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月 03, 2014
繼續漢堡遊
漢堡市的城市格言為:Libertatem quam peperere maiores digne studeat servare posteritas(繼來者謹以尊嚴守護由先輩爭取而來之自由!)。這段拉丁文寫成的格言也被篆刻在漢堡市的標誌性建築——漢堡市政廳的大門之上。
漢堡市政廳建於中世紀,但不知何時,內部有著歌德式的天花,穿過大堂有一個小花園,小巧精緻,如果不是下雨又冷,相信遊人會擠滿花園,如今個個在大廳,因為有暖氣。
返到旅館,先晾好濕了的鞋襪,拿出僅有的幾件長袖衣服,以備再外出時穿上。站在窗前看街外,大部分住在這間旅館的人都冒雨回來,先休息一會再作打算。
過了一個小時左右,雨勢略停,沒有時間等待,立刻穿上衣服再次出動。街外寒冷依然,換了內裏兩件衣服,但外面的薄褸襯衫沾了濕氣,雖然保暖打了折扣,比起剛才已好多了。
先乘U線到聖米迦勒教堂。基督教譯作聖米迦勒,天主教是聖彌額爾,中文譯名唔同唔緊要,知是天使長便可。這座教堂外還有馬丁路德雕像,教堂大門上的聖米迦勒雕像形象,如在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門口之上的石雕大致相同。
從車站來這教堂,要先經過幾條街道,附近應是民居,草地上設有乒乓波檯,有幾分像特區香港的公共屋邨。有乒乓波檯不足為奇,妙在設於有點斜的草地之上,處於下方真係執波都執餐死,怎會有心情繼續打?不過歐洲人多拿橫板,不似我們拿直板搶攻為主,他們多是遊戲,怎會像我們三板內分勝負。
因為時間不太多,又擔心會繼續下雨,略為參觀已準備離開,本來還想尋找登上鐘樓,但這樣的天氣也很難飽覽漢堡。臨離開時門外停了兩部旅遊巴士,載來一批應該是德國本地遊客,其中一架巴士個個人都穿上同一顏色的風衣與帽,第一時間的感覺就是德國人和日本人真的幾相似。
附簡介:
漢堡聖米迦勒教堂(Hauptkirche Sankt Michaelis)是德國城市漢堡最著名的一座教堂,該市的主要地標,也是該市的五座主要新教教堂之一。以天使長米迦勒命名。在教堂正門上方,是表現米迦勒戰勝魔鬼的大型青銅雕塑。
聖米迦勒教堂一百三十二米高覆蓋銅的巴洛克尖頂是漢堡天際線的顯著標志,也是船駛進易北河首先看到的標誌。
今天的教堂建築已經是在這個地點的第三座教堂。第一座教堂興建於1647-1669年,作為新城(1625年在新城牆之內成立)的教堂。1687年,聖米迦勒教堂成為第五座主要教堂,新城也成為一個堂區。1750年3月10日,教堂被閃電擊毀。
1786年新建了一座教堂。在二十世紀又重建了兩次:1906年大火後,1944年和1945年的大轟炸後。1983年以後,進行了修復。
聖米迦勒教堂有二千五百個座位,是漢堡最大的教堂。其尖頂是觀賞城市和港口景色的出色地點。
卡爾.菲利普.埃曼努埃爾.巴赫安葬在此。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