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資料統計顯示,2006年全年,中國每年因道路交通死亡的人數超過十萬,平均每五分鐘約有一人死亡,受傷人數更超過五十萬。

氣象信號台前有這古蹟的歷史,探頭內望,裏面像是餐廳的布局,於是入內問可否參觀,女侍應答曰是可以的。據她簡單的介紹,地面一層可任意參觀,而二樓至天台則是餐廳。
地面的一層應該不是以前的擺設,牆壁上掛有以前外灘一帶的舊照片,有興趣的可以一看,可惜屋內燈光稍暗,又不想用閃光燈拍攝,所以沒有拍下照片。地板像是以前的木地板,打理得光亮,行起來「咯咯」有聲,接近盡頭的酒吧放滿各式的酒類,心忖上面的一層應該可以喝一杯吧。走至屋內盡頭,有一旋轉樓梯上樓,樓梯下面的空間則是洗水間,男女各一間,位置及設計有點物盡其用,正想仔細研究木建築的材料及手工,但身後的女侍應帶一點不耐煩的語氣說:「樓上是餐廳!裏面沒有啦!」似乎暗示著上去便要付費了。
本來便想上去天台喝一杯,一面休息,一面欣賞黃浦江兩岸的景色,但是有點不喜歡被監視的感覺,於是扮作從後窗欣賞街外的景色,慢慢原路退出。

當年建摩天大廈有很多原因,一是鋼鐵大量生產,二是人類以為有此能力,證明可與天比高。壞處是甚麼呢,維修保養困難,能源損耗大。
不過,這照片的主角其實是前面的巴士。接近黃昏,遠方灰濛濛一片,建築物並不相配;天橋從右至左攔腰劏開,前後像是兩個世界,巴士來得比較真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