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6月 30, 2020
參觀布雷拉畫廊
來布雷拉畫廊,主要睇拉斐爾的《聖母的婚禮》、安德烈亞.曼特尼亞的《哀悼死去的基督》、卡拉瓦喬的《以馬忤斯的晚餐》和弗朗切斯科.海耶茲Francesco Hayez的《吻》。
跟著地圖指示來到Pinacoteca di Brera布雷拉畫廊外圍,外面有一些攤檔,遊客亦甚多,這裏更不會像中国人的地方有大大個招牌,我們只知畫廊在布雷拉美術學院內,但哪個才是入口真像一個謎,走至學院內見大群學生,大家也覺莫名其妙,點解有兩個笨人走入來,終於見一條樓梯直上一樓那裏才是售票處及入口,只是沒有留意樓梯口旁掛著一幅大小如易拉架的海報。
畫廊佔一樓整層,門票十二歐元,對畫興趣濃厚可細心欣賞。內裏間中有學生練習,主題多屬現代。首先《哀悼死去的基督》,改用另一視覺,幾乎可感受死亡的氣息。有幸第二次欣賞《以馬忤斯的晚餐》,數年前這畫曾在香港展出,那時拿了入場券,主要就是睇卡拉瓦喬,今次在這裏再次重逢也算有緣。這畫內容主要講述耶穌被釘十字架後第三天,其中兩名門徒來(逃)到以馬忤斯這地方用膳,耶穌在他們面前顯現。畫中所有人物都較為純樸,連桌面的食物也甚為簡單。同一主題有另一幅《以馬忤斯的晚餐》,藏於倫敦國家畫廊,華麗太多。還有多幅《最後晚餐》,表達手法明顯不同。《聖母的婚禮》回到凡間就是盟約的故事。至於《吻》,最妙在旁放了另一幅,畫中小女孩的床頭亦掛了這畫,頗特別的故事。
學生睇畫有老師介紹,亦會著學生注意安靜,免影響其他參觀者。記得還有拿破侖(有照片),其他亦甚有興趣,只是藏畫實在太豐富,很多睇過轉吓頭已忘記了。廣場上的銅像,真品藏於大堂正中,如真人般大小的雕塑。
星期日, 6月 28, 2020
慢遊斯福扎城堡
原本沒有打算第二個地點就來這裏,不過一面找洗手間一面走入了斯福扎城堡,因為昨天從恩寵聖母堂過來,別的地方沒留意,只知有洗手間在城堡一角。
昨天來時沒有人理會,還大讚米蘭的公共設施良好,洗手間竟然不收費。今天早上到來,洗手間前放了張寫字檯,有工作人員把守,離遠時還見他在,待至檯前人已不知往哪裏去,立刻發揮香港人的本能——去了再算,結果出來仍未見返回工作崗位,我們也樂於接受優惠。
城堡很大,幾座建築已改建成博物館,聽聞下午某個時段後可免費入場,暫時也不想在這裏逗留太久,因為待會還有兩個畫廊要參觀,所以先從城堡與花園開始。很多人喜歡曾是吊橋與護城河的位置,從公園徒步走去,約十五分鐘至和平之門,現時才知是夜生活中心地區之一,當時見這建築才走過去見識。
只要離開幾座博物館遠一點,城堡很多地方非常優雅,遊人也不多,因為大多數趕時間不大願意過來,正合慢遊米蘭的旅人,有時間的話可以在這裏呆上一天,中午時找個無人角落野餐,融入當地,忘掉一切,想著經常掛於嘴邊的那句「莫問故鄉在何方」。
不要發夢,拿著外國護照做中国人必被清算,還是把握有限的時間,遊過城堡,立刻前往布雷拉畫廊欣賞拉斐爾。
星期五, 6月 26, 2020
運河
我們並沒有打算仔細遊覽米蘭,這裏只不過是必經之地而已。既然來到,有些地方又不能不去,找資料時發現米蘭一些迷人之處,其中一處就是運河區。
米蘭是一個時尚的都會,但也提倡慢活,其中代表正在運河區。據介紹「Naviglio大運河早期便是米蘭經濟發達之處,建於十二世紀,最初是為了灌溉和防禦。到了十五世紀,達文西重新規劃了運河區和水閘,米蘭成了意大利主要口岸。紡織品、橄欖油、鹽等都主要仰賴水路運輸。除了港口,運河區還成了紡織品產地。二十世紀後半葉,高速公路的興起導致運河區衰敗,1979年3月30日,在卸下最後一船貨物以後,運河區只承載最初灌溉的功能了。」
二零一五年世博會之前,米蘭曾改建運河區,之後成了最受歡迎的藝術與夜生活區,現時每個星期日,沿著運河兩岸必有市集,而每月最後一個星期日規模亦是最大。
運河區離斯福札城堡不遠,坐多兩個地鐵站,至P.TA Genova FS落車,路著人群往前走便到。與地鐵站相連有一個Milano Porta Genova火車站,屬近郊火車,連接倫巴第大區。站外亦有電車,當從地鐵站走出來,感覺這裏有點混亂,未習慣時會有些擔心。
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餐,第一站就來到這裏,一早到來當然沒有市集這回事,街上滿是趕著返工返學的人,我們學習慢他們卻走得快,連單車都擦身而過,但是來到運河,那種與世無爭的優靜,與繁忙或是市集完全兩回事,喜歡這裏的話一定要早上來,不然周圍都是遊人又是另一種風景。難得遊覽運河的遊船已經開出,穿過佈滿歷史痕蹟的小橋倍感優雅,想不到米蘭隱藏的美麗是早起才會察覺。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