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來的物件已經不多,不過已有新的數簿,不太多的數字變化,保持着一份聯繫。
仍然以網絡線連接着的黑白與Dell,掛念着獨有由高速下所產生的氣味,與運行中的XP,可是近年發覺熒幕多了幾條黑線,及沒有人再關懷,莫非黑白不再受重視?
並不緬懷從前,前路還有很多選擇,不過如果不懂得珍惜的話,最終連那條線亦會分開,而聯繫不起來。
大概不太懂得欣賞XP,以為屬於很古舊,也因為黑白不再矜貴好像可有可無,但又可知道一切都從這裏開始。
既然決定各散東西,也不應記掛,只知曾應有過一段美好的日子。
剩下來的物件已經不多,不過已有新的數簿,不太多的數字變化,保持着一份聯繫。
仍然以網絡線連接着的黑白與Dell,掛念着獨有由高速下所產生的氣味,與運行中的XP,可是近年發覺熒幕多了幾條黑線,及沒有人再關懷,莫非黑白不再受重視?
並不緬懷從前,前路還有很多選擇,不過如果不懂得珍惜的話,最終連那條線亦會分開,而聯繫不起來。
大概不太懂得欣賞XP,以為屬於很古舊,也因為黑白不再矜貴好像可有可無,但又可知道一切都從這裏開始。
既然決定各散東西,也不應記掛,只知曾應有過一段美好的日子。
已離開了年幾兩年,有時也想知道近況如何。
並不太懷念,但總希望別人也同樣珍惜,雖然那時修理得並不太理想,也會失去了堅持,但仍然喜歡那好像永不停止的轉動。
有時候真係唔明白,成日以為舊的東西可以拋棄,亦以為只係撳個掣咁簡單,完全不需要用腦。
如果真係咁簡單,又怎會由人來操控,不如再做一個機械人出來,取代人類算了。
算吧,過去由他過去,只係想見見仍然存在,已經心滿意足。
照片拍於一年前。
萬物有時。
有架板車,本來棄置街頭,運輸部取了回來,買了兩個新轆,重新安裝,一用又幾年,用來運送大件又重的貨物最妥當。
裁切刀極為重要,如無這工具,幾乎不能生產很多款式的製成品,這部機由開始已經存在。
空氣清新機,未必有大用,每當天氣熱而生產忙碌之時,再加要倒廢粉,這部機發揮作用,減少污染也帶來涼快。
膠盒主要用來收藏,包括電線,鍵盤,路由器等,一切留在以後才處理的東西都放在裏面,結果在清理時一次過放棄而已。
招財貓在開張時送來,一直陪伴左右,直至出售為止,只因太大隻。細的一隻保留在家。
紙箱很有用,因為紙箱愈多表示生意愈忙,看似能盛載很多東西,可惜不能載重,其實比較單薄,適合用來裝紙,所以留下來的十多個紙箱,要到最後才放棄或送了別人。
二十年不算太長的日子,但肯定不短,曾經努力過,也曾經付出過,收穫也極多。
很多年前的製作,當時大概做了十多個,繁忙時根本唔夠用,仲要用手寫。
近三四年幾乎無派過出去,全部等一陣已經有,再唔需要號碼牌。
這些編號從何而來?某一年終於被破解。
當時發了幾個號碼牌給不同學生,其中一個看了一眼,便向旁邊的同學問,這些號碼不是南區的巴士線嗎?
正是。
這些路線現今仍在。
因為電腦搬了入廠,家中改用Laptop,有點不習慣,不過也要學習。
執拾不要的東西,這隻招財貓如何處理呢?
本來放棄,後來黃師奶提醒可以上網賣,延續招財貓的價值。
定了一個價放上網,第二天已有回應,立刻出售。
幸好有人喜歡,不然變成了廢物。
的確是一隻招財貓,都係日本人有辦法。
掛住清潔,連與膠圈釘裝機也忘記影張相留念,不過唔緊要,可以和一大盒膠圈講再見。
從前由英國傳到香港,有F4A和F4這種紙的呎吋,後來為了方便,大部分已改成A4。
F4A與F4釘裝比較麻煩,要打24孔,膠圈亦要配合。那時多數供應42圈,釘裝24圈後剩下來的膠圈,還可以釘裝14孔的橫釘A4。
有一段時間,某位老師的功課大部屬F4,每次百幾本,多年下來剩下幾箱短膠圈,可惜沒有咁多A4橫釘配合,存放多年根本沒有甚麼大用途。
終於來到萬物有時的階段,一次過送給廢膠回收,希望最後之時還有一點剩餘價值。
日本有部電影《漫長的告別》,一睇個名大概已知內容,唔緊要,日本電影能洗滌心靈,首要放慢腳步。
這部過膠機購於2003年9月16日,大概二十年,非常耐用。
這段日子中曾經修理過,早已忘記在哪時,但知道由大水牛親自出馬,由香港仔拿着坐巴士到荃灣,然後等待師傅修理妥當後再由荃灣拿回來。
為何咁趕?因為有批過膠要交貨,價錢足可抵銷購過膠機的價錢,所以才由大水牛負責。
轉眼十多年過去,終於來到要和過膠機講再見的日子,他日如何唔知道,這天會連同膠片一同售出,希望能繼續發揮作用。
雖說告別,並無傷感,感謝一起走過這段日子。
三號退役日期為2014年7月2日。
四號退役日期為2022年12月23日,打包後本於一月運走,最終2月2日離開。
四號仔2009年12月24日加入,服務十三年,算是由零開始,中間有一段時間時鐘暫停供電,致數目有錯,退役時應為7,790,879,未能打破三號仔的過9記錄。
五號仔仍未過5,看來亦難刷新。
影印機使用多年,修修補補亦一段日子,最近終於壞機,不打算修理,只好找人回收。
原本預定1月12日運走,11日專程一早開工,拆開成兩件,以保鮮紙包裝,可惜最後才接到未能使用電梯,因為師傅兩個星期才到來一次,下一次要待19日。
那天已是年廿八,運輸司機則未必得閒,經過商量,或許要改至二月才能運走。
經常以為可以預先計劃,但世事卻不按計劃實現,隨時有變。
無辦法,看來要放多一個月,至於下次能否回收,留待上天決定。
印象中父親買這把電動鋸,那時應住在浙江街。
早已出外工作多時,偶然才回家住上一兩天,只記得電鋸可以安裝在木製的鋸床上,也可以獨立使用,會有危險,但機會不高。
當時大概接了一項較大型的工程,需要更多的電動工具幫助,除了電鋸,還有石屎電鑽和切割機,可配不同刀片,切木切金屬切磁磚也可。
後來父親退休,大部分工具不再使用,只有電鑽用得多一些,可鑽石屎牆,鋁質亦容易鑽穿,鑽木更容易,配上不同鑽嘴,比人手不知快多少,更省回不少氣力。
這把電鋸本來弟弟拿了去用,之後一直放於車尾。電鋸也有一定重量,日日載着四圍去,汽油亦用多不少,某年某日決定拿到這裏,誰料一放數年。
這幾年間一直無用過,放在牆角任由其他材料新來舊去,找另外的工具時亦要搬開才能找到,不知不覺間過了一段日子,也忘記了電鋸的存在。
有些日子終要來臨,雖然仍有時間,執拾的時候總想放至最後一日,才和電鋸說聲再見。
不捨只因有感情存在,從那個日子開始,好像砌積木一樣,超初未知何模樣,東拼西湊,無論結果怎樣,都是你我一起共同努力而又喜歡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