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7月 29, 2008

鬥大聲

  星期日那天,下午去了銅鑼灣看《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之前一日,在家中看了半部《三國之見龍卸甲》。蝙蝠俠好不好看暫不說,中國人較喜歡用「神」來形容,至於電影,只知是世間沒有白武士,所以才有看不到真面目的黑武士出現。
  至於《三國之見龍卸甲》,是無意中在有線第一台看到的,看的時候已播放了一半,所以好不好看也不知道,不過就覺得有點可笑。《三國演義》是創作,電影也是創作,是否需要一定要忠於歷史,這由得電影投資者去決定,既然是創作,真是唔該作得好少少。
  和中國大陸合作拍電影,真是有太多太多的局限。有地方、有人,可是拍出來的戰爭場面得個亂字。近代戰爭自從越戰、伊拉克戰爭之後,創作關於戰爭的電影,多少帶點反戰的味道。撇開反戰不說,近年中國出品,除了是場面夠大、死人要多、一味抄西方電影的特技,戰爭竟然毫無戰術、戰陣可言,沒有兵將的調動,只有主角的個人表演,完全和現今世界的電影潮流脫了節,更比不上二三十年前日本所拍的同類型電影,所以香港電影沒落是有原因的。
  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一個跟隨南征北戰、一個口口聲聲叫大哥的人,最後竟然是出賣自己的人,你說趙子龍多失敗。有膽出賣,卻無膽捱一刀,這樣的三國人物何其不濟。被困鳳鳴山,手下(個個似賊)可以起哄問,何以丞相每次都找趙子龍來揹黑鑊。說到為誰而戰,身為一介武夫,當然每次為自己而戰,為名聲而戰、為終身所學而戰、為傳頌未來而戰,又何懼被敵將斬殺於馬上,可是電影結局來個唔湯唔水,以為沒有說明趙子龍究竟有沒有被打敗就是高招,奈何不懂得用停鏡來處理。
  其實以上的都是偏見,不過當看到其中一幕,真的笑了出來。兩軍廝殺,魏軍與蜀軍兩名大將各將對方刺殺,臨死前,一方可以大叫「魏國萬歲」,而另一方則大叫「蜀國萬歲」。以為是細路仔玩泥沙,鬥叫得大聲,喊得大聲和最後還叫的才是贏。

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鬥叫「萬歲」那一幕的確有點兒戲,煽情吧!我覺得華仔的角色很討好,而他也適合演忠派的人。最差是Maggie Q,女人上戰場很難令人信服。

MK110 提到...

To agnes:
其實對鬥叫萬歲的一幕並不是太介意,只是有點突兀,因為拍得連五十六年代的中共宣傳片也不如而感到有點可笑。本來就視死如歸,奈何編劇導演畫蛇添足,白白浪費了一場戲。
記得七八十年代日本的戰國時代戰爭片,大將單槍匹馬出城喊戰,衝鋒前堅定的眼神、無懼的膽色,說明願為主公戰死沙場,最終被敵方斬殺馬上,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不像這電影般,兩將交戰前各有猶豫,不願意多於願意,死前才喊萬歲,這叫精神勝利法。
至於劉德華,這是捧人或捧趙子龍的問題,是各人有各人的喜歡。個人覺得劉德華一向都是演希望中的自己,所以是做戲多於演繹。不過不要緊,喜歡劉德華的自會喜歡。
同樣是七八十年代的日本電影,女人也可上場殺敵,腰間一把武士刀,將頭髮束成馬尾,配一條頭巾,騎於馬上,手持長槍,英姿煥發,殺氣不下於任何一名男將。可是《見》片中,Maggie Q一出場抱著琵琶,導演與觀眾同樣受到「傳統」港產片影響,還以為她懂得音波神功,琵琶一定是另有用途。導演編劇呀,女人不是不可上戰場,唔該似番個大將,大將是騎在馬上的,不是坐於車中,難道曹操個孫女就有優待?
功夫武打片是香港電影的強項,可是戰爭片則在起步階段,馬上對陣、哀鴻遍野仍是水準以下。
花太多時間談《見》似乎是浪費,不過始終覺得,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替古代的武將命運作解釋,或用現今觀點另有所指,寫得好當然是高手,不過失敗的例子佔了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匿名 提到...

「Maggie Q一出場抱著琵琶,導演與觀眾同樣受到「傳統」港產片影響,還以為她懂得音波神功,琵琶一定是另有用途。」-->我真係有咁諗過,究竟有咩秘密武器係入面

MK110 提到...

To agnes:
這就是搞不清武打片和戰爭片的分別。導演編劇錯在先,觀眾受影響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