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去旅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去旅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五, 9月 12, 2025

米蘭中央火車站

  據維基百科介紹,米蘭中央火車站已有近百年歷史,亦早在1938年電氣化。

  火車站很大,月台甚多,為了保安,沒有車票不能進入月台候車區,所以大堂甚為擠擁,扒手活躍,特別是自助售票機旁,如有零錢找續,容易被站在旁邊的人取去。

  之前已聽聞扒手多以假扮或真的懷有身孕的婦女作掩護,因為就算被發現,警察都會網開一面。近年義大利沒有那麼傾左,防止罪惡比之前積極。

  離開往博洛尼亞的火車還有兩個小時,於是找地方午膳,可是拖着行李始終不太方便,站旁亦有食肆,不過發覺並不由義大利人打理,還是在火車站內的美食廣場隨便買薄餅與三文治,然後找個座位,慢慢融入當地,無論時間、語言(唔識講都要識聽,可從語氣判斷友善與否)、天氣以及用錢方法,幸好在出發前申請了一張歐元預付卡,省了用現金找續,卡又可收藏在內袋中,因為現時多採用接觸式,只要把褲袋內卡的位置向讀卡器接觸即可,張卡根本未拿過出來,這樣應該較為安全吧。

星期四, 9月 11, 2025

趕巴士

米蘭巴士

  為表示忠誠,又點會攞本BNO入境意大利,聽聞BNO唔係一本有效的旅遊證件,有機會連機都上唔到咁話。

  無辦法,唔用就只好繼續排隊,一面留意來自第三世界的旅客如何打發時間。

  早年來自某地的人很喜歡痞,初時以為年紀大的一批才會如此,想不到今天的後生細仔同樣喜歡痞,手中不可能拿着煙,而改為手執iPhone,外表都幾好。

  部分已改了壞習慣,但係唔知點解,改為把個旅行袋放在地上,然後當波咁踢,每前進幾步就向前踢兩下,省卻了氣力。

  來自南亞很喜歡依靠着別人,排得極貼身,想起當年在北京火車站買火車票的情景,排在後面的永遠貼過來,恐怕會走失一樣。

  排了成個鐘,海關見勢色唔多妥,後面航機陸續降落旅客不斷增加,於是連只許EU護照的通道也開放,加快了速度,結果用了一小時四十五分鐘才入境。

  行至取行李處,輸送帶早已停頓,行李東一件西兩件在輸送帶上,匆忙取了行李,立刻趕出大堂,幾次入境意大利都未有今次咁趕,因為預訂的機場巴士已過了半個小時。

  來到巴士站,查飛職員以為我們剛到未有購票,指示到另一邊票站,幸好鄉下婆已拿着早已列印的車票遞給她,她連忙道歉並着我們放好行李,然後上車,因她不知道我們早有車票。本來是我們有點不好意思,原意想詢問過時可否上這班車,實際上預訂了車票都是有效,遲到與早走都可以,主要看當班滿座與否。另外也想不到職員幾好禮貌。

  就這樣有點匆忙,連架巴士係點樣都無乜留意,約一個小時後已到了米蘭火車站。

星期三, 9月 10, 2025

入境

  意大利海關分兩條入境通道,一條使用EU即歐盟護照,一條非歐盟,而早上到達的航班,多來自非歐盟國家,包括美國。

  但千萬不要以為拿美國護照的旅客會排在非歐盟護照的一行,原來最近護照的使用有所更改,凡可以使用晶片並已登記的旅客,亦可以排在歐盟的隊列中,不用三十秒已可入境。

  現場有海關人員指導,剛巧有班機來自美國,唔使五分鐘已全數過關,我們仍然排在三五百人的後面。

  排隊時不禁想,特區護照應該和美國護照一樣待遇吧?因為去歐盟國唔使簽證,於是嘗試向海關人員瞭解,她望一望本護照,她亦當然唔知甚麼香港特區護照,應該係見封面上有佢唔識的中文字,於是立刻答「No」。

  真係無面,於是繼續扮傻,咁本BNO得唔得呢?海關小姐當然亦係唔識乜嘢BNO,但封面有咩「Great Britain」幾個字,原來答案係可以嘅,雖然英國已脫離歐盟,但晶片有效,同樣可使用最新的護照掃描器,即係可排在歐盟護照的行列。

  咁樣都得?咩世界?

星期二, 9月 09, 2025

米蘭馬彭薩機場




  食過早餐收拾好一切,飛機已到了米蘭上空,等候降落。

  米蘭主要有兩個機場,國際線停在馬彭薩機場,這裏有機場快線連接市區,票價一般較貴,況且我們不太趕時間,並懷着窮遊的初心,多乘機場接駁巴士。

  機場巴士單程€10,網上預訂來回€16,一個省€4,二人則是€8,足可以食一頓普通午餐,以兩怪之精打細算,必定預早網上訂購。

  Milano Malpensa機場的網頁有詳細資料,簡單易用,由於機場巴士競爭亦激烈,隨便選一間便可以,反正價錢一樣。

  離機場巴士開出時間尚有約兩個小時,雖知以意大利人的辦事效率係可以時快時慢,應該主要睇當天的心情,一早畀老婆吩咐要做好一切自然唔多願開工,那時手腳必然較慢,但幾個鬍鬚佬一齊講到AC米蘭或國際米蘭贏咗祖雲達斯,就會睇都唔睇扱個印放行,效率都唔知幾高。

  以不快不慢計,大概一個鐘內可以出到大堂,於是幾乎最後一個才離開飛機,然後慢行至海關。行了約十分鐘,指示牌仍然指示還有一段路,可是已見一條長長的人龍排至另一端,唔使講,這條人龍大部分必定來自第三世界——即唔係使用歐盟護照,咁即係要等幾耐才可過關呢?

星期一, 9月 08, 2025

國泰航機上的早餐


  現在真係唔多覺得國泰航機的早餐好味道,從前也許年紀輕或是貪食,食得入口都覺好味,或許今天改了烹調方法,遷就了某國乘客,味濃而食物再無往時精美。

  成日聽由台灣傳來的消息,告訴飛機乘客唔好做乜唔好飲乜,講到好似有毒一樣。可是兩怪有常識,飛機上的水箱是否經常清洗唔知道,但肯定可以飲用,只不過使用那些清潔劑或消毒劑比細菌還要厲害,飲水只求解渴。

  飛機上的咖啡唔係唔飲得,而係唔夠熱,無味無道唔緊要,入口卻是比室溫稍暖,要提神真係唔好飲咖啡。

  比較而言,最好味應是那杯乳酪,因為雀巢出品,未必一定特區香港生產,但總有品質控制吧——希望。

雲海


  雲海有幾種,當年在黃山上有機會見到雲海,可惜趕到之時開始散去,只剩逐漸飄遠的白雲。

  某年在四川木格措,早上看見的並不是雲海,而是像仙境一樣的雲霧,由海子上輕輕吹過來,然後陽光在背後映照出燦爛金光,就這樣剛才的美景不復見。

  十年八載前登上桂林的龍脊梯田,也去過雲南梯田,早上有緣的話會見煙霧,撥開之後有摸不到的真實,可是沒有雲的實在。

  飛機上顯示意大利當地時間早上五時許,陽光已直透而來,轉過彎之後,下面所見並不是海,應該就是一片雲海。

  這裏所見的雲海,始終覺得有些不同,沒有翻滾而來,大概就是比較平靜,也容易令我們的心情倍感舒暢。

星期四, 9月 04, 2025

蛋撻


  航機上的午夜時分,開始為乘客提供宵夜,可是近這十年來再無宵夜習慣,對於杯麵蛋撻餅乾興趣不大,不過也和鄉下婆每人分吃了半條蕉。

  迷糊間唔知幾多點,因為手表仍未撥至目的地時間,只知特區香港時間早上七點幾,去完洗手間後鄉下婆去攞杯水飲,結果攞多了一個蛋撻。

  在航機上七八個小時之後,無論穿上了外套和加了張飛機上提供的毛毯,仍會覺得有些冷,所以只取了杯熱茶,空中小姐覺得有些奇怪,於是問要唔要蛋撻。

  我們也知道國泰航機上的蛋撻也有名,但是唔多想食,於是推卻,可是空中小姐非常熱情,話仍有很多取兩個也可,既然見她咁熱情,於是只要了一個兩個人分。

  蛋撻味道不錯,翻熱得剛好,如果是回程或許會要多一個帶回給母親嘗試,但去程則不必了。

  蛋撻只可保存一至兩天,所以只在去程提供,回程多數沒有了這回事。

星期三, 9月 03, 2025

晚餐

  國泰飛歐洲的航機多數在晚上出發,到達目的地為早上,唔係可以多玩一天,而係更能善用時間,因為到達後並不一定為首到目的地,更有可能要轉機,在白天轉乘其他交通,始終較為方便。

  出發時間在晚上十時後至凌晨一點之間,航機上亦要把時間控制在接近黃昏,所以會提供晚餐。以出發地的時鐘計算已在凌晨約三四點,宵夜太晏早餐太早,而且年齡已老,唔食得咁多,不過聽聞食少許甜食會加速入睡,於是要了水果沙律和一杯蘋果汁,主要幫助睡眠質素。

  來到航機上的深夜,已把所有燈光調暗,可是仍有乘客為要破紀錄,即一程十二三小時的航程內,要睇足四五部電影,以一部電影五十元至一百入場費計,五部已經值回二百五十元至五百,即係慳咗四五百蚊,這樣才能及早回本。

  見前兩排的乘客睇得咁開心,終於明白點解早年的航班上有眼罩派,幸好保留了兩副,還有耳塞,這次可派上用場,可以斷斷續續安靜睡了四五個小時。

星期二, 9月 02, 2025

出發

  之前曾坐國泰飛羅馬,可是這次如何搜尋,只見經第三國沒有了直航,票價也不見得廉宜,如何是好呢?因瘟疫停擺了兩年多,機票暫時沒有可能回復往常的價格,登機轉左頓時成了空想,沒有辦法,當轉機比直航更貴之時,只好改為直飛米蘭,然後計劃其餘目的地。

  七八年前路過米蘭,沒有登上大教堂屋頂,這次再給一個機會。北部有湖區,附近修道院與賽車場,除非再去都靈,在兩個主要地點選擇,鄉下婆終於選了博洛尼亞。

  其實高速火車唔係新鮮事,至於速度誰快誰較慢,要看距離有多遠,歐洲一個國家的面積大概是中國一個較大的省份,例如四川或廣東,四川省本來也沒有今天這樣大,後來把前藏劃入四川,而之後重慶成了直轄市,今天的四川以面積人口計,比歐洲中幾個國家還要大。

  米蘭與博洛尼亞坐火車大概兩個半小時,而博洛尼亞距翡冷翠高速火車計只是四十分鐘,這樣就決定了以博洛尼亞為一個中心點,周圍的城市便成這次旅行的目的地了。

  這次住宿亦以B&B為主,酒店旅館相對來說應比較安全,但是地方較細,想有一個回到家的感覺,選一間能夠煮食的B&B較為合適,況且晚上多不會外出,遊玩疲倦時亦可早回休息,最主要的原因當然B&B會比酒店廉宜(其實也不是平太多)。

  終於到了出發的日子,網上預先選好座位,來到機場,開始欣賞國泰的工作。

星期日, 8月 31, 2025

啤酒招紙

  照片攝於2017年5月3日,當時在聖馬利諾旅行。

  經過一間商店,櫥窗展示多款啤酒,但是招紙上卻是過往的人物,其中包括列寧、希特拉、鐵托、史太林等,至於點解包括哲古華拉在內,有待意大利人解釋。

  當中有一位應是意大利人,招紙上印有「DUCE」,在意大利語中表示「領袖」或「元首」(維基百科),相中人應是墨索里尼

  大部分都知希特拉與墨索里尼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的元首,列寧與史太林為蘇聯領袖,鐵托雖與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國家有分歧,但他統一了當時的南斯拉夫,但是哲古華拉臨死前好像還在革命,如今放在一齊或是另有所指。

  他們之間都有共通點,至於係乜值得重溫他們的歷史。

星期五, 8月 29, 2025

長途巴士站



  當年一九八九年,由成都坐長途巴士至康定,需時一日半至兩日,如果無記錯,要在雅安過一晚,第二日再出發,順利中午左右到達,稍遲則要下午兩三點。

  八十年代的中國,改革開放剛開始,進口的長途巴士不多,來往四川雲南西藏等地的巴士以國產為主,由貨車車架改裝而成。

  圖中所見這架豬仔巴士,就是當年所搭的一班,司機老練亦屬反應快的一位,沿途逢車過車,不知是否屬於進口車種,比國產車有力得多。

  行李放車頂,那時個人運輸主要利用長途巴士,就算買部雪櫃洗衣機要從成都或一個大城,多由自己運回家鄉,就是坐這種普通長途巴士,還要收行李費,因為司機會特別包裝與綁緊,防止滑落與破損。

  我們的背囊顏色鮮艷,紅藍色容易辨認,爬上車頂是我們上車前落車後的另一工作,也幫助爬不上車頂的婦女拿回她們的行李,太大件的當然由司機負責了。

  那些平頭巴士,當年屬最近款,不過行走於雲南四川,新車唔使一日已變回舊車,下雨天在泥濘路上穿越山澗,有時感覺像一輛越野車。

  雖然今天建成了高速公路與隧道,已不用太長時間已可到達,可是仍然喜歡坐長途巴士,感受那路上的顛簸,帶到另一個地方。

星期一, 8月 25, 2025

康定跑馬山上



  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二日,買了張從廣州出發的火車票前往成都,準備由成都坐巴士入西藏。

  初時有些曲折,因為巴士車票唔容易買,結果在成都住了兩三天才正式出發。

  要坐幾多天才到達西藏首府拉薩已經唔記得清楚,印象中晚上要入住途經地的旅館,一間房四人或六人,住宿費自付,大概四五元人民幣一個晚上,所謂床就是兩三塊木板架在頭尾兩張長櫈上,棉被枕頭齊全,那時多會帶備一個被套和沙薑粉,睡覺時把自己包在自備的被套中,床上灑上沙薑粉,主要防木虱(蝨)。

  來到雅安,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要通過一條單向上山道路,所有上山的車輛早上已到達等候處,約九時後待落山的車輛全部通過,接着放行上山,一路以為這輛「豬仔巴士」能夠直達拉薩。

  誰料到了康定巴士停在長途巴士站,接下來傳來消息,連接四川省與西藏的地區發生地震,川藏公路封閉,所有車輛不能通過,如要入藏可繞經青海。

  就這樣在康定住了下來,某一日外出,見當地藏民一家大細帶着野餐用品上山去,場面極為熱鬧。初時未知為何,於是向當地人瞭解,原來當天跑馬山上有一節目,就是大家都上山聚會。

  我們幾個當然不甘後人立刻帶備相機跟隨眾人上山,在途中認識了一家藏族家庭,獲邀加入他們的野餐活動,一嘗酥油茶與牛肉乾,也難得邀得他們的女兒當模特兒,而孫女亦成了極受歡迎的模特兒之一。

  照片來得不輕易,雖說她願意給我們拍照,但我們也不敢有太多要求,除了因為圍觀的人也多,加上多支鏡頭對住,其實有些抗拒和不太習慣,影了幾張之後我們也不好意思,改為拍攝現場。

  照片今天看來並無特別,但當天才最難得,當年回港後大家也有把照片寄回給她們一家,不過之後並無聯絡,在此祝願她們健康快樂。

這張照片正好反映當時大家搶拍的緊張情況

星期四, 7月 31, 2025

尾聲


  出發去英國之前,問一位舊同事在哪裏,他說正在德國,故未能見面,只好留待下次。

  他問點解唔去德國,還問去英國做乜。

  本來幾喜歡德國,包括足球,後來睇多幾年發覺德國足球有其優勝的地方,可是較少創造,沒有了較早一批的特別有個性的球員,大概也與德國統一之後有關,西德時代的球員多帶反叛。

  德國的工業以精準為優點,可是幾年前飛柏林,那個新機場竟然遲了幾年仍未完工,不知是否自從東西德合併之後被德共滲透,雖在歐洲仍排第一,但創新似乎落後於其他國家。

  英國當然亦唔好得去邊,同樣食老本,恃爛船也有三斤釘,所以回答為何去英國之時,隨便答了一句:考察——係去睇吓英國幾咁折墮,如果真的還有本事,應該帶領歐洲反抗德國即歐盟。

  國泰航空的標誌早已沒有了英國旗,連維珍航空也沒有了飛特區香港的航班,英航雖然維持只因仍有利益所在,那些高官或退休高官可以坐坐頭等。

  國泰航空的膳食保持水準,經常聽人講國泰航空的飛機餐唔好食,這點令兩怪最唔明,既然知道唔好食,點解唔一早話唔要呢?

  我們多數會吃光所有食物,雪糕唔可以留當然食埋,餅乾留待坐巴士時才食,現時那套餐具多已改回金屬製成,不過之前的膠餐具品質真的不錯,可以用很多次才拋棄。

  英國有自己一套方式,大概亦與島國有關,而今天則是太過懷念從前似乎成了阻礙。

星期二, 7月 29, 2025

倫敦酒店


  倫敦酒店很多,不過價錢頗貴,話晒國際大都會,想找一間好的酒店而又負擔得起唔容易,B&B選擇唔多,很多都是出租一間房間,較好的帶浴室,其他地方共用,比起酒店唔係咁方便。

  Royal Eagle Hotel位於柏靈頓火車站附近,鄰近地鐵站火車站,最新就是伊利沙白線,也是機場鐵路快線的起始站,抵達與離開同樣方便。

  酒店的前台與餐廳的工作人員多由印裔來擔當,效率比純英國人快,而且也靈活,這是他們的長處,當住客有不滿,他們也能第一時間解決,這些優點則是我們所無。

  我們對於酒店的設施沒有甚麼要求,只係唔明白點解裝修不久的地方可以折舊得咁快,住客亦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不是顧客永遠第一。

  酒店浴室的天花滴水,在第一二天我們都沒有留意,因為多在臨睡前沖涼,而滴水的時間在早上八九點以後,直至第三天早上,這天不用太早出門,所以才發覺浴室天花滴水,在出外時告之前台,他們記下簿中,說會維修。

  晚上回來後一切如常,以為維修妥當。待第四天早上又見滴水,於是拍照再告訴前台,這時職員問我們何時退房,得知在第二天早上後,兩位職員對望了一眼,然後再拿本簿出來,記下時間房號,說今天會維修完成。

  待至第五天早上我們退房時,發覺仍繼續滴水,因為早上我們不會用浴室,再滴水與否與我們無關,那兩位職員也完成了他們的職責,似乎大家都有共同想法——留待下一次再處理了,反正彼此都是來自第三世界。

星期日, 7月 27, 2025

黃昏美景與晚餐





  接近下午六時,陽光仍然普照,皆因夏令時間,窗外有如一幅風景畫,正面的建築還有點氣派,背後當然另一個模樣,不過很有英國特式。右邊多為酒店後半部,左邊才是民居,英國的古舊和別的地方有些分別——英國多是內外一致。

  這晚是在倫敦最後一夜,食一餐較好其實選擇唔多,聽聞蔡瀾講英國食物係畀豬食,雖然有點刻薄,但係相距不遠,他有他的見解我們無得選擇,亦不能在英國找間印度咖喱來個晚餐,因為那些地方亦唔係平民可以咁易去到,蟻民唔係食蟻糧已經萬幸。

  豬的食物可以很雜,其中包括牛扒,鬼佬煎扒有一手,就係好似炭咁,侍應會走嚟傾兩句,會話杯啤酒咁細杯唔夠飲,無酒精的啤酒完全另一回事等,喜歡與否屬另一回事,人家招呼有規矩,就是兩位客人的話主菜都會同時上,四位以上當然會有前後,因侍應只有兩售手,但係都是同一時間離開廚房。

  有些蔬菜生食聽聞對腸胃與消化有益,至於薯仔稱得上美味,這餐的份量剛剛好。至於啤酒點解唔要英國牌子?點菜時見鄰桌飲緊,也喜歡這牌子Stella Artois,尤其早年的廣告幽默風趣,現在少見了這啤酒廣告,大概本地的客戶減少了吧。

星期五, 7月 25, 2025

手信





  在英國買手信,其實都係唔知買乜,不過買有英國旗多數無錯。

  溫莎堡內的聖佐治教堂,內有一間小賣部,出售名信片和可以送給親戚朋友的紀念品,自用也可,妹仔特別選購了一個卡片套,原因就是上面印的英國旗。

  英國食物唔多好係人都知,而且價錢也甚貴,可是走在街上,見當地的後生仔女人手都拿着一件麵包之類的小食,於是也學着他們走入這間「Greggs」麵包鋪,選了一件腸仔卷,售價1.2鎊,以當地消費標準唔算貴,大概可作午餐或茶點,唔夠飽只好留待晚餐了。

  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倫敦被德國大轟炸所受的破壞如何,以溫莎堡的火車站上的「1897」推算這個火車站只有約128年歷史,以歷史來算不上太舊,但很有維多利亞時代特色。

  回到柏靈頓的酒店,外面陽光正好,於是把手信和兩隻怪物合照,加上外面排屋,甚有英國味道。

星期一, 7月 21, 2025

溫莎下午茶

  溫莎除了溫莎城堡之外,還有樂高樂園,可惜對於樂園沒有多大興趣,而附近的Eton College可從高處遠眺,現時英國無人才,但牛津劍橋尚在,外國學生仍然對英國寄宿學校有憧憬。

  臨離開前在鎮上一逛,街道上有頗為熱鬧,無意中走到一條十分冷落的小路,內裏好像有夜店的店鋪,那時幸好仍未開門營業,不然唔知行唔行得出來。

  終於在大型購物中心找到下午茶地點,點了咖啡糕點,是日的午餐兼下午茶了。

  返回火車站會經過一條天橋,初時以為全部都準備搭火車離開,後來發現唔係,原來火車站的另一邊有一個大型停車場,跟着人群來到天橋,下面停滿了旅遊巴士,怪不得剛來時也覺奇怪,火車乘客不多,但點解整個溫莎堡都是遊客仲已經一早排緊隊。火車遊客多從倫敦過來,但旅遊巴士則來自全國,令我們以為唔使排大隊的希望落了空,似乎太小看英國的軟實力了。

星期四, 7月 17, 2025

遊溫莎堡











  溫莎堡是世界上現今仍有人居住的最大城堡,非常值得以一日時間一遊,可以的話在網上預先購票,免卻排隊,而且一年內可以再次入內參觀,不過對於遊客來說,一年來兩次的機會唔係咁多。

  英國亦是歷史悠久的國家,同時亦是世界上僅有的幾個君主立憲的國家之一,能夠入內參觀王室寓所,機會難逢,現今亦是他們收入來源。

  除了城堡之外,特別要留意時間,因要參觀聖佐治堂,因為伊利沙白二世與丈夫長眠於此,連她的父母也葬在這裏。

  至於御林軍步操,時間許可亦值得等候,開放與步操時間張貼在購票處,另外還有一處玩具屋,排隊位置有兩行,其中一行會省卻參觀玩具屋,所以前進速度較快。

  之前兩天落雨,以為這天的天氣亦不會好,誰料早上雖然陰天,不過接近中午時陽光普照,幸運上天賜給一個好天氣,可以盡情在溫莎堡遊覽,而在這裏,亦找到了今天的英國人仍然覺得自豪的地方。

星期二, 7月 15, 2025

Slough






  如果有睇過英國劇集《Slow Horses》大概都聽過Slough這個地方名,因為這班「高人」的總部就設在Slough。

  這是題外話。

  從柏靈頓前往溫莎堡的火車,會在Slough車站再轉另一輛火車,而這輛火車只來往Slough與溫莎堡,屬比較特別的班次。聽聞Slough治安亦不太好,火車站所見又唔多覺。

  英國火車私營化之後,由多間公司營運,是否改善了服務?唔見得,票價是否更有競爭力?當然無,準時或是速度增加和班次更頻密?相信和國營時期差唔多。

  不過這都是英國居民所要面對的事,好像由伯明翰至倫敦的火車,票價可以由五十鎊至過百鎊,既不是高速又唔係特別舒服,只不過比坐長途巴士快捷一小時左右,但票價卻是長途巴士的兩倍至四倍之間。

  點解英國的物價通脹咁嚴重,除了因為自認大不列顛(Great Britain)——即係喜歡認大和有個「Great」——之外,仲要畀高人工養一班精英來管治,市民納稅自然重,物價點會唔貴。

  一個冬甩可以賣到1.55鎊,和這裏有得比,歐洲其他地方大概一歐元至1.2歐,以前有麥當勞巨無霸指數,今天以冬甩來比較,就知英國唔係普通人可以住,但點解仲有咁多人話要移民英國呢?

  唔知會唔會係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