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月 29, 2024

回頭眺望



  從橋頭返上觀景台,先有一段斜路向下,然後再上一條長長的樓梯才到達。

  未知這個稱為觀景台的地點是原來就有還是後來加建,但在這裏的確以最佳角度欣賞天空之城。

  我們永遠不會明白,如果連觀景台都要收費,會不會沒有人前來?但是人家可沒有我們的想法,為了讓大家都能欣賞,給你一看又何妨。

  從這裏的地形與居住環境,古代的意大利人多選擇在山上興建民居,山下則可務農畜牧,減輕因為天災包括水災的損失。意大利也有梯田,近代多種植較具經濟效益的農作物,例如葡萄番茄等,收入無疑增加,可是付出的勞動力也不少。

星期二, 2月 27, 2024

陽光下的天空之城






  山後的路不可走,只能從原來的入口返回。

  陽光下天空之城輪廓顯得清晰,透出細緻的美麗,另一番景色。

  山上城門一段道路正在維修,不好意思阻礙,所以沒在城門的留影,卻可在臨近圍牆邊欣賞山下風光。

  回到天橋下,有一架專門運輸物品的小貨車準備上山,運送的物品這次應是一部洗衣機。這架登山車設計頗特別,使用油渣,擋風玻璃可打開,配備鉸鏈,日常馬路少見。

  這時遊客開始增多,正是我們離開之時。

星期日, 2月 25, 2024

原有道路







  現今興建了一條登山天橋,從前應從後面上山。

  從前面的教堂走至山後,發現有一條小路可以下山,不過因日久失修已封閉,設有圍攔阻隔,不能通過。

  從岩石上開鑿的遺蹟看來,估計從前有人居於由岩石開鑿而來的居所,現時亦已荒廢。

  連接山上的一段鋪上石板,再往下則全是泥路,居住在山上的居民生活也頗艱苦,運輸依靠騾或驢外就是人力,開墾與堅持也不容易。

  之前曾因雨水侵蝕及水土流失等變得不宜居,如今則發展成旅遊區,觀感自然完全不同,彼此相遇在數百年後,可以不問前世事,只希望留下難忘回憶。

星期五, 2月 23, 2024

高棉微笑(位置)



  整理旅行資料,找到記錄柬埔寨其中一張紙,寫下了高棉微笑的位置。

  這些佛像的浮雕位於巴戎寺,「巴戎寺的浮雕共有一千兩百公尺長,生動地刻畫了一萬一千個人物,描刻吳哥王朝歷史以及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景」(維基百科),而其中最為人熟悉的是同時可以看見三張微笑的佛像,但是在這數千個微笑佛像中如何找到呢?

  只要隨便問一個當地人,他會指出正確位置,根本不用尋找,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太過熟悉。

  記錄的文字如下:「南門一上轉左,上兩級」。我們會被太多的微笑所迷惑,當不受其他所影響抬頭一看時,自然會見高棉的微笑。

  旅行柬埔寨,已是2004年的事了。

星期三, 2月 21, 2024

跑馬地聖彌額爾墳場


  外公安葬於此,這天和鄉下婆掃墓,最後一程來到跑馬地。

  據母親說,外公最初並在葬於跑馬地,後來舅父經過不同手續,才在此安葬。

  這座天主教墳場全名是「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據維基百科說明,初期墳場建於灣仔,後來才遷至此處,至於點解?「……鑑於黃泥涌地段屬沼澤地,擔心瘴氣環境不宜居住,決定在該處建墓地……」,原來百多年前已經有研究,毫不似今天。

  聖彌額爾是天使長,維基百科用了基督教的譯名「米迦勒」,這個也不要緊,只要知道是誰便可以。一如二三十年前睇報紙聽收音機,同一個人的譯名每張報紙都不同,但係不同讀者又知道講緊係同一個人,這樣才可增進知識。

  經常聽人講聖彌額爾的故事,包括屠龍,而跑馬地墳場入口之上也有這個形像。其實那條是不是龍無人知,但肯定有翼,一如天使長。長相變成現今一隻帶翼野獸模樣是後來的事,在「聖彌額爾總領天使」網頁上的繪畫,天使長腳下的魔鬼是一個人的形像。

  說起聖彌額爾,印象深刻的是羅馬聖天使堡,屋頂天使的拔劍,只為保衛我們。

星期一, 2月 19, 2024

睇頁書

  這幾天放假,小修天花因為潮濕的落灰,要處理得好,必須全幅剷至見底,並重新塗上漆油,但這樣很大工程,目前只能小修小補。

  收拾完畢,坐在窗前隨手拿本書睇,正是李敖所寫的《李敖論人物》,重看了幾篇,翻至〈「孫案研究」前言〉,重讀第一段:

  四百多年前,明朝一位關心世道人心的儒者就指出,替人辯冤白謗,是人間第一天理。四百多年過去了,時代變得更加複雜了,我覺得這個道理也得補充一下,那就是:替人辯冤白謗,並把這種辯白印成歷史文獻,是人間第一天理。我這樣補充,為的就是我深信人間的冤謗,不是一時一地一人或者一群人的事,他們每一個事例,都有警世作用、連鎖作用,恰像那英國詩人筆下的人我關係:別人的喪鐘,其實也在為你而敲。人間的不義,有它的均衡性、擴散性,對不義的漠視與容忍、對不義的不予拆穿、不予打擊,在道德上,是對惡人的姑息,自己就無異是變相的從犯,這是應該譴責的。

  文章寫於一九八八年十月,距今三十多年,相信今天也沒有多少人睇李敖,今天更沒有人像李敖那樣寫文章了。

  反正也沒有人睇書,睇過就算。

星期六, 2月 17, 2024

錯字

  小學開始學寫字,那時老師教唔好寫錯字,及注意錯別字,更加唔好漏筆劃。雖然知道始終難免,但最好能可免則免。

  最容易寫錯字的機會是同音字,或是以為是這樣寫,曾犯的一個錯字,就是把小販寫成了小「敗」,結果扣了分。那是小學二年級的事。

  二月十日農曆年初一,在廚房煲咖啡等水滾,抬頭一看日曆,點解把農曆甲辰年寫成了農「歷」,難道這兩個字相通?

  於是上網查,據「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的解釋:

1. 推算年、月、日和節氣的方法。

2. 記載年、月、日、節氣等的冊子。

  而的解釋:

1. 經過。

2. 過往的。

3. 過去的經驗。

4. 歷歷。

  從解釋上兩個字並不互通,更不會是異體字或可共用,只係同音字。

  那麼這本日曆應該植了一個錯字。

  至於漏筆劃,究竟原來的「原」和源流的「」,內裏從「白」還是從「日」,留畀高人研究。

星期四, 2月 15, 2024

山城
















  每次來到義大利這些遠離塵囂的地方,都會想起法國電影《戀戀山城》,或是義大利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之類,一個偏遠的地方,每天或每星期只有一班巴士到達,來到教堂前的廣場,充滿好奇,充滿等待由此展開。

  那是幾十年前所發生的故事,根據維基百科資料,「白露里治奧舊城的歷史可以追溯至2500年之前,是一座由伊特魯里亞人創建的村莊。」岩石上所見的建築,無一千也有五六百年,仍然有民居,唔少得也有民宿,喜歡靜修不妨在這裏住幾天。

  山上有教堂,周圍多是與旅遊有關的商店,也有小型博物館,介紹水井與歷史,可惜這天不知來得太早還是其他原因,教堂與博物館仍未開門。

  山上面積不大,不用十多分鐘已可繞一個圈,為免誤入民居打擾,有些關上門的地方不敢進入,喜歡攝影可以選取不同角度,不同陽光也有不同景色,絕對適合慢遊。

星期三, 2月 14, 2024

登頂橋





  始終覺得這條橋破壞了部分景觀,不過既然選擇了旅遊業,略為破壞也可以接受。

  幸好這條橋只可以步行,或是小型機動車才能通過,不然大批遊客上山,那時不止破壞,而是踏平。

  入口處沒有圍欄,遊客可以選擇登山與否,喜歡遠觀到此為止,售票處設在路旁,早上暫時遊人不多,最好預備五歐元十歐元,因為無咁多錢找續。

  岩石上仍有人居住,多了條橋也方便了上落,亦為岩上的商店運送貨物,維修也容易得多,至於供水供電現在也不是難題了。

星期二, 2月 13, 2024

蘿蔔糕

  製作蘿蔔糕比較簡單,不過同樣花時間。

  根據母親指示,五斤蘿蔔配一包粘米粉,配料包括蝦米、臘肉、乾葱頭、臘腸等隨意,喜歡濃味兼豐富可以加多一點,炒香備用。

  經常聽見有人講,蘿蔔切比刨好食,但每人的感覺都唔同,怎可能一概而論,況且有牙(真牙)與假牙食起來都唔同,而且也沒有咁多時間,刨當然比切快而又無咁花氣力,所以選擇了刨。

  刨好絲放粒冰糖煲滾,跟着倒粉及配料,一茶半匙幼鹽,糖少許,搞拌均勻,然後倒入蒸盤鋪平,滾起後可以收慢一格火,蒸約一個半小時便成。

  賣相不算特別好,自己食沒有太高要求,能夠完成已經足夠,下次有機會再畀心機做好一點。

星期一, 2月 12, 2024

新巴在昆明

  照片攝於2011年,那時昆明還有間昆明新巴,而北京也好像有北京城巴,廣州也有廣州新巴。

  之前亦寫過昆明新巴,那時外國巴士開始有了螳螂鏡,跟着大陸亦開始安裝,也開始有了冷氣和後置引擎,圖中可見新款與舊款的分別。

  2011年並不遠,只不過十多年,那時可以中港融合,同一款顏色幾乎同一款巴士。

  十多年過去了,新巴也隨着時代改變而合併,再不見中港融合,而是融入了大灣區。

  時間過得真快。

星期日, 2月 11, 2024

學人整年糕

  咁多年無整過年糕,今次由母親監製,自己親手搓。

  一包糯米粉600gsm,約用半包深色蔗糖,至於薑汁,看個人喜好,剛巧鄉下婆磨開薑,於是磨多一小杯備用。

  先將蔗糖煲水。記得有人要煮一些熟粉,但母親說不用也可以,於是依她的方法,把煲滾的糖水倒入粉中,然後慢慢拌勻。

  這時可以加入薑汁和適量的花生油,跟着好像搓麵粉一樣,搓成粉團狀便可以。當然搓得愈久愈軟糯,因為糯米的韌性是要搓出來的。

  粉團中有油,直接放入蒸盤中便可,平均壓平,像一個糕狀。跟着放入滾水中蒸,大概蒸兩個小時。

  今次只是嘗試,而蒸盤又大,壓平只有約一半高,蒸了兩個小時已成。放了一晚,早上切開試味,甜道適中,算是好味。

  本想切成一片片放好,可是仍未硬透,只切了幾片即嚐,甚為軟糯,還有薑的香味。

  雖然母親教導時有點煩,但出來的效果甚佳,稱得上合作愉快。

星期六, 2月 10, 2024

遠眺





  義大利唔會好像某些地方的人咁孤寒,會把整座名勝封起來,如果不付入場券,絕不讓你看一眼。

  遠眺天空之城,可以從遠處的觀景台,也可落樓梯再走一小段上斜路來到登城橋前,來一個較近的距離。

  入場費5歐元,不算太貴,爬上義大利文稱為Civita(Bagnoregio),對於行動不便的人來說有些難度,但唔緊要,坐在入口處從遠欣賞一樣可以,而且也能感受往時生活的艱辛,也可猜測怎會建築在一塊岩石之上——相信避開戰禍,以前如何解決來水與去水等問題,或許從義大利人對於數學的精通,可能是其中一個答案。

  我們來自第三世界,為何觀景台沒有收費,天橋前的長櫈可以任坐,真係諗極都唔明。二十多年前我們嘗試學懂一些,可惜二十幾年後完全忘記了,是不配還是我們不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