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8月 21, 2013

假面背後的愛恨情天



  朋友送來兩張香港舞蹈團演出的門票,星期六專程前往尖沙嘴文化中欣賞這套大型民族舞劇天蟬地儺
  儺何解?台灣教育部辭典中有幾個解釋,儺:迎神賽會以樂舞驅逐疫鬼。論語‧鄉黨:「鄉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儺舞:古時祭祀儺神時跳的舞,目的在於驅鬼逐疫。舞者頭戴面具,手執兵器,表現驅鬼捉鬼的內容。大儺:臘月禳祭,期以驅除瘟疫、消災避禍。續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儺神:舉行儺祭時,驅除瘟疫的神。猗儺:柔順的樣子。詩經‧檜風‧隰有萇楚:「隰有萇楚,猗儺其枝。」
  可見除了猗儺之外,其餘都與祭祀有關,如儺舞,舞者頭戴面具,目的驅鬼逐疫。
  雖說香港舞蹈團,現場所見職員演員表,無論編導舞者大都來自貴州歌舞劇院,不知道哪個來自香港舞蹈團。至於傳統,看了頭兩幕已略知繼承了哪個傳統——共產黨傳統,今天欠缺了昔日的反抗與追求,因為再有反抗與追求,和時代脫了節。
  先說音樂舞蹈,這些不難做得合格,再加今天舞台技術,可說熱鬧豐富娛樂並重。並不因為悲劇結局而不喜歡劇情,而是只感像建國初期五六十世代的新中國電影〈劉三姐〉、〈五朵金花〉或〈阿詩瑪〉般,更甚的是今天所看見的內容,男人仍舊一個窩囊廢。
  中國無論戲曲電影,女性多大膽創新,敢作敢為,敢於追求敢於表達,更敢於反抗,像阿詩瑪與劉三組這類角色。男性多迂腐陳舊,自怨自艾,不敢承認不敢否認,遑論對抗,只懂和稀泥,服從傳統,結果多犧牲女方,留待男方顧影自憐。
  至於少數民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有新鮮感,今天難再吸引。美其名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修公路建旅遊區,舊有圖騰換新裝,文化成了表演,遺產對我們是賺錢的機會,對他們只成安慰的幻象。
  早前寫過如果劉三姐阿詩瑪重拍或重新上映必成禁片,因為內容所講都是反貪反地主反惡霸,即反建制爭取自由,所以天蟬地儺中也淡化了這方面的描寫,因為隨時也過不了關。
  至於為何仍然是少數民族,至今也不太瞭解,少數民族的音樂舞蹈豐富?愛情的悲歡離合吸引?生活簡單純樸?色彩艷麗服裝傳統?還是如為政者言團結?也許漢族的傳統早已不存在,禮失求諸野,只好山中求,一見仍可利用(文化遺產),何妨收歸己(漢族)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