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月 23, 2020
前往Sacra di San Michele交通
Sacra di San Michele有詳細說明,由四月一日至十一月一日有巴士從Avigliana出發,但有時間限制,另外從都靈也有巴士直達,只有特定日子,所以不會是首選。
最佳方法就是從Porta Susa火車站乘火車至S.Ambrogio,下車後從對面的小鎮起步,大概要用兩個小時登山,好像有點吃力,不過能夠與從前的朝聖者或是居住在修道院的修士走在同一條路上,路況如何未知,能遠在意大利遠足,也不失為很好的節目。
使用自動售票機買火車票,能知火車到達S.Ambrogio的時間,由Porta Susa火車站出發約三十三分鐘到達。S.Ambrogio火車站不大,只有一座主建築即購票及候車大堂,當時到達後見似乎是站長一家人正替火車站髹漆翻新。
火車站外就是馬路,越過後直入就是鎮中心,時值中午過後不久,大部分小商店正在休息,只有一間好像西部電影中的小餐廳營業,有幾個男士聚在一旁吃著三文治,我們未食午餐,就在這裏先解決,然後才起步。
西部餐廳選擇不太多,幾款三文治幾款沙律,熱食應有只怕等得耐所以沒有要求,三文治有可樂配搭,亦有麵包餅乾條提供,不要以為西部餐廳未必佳,味道或有不及,服務及食物保持一貫水準。
起步前可以問路,其實路就只有一條,已是下午一時許,有點擔心不知來回時間是否足夠,所以也沒有細心留意小鎮如何,一心向著起步的方向,過了教堂,指示牌就在前面。
星期二, 1月 21, 2020
王宮花園
參觀完教堂王宮博物館畫廊,連達文西手稿也睇過,走出來坐在王宮的花園上曬太陽,一面欣賞美景一面休息,遠處也有一些本地人三兩成群坐在長櫈上一起午膳,幸好我們也有早上從市場買來的幾個橙,於是一面剝橙一面想著下午去哪裏。北方的橙算是不錯,和南部血橙一比始終有距離。
曾經是意大利首都的都靈,除了市區及近郊也有甚多公園,其中一個有專線巴士直達,但我們想去遠一點,於是打開米芝蓮旅遊書選了其中一頁,要的不是中文而是意大利名字Sacra di San Michele,要搭一程火車,雖然網頁上說明當地火車站也有巴士,但有時間限制,而我們卻想步行。
意大利的博物館或畫廊很多都要收取入場費,票價不算太貴,十至十五歐元可讓你忙足大半天,如果對展品興趣濃厚一點,參觀一天甚至兩三天也不為過。意大利另一德政就是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大部分免費入場,喜歡月尾出發值得留意。
另外,外國的博物館畫廊多設在以前曾是王宮或一座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內,除了收費部分,很多時外面都會有一座花園或是廣場免費任由參觀遊覽,萬一遇上對歷史古物繪畫石頭都沒有興趣的旅客,總會有一處風光明媚的休憩處供選擇,亦可當作休息的地方。
鄉下婆決定了要去聖彌額修道院,立刻起步從王宮步行去火車站(大概要二十至二十五分鐘),從王宮花園經過王宮廣場穿過騎士廣場,頭也不回趕火車。
後話:大陸多譯為「聖米凱萊修道院」,台灣和天主教稱為「聖彌額爾修道院」。根據十九才子教誨,翻譯一見「爾」可以不要,因是國語捲脷音,而廣東話並無「爾」這個音也與國語發音完全不同,所以建議大可刪去。
星期日, 1月 19, 2020
睇畫
薩包達美術館藏畫豐富,其中印象較深刻而維基百科亦有說明,有部份藏畫有玻璃櫃保護,拍照效果絕不理想,反而可以細心欣賞。
一幅奧拉齊奧.真蒂萊斯基所繪的《聖母領報》鄉下婆甚為喜歡,坐下來仔細觀看。所謂領報當中亦有犧牲與奉獻精神,那種靛藍成了經典顏色。
至於《基督受難日》,將耶穌最後的日子濃縮在畫中,包括出賣、審判、鞭笞、替耶穌背負十字架、贈一碗水、復活等,給我們好好重溫了一課。
林布蘭的《打瞌睡的老人肖像》很特別也重要,從天上回到人間。安東尼.范戴克的《查理一世的三個孩子們》畫得得精致,同時間有三兩幅屬同一主題與同一背景,可見這畫有一定代表。
星期五, 1月 17, 2020
卡拉喬洛作品
在GALLERIA SABAUDA入口處展出一幅畫作,巴洛克風格,初時以為是卡拉瓦喬作品,因看不懂意大利文的介紹,心中一直疑惑,臨離開前再看一次,抄下這幅畫,回來後上網尋找。
找了許久,終於找到這幅畫屬於Battistello Caracciolo(卡拉喬洛)作品,他是卡拉瓦喬的追隨者,畫風甚似。這幅「DIALOGO ALL’OMBRA DI CARAVAGGIO」屬特別展出,所以今天難以在薩包達美術館網頁上找到,只好在Google打入兩個名字,終於找到了BATTISTELLO CARACCIOLO. DIALOGO ALL’OMBRA DI CARAVAGGIO(原圖出處)這畫的介紹。
看完這畫後,其他可以開始慢慢細心欣賞。這畫廊與其他略有不同,簡潔名亮,偌大空間參觀的人不算太多,正好讓我們這些扮睇的笨人輕鬆一點,其中有幾幅鄉下婆特別喜歡,專心逐幅瀏覽。
卡拉瓦喬名畫:Caravaggio - The Complete Works - page 26 - caravaggio-foundation.org
星期三, 1月 15, 2020
設計獨特的圓頂
如果沒有細心留意,有時錯過很多唔知寶。
從小堂出來,本想走回剛才的路,剛巧前面有一班學生由老師帶領參觀,老師一路詳細介紹這裏的一切,我們不敢打擾,見通道放了一部六十吋電視,前面放了幾張櫈,播放著王宮的一套短片,於是坐了下來一面休息一面睇紀錄片。
影片其中一段說到裹屍布禮拜堂的建築,除了被大火焚毁的雕塑,另一要留意的地方就是圓頂的內部設計與建築方法,運用幾何圖案構成精美線條,如何利用六角形圓形支撐著教堂圓頂,火災沒有影響結構,維修後更見精美,與受損的雕塑互相填補,更顯莊嚴。
這裏其中一角可透過玻璃窗看見主座教堂內現時安放裹屍布的地方,亦是教堂祭壇的位置,當時皇室人員可在此做禮拜。
當時另有一個展廳,展出都靈王宮不同年代的照片,亦以立體拍攝教堂內部以VR觀賞,透過這技術仿如置身其中,穿越每一個部分,不過睇得太耐容易頭暈。
參觀薩包達美術館要從另一個門口進入,不知是否有安全檢查,工作人員亦甚多,當時正加展達文西手稿,由自畫像至機械的設計及工具如何使用的草圖。保存原因,現場光線頗暗。
為了爭取時間,還是先睇畫。
星期二, 1月 14, 2020
參觀王宮博物館
昔日的都靈王宮今天成了都靈王宮博物館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展出很多武士用的盔甲與配劍,亦有日式裝備,日本遊客特別細心欣賞,全藏於皇家軍械庫。時間充裕可買張全票逐一參觀,持皮埃蒙特咭免費入場。
參觀王宮較感興趣並不是臥室而是舞池,其中一角擺放了一個憤怒的魔西小雕像。有時間的話還可參觀圖書館,展出達文西約二千幅手稿,其中包括可能出自達文西的自畫像。從王宮沿著通道走,應該走到了裹屍布禮拜堂。這裏非常新淨像剛裝修完成,工作人員示意可以繼續向前,走入一間當時並不知這裏就是禮拜堂的地方,中間的一座雕塑有被火燒過的痕跡,與其他已裝修完成的部分顯得格格不入,初時有些不解,為何會如此?。
被大火燒毁會否有危險?繞著走了一圈,在一角寫著說明,原來這裏正是裹屍布禮拜堂,亦即主座教堂後殿。一九九七年四月,維修中的裹屍布教堂其中一個修復架意外起火,幸好當時裹屍布保存在教堂外的大教堂合唱團裏,今天保存在玻璃和鋁製的甕底,安放在主座教堂其中一個小堂內。
現時被焚毁的雕塑正在重建,因要選用當時的石材與物料,要待一段長時間才能回復舊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