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6月 15, 2008

悼鯨鯊與小花

小花遺照

  個多星期前有漁民捕魚時意外捕獲一條鯨鯊,由於不知應該如何處理,經過幾個小時拖回本港,海洋公園工作人員也不知怎樣做,結果又只好拖出大海放生。兩天之後,鯨鯊暴斃於海上,屍體被棄置於堆田區。
  一個只懂用高薪來「高官厚祿」的地方,特區政府高官忙於擁有外國護照、拿最高的薪金,又怎會懂得愛護這個世界上其他的動物。
  鯨鯊是濾食動物,雖然用鰓呼吸,進食與呼吸除了是游泳之外,另外就是利用水流。一條巨大的鯨鯊被困於拖網中,狹窄得不能動彈,如果是將鯨鯊向前拖,也許能將食物與氧氣帶進口中,但若果是反轉來拖,鯨鯊既不能進食,更不能呼吸。這樣前前後後拖了幾個小時,鯨鯊可能已經暈得一陣陣,最後還要吊出水面,給新聞記者拍照留念,又沒有「人」可以救牠出生天,兩天後便死了。
  鯨鯊是體形最大的魚類之一,由於鯨鯊是吃浮游生物的,對人類沒有太大威脅。有鯨鯊出沒的地方,很多時都會有與鯨鯊一同游泳、或是觀鯨鯊活動,鄰近國家如台灣的宜蘭、日本的沖繩島、菲律賓都有這類活動,可是在一個擁有海洋公園的地方,卻沒有人給鯨鯊一個生存的機會。
  生活在香港動植物公園十九年的美洲豹「小花」,因年紀老邁、身體機能衰退,於6月10日與世長辭。
  動植物公園近年去過一兩次,每次也會跑上飼養美洲豹的樊籠,近距離欣賞這神秘的貓科動物。記憶中,動植物公園內有兩隻美洲豹,除了小花之外,另一隻是黑色的。黑豹遠看是全黑色,近看卻發現原來同樣有豹本身獨特的花紋,只是被表面的黑色所遮蓋。
  大自然的豹很特立獨行,同是貓科,獅子、老虎大部分是群居的,豹很多時卻是獨居。雄性鬣豹間中會與兄弟同行,雌鬣豹則獨力養育小鬣豹,美洲豹或花豹也是如此,牠們更會爬樹,躲在茂密的樹叢中,得到花斑斑的天然色保護,融入綠葉間,隱隱約約露出充滿靈性的眼睛,注視著人類的窺探。
  豹在森林中,並不屬於獵食動物的最頂層,除了防範獅子的襲擊,也要避開鬣狗的滋擾,更須躲開同類的相殘。獅子為了保證地盤上獵物的供應,會將不同族群的同類和其他獵獸趕走或殺死,幸好美洲豹懂得爬樹,雖有可能和獅子在同一領地出現,但只要小心一點,仍有可能不被傷害。不過,有時艱苦獵殺得來的獵物,會被獅子或鬣狗搶走。
  因為獅子多是群居,獵食方法雖以伏擊為主,但很多時都是數隻雌獅同時出動圍捕,冷靜中帶策略,正因為獅子是森林中的霸王,更多時候是主動出擊,殺獵物一個措手不及,對付長頸鹿如是,對付水牛也如是,完全是力的表現。
  除了速度之外,始終覺得鬣豹過於單薄,正因為如此,牠們走在森林中,永遠都神經兮兮,永遠都恐怕附近的草叢、林中有獅子出現。早前有一片段,時正中午,酷熱非常,兩隻鬣豹正要往樹下休息,其中一隻頭也不回就躺於樹蔭下,另一隻站在一旁,警覺地四處張望,突然間獅子從後奔出,站著的未及反應示警,獅子已經撲向躺下的一隻,毫不留情向咽喉咬去。短短幾秒,一時大意,命喪獅口。
  生長在非洲的為何會叫美洲豹不得而知,真正的美洲豹(或叫美洲虎)主要生長地是在南美洲,和非洲的豹極其相似,也有相同的習性,捕獵時多採取潛伏,至獵物附近時才突然撲出,獵殺後多會將獵物拖於樹上慢慢享用,因為肉香與血腥會引來獅子與鬣狗搶食,因避免受傷,如知並無必勝把握,豹多數會放棄獵物,帶著一副不以為然和不屑一爭的樣子離開。
  豹是獨居的動物,養育兒女很艱辛,一胎可以兩至三隻,作為母親,既要出外獵食,又要餵養小豹,周圍危機四伏,小豹的存活極低,三隻中可能一隻也養不大,做母親的經驗很難才可以累積。如果幼豹是雄性,長大後會四處流浪,尋覓交配對象,繁衍下一代;如是是雌性,長大後或會和母親分享領地,將母愛的偉大延續。
  豹的體態很優雅,捕獵失敗時會懶懶洋,像是很失望般走回巢穴,又像沒有所謂的爬上樹上睡個晏覺。打獵成功,花極大的氣力將獵物拖上樹幹,將獵物拔毛後施施然大快朵頤,吃飽後乾脆在樹幹上睡一覺,不在乎外邊的喧鬧,自有一番天地。
  雖然並不贊成將猛獸困於籠中,可是這是唯一能近距離接觸到獅、虎、豹的威猛,這是以前的觀點,隨著時代的變遷,總希望牠們重歸大自然。動植物公園的小花,一生未曾到過野外,有幸和牠見過一兩次面,難忘的是慵懶地在面前走過,可惜沒有替牠留下倩影。希望牠在天涯的另一方,找到屬於牠的叢林與美景。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寫得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