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3月 28, 2013

西耶娜聖多梅尼科教堂


  晚上九時半到達時經過這間教堂,第二天去聖吉米尼亞諾經過這間教堂,第三天遊覽城牆時也經過這間教堂,臨至離開前才到這裏參觀朝聖。先看西耶娜和聖多梅尼科教堂的介紹:

  西耶娜還是一座虔誠的小城,兩位聖人曾在這裏誕生,一三四七年的聖卡特琳娜和一三八零年的聖貝爾納丹。
  卡特琳娜在七歲時就決定獻身天主教,她看見了顯聖,進入狂喜神迷狀態,身上還出現五處聖痕(耶穌的傷口在某些基督徒身上的顯現)。而貝爾納丹則放棄學業,全力救助西耶娜的鼠疫患者,他二十二歲成為修士,在整個義大利傳播自己的思想。
S. Domenico(聖多梅尼科教堂)
  聖卡特琳娜正是在這座教堂(十三至十五世紀)經歷對基督的神迷狂喜狀態。在教堂內可以欣賞到安德烈亞‧萬尼(Andrea Vanni)——與聖卡特琳娜同時代的畫家——所作的聖卡琳娜肖像的真跡。
  聖卡特琳娜禮拜堂內放置著一隻精美的文藝復興風格的聖體龕,聖女的頭顱就保存在龕內,牆上是索多馬的壁畫,描繪了聖女的生活場景。
  壁畫畫的皮科洛米尼圖書館Pinturicchio的(1502至1507年)。在牆壁上的大型壁畫描繪了教皇庇護二世皇帝腓特烈三世,他的未婚妻和他的加冕為基數(當時的大主教錫耶納)。在前台的美惠三女神是古羅馬的雕塑群。



  這兩天不知是甚麼日子,早餐時已見很多神父,廣場也見很多神父,他們不是遊覽,而是匆匆而過。
  早上出門轉上大路之時,已見盛裝的神職人員站在路旁,教堂的鐘聲響起,似在迎接前來彌撒的人群,我們不便打擾,從旁邊的小門進入。
  教堂背面像一間大穀倉,磚結構,前庭加鐘樓,樸實無華,內裏偌大,分成多個小堂,並無過分修飾。主堂神父正在講道,回聲裊裊,倍感莊嚴。旁邊其中一座小堂關上門彌撒,不過從外表看,可知收藏聖卡特琳娜的頭骨正在小堂之內。
  雖然未能欣賞壁畫真跡,於是往小賣部買了一套關於聖卡特琳娜的明信片。
  西耶娜主要參觀了兩間教堂,聖母升天主教堂之輝煌奪目,給人一種激情而又難忘回憶;聖多梅尼科教堂之沉實簡樸,讓人找到了寧靜優雅,兩間教堂相輔相成,交相輝映。

星期二, 3月 26, 2013

尋夢而去



  幾日前頭條日報的江湖大師

  《大師》是一齣奇片。一百多分鐘的戲,只講兩個字,就是「洗腦」。
  美國是第一個將「洗腦」打造成工業的大國。總統大選、保險推銷、牧師傳道,以至電影電視,無一不是洗腦。《大師》深入美國文化的洗腦精華,告訴你洗腦專業的學問。
  世界是一個大江湖。老千和老師,只差一線。洗腦要有「魅力領袖」,《大師》的主角菲臘荷夫曼,演技公認精湛。有大師必有高徒,演對手戲的,曾在《帝國驕雄》演大反派暴君,這次搖身一變,演神經質的退役軍人。由於打仗「壞腦」,所以這師徒兩人,加上一個教派,一批信徒,為觀眾剖析,為何洗腦,洗腦過程,以及哪些傻人,洗腦最理想。
  《大師》是了解美國、明瞭政客、探究人性的通識電影。對白精警,導演安德臣,文戲連場,只靠兩個人物,能炒出這道可口的小菜。這部戲是一齣「政治敏感」作品,因為解拆了美國全球稱霸的心理學密碼。可幸美國有自由,一樣能上映,引起爭議,政府不禁,所以這就叫「包容」。
  看了《大師》,會明白很多事:宗教、政治、巿場、營銷,都是一條龍。世界上太多偽大師、真騙子,睇戲要學嘢防身啊。
  (二零一三年三月十九日頭條日報「油尖多士」,陶傑)


  專欄所說是另一個層次。
  看電影如看郁達夫小說,遏抑苦悶,一如玻璃上的蒼蠅,前途一片光明,可惜苦無出路。
  男主角鬱鬱寡歡,可以在沙灘上盡情放縱,但又後悔所作決定,自責內咎,想回到現實,才知時光消逝,反倒將那一刻凝在心裏。
  洗腦對食飽無憂米的人最有效,至於歷盡滄桑,除了那一刻感到關懷之外,一切都似是而非,觸不到心中痛苦。
  至於大師,或許如今天的美國,再沒有昔日雄風,處處被質疑,外表像領導,內裏已失去主權,由創作至解決欲望,甚至決定男主角去留,都由妻子一手包辦。
  最後知道沒有可能回到從前,倒不如醉臥在由沙堆砌而成的美女身旁,尋夢而去。

星期日, 3月 24, 2013

The Master大師



  昨晚看了大師。看過一篇報道,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用愛情故事來形容這電影。
  是不是愛情故事不得而知,不過來到接近尾段,男主角回到家鄉尋找舊愛人今天情況,想起了一首歌Don't Cry Joni。



  一個忘不了過去,沒有可能有未來;另一個克服了過去,但又看不清未來,同是恐懼去面對。
  一個縱情酒色,避不開內心的自責;一個放縱幻想,逃不過背後有形之手的操控,誰是大師?
  電影兩個多小時,限於知識,唔係咁易睇得明,不過看看幾個人做戲,賞心樂事。如果不是這電影上映,也不知馮力士有份競逐奧斯男主角,林肯在前,怪不得頒獎當晚馮力士不太在意,較有印象在驚兆演米路吉遜的弟弟。荷夫曼收開自如,艾美演中年婦人,佔戲好像不多,不過同樣競逐奧斯女主角,可知角色重要。
  不太明白唔緊要,安德森編劇導演,已經唔簡單。看得多上下左右搖動的電影多,也是時候重溫較固定直落的拍攝。附兩則幕後花絮:
  這是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拍攝的第一部不是由羅伯特艾斯威特掌鏡的影片,本片開拍的時候,艾斯威特正在拍攝諜影重重(四)。
  這是十六年以來第一部全部用64mm規格的排林拍攝的電影。這種菲林能在後期使用特殊的沖洗工藝把影像擴印在70mm菲林上。劇組使用的器材是潘那維申公司研發的65mm攝影機。上一部完全用65/70mm菲林製作的電影是肯尼思布拉納在一九九六年拍攝的四小時長的巨作〈哈姆雷特〉。

星期五, 3月 22, 2013

一瞥


  去完城牆,回來時自自然然又向廣場進發,知道一如條條大路通羅馬一樣,這裏條條小路通廣場。
  今次從另一條路前往,途經電影院,地產舖,各式商店,見全部人往著同一方向,怎會走錯。
  來到外圍,不急於往廣場,隨人潮左穿右插,抬頭被掛在窗前的旗幟所吸引,偶然見一座古老樓房,可能曾是小教堂,或是先賢的居所,今天成了博物館。
  前方一條樓梯可到達廣場,但又似在人家的屋內穿越,走到幾步退回後巷。胡亂走了半段路後向右一望,塔樓就在眼前。
  開始喜歡了一種顏色,開始不再尋找另一份驚喜,開始熟悉這裏的道路之時,知道很快亦是離開的時候了。

星期四, 3月 21, 2013

鬼馬T恤


  教堂外有專賣紀念品的攤檔,對我們來說只可以遠觀,千萬別和檔主有任何眼神接觸,不然很難甩身。
  能夠吸引我們的只有T恤,正確是T恤上圖案。一種類似野豬的是托斯卡尼區特產,所以圖案多見野豬千奇百怪圖案,另外當然少不了描寫意大利黑手黨發跡史的電影教父形象印在T恤上。聽聞黑手黨在意大利是禁忌,電影明星可是另外一回事。


  另外較得意的便是這款印上game over的,男的苦著臉,女的笑開顏,真係有咁大差別?
  意大利是傳統天主教國家,全國超過百分之八十七人口信奉天主教。天主教規定不可離婚,亦不可婚前性行為,可是信仰是一回事,世俗又是另一回事,為了避開煩瑣,結果導致男女雙方不願結婚,怪不得結婚成了game over代名詞。

星期三, 3月 20, 2013

豬的夢

  BBC早幾日前的新聞滬浙打撈死豬超萬頭 焚燒處理

  中國媒體稱,黃浦江上死豬打撈量已連續四天持續下降,全部死豬焚燒處理。
  中國媒體報道稱,截至周一(3月18日)下午三點,上海市累計打撈死豬9795頭,加上在嘉興打撈的死豬3600多頭,浙江、上海累計打撈的死豬數量超過一萬。
  ……


  過萬隻死豬拋落河,隨水流沖向黃浦江,這事應該怎樣解釋?
  無論那過萬隻豬死於何種原因,由當地收集焚化處理,或是拋落河隨水漂流,同樣需要人手,也許直接拋落河比較省錢快捷,但這個都不會是主要原因,除非和自己過不去。雖說下游不是自己地方,但下游因死豬引發疫症,同樣會影響上游,不過發生在強國,絕大部分事情不能用常理去解釋。
  也許這批豬仔想逃亡,嚮往西方文明,集體逃離共產黨統治,於是跳落黃浦江,順道游出大海,投奔自由,可惜路途太遠,氣力不繼,未到黃浦江已凍死。
  另一個原因,現時新聞開放,間中讀到外國新聞,知道鯨魚或海豚有時候會發生一種集體行為,於是有樣學樣,目的只為逃避過著連豬都不如的生活,過萬隻小豬集體自殺。
  在一個連做人都無尊嚴的地方,動物又怎會有動物的尊嚴,人可以自己作賤自己跪著搵食,但豬絕對不能,站在河邊奮力一跳,追尋屬於豬的中國夢。

星期二, 3月 19, 2013

城牆


  節錄自綠人網:

  西耶娜曾有輝煌燦爛的過去,金融業商業繁榮發達,和距離幾十公里外的佛羅倫斯比肩,世界上第一家銀行早在十五世紀就出現在這裏。歷經千年,雖然和老對手佛羅倫斯的較量已經明顯處於弱勢,但是每年還是令大量來自车界和地的遊客流連忘返。如今,斑駁的城牆大部分很好的保留下來,其老城區已經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加之這裏除了遊客之外人並不很多,徜徉其中,仿佛身處中世紀的歐洲一般。
  英文中有一個單詞和Siena只有一字之差,Sienna,意思是赭色,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就是根據這座城命名的,在西耶娜佷多房子的主色調就是這種類似於棕色、土紅、土黃的產色。從高處俯瞰,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赭色屋頂未免有少許雜亂,但說不上來為甚麼,整個老城就是散發著一種漫不經心的意大利情調,特別到了黃昏,畫面和心目中所想不謀而合。
  據說之所以西耶娜整個城市的建築如此和諧,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擁有獨一無二的標準化牆磚燒製技術,並且關於每家每戶的牆面,窗框等處的外部顏色,政府也規定多多。


  保留的城牆是否指這一段不得而知,我們見遊人不多,於是在上面繞了一個圈。這裏可見教堂和塔樓的屋頂,不及廣場熱鬧,成了西耶娜一隅,給本地人一個休憩的地方,偶然見男女躲在一旁喁喁細語,另一段小徑兩老把臂散步,亦有人睡在草地上曬太陽,或是三幾個青年席地而坐,談論著對我們來說一定是相當陌生的事情。
  早前意大利選舉,新聞報道訪問一個意大利人談到工作,說每星期工作二十四個小時……
  怪不得他們步伐這麼悠閒,享受生命一樣,不像我們連旅行都那麼匆忙,要在地圖上劃滿每一個記號。


檢視較大的地圖

星期一, 3月 18, 2013

追巴士


  因為城巴這段日子搭第二程省兩元的優惠,所以多坐了城巴,亦多了在摩頓台巴士總站下車,然後轉往興發街,所以見多了城巴的各款新巴士。
  相信全世界最多雙層巴士的地方,除了英國之外,應該是香港了。無疑英國有很多雙層巴士,但數量上是否真的多過香港,沒有資料很難作準,不過唔敢認第一,認第二。
  特區香港除了地產霸權,亦有地鐵霸權,只要興建地鐵(包括火車),甚麼也可以拆,甚麼也可以移山填海。激烈競爭下巴士公司也要掙扎求存,為減低成本,於是引入兩軸雙層冷氣巴士。


  近期最喜歡這款,光亮簡潔馬力夠,唯一唔明城巴有部富豪樣辦車,點解只買英國丹尼士,而唔買多幾部富豪?

星期日, 3月 17, 2013

戲棚


  農曆二月十三日為洪聖爺誕,今年適逢星期日,看來又有一番熱鬧。
  路過大橋,見球場已搭建上演神功戲的戲棚,改回傳統,用回竹搭。
  如果沒有記錯,舊年以布篷為主,好處是容易拆建,但缺乏韻味。以竹作材料,香港早成了傳統文化,連建築摩天大廈都離不開竹棚。
  新建築方法甚多,包括預製組件,直接在地盤嵌成,但維修組件,仍需要竹棚,因為比鐵架價廉輕巧,沒有太多限制。竹棚能夠傳承,全世界差不多只在這裏才可以找到。

星期六, 3月 16, 2013

母狼神話


  早已聽聞羅馬建城的故事,來到西耶娜,同樣可以找到母狼養大兩兄弟的傳說雕塑。一段取自綠人網的文字:

  在羅馬神話中,一個特洛伊出逃者的後代成了國王,不久後其兄弟謀反篡位,並且逼迫國王的女兒成為禁止有性生活的女祭司,以使之絕後。可誰知有一天夜裏,命運坎坷苦大仇深的女祭司被戰神Mars(瑪爾斯)強姦,生下了一對雙胞胎:Romulus(羅慕路斯)和Remus(雷姆斯)。雖然母親很快遭遇不幸,但兩兄弟最終在大慈大悲的台伯河河神的保佑下安全到達了一隻母狼身邊。這隻母狼堪稱古羅馬神獸,全身閃耀著母性光輝,用狼奶哺育他倆,後又被好心人收養。這對雙胞胎長大成人後,輾轉數年,終於和外祖父重新團聚,並且合力幫助老國王奪回王位。但不久後,兄弟倆因為建城選址事宜反目,最終羅慕路斯殺死了雷姆斯,並以自己的名字將新城命名為Roma(羅馬)。而雷姆斯的兒子則在距離羅馬兩百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建立了另一座城市Siena(西耶娜)。這就難怪為甚麼西耶娜城內有如此多的有關母狼乳嬰的雕塑和其他藝術作品了。


  傳說故事並不完美,還充滿血腥暴力,誰料經過千年沉澱,今天成了身份象徵。
  好像有點奇怪,有誰會不愛自己生長的的地方?本來今天講講文字書法,明天談談山水矇矓,隨著高山流水,縱橫禮樂琴棋,喜歡與否未知,產生愛是自然的事。
  只講溫飽,甚麼也沒有之時,何來有愛?

星期五, 3月 15, 2013

特別新聞

  昨天醒來十一時許,出來見母親看亞洲電視收視率最高的十三台歲月留聲,於是入廚房斟杯水一面飲一面看看點解亞洲電視咁多個台,為何獨是十三台收視率最高。
  一坐低,原來播開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畫面一停,突然轉換成特別新聞報告,主題曲響起之際,心諗究竟發生甚麼大事,要暫停所有節目轉播,莫非流浮山深圳河發現大批死豬?(見中國多個地區江河中發現大量死豬
  原來唔係,停播所有節目原因係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一件幾年前已經知道的事,有乜咁大件事?
  唔好話幾年前,起碼半年前習近平做了黨委書記,做國家主席只是等待這兩個星期開大會,一件已經全部人都知的事,特區香港的新聞報道可以當作大事。
  想想原因,可能當成係當時係先知作了預告,今天成真所以變成大事。

星期四, 3月 14, 2013

聖若望洗禮堂


  從教堂出來,跟著前往聖若望洗禮堂(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如前文所述,「洗禮堂和佛羅倫斯、比薩不同,西耶娜的洗禮堂就在主教堂唱經樓東面的地下,除了高聳的洗禮池和周圍的雕塑、神龕,抬頭仰望金碧輝煌畫工精美的圓頂,一切都是華麗而震撼。」
  走出門口,一時未知洗禮堂在哪裏,於是向教堂門前的剪票員查問,她著我們向右轉,用右手手指劃了一個小圈,大意應該繞著教堂走便可到達。
  當時有點疑惑,莫非不在教堂附近?不過反正喜歡穿插橫街窄巷,於是沿著教堂繞了一圈,終於來到洗禮堂。洗禮堂?不正是從教堂出來向左直行然後落樓梯便可到達,就在教堂的下方。
  可能引導我們向左行,那裏有幾個入口容易混淆,向右雖然行多幾步,但肯定來到洗禮堂。
  洗禮堂裝飾很棈緻,四旁都是年代久遠的畫作,正中一幅相信是聖若翰洗者的同名畫作,未知畫家是誰。
  相信與保護有關,洗禮堂內燈光明顯昏暗,入口亦加上幕門,見難以拍到照片,於是細心欣賞這莊嚴的地方。

星期三, 3月 13, 2013

透視


  對繪畫毫無認識,來到意大利不能不看畫,於是臨行前借了一本書和上網找,找到其中一種透視法
  西耶娜聖母升天主教堂大而宏偉,兩旁分作幾個小堂,其中一個展示了繪於牆上的壁畫。
  壁畫是不是以透視法方式來繪畫並不清楚,不過仰望時充滿立體感,如牆外有景物。
  小堂屋頂採用傳統的交叉十字圓拱形,畫作繪於牆上,約有十多呎高,配合牆頂的半圓形和樑柱成了畫框。入口兩面各有一幅,其餘在兩面牆上,向外一方有窗採光,同樣有壁畫,面積較細。
  小堂內四周亦有展櫃展示大型書籍,看不懂說明,所以不知是聖經還是其他記載資料的檔冊。
  走入這間只得一扇小門和幾扇窗的小堂,如果沒有立體壁畫,有如密室,但配合牆上一幅畫一個故事之後,恍如博古知今。
  遺憾我們太膚淺,對歷史聖經全無了解,如入寶山空手回,雖說走馬看花,幸運也能夠到來參觀。



檢視較大的地圖

星期二, 3月 12, 2013

參觀西耶娜聖母升天教堂


  節錄自旅人網西耶娜聖母升天主教堂的介紹:

  坐落在田野廣場西面不遠的聖母升天主教堂,狀觀而精緻,外牆是醒目特別的黑白相間,抬頭可見栩栩如生的各式雕塑,巧妙細膩,正面頂部的金色彩繪,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九世紀時,西耶娜主教堂的原址還坐落著一個主教的宮殿。到十三世紀初,開始出現有關運輸黑白大理石的記錄,很有可能主教堂的建造就是始於此時,由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開端人物皮薩諾父子(Nicola Pisano和Giovanni Pisano)主持修建。教堂的大部分栩栩如生的雕刻和裝飾,都是出自喬凡尼皮薩諾之手,而教堂最吸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肅穆的佈道壇,則是由父親尼古拉皮薩諾的名作。大約一百年後,第二次大興土木又開始了,這次的規模達到初建時的兩倍,主教堂的主體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主持這次大規模修建工程的,就是文藝復興時期以哥德式風格而聞名的雕塑家Giovanni di Agostino。但工程開始了沒多久,黑死病來襲,七成西耶娜人遇難,教堂因此停建,從此再沒有重新開始。曾經的工程方案中,主教堂新中殿,如今已經成了停車場和博物館,連同位於南側本想向外擴展的外牆,雖然仍留有未未完成的痕跡,但卻成了西耶娜當年輝煌藝術成就的名證,洋溢著昔日充盈全城的躊躇滿志。
  值得一提的還有洗禮堂(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聖若望洗禮堂),和佛羅倫斯、比薩不同,西耶娜的洗禮堂就在主教堂唱經樓東面的地下,除了高聳的洗禮池和周圍的雕塑、神龕,抬頭仰望金碧輝煌畫工精美的圓頂,一切都是華麗而震撼。另外,教堂博物館的收藏涵蓋了文藝復興時的眾多大師,米高安哲羅年輕時的作品也在其中。



  參觀聖母升天主教堂要門票,有聯票發售,包括教堂、洗禮堂及博物館。時間有限,加上對繪畫藝術全無認識,只好參觀教堂及洗禮堂。
  未入教堂已被黑白顏色所吸引,一踏入內裏,才懂得甚麼叫美侖美奐,地上除了雕刻,各種顏色不同石質的拼圖,亦是先人墓園,抬頭所看的彩色玻璃,同是藝術結晶。

星期一, 3月 11, 2013

充滿善意

  今天爽報蔡東豪一篇「中國人最想要的是民主。」節錄如下:

  「中國人最想要的是民主。」張欣
  《60分鐘時事雜誌》上星期節目有兩個關於內地地產的故事,一個探討內地地產市場的泡沫情況,主持走過一座又一座空置鬼城;另一個訪問SOHO中國(410)行政總裁張欣,記錄她怎從一個窮家女躍身成為內地首富之一。兩個故事一褒一貶,或算是一種平衡。
  我一邊看張欣的訪問,以為這是沒殺傷力的訪問,起碼主持人語氣由頭至尾充滿善意,誰不知訪問到尾聲,張欣在全無挑釁情況下,主動提出,其實內地人心裏面最想要的,是民主。拍攝後,問張欣有關民主的片段是否真的沒問題,張欣表示《60分鐘時事雜誌》不是常以內地為話題,她希望美國觀眾知道內地這方面的狀況。
  張欣和丈夫潘石屹在內地算是高調商人,素來有開明形象,但利用國際傳媒談民主,確實令人驚訝。過去,富豪是內地政府最熱烈擁護者,同是相信穩定壓倒一切。是張欣察覺到內地政治形勢出現變化,抑或她是憑勇氣道出信念?我不大清楚,不過這一輯節目我不會忘記。
蔡東豪(2013.3.11爽報)


  中國人最想要的是民主?抑或「她希望美國觀眾知道內地這方面的狀況」?
  跟著主持再問一句:「幾時可以看到改變?」張小姐答:「二十年之內。」
  約一百年前,那時甚麼德先生賽先生,中國人最想要的是民主,今天呢?
  敢講並不代表甚麼,她或許講一些西方記者最想聽的說話,至於二十年,拜託,二十年後畀個官你做。
  連社會主義都有「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同樣可以「具中國特色的民主」,講「中國人最想要的是民主」有甚麼稀奇?
  中國憲法保障人民有集會結社言論自由,但中國人有沒有集會結社言論自由?
  講騙人的說話的確需要勇氣。
  主持人「充滿善意」問到中國貪污問題,張小姐答只要公開透明,便可避開貪污。
  如果真的能夠公開透明,那早已不是共產黨了。
  咁幼稚,真係唔好忘記。

星期日, 3月 10, 2013

《追擊拉登行動》Zero Dark Thirty



  最後機師問女主角想去哪裏?
  看似成功,十年下來人面早全非,唯一感到安慰應是努力沒有白費,不過個人付出的代價也許太大。
  整部電影沒有說過女主角的個人生活,只知住在巴基斯坦一處高度保安的房子,日常起居欠奉,隱約在寫字樓的電腦上出現一幅一個女性與小女孩的合照,至於是否女兒,也沒有交代。
  做人處事每個人不同,有人為了人工高,有人為了使命,也有人為了刺激,有人看成是終生事業,有人會有更高的追求,結果並不一定如願。
  剛看了上星期六十分鐘,講從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回來的退伍軍人,自殺率每天計比陣亡更高,反映參戰所面對的種種壓力。
  女導演拍來少了嘈吵,多了細膩,總統只在電視上出現,唔知係末暗嘲有事前線孭飛,立功則由高層獨領之優柔寡斷,缺乏大國之勇氣。
  未看此電影之前,曾聽過話美軍拷問殘忍。真實情況怎樣沒有可能知道,不過電影中只屬小兒科,連灌水也有墊褥,真係好服務。虐待戰俘,目的除了令其恐懼,還要求生不得,再要求死不能。如果看過里安納度另一電影謊言之軀中描述,殺人太容易,逐條骨敲碎才精彩。
  拉登死了,可惜反恐仍未結束,連美國人都好像覺得與自己無關,以為金錢可以解決別人信仰問題,隨時出事。
  恐懼生逃避,因逃避再生更大恐懼,更大的恐懼於是產生更徹底的逃避,當以為天下可以太平之時,人為災難悄悄降臨。

星期三, 3月 06, 2013

Home: Story of a Journey

  個多月前明珠台播映了一連兩集紀錄片「全賴有你.地球繼續美」,是幾年前「地球很美全賴有你」的延續篇。
  對於這兩個中文譯名不敢說喜歡,不過當時無線由某人話事,加上旁述,就係咁以為好美。
  第一套英文版名字好像叫「Home」,延續篇名「Home: Story of a Journey」,台灣比較直接,譯作「搶救地球」。
  網上找不到詳細介妱,找來台灣出版DVD時的宣傳文字:

  二零零九年亞祖.貝彤和盧貝松合作紀錄片「搶救地球」史無前例地於全球一百八十一個國家同步上映,同時也搭配了DVD發行和線上收看,創下電影發行量的紀錄,估計全球有一億 五千萬人觀賞過該片。「搶救地球」一片讓亞祖.貝彤打開國際知名度,也讓世人聽見他的環保訊息。在公視頻道播出後也受到觀眾熱烈的迴響。
  「搶救地球 II」是「搶救地球」的第二部,當初「搶救地球」以兩年的時間走訪了五十四個國家,亞祖.貝彤從熱氣球上俯視著美麗的地球,也見證人類在地球上留下的足跡。 許多震撼人心的畫面,無法被電影收錄,於是亞祖.貝彤在續篇「搶救地球 II」裡面和觀眾分享。攝影大師在本片中娓娓道來自己的心路歷程,對地球之美的崇敬,以及對 未來的憂慮,希望喚起觀眾環保的意識。
  「搶救地球 II」裡亞祖.貝彤的鏡頭捕捉到詭異的烏克蘭廢棄城市(Prypiat)、約旦的佩特拉古城(Petra)、荷蘭的百年鬱金香花田、中亞鹹海的廢船、南極的冰河和麥加的朝聖人潮。

  法國人有獨特的美感與角度,旁白指是利用直升機拍攝,不過從鏡頭的推移,推測多以熱氣球幫助。據聞載人熱氣球由法國人發明,這樣浮遊空中法國人獨愛。早一兩年前有套ZED的紀錄片,同樣利用熱氣球拍攝。
  配樂出色,加高清畫面,搶唔搶救就睇這一代人。網上難找資料,只從法國電視台找到一頁「Home: Story of a Journeyyoutube可以找到全集,不過沒有字幕,單看畫面未能滿足。
  附明珠台介紹:

  經過四十億年的漫長演變,地球變成一個物種繁多、資源豐富的藍色星球。然而自人類出現以來,我們只用了二十萬年的時間,便將地球的寶貴資源消耗殆盡,稀有物種滅絕,污染日益嚴重……
  當人類意識到過度的開採已經危及到自己的家園時已經為時已晚,我們只有十年的時間去扭轉這一切,利用智慧重新審視地球現存的寶貴資源、改變一貫的消費模式。
  法國著名平面攝影師Yann Arthus-Bertrand在一年半時間內走訪超過五十個國家,無懼一切困難,目的只有一個:希望透過如詩如畫的美景喚醒世人,樂觀地珍惜我們仍然擁有的,而非只著眼那失去的;更重要是地球六十億人類都應該醒覺,我們必須重建!

星期二, 3月 05, 2013

西耶娜聖母升天主教座堂


  第一眼看見西耶娜聖母升天主教座堂,是在第二天一早醒來,推開露台的窗,教堂屋頂和塔頂就在眼前。


  第一次經過教堂,亦是第二天剛從聖吉米尼亞諾回來,見天色尚亮,於是從廣場步行至這裏,人潮散去,一片冷清,寧靜得可以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如果不是光源不足,可是拍攝的最好時機。


  終於可以懷著朝聖的心情,跟著人潮來到教堂,除了代表西耶娜的黑白顏色,亦有養育兩兄弟的狼雕像,與教堂沒有擴建的部分。
  從教堂建築之宏偉,雕刻之精細,可知西耶娜過去之輝煌。正面牌坊上的鑲金壁畫,描繪生動,遺憾我們不懂聖經故事,少了認識的投入。
  陽光從正面照來,白色的石有一種玲瓏剔透,下午則變得輪廓分明,黃昏是安詳而寧靜,這是西耶娜聖母升天主教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