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開始,特區香港喜歡跟隨英文,將「Happy」翻譯成中文「快樂」,多用於新年,例如「新年快樂」。自回歸後約到現時的十年八載,近年每逢有甚麼節日,大家見面時多了講甚麼「端午節快樂」、「中秋節快樂」,甚至「重陽節快樂」之類。
為甚麼清明節見面時大家不講一聲「清明節快樂」?
單說一聲「中秋節快樂」似乎過於簡單,根本無經過大腦,唔知想點,別人對你說,聽後有點不好意思,只能陪笑,但絕不會也回一句「中秋節快樂」。
中秋不是正好給人思鄉思家思親思友思景思情的日子嗎?如果人月兩圓還有點稱心如意,如果暫時未能總希望別人如願,所以才有寄情送上祝福,願天涯共此時。
今年中秋倒沒有甚麼令人開心快樂,還有點鬱結,不過如果能夠和家人一起,珍惜眼前,好好享受一刻的寧靜,學懂陰晴圓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