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很多年前水禾田已經寫過這題目。
室內博物館畫廊等一般不可以攝影,特別不能使用閃光燈,光線與熱力除了對展品帶來破壞之外,另有保持神秘感和不讓實物的影象流出。
八十年代開始旅行,首選大陸。也因為沒有多餘錢,飛機坐唔起,多數坐火車,除非過兩晚,否則亦會坐硬座,甚至連座位也沒有。
至於當時祖國壯麗河山風景文物,很多都會註明「請勿拍照」,至於是否和外國的博物館為了保護的原因,經觀察之後發覺並非如此,很多時候卻是權力的表現和與金錢有關。
一些能夠拍攝全景或最佳角度的地點,多數已被駐地攝影師架好了腳架和相機,並圍封——對這兩個字近來很熟悉——起來,凡要有人有景必須幫襯他們,不然很難站到裏面取一個最佳位置。
至於室內的古董文物等,也並非不可拍照,主要看你是誰,有關係也有特權,這個「請勿拍照」只給站在外面不能入內的遊人看的,凡舉機早給喝止,遑論使用閃光燈。
自問攝影只為樂趣,有時喜歡實驗與嘗試,站得遠一點,換一支較長的鏡頭,拍菲林較容易,幻燈感光度低,光圈與快門需要準確,估計之後調校妥當,待管理人員稍不留意,舉機按下,之後頭也不回離開,患得患失,等待沖印出來時的效果如何。
拍攝時很刺激,等待時有盼望,收到照片有滿足,至於能否成佳作——最好啦——當然更理想,整個過程已經帶來無窮樂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