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2月 01, 2015

「大光燈」出口

  幾則舊聞:

「大光燈」出口
  「大光燈」年輕一代不知為何物,在四十年代與五十年代初期,許多場合仍然採用「大光燈」,在榕樹頭與上環新填地擺夜檔,唱戲、賣武的江湖人物,都採用「大光燈」。
  「地球牌」風燈,是本港昔年著名產品,風燈,也就是「大光燈」,當年遠銷非洲、印度、南洋一帶,廠址設在福全街、必發道、塘尾道、地士道等。
  隨着社會進步,「大光燈」這一門製造業日被淘汰。
  「大光燈」用火水,有一個發光的燈罩,雖然打入空氣始能光亮,空氣消失,燈光漸暗,打入空氣,又再光亮。
  「地球牌」大光燈,在本港工業萌芽期佔過一席地位。
(「每日一知」許文宗 一九八七年二月十二日)

養魚酒家鼻祖
  海鮮酒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出現,當時的「新亞怪魚酒家」為全港第一家。
  所謂怪魚,就是在酒家門前裝置了水箱,把海鮮養在池中,在今天看來很普通的事,到處都有這樣的酒家。在當時非常新鮮,因為從來沒有人能將石斑養生。
  「新亞怪魚酒家」以「始創科學蓄養魚池發明鼻祖」作招牌,始創科學酒家養海鮮的是蘇良,他也因此而為人所知。
  怪魚酒家出現之前,酒家只能應雪藏的石斑,失去原味,為此,蘇良動腦筋首創了把氧氣打入水中的養魚方法,吸引當時食家。
(「每日一知」許文宗 一九八七年二月十一日)

差餉與早年警察
  港府即將增收差餉。
  差餉為甚麼叫差餉,甚麼時間開始徵數呢?
  本港原是沒有差餉設立,直至一八四一年,才開始設立徵收差餉的項目。
  事源於一八四七年,警察人數增加,已有歐籍警官五十人,印籍警員八十一人,華籍二十四人,一百五十人的警隊,已不足以維持治安,這一年,開始大量招募警員。
  但是,經費從何而來,港府想出的辦法,決定由一八四一年開始,向居民徵收地稅以外的差餉,按戶抽取,差餉雖然向業主徵收,則加在租客身上。
  警員俗稱「差人」,差人的糧餉便稱為「差餉」。
(「每日一知」何冬 一九八八年三月二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