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多梅尼科馬焦雷教堂就在同名廣場旁邊,中間有一座方尖碑,頂部有聖道明的雕像。(這些翻譯或許有錯,不過唔理咁多,暫時全部記下。)
在教堂的西北面,有另一座聖塞維諾小堂,「今天已經不用做宗教用途。它是那坡里最為重要的博物館之一。」因為內裏展出了「被覆蓋的基督」。
這座博物館外表樸實,如果沒有用作排隊的圍繩,沒有甚多的工作人員,單憑外表相信無人知道內裏有寶。聖塞維諾小堂九時才開門,但八時半已有人在外等候,包括我們,售票處在旁處,限制入場人數,場內一律不准攝影,甚多工作人員陪同,為免影響自己形象及心情,請勿以身試法。
未入內參觀前,先回憶「情迷意大利」中兩個外表看來有點基情的男人如何對話:
聖塞維羅教堂
The Cappella Sansevero
這是在那坡里及至全世界最壯觀的巴洛克風格教堂之一,而且全由一個人設計創造,Raimondo di Sangro,據說在那坡里,他的半身畫像永遠不受年齡增長的桎梏,卻隨著時間而腐化,如此安排,是因為上帝不喜歡他。
Giuseppe Sanmartino他一歲時,母親去世,所以他並不瞭解她,也不知道她的容貌,他希望能永遠保存對她的回憶,如一個遙遠卻仙靈,完美而純潔的人類形象。對他而言,那就是純潔的象徵。據說那坡里人有乳頭情意結……
由於場內不准攝影,先從博物館的影片如何表達這間原本是教堂的內部奢華建築。
星期六, 6月 30, 2018
星期四, 6月 28, 2018
「正常」
睇兩段新聞:
【沉足5年】港鐵指兩橋躉沉降穩定 住宅工程無影響行車安全
港鐵車務總監劉天成下午回應元朗站兩橋躉沉降事件時表示,當發現橋躉沉降20毫米後,已馬上叫停附近的建築工程,而有關的工程並無影響行車安全。
劉天成強調,安全是鐵路營運首要任務。當發現橋躉沉降20毫米後,港鐵已按既定機制,要求發展商暫停在附近的建築工程。
他指,橋躉現時的沉降情況已隱定,在嚴謹監控下發現附近的工程沒有影響營運,會爭取於今年內完成橋躉的加固工程,並會繼續監察,強調必須確保重啟工程不影響鐵路安全。
劉天成還指,只要軌道平滑,列車便能安全運作,港鐵鐵路保護組及基建維修部會確保軌道安全。
西鐵線元朗站架空路軌橋躉被發現出現約20毫米的沉降,導致附近新鴻基地產Grand YOHO第三期住宅建築地盤工程須暫停。屋宇署昨日回應時指,2013年已知悉沉降事件,並指其沉降程度屬可接受。港鐵公司亦於2015年提交加固方案。
港鐵昨日指,於2013年下旬發現位於西鐵線元朗站與錦上路站之間、近元朗站的一段露天路段的兩個橋躉出現沉降,其幅度達20毫米的停工指標,因而要求新地暫停鄰近Grand YOHO第三期的工程,並與新地及屋宇署商討後,同意於去年10月為涉事橋躉進行預防性加固工作,相關工程預計於今年年底完成。
港珠澳大橋天幕黃雨多處滲水 路政署稱不影響通車日期
《壹週刊》早前收到多段短片,顯示造價84億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旅檢大樓,每逢下大雨天幕都有6、7個位置漏水,地牢位置更因此水浸。(相關報道: https://bit.ly/2yzBUXr )
路政署發言人回覆查詢時證實,知悉港珠澳大樓天幕部份組件接縫口位出現滲水問題,承建商正進行修補工作,預計不會影響通車日期。發言人又指,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已大致完工,現正進行收尾工程,大樓天幕預製組件在內地製造,然後再運到香港口岸現場安裝。天幕已於2017年完成安裝,現正進行驗收,強調施工期間沒有出現結構問題。
據報道,旅檢大樓的天幕在周五(22)黃雨期間出現多處漏水,令大樓內積水處處,有工人透露暫時未有補救措施,「一唔落雨就當無事囉,落雨就攞水桶裝住啲水」。大樓的工程總承建商為近日捲入港鐵沙中綫施工醜聞的禮頓,與另一公司俊和組成的聯營公司負責,工程合約總值84億元,是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最貴的工程項目。
近二十年每次睇到關於特區香港的新聞,每次的答案都係一樣,包括「無影響行車安全」、「不會影響通車日期」,其他可見於近年的報道,包括:
汀九橋結構安全不影響行車
港鐵:列車裂紋不影響行車安全 絕不將貨就價
馬指高鐵出軌不影響九月通車目標
一地兩檢爭議 「不影響通車」
既然這麼多「不影響」,即係那些所發生的事全部都唔係新聞,不影響即係一切正常,既然一切正常,點解又要咁多報道,真係諗極都唔明。可能係特區香港所獨有,全世界所無。
【沉足5年】港鐵指兩橋躉沉降穩定 住宅工程無影響行車安全
港鐵車務總監劉天成下午回應元朗站兩橋躉沉降事件時表示,當發現橋躉沉降20毫米後,已馬上叫停附近的建築工程,而有關的工程並無影響行車安全。
劉天成強調,安全是鐵路營運首要任務。當發現橋躉沉降20毫米後,港鐵已按既定機制,要求發展商暫停在附近的建築工程。
他指,橋躉現時的沉降情況已隱定,在嚴謹監控下發現附近的工程沒有影響營運,會爭取於今年內完成橋躉的加固工程,並會繼續監察,強調必須確保重啟工程不影響鐵路安全。
劉天成還指,只要軌道平滑,列車便能安全運作,港鐵鐵路保護組及基建維修部會確保軌道安全。
西鐵線元朗站架空路軌橋躉被發現出現約20毫米的沉降,導致附近新鴻基地產Grand YOHO第三期住宅建築地盤工程須暫停。屋宇署昨日回應時指,2013年已知悉沉降事件,並指其沉降程度屬可接受。港鐵公司亦於2015年提交加固方案。
港鐵昨日指,於2013年下旬發現位於西鐵線元朗站與錦上路站之間、近元朗站的一段露天路段的兩個橋躉出現沉降,其幅度達20毫米的停工指標,因而要求新地暫停鄰近Grand YOHO第三期的工程,並與新地及屋宇署商討後,同意於去年10月為涉事橋躉進行預防性加固工作,相關工程預計於今年年底完成。
港珠澳大橋天幕黃雨多處滲水 路政署稱不影響通車日期
《壹週刊》早前收到多段短片,顯示造價84億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旅檢大樓,每逢下大雨天幕都有6、7個位置漏水,地牢位置更因此水浸。(相關報道: https://bit.ly/2yzBUXr )
路政署發言人回覆查詢時證實,知悉港珠澳大樓天幕部份組件接縫口位出現滲水問題,承建商正進行修補工作,預計不會影響通車日期。發言人又指,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已大致完工,現正進行收尾工程,大樓天幕預製組件在內地製造,然後再運到香港口岸現場安裝。天幕已於2017年完成安裝,現正進行驗收,強調施工期間沒有出現結構問題。
據報道,旅檢大樓的天幕在周五(22)黃雨期間出現多處漏水,令大樓內積水處處,有工人透露暫時未有補救措施,「一唔落雨就當無事囉,落雨就攞水桶裝住啲水」。大樓的工程總承建商為近日捲入港鐵沙中綫施工醜聞的禮頓,與另一公司俊和組成的聯營公司負責,工程合約總值84億元,是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最貴的工程項目。
近二十年每次睇到關於特區香港的新聞,每次的答案都係一樣,包括「無影響行車安全」、「不會影響通車日期」,其他可見於近年的報道,包括:
汀九橋結構安全不影響行車
港鐵:列車裂紋不影響行車安全 絕不將貨就價
馬指高鐵出軌不影響九月通車目標
一地兩檢爭議 「不影響通車」
既然這麼多「不影響」,即係那些所發生的事全部都唔係新聞,不影響即係一切正常,既然一切正常,點解又要咁多報道,真係諗極都唔明。可能係特區香港所獨有,全世界所無。
星期二, 6月 26, 2018
「狗和人最主要的區別」
中国廣西玉林近年夏至有一個名為玉林荔枝狗肉節。唔知幾時開始,凡有慶祝必稱「節」,究竟有無這回事?
以前只稱中秋端午,漸變「中秋節」「端午節」,後來更有「春節」「國慶節」,翻查日曆並無「春節」這回事,想來必與外來翻譯有關。
記得幾十年前尚且得五六歲之時,同屋——那時一屋幾伙——某日唔知係個廚房煲乜,然後幾個男人躲在房間圍住食飯,細路仔唔准走近。那就是第一次聽聞食狗肉,那時英國殖民地政府早已頒下禁食狗肉的法例。
雖說中國人常說背脊向天人所食,暫且不從西方觀點,照計食狗肉也不符中國人的節儉性格。無論早年回鄉或是殖民地時代的香港五六七十年代,吃肉的機會甚少,食雞那天一定是大日子,包括飲宴。首先牛肉甚少吃,牛可以耕田拉車等幫助生產,豬雖然食雜亦較容易養,但養得一年半載有時都唔捨得劏,所以才有曾子殺豬這故事,至於羊,南方甚少。雞會生蛋,至劏雞時多數是老雞了,鴨鵝要魚塘較多的地方才有,所以一般中國人甚少食肉。
前兩天睇Cup一篇兩種下場:
"If you pick up a starving dog and make him prosperous, he will not bite you. This is the principal difference between a dog and a man." - Mark Twain, American writer
「如果你收養了一隻饑餓的狗,並且讓牠過舒服的日子,牠不會咬你。這便是狗和人最主要的區別。」——馬克.吐溫(美國作家)
養狗多數養一兩隻,狗也不會像其他家畜,一般與主人有較多接觸,而且更會看門口。以前——指七八十年前——少肉,間中劏隻流浪狗或許可以理解,但今天早已機械化飼養豬牛羊雞鴨鵝,連農村再不是舊模樣,為何還要食狗肉呢?或許中國早已不中國,成了中国。
曾子殺豬
以前只稱中秋端午,漸變「中秋節」「端午節」,後來更有「春節」「國慶節」,翻查日曆並無「春節」這回事,想來必與外來翻譯有關。
記得幾十年前尚且得五六歲之時,同屋——那時一屋幾伙——某日唔知係個廚房煲乜,然後幾個男人躲在房間圍住食飯,細路仔唔准走近。那就是第一次聽聞食狗肉,那時英國殖民地政府早已頒下禁食狗肉的法例。
雖說中國人常說背脊向天人所食,暫且不從西方觀點,照計食狗肉也不符中國人的節儉性格。無論早年回鄉或是殖民地時代的香港五六七十年代,吃肉的機會甚少,食雞那天一定是大日子,包括飲宴。首先牛肉甚少吃,牛可以耕田拉車等幫助生產,豬雖然食雜亦較容易養,但養得一年半載有時都唔捨得劏,所以才有曾子殺豬這故事,至於羊,南方甚少。雞會生蛋,至劏雞時多數是老雞了,鴨鵝要魚塘較多的地方才有,所以一般中國人甚少食肉。
前兩天睇Cup一篇兩種下場:
"If you pick up a starving dog and make him prosperous, he will not bite you. This is the principal difference between a dog and a man." - Mark Twain, American writer
「如果你收養了一隻饑餓的狗,並且讓牠過舒服的日子,牠不會咬你。這便是狗和人最主要的區別。」——馬克.吐溫(美國作家)
養狗多數養一兩隻,狗也不會像其他家畜,一般與主人有較多接觸,而且更會看門口。以前——指七八十年前——少肉,間中劏隻流浪狗或許可以理解,但今天早已機械化飼養豬牛羊雞鴨鵝,連農村再不是舊模樣,為何還要食狗肉呢?或許中國早已不中國,成了中国。
曾子殺豬
星期日, 6月 24, 2018
小發現
休息一晚,連晚飯都無食,在這段期間,鄉下婆利用空閒時間上網,發現拿坡里一些小秘密,有時旅遊書未必介紹,找資料時未在當地,並不會彈出與這裏有關的廣告,所以要待身處其中才能領略。
ibis外出是環線火車必經的地方,房間大多有個小露台,面向路軌一方每當火車經過,可以居高臨下欣賞滿佈塗鴉的車身,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鬧鐘喚醒,因為每朝約五時四十分必有火車經過,如果未醒,下一班再來時也會起床看著天色漸亮。
我們住慣城市,少量雜音沒有影響,反而不習慣太靜,因為從聲音大概知道時間。昨天不適提早回來,今天可要爭取時間,不然很多地方只能走馬看花了。
有了昨晚那個檸檬的的經驗,今天飲清水時加入一片,令水更清甜,另外也拿了一個橙。拿坡里附近或稱為南部所生產的橙,外表不怎麼樣,比特區香港所見差得太遠,可是皮軟易剝,初時只覺橙一個,食入口中才知多汁且甜,帶橙味,甚腍沒渣,看來是混種橙,只是想不到如此好味,才明白點解南部咁多果汁出產。
吃罷早餐,未夠八時已出發,除了遊覽參觀教堂博物館,也要探索全歐洲最漂亮的地鐵站。
ibis外出是環線火車必經的地方,房間大多有個小露台,面向路軌一方每當火車經過,可以居高臨下欣賞滿佈塗鴉的車身,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鬧鐘喚醒,因為每朝約五時四十分必有火車經過,如果未醒,下一班再來時也會起床看著天色漸亮。
我們住慣城市,少量雜音沒有影響,反而不習慣太靜,因為從聲音大概知道時間。昨天不適提早回來,今天可要爭取時間,不然很多地方只能走馬看花了。
有了昨晚那個檸檬的的經驗,今天飲清水時加入一片,令水更清甜,另外也拿了一個橙。拿坡里附近或稱為南部所生產的橙,外表不怎麼樣,比特區香港所見差得太遠,可是皮軟易剝,初時只覺橙一個,食入口中才知多汁且甜,帶橙味,甚腍沒渣,看來是混種橙,只是想不到如此好味,才明白點解南部咁多果汁出產。
吃罷早餐,未夠八時已出發,除了遊覽參觀教堂博物館,也要探索全歐洲最漂亮的地鐵站。
星期五, 6月 22, 2018
拿坡里檸檬
本打算繼續在但丁廣場附近幾個地鐵站瀏覽,奈何身體開始感到不適,未知是否與剛才所吃的貝殼酥有關,總覺得肚脹和想嘔吐,但又講不出有甚麼不舒服,或許乘飛機的時間太耐,來到感染了風寒,一時未能適應較冷的天氣有關,於是決定乘地鐵回旅館休息,一面沿途欣賞地鐵站的設計,一面漫步於火車站與廣場之間。
拿坡里地鐵站有些離地面頗深,乘扶手電梯四至五層,同時設直達電梯,可是面積甚細,全是纖瘦型可容納八至九人,略為肥胖或穿衣服較多則只能載五至六人,彼此也甚為親近,怪不得每次到站總有批人立刻轉向直達電梯位置,希望快人一步,這和特區香港人有些接近。
月台並未安裝閘門,見大部分乘客都不喜歡站近黃線以外,大多靠牆而立,有座椅時亦會坐下休息,他們亦會特別留意列車到達時周圍乘客的情況,看來提防扒手居多,至於有無患精神病人擾亂,總希望不會遇上。
回到火車站,站內有間超級市場,回旅館前入內買了些食品,包括這個檸檬及兩杯即食麵。這個檸檬比在特區香港所見差不多大小,但拿起已聞到檸檬的氣味,甚為清新,至於味道的確是拿坡里獨有酸甜,美味得多。
拿坡里地鐵站有些離地面頗深,乘扶手電梯四至五層,同時設直達電梯,可是面積甚細,全是纖瘦型可容納八至九人,略為肥胖或穿衣服較多則只能載五至六人,彼此也甚為親近,怪不得每次到站總有批人立刻轉向直達電梯位置,希望快人一步,這和特區香港人有些接近。
月台並未安裝閘門,見大部分乘客都不喜歡站近黃線以外,大多靠牆而立,有座椅時亦會坐下休息,他們亦會特別留意列車到達時周圍乘客的情況,看來提防扒手居多,至於有無患精神病人擾亂,總希望不會遇上。
回到火車站,站內有間超級市場,回旅館前入內買了些食品,包括這個檸檬及兩杯即食麵。這個檸檬比在特區香港所見差不多大小,但拿起已聞到檸檬的氣味,甚為清新,至於味道的確是拿坡里獨有酸甜,美味得多。
星期三, 6月 20, 2018
瑪法達日曆
瑪法達出版於阿根廷,翻譯成多國語言,台灣由三毛負責介紹至中國及香港,其後由中国改成簡體字,另有出版季諾的其他漫畫作品,包括「小人物」、「無字季諾」等。
相信瑪法達在意大利頗受歡迎,二零一二年來意大利時,前往四河噴泉途中經過一間書店,櫥窗展出了印有瑪法達的布袋,於是入內購買兼看看有沒有其他款式,結果找了一會就只得這一個,現時仍在使用,那個瑪法達拿著鑊鏟豎起食指,相信向著她的母親像教訓般說,唔好再煮湯。
這次在但丁廣場附近其中一間書店所見以瑪法達為主題的日曆牌,雖然喜歡可惜是意文,沒打算購買,於是影張相紀念。一張是她的正面,另一張是她剛起牀,頭髮鬆亂,入廁所拿起把梳對著說:「要好好打一場仗。」
瑪法達對共產中国有她的睇法,對女士亦有見解,有兒童喜歡的元素,也揭示成人世界的虛偽,至於政治更有瑪法達與作者的不滿。
能夠在遠方見到這個非常喜歡的人物,希望她也如我們一樣,喜歡上了意大利。
相信瑪法達在意大利頗受歡迎,二零一二年來意大利時,前往四河噴泉途中經過一間書店,櫥窗展出了印有瑪法達的布袋,於是入內購買兼看看有沒有其他款式,結果找了一會就只得這一個,現時仍在使用,那個瑪法達拿著鑊鏟豎起食指,相信向著她的母親像教訓般說,唔好再煮湯。
這次在但丁廣場附近其中一間書店所見以瑪法達為主題的日曆牌,雖然喜歡可惜是意文,沒打算購買,於是影張相紀念。一張是她的正面,另一張是她剛起牀,頭髮鬆亂,入廁所拿起把梳對著說:「要好好打一場仗。」
瑪法達對共產中国有她的睇法,對女士亦有見解,有兒童喜歡的元素,也揭示成人世界的虛偽,至於政治更有瑪法達與作者的不滿。
能夠在遠方見到這個非常喜歡的人物,希望她也如我們一樣,喜歡上了意大利。
星期一, 6月 18, 2018
七件善事
卡拉瓦喬的七件善事藏於Pio Monte della Misericordia(仁濟山教堂),當時跟著地圖指示,從但丁站出來,經過幾間書店走入內街,轉了幾個圈便來到門前。街道比較狹窄,較難看見教堂的正面,參觀教堂並不收費,但想睇畫則要購票,兼可參觀一個小博物館,如想認識宗教,值得參觀。
登上樓梯先參觀博物館,內裏的展品大多忘記了,經過一處長廊卻令人印象深刻,從這裏可透過窗花看見教堂內的擺設,包括這幅傑作。原意是否如此不清楚,曾看過紀錄片介紹,有些教堂同樣設有暗藏的小室,透過窗花或小窗可看見聖壇,能直接參與彌撒,這些設計多為富有的人和婦女而設,以避開眾人的目光。如今所見,窗旁設有坐椅,用來欣賞名畫也不錯。
原本放上七幅畫的地方,光芒都被放於中間的「七件善事」搶去了,還可以坐下細數那七件善事,在人物眾多的畫中,欣賞四百年前如何利用光與影來激勵人類要憐憫。
《七件善事》(維基百科)
《七件善事》是一幅意大利畫家卡拉瓦喬的油畫,大約作於1607年,收藏在那不勒斯的仁慈山教堂(Pio Monte della Misericordia)。原計劃有七個獨立的畫面,但是後來卡拉瓦喬將七件善事結合在一個畫面中,成為他最大的傑作。
七件善事
.埋葬死者:在背景中可見兩個男人抬着一個死人(可以看到他的腳)
.幫教囚犯以及施食於飢者:在右側,一位女兒探視入獄的父親,餵奶給他。
.給陌生人住宿:一位朝聖者(左三戴帽者)向左側的店主尋求住處
.照顧病人以及施衣於裸者:聖馬丁(左四)照顧倒在地上的殘疾的乞丐,撕下自己的長袍,分一半給他。
.施飲於渴者:參孫(左二)用驢腮骨喝水
在畫面中心的天使傳輸着恩典,激勵人類要憐憫。
參孫
參孫(天主教譯名為Samson、三松)是聖經士師記(天主教譯為民長紀)中的一位猶太人士師(民長),生於前11世紀的以色列,瑪挪亞(或譯瑪諾亞)的兒子。參孫以藉着上帝所賜極大的力氣,徒手擊殺雄獅並隻身與以色列的外敵非利士人(或譯培肋舍特人)爭戰周旋而著名。
出生
參孫出自但支派,父親是瑣拉人瑪挪亞,他的妻子本不孕。後來上帝的恩典臨到他們,上帝的使者指示他們要生一個兒子,且這個兒子一出生就要歸給上帝作拿細耳人(Nazirite),上帝要藉着他拯救以色列百姓脫離敵人的壓迫,這個孩子就是參孫。
事蹟
參孫在上帝帶有能力的應許中出生,並在上帝的眷顧下成長,他擁有上帝所賜超人的力氣,他就用這力量去攻擊非利士人,利用各種機會制伏他們,曾有一次,他用一塊未乾的驢腮骨,擊殺一千個敵人。參孫作以色列人的士師二十年。
失敗
參孫蒙上帝賜的力氣,本當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可惜他個性頑強,不能接受旁人的提醒及勸勉尤其是在婚姻的事上,不尊重以色列人的律法和父母的勸戒,隨自己的喜好,娶非利士女子為妻。他更隨意放縱肉體的情慾,與妓女和壞女子大利拉(Delilah,或譯德里拉)交往,不知儆醒,以為自己可以一面享受肉慾,一面保有力量,最後不能抵擋女色的誘惑和纒累,洩露了超人力氣的來源和秘密,給敵人有可乘之機,被非利士人挖其雙眼並被囚於監獄中推磨,受盡羞辱。
悔改
參孫因頭髮被剪,結果力量全失,被敵人關在監裏推磨;雖然心中懊悔,卻也無計可施。後來,他的頭髮又長了出來。一次,非利士人在向他們的神祇大袞(Dagon,或譯「達貢」)獻大祭時,想利用此時機,再次羞辱參孫,於是就把參孫從牢裏帶出來,要在他們偶像廟裏戲弄和戲耍他。此時參孫向上帝悔改,求上帝再次賜力量;他就抱住廟中兩根主要支柱,身體盡力往前傾,結果柱子及房子就倒塌,壓死了在廟中的敵人,自己也犧牲了。
登上樓梯先參觀博物館,內裏的展品大多忘記了,經過一處長廊卻令人印象深刻,從這裏可透過窗花看見教堂內的擺設,包括這幅傑作。原意是否如此不清楚,曾看過紀錄片介紹,有些教堂同樣設有暗藏的小室,透過窗花或小窗可看見聖壇,能直接參與彌撒,這些設計多為富有的人和婦女而設,以避開眾人的目光。如今所見,窗旁設有坐椅,用來欣賞名畫也不錯。
原本放上七幅畫的地方,光芒都被放於中間的「七件善事」搶去了,還可以坐下細數那七件善事,在人物眾多的畫中,欣賞四百年前如何利用光與影來激勵人類要憐憫。
《七件善事》(維基百科)
《七件善事》是一幅意大利畫家卡拉瓦喬的油畫,大約作於1607年,收藏在那不勒斯的仁慈山教堂(Pio Monte della Misericordia)。原計劃有七個獨立的畫面,但是後來卡拉瓦喬將七件善事結合在一個畫面中,成為他最大的傑作。
七件善事
.埋葬死者:在背景中可見兩個男人抬着一個死人(可以看到他的腳)
.幫教囚犯以及施食於飢者:在右側,一位女兒探視入獄的父親,餵奶給他。
.給陌生人住宿:一位朝聖者(左三戴帽者)向左側的店主尋求住處
.照顧病人以及施衣於裸者:聖馬丁(左四)照顧倒在地上的殘疾的乞丐,撕下自己的長袍,分一半給他。
.施飲於渴者:參孫(左二)用驢腮骨喝水
在畫面中心的天使傳輸着恩典,激勵人類要憐憫。
參孫
參孫(天主教譯名為Samson、三松)是聖經士師記(天主教譯為民長紀)中的一位猶太人士師(民長),生於前11世紀的以色列,瑪挪亞(或譯瑪諾亞)的兒子。參孫以藉着上帝所賜極大的力氣,徒手擊殺雄獅並隻身與以色列的外敵非利士人(或譯培肋舍特人)爭戰周旋而著名。
出生
參孫出自但支派,父親是瑣拉人瑪挪亞,他的妻子本不孕。後來上帝的恩典臨到他們,上帝的使者指示他們要生一個兒子,且這個兒子一出生就要歸給上帝作拿細耳人(Nazirite),上帝要藉着他拯救以色列百姓脫離敵人的壓迫,這個孩子就是參孫。
事蹟
參孫在上帝帶有能力的應許中出生,並在上帝的眷顧下成長,他擁有上帝所賜超人的力氣,他就用這力量去攻擊非利士人,利用各種機會制伏他們,曾有一次,他用一塊未乾的驢腮骨,擊殺一千個敵人。參孫作以色列人的士師二十年。
失敗
參孫蒙上帝賜的力氣,本當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可惜他個性頑強,不能接受旁人的提醒及勸勉尤其是在婚姻的事上,不尊重以色列人的律法和父母的勸戒,隨自己的喜好,娶非利士女子為妻。他更隨意放縱肉體的情慾,與妓女和壞女子大利拉(Delilah,或譯德里拉)交往,不知儆醒,以為自己可以一面享受肉慾,一面保有力量,最後不能抵擋女色的誘惑和纒累,洩露了超人力氣的來源和秘密,給敵人有可乘之機,被非利士人挖其雙眼並被囚於監獄中推磨,受盡羞辱。
悔改
參孫因頭髮被剪,結果力量全失,被敵人關在監裏推磨;雖然心中懊悔,卻也無計可施。後來,他的頭髮又長了出來。一次,非利士人在向他們的神祇大袞(Dagon,或譯「達貢」)獻大祭時,想利用此時機,再次羞辱參孫,於是就把參孫從牢裏帶出來,要在他們偶像廟裏戲弄和戲耍他。此時參孫向上帝悔改,求上帝再次賜力量;他就抱住廟中兩根主要支柱,身體盡力往前傾,結果柱子及房子就倒塌,壓死了在廟中的敵人,自己也犧牲了。
星期六, 6月 16, 2018
對著新堡飲咖啡
從拱廊街出來,出了路口,新堡又在眼前,想走過去可是要繞過一個地盤圍著的鐵絲網,於是站在一個較高的位置,給新堡留下一張正面的照片。
經過露天商店,展示了新鮮出爐的麵包,見一個個外形像汽球的芝士,曾看兩個主持人介紹,這些芝士以水牛奶製成,在熱水中不停包起擠壓成一個圓形,跟著在頂部打一個結然後吊起,經過一段時成了現時所見的芝士模樣,印象中芝士是奶白色,這裏所見是奶黃色,未知可有分別。
經過一間咖啡鋪,門外櫥窗見拿坡里名物貝殼酥餅,於是入內點了兩杯咖啡及兩個貝殼酥。貝殼酥的酥皮以大量牛油搓成,翻熱的時間不足,吃時感到肥膩,亦覺封喉,味道不如想像中美味,也可能與並不肚餓有關,也因為饞嘴,埋下了下午身體感到不適的原因。
既然不想過去新堡,於是乘地鐵先去參觀考古博物館,至門口才知逢星期二休息,一時間不知往何處,轉為散步至拿坡里主教座堂,這裏藏有這座城市的守護聖徒的頭顱和他兩瓶凝固的血液,據聞「每年5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和9月19日舉行『聖雅納略(該市主保聖人)的奇蹟』,據說聖雅納略凝結變乾的血液又變成了液體。」
我們並不是來見證這個奇蹟,只想參觀,可惜入內不久,遇上中午休息時間,工作人員忙著清場,想再入內要等至下午四時半才再開放。
經過露天商店,展示了新鮮出爐的麵包,見一個個外形像汽球的芝士,曾看兩個主持人介紹,這些芝士以水牛奶製成,在熱水中不停包起擠壓成一個圓形,跟著在頂部打一個結然後吊起,經過一段時成了現時所見的芝士模樣,印象中芝士是奶白色,這裏所見是奶黃色,未知可有分別。
經過一間咖啡鋪,門外櫥窗見拿坡里名物貝殼酥餅,於是入內點了兩杯咖啡及兩個貝殼酥。貝殼酥的酥皮以大量牛油搓成,翻熱的時間不足,吃時感到肥膩,亦覺封喉,味道不如想像中美味,也可能與並不肚餓有關,也因為饞嘴,埋下了下午身體感到不適的原因。
既然不想過去新堡,於是乘地鐵先去參觀考古博物館,至門口才知逢星期二休息,一時間不知往何處,轉為散步至拿坡里主教座堂,這裏藏有這座城市的守護聖徒的頭顱和他兩瓶凝固的血液,據聞「每年5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和9月19日舉行『聖雅納略(該市主保聖人)的奇蹟』,據說聖雅納略凝結變乾的血液又變成了液體。」
我們並不是來見證這個奇蹟,只想參觀,可惜入內不久,遇上中午休息時間,工作人員忙著清場,想再入內要等至下午四時半才再開放。
星期四, 6月 14, 2018
市內遊
那不勒斯王宮可入內參觀,但不是我們計劃,內裏除了王宮的擺設外,Palazzo Reale di Napoli網頁上亦有介紹以往的輝煌。我們只欣賞了外觀,待有時間的話再探索。
從王宮的另一面出去,來到的里雅斯特與特倫托廣場,印象中「情迷意大利」裏兩男曾駕電單車經過此地。廣場中間有一個漂亮的噴水池,聽聞附近有一間Caffè Gambrinus(岡布里努斯咖啡館),歷史上曾是知識分子與藝術家的聚會地點,「未來主義運動」的倡導者馬里內蒂也曾在這裏作客。
幸好未來主義近年沒落,否則所有舊會被清拆,見不到歷史留下來的沉澱。至於遠東地區近三十年的「『新未來主義』運動」,舊的盡拆,但未來不見——只見惡俗。
橫過馬路就是翁貝托一世拱廊街,拱形透明屋頂之下正舉行音樂演奏,大批市民駐足聆聽,十分熱鬧,我們也站在一旁,感受假日的氣氛。
這座拱廊有如一座購物商場,商店甚多,由名牌珠寶手袋化妝品至賣名信片的都有,也可以坐在露天咖啡店飲杯咖啡,看著人來人往。可惜我們怕人多,聽了一陣音樂後從另一個出口出來,已見聖卡洛劇院就在對面,如果不留意,幾乎不察覺。這座建於十八世紀的劇院,早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難得有機會,應該入內觀賞一場音樂會或戲劇,因為沒有入內,未知能否只參觀劇院,Teatro di San Carlo網頁上有節目表及售票,可惜我們同樣沒有計劃,讓錯過太多。
從王宮的另一面出去,來到的里雅斯特與特倫托廣場,印象中「情迷意大利」裏兩男曾駕電單車經過此地。廣場中間有一個漂亮的噴水池,聽聞附近有一間Caffè Gambrinus(岡布里努斯咖啡館),歷史上曾是知識分子與藝術家的聚會地點,「未來主義運動」的倡導者馬里內蒂也曾在這裏作客。
幸好未來主義近年沒落,否則所有舊會被清拆,見不到歷史留下來的沉澱。至於遠東地區近三十年的「『新未來主義』運動」,舊的盡拆,但未來不見——只見惡俗。
橫過馬路就是翁貝托一世拱廊街,拱形透明屋頂之下正舉行音樂演奏,大批市民駐足聆聽,十分熱鬧,我們也站在一旁,感受假日的氣氛。
這座拱廊有如一座購物商場,商店甚多,由名牌珠寶手袋化妝品至賣名信片的都有,也可以坐在露天咖啡店飲杯咖啡,看著人來人往。可惜我們怕人多,聽了一陣音樂後從另一個出口出來,已見聖卡洛劇院就在對面,如果不留意,幾乎不察覺。這座建於十八世紀的劇院,早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難得有機會,應該入內觀賞一場音樂會或戲劇,因為沒有入內,未知能否只參觀劇院,Teatro di San Carlo網頁上有節目表及售票,可惜我們同樣沒有計劃,讓錯過太多。
星期三, 6月 13, 2018
星期二, 6月 12, 2018
星期一, 6月 11, 2018
視野
特區香港同是面對大海,不過我們可沒有這樣的視野,左面陽光普照蔚藍天空,另一面烏雲密佈山雨欲來,同一景觀有著不同變化,燦爛之下隱藏著灰暗。
從蛋堡可欣賞這樣的風景,我們雖有居高臨下的太平山,縱有美麗的天際線,所見有所局限。
蛋堡建在海中的一個小島上,遠看像屹立在海中,以前應不像現時以永久橋樑連接,向海三方建成城堡之後成了懸崖,從高向下望頗驚嚇,浪濤拍打產生的巨響亦懾人,歷史故事也由這些風浪中而生,單是想像已吸引。
城堡內像一個小社區,似乎有人居住,部分地方已成商店,未知是否時間尚早,未見開門營業。登上最高層遠眺,可是欣賞維蘇威火山最佳角度,可惜雲層遮蓋了最高峰,未見那可怕的真面目。轉了過來,陽光明媚一片安逸,但那邊的黑暗每天提醒,安逸可不是永恆。
城堡之下設了一處像避風塘的地方,停滿了豪華遊艇,以帆船佔多,雖然亦配有動力,可見他們仍喜歡與風搏鬥,認識大自然的威力。
一個講誠信的地方,並不會處處見欄杆有指示,亦不收入場費(當然收亦無妨),你會覺得這裏同樣屬於自己也屬於你我,喜歡可以在這裏沉思閒逛,學會珍惜那短暫的陽光,迎接烏雲蓋頂的灰暗,順應天意的安排,可並不輕言放棄。
從蛋堡可欣賞這樣的風景,我們雖有居高臨下的太平山,縱有美麗的天際線,所見有所局限。
蛋堡建在海中的一個小島上,遠看像屹立在海中,以前應不像現時以永久橋樑連接,向海三方建成城堡之後成了懸崖,從高向下望頗驚嚇,浪濤拍打產生的巨響亦懾人,歷史故事也由這些風浪中而生,單是想像已吸引。
城堡內像一個小社區,似乎有人居住,部分地方已成商店,未知是否時間尚早,未見開門營業。登上最高層遠眺,可是欣賞維蘇威火山最佳角度,可惜雲層遮蓋了最高峰,未見那可怕的真面目。轉了過來,陽光明媚一片安逸,但那邊的黑暗每天提醒,安逸可不是永恆。
城堡之下設了一處像避風塘的地方,停滿了豪華遊艇,以帆船佔多,雖然亦配有動力,可見他們仍喜歡與風搏鬥,認識大自然的威力。
一個講誠信的地方,並不會處處見欄杆有指示,亦不收入場費(當然收亦無妨),你會覺得這裏同樣屬於自己也屬於你我,喜歡可以在這裏沉思閒逛,學會珍惜那短暫的陽光,迎接烏雲蓋頂的灰暗,順應天意的安排,可並不輕言放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