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3月20日)早上睇新聞,報道盧國沾先生逝世的消息。
由聽他所寫的歌詞開始,那時他曾任職佳藝電視和麗的電視,之前好像也在無綫電視任職。
他填詞的歌曲很多,部分日曲中詞,亦有西曲中詞,至於電視劇主題曲,因那時無乜機會睇電視,但係電台播得多,其中一首就是《天蠶變》和《大控訴》。
過去已成過去,好像其中一首最喜歡的《相對無言》一樣,期待運氣轉變。
在此記念盧國沾先生,帶來很多好聽的歌曲。
未知是否與經濟不景有關,連英國亦有甚多類似特區香港的十二蚊店,售賣零食、日常家居用品例如清潔劑,也有一些較為廉價的化妝品。
這些價廉物美的店鋪,似乎由日本吹過來,但日本的雜貨店,之前標榜十蚊一件用品,或是十蚊一包或一套,雖以廉宜招徠,可其中佔很大部分都是一些平日很少機會用到的小工具,用的機會甚少卻又有可能用得到,例如小螺絲批,鈕扣電池等。
可是英國今天所見的一鎊店,主要為零食,好像特區香港早年的759,採取平衡進口(即水貨),或是不知運往何處的貨櫃,又不知何故轉運到港,另一途徑就是直接入口不經代理商,省卻中間費用,所以售價會較為廉宜。
多了這些店鋪是好是壞唔多清楚,從經濟角度市民多了選擇,市場多了競爭,得益自然屬於市民,但另一個角度,反映了正常店鋪物價過高,市民難以負擔,所以才選擇了貨比三家,廉宜多數受歡迎。
買了英國出產的麥維化餅,繞了一個圈又回到英國出售,比原裝還平,味道有少許不同。
姆明和Little My的餅乾不是在英國購買,而是從特區香港帶過來的日本版,喜歡原版的公仔,給旅途中一點鼓勵。
特區香港的巴士大部分來自英國,幾乎百分之九十九,之前曾有德國的平治,或是瑞典和日本,不過始終以英國巴士為主。
來到英國諾定咸,真的以為所見的巴士肯定都是由英國生產,誰不知在街上見到一款電巴,外貌和英國出產的巴士根本沒有分別,可是一睇個車頭標誌,大吃大驚,為何這款電巴會是來自偉大的祖國——中國,英國生產的電巴去了哪裏?
從英國入口中國電動巴士,大概真的知道英國有幾折墮,本來英國是巴士生產大國,特別是雙層巴士,也幾乎全由英國出產,如果有留意,前英國殖民地的國家,包括新加坡、澳洲,南非,唔少得還有特區香港,都以當年的祖家英國一樣使用雙層巴士,所以英國人自以為英國必定是巴士的代表。
可是這款由中國宇通客車所生產的電動巴士,竟然投得出產至英國的標書,供應英國電動巴士,包括諾定咸這地區。
那些雙層兩軸巴士在今天顯得又殘又舊,完全不能在環保上有幫助,而在街上所見的宇通電動巴士,連藍色也覺特別吸引,加上行駛時十分寧靜,近乎沒有排放廢氣,使周圍也覺得特別清爽,連司機也覺得駕駛這輛巴士特別自豪,一葉知秋,英國佬唔該自己想一想,再繼續左頭左勢,必然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