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2月 04, 2016

陽澄湖大閘蟹

  香港開始有大閘蟹,應該還是英治時代,那時廣告標明陽澄湖大閘蟹,但沒有說「認明正貨」「正宗」之類這回事。
  陽澄湖大閘蟹在香港有售,大概四五十年歷史吧,因為始終價錢太貴,不是我們勞動人民所能負擔得起,以前經過國貨公司,只能隔著那個冰櫃玻璃看著那些五花大綁的大閘蟹口吐白沫,心中永遠有好奇,為何街市的三星蟹花蟹仔要養在鹹水中,但大閘蟹卻要雪在雪櫃。
  後來終於有機會嘗試,幾隻蟹供十個八個人享用,蟹腳試過三兩條,蟹身或許有半邊,至於蟹膏倒沒有多大興趣,聽聞甘香,可惜沒有留下甚麼印象。
  十數年前往上海,去到朋友家中吃飯,剛巧大閘蟹豐收,晚飯特別蒸來十數隻,隻隻都印上激光標籤黑白綿繩綑綁說明正貨,但是甚麼地方的正貨呢?當時沒有問,隨便吃了兩隻便算,還覺得不太好意思。
  至數年前,有人送來一批大閘蟹,說是從蘇格蘭或荷蘭入口,肉質雖然比不上陽澄湖,但蟹膏同樣香滑云云。蘇格蘭——可能是尼斯湖——怎會有蟹出產?聽聞若干年前唔知點解有數隻來自中國的湖蟹流落異地,從此落地生根,可是中國種對當地品種的生物和環境產生禍害,所以蘇格蘭和荷蘭大規模捉來自中國的湖蟹,又得知特區香港有此需要,所以運來此地出售。至於是真是假,從來沒有求證過。
  今年因為食環署驗出大閘蟹含二噁英超標,才關心一點大閘蟹,但發現如今所出售的大閘蟹,已很少標明來自陽澄湖,大多寫明太湖,甚至鄱陽湖都有。
  無論任何東西包括食物都講產地,例如泰國米比越南好,北方米比南方米軟糯等,本來大閘蟹就以陽澄湖為佳品,但為何近年則以太湖鄱陽湖為首選呢,這就是新中國沒有追求質的結果,而還停留口腔期的大眾更愈食愈差,只追求量不追求質,這個循環之下還想做強國?真係發緊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