
  每次來香港都很匆忙。我生平願望之一是來可倫坡,找一處田園,在一株菩提樹下,沏一壺錫蘭紅茶,添奶加糖,兩塊餅乾,迎着海風,在日落前感受由小乘佛教到東印度公司的萬籟千秋。
  我比較喜歡舊的地理名字:錫蘭、西貢,以及將孟買稱為Bombay而不是Mumbai。她是那種不會因此感到冒犯的人,可以笑談六十年前「不結盟運動」與殖民地當家作主之種種失敗。她的見識和笑容一樣的寬弘,有若印度洋的一望金光粼粼的波濤。
  那一夜我須早退,離開前與眾人合照,正要走出門,她在背後叫住,說要單獨合影。我說,很快就在斯里蘭卡見的,沒想到那是她最後一聲召喚。
  看見恐襲的電視新聞,心想,不知她是何等心情。直到午夜突獲告知,原來她在復活節那天一家人去了東岸一座教堂。經營餐飲的先生也早一步先離開,避過一劫,聽見身後一聲爆炸,即刻衝回去,心想他堅強的妻子一定會沒有事的,哪知硝煙落定,見到女兒倒卧血泊,以及太太支離的遺體。
  竟夕無眠,在鬱壘之間悵候日出,傷心最是此等全球化的仇恨和邪惡,原來可以如此之近。太多的血債,抹不盡的淚痕,點不完的燭光,上帝與撒旦的最後戰爭何時來臨,幾時決勝?向印度洋一輪淒黃的落日,心中說:不論幾多凶險,我會來,當黑夜盡處,拂曉泛生,向你墓碑的笑靨和善良的國民獻一瓣柔微的心花。


  另外十九才子(無貶意)在他的facebook上也寫下「不能忘記亦絕不原諒」。也同意他的看法,今天如果恐怖襲擊清真寺,傳媒必然幾日頭條,但恐怖襲擊天主教基督教堂,就算死了三四百人,報紙只放一角,報道一兩天後再不跟進了。
  近年電影電視劇集多數講天主教基督教家庭的父母是壓迫者,但其他宗教卻隻字不提,至於是何目的唔知道,不過只知天主教基督教係唔會出來指摘,因為他們多數較為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