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月 28, 2017

新聞回顧

  有些事情早已成為歷史,但因為有太多人為的原因,我們永遠知不清楚,不是希望尋求真相,而是起碼都有比較詳細的報道。有些人不願意再提過去,似乎有太多不可告人的事,但有些事則說成要以古為鑑,尤其日本侵華的部份,可惜全是單方面自說自話。
  忘記過去即沒有今天,因為明天來臨之時同樣今天也消失了,也許有太多的原因只讓有明天不讓有今天。當歷史重複千萬不要覺得奇怪,也有時間作準備。
  記錄兩篇BBC的報道圖輯:回顧1979年中越邊境戰爭透視中國:林彪疑案為何成為「鐵案」?

星期日, 2月 26, 2017

不要扮無知

  今天看了BBC三萬多港人參加示威 支持七名被判刑警察新聞,發覺有些事情的確要分清楚。
  BBC新聞內容並不詳細,因為英國人話之你,別人只會覺得奇怪,為何咁大件事無一個政府官員站出來講一聲,竟然任由事情「自我解決」。
  私刑與執法絕對是兩回事。
  特區香港人無得投票已經悲哀,如今連鬥爭方式都共產化的確更加悲哀。文化大革命結束四十年唔代表唔會再發生,有人作垂死掙扎要全個特區陪葬,也許他真的以為自己是偉大領袖。
  反過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七十年下來,中國早已不存在,二十年過去,特區香港也隨之遠去,我們懷念的絕不是殖民地的日子,而是曾經有過的美好時光。
  附兩篇文章近在眼前的1974年(一)近在眼前的1974年(二) 似曾相識的警察集會

近在眼前的1974年(一)
2017/2/21 — 15:43
  近日多宗案件,令我想起1974這個香港的重要年份。這一年我父母還未結婚,所以我還未出世,我對70年代的記憶是來自80年代初還見到和聽到的東西。
  附圖是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初期的宣傳海報。海報的主角是一個帶著兩個小孩的小販,她是廉署電視廣告的主角。在宣傳片中,她因為被人收保護費,所以到廉署的地區辦事處舉報。(海報和廣告是1975年的產品)
  這宣傳片和海報的重點,是「一切資料,嚴加保密」,升斗市民也可放心舉報。為什麼要強調保密?因為市民害怕被報復。
  在1974年,誰會向海報中的主角收保護費?當時除了黑社會,收保護費的還有警察。在廉署成立之前,反貪部是警務處的一個部門,警察有組織地收保護費,市民敢怒不敢言,也無從舉報。你去警務處的反貪部舉報警察收保護費?輕則警警相衛,調查800日也沒有結果,嚴重的隨時被報復至連搵食也不能。在那個年代,市民心目中的警察是不可信任的「有牌爛仔」。
  廉政公署成立之後,起初市民也擔心這只是門面功夫。政府花了很大的氣力打擊貪污和進行宣傳教育,才做到徙木立信的效果,令市民相信廉署是來真的,而且是不用害怕報復的。我還記得小時候,街上是有巨型的永久性路牌指示廉署地區辦事處位置,提醒公眾可以隨時前往舉報,那宣傳可說是舖天蓋地。
  寫這個系列,不是要煽動大家針對警察。相反,我是要提醒所有人,警察最得市民支持和尊重的年代,就是他們最廉潔和最行得正企得正的年代,而不是警警相衛、橫行霸道、有錯不認的年代。
  (待續:下一章 - 似曾相識的警察集會)

近在眼前的1974年(二) 似曾相識的警察集會
2017/2/22 — 21:54
寫上一篇《近在眼前的1974年(一)》的時候,我腦裡想像的就是圖中上下兩張照片。
  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在廉署成立之前,香港貪污成風,貪污的不只是警隊,還有不同部門的公務員。警隊貪污形象最深入民心,是因為警察權力大,所以他們貪污腐敗對社會治安的影響十分嚴重。當時貪污已經系統化的警隊,與黑道關係千絲萬縷,黃賭毒受到保護。這時候市民印象中的警察,就是包娼庇賭、橫行霸道。
  廉署成立之後,雷厲風行地拘捕了不少貪污的警察,不少貪得最厲害的警察逃離香港,留下來的警察人心惶惶,因為貪污風氣深入警隊骨髓,沒幾多人敢說自己絕對身家清白。
  警隊的不安累積,最後演變成1977年的「警廉衝突」。所謂的警廉衝突,其實是警察在當時廉署總部外示威,好一批警察上樓衝擊廉署辦公室,甚至打傷廉署人員。
  這場「曬馬」式衝擊之後,麥理浩頒佈特赦令,特赦77年1月1日前未被調查的警察。
  特赦是否一個適當的做法,見仁見智,畢竟貪污問題盤根錯節,港英難以每一個警察也抓,再抓便可能影響管治,用現在的講法,這叫轉型正義問題。
  77年的警察集會,姑且可以理解為要求重新開始的機會。最後,政府說服了社會接受警隊重新做人,往後的日子,政府大幅度改革警隊--提升待遇、改善管理及訓練、嚴厲打擊貪污,還有一系列形象工程。市民心目中的警隊不再是「有牌爛仔」,而是「獵鷹」、「新紮師兄」和「陀槍師姐」,由1977到1997,這場改革持續了二十年。
  四十年過去,2017年2月22日,過千警察集會。這次他們要求什麼呢?
  是支持「七警」。
  「七警案」中的七個警察,2014年在金鐘清場時,對一個已經被綁起的被捕者不斷拳打腳踢,事發經過被電視新聞人員拍下並報導。最後七名警察「襲擊致造成身體受傷」罪名成立,其中一人「普通襲擊」罪名成立。
  警察毆打被捕者,從任何一條香港法律看也是違法的。警務人員知法犯法,被法庭判罪,為什麼會有過千個警察集會聲援?
  電影《PTU》有句經典對白,是「著得呢件制服就係自己人」。警察支持同袍,看似十分正常,可是再想深一層,這場集會其實反映了一個很令人不安的想法--就是他們認為七警這樣濫用私刑是情有可原的。
  除了情有可原,還有「為政府做嘢落得如此下場」的感覺。
  佔領運動期間,警察施放催淚彈、縱容黑漢打示威者、把示威者打至頭破血流、在旺角街上亂打途人,輿論幾乎一致惡評。可是警隊管理層一直向警員灌輸示威者是搞事份子的想法,令警察對示威者仇恨不斷累積,那才令他們打示威者時毫不手軟,甚至濫用私刑。這種認為自己執行上級職務便可以濫用暴力的想法,近年被稱為「路西法效應」(註1)。
  納粹德國投降之後,很多曾經參與集中營屠殺的軍人在庭上作供時,對於自己的罪行沒有太大反省,他們只是覺得自己在執行命令,沒有什麼良心的譴責,也不覺得自己有錯。
  2月22日晚,這過千名出來支持七警的警察,他們心裡在想什麼呢?是不是也覺得七警沒有錯?
  他們覺得七警布沒有錯也許不是最令人不安的地方。最令人不安的地方,是他們認為濫用私刑入罪這件事可以當著全香港人面前,自覺理直氣地集會聲援。本來法庭判濫用私刑的警察罪成,正常的警隊要得到市民尊重,最應該做的就是表現出承擔和反省。可是這晚我們見到的警隊,也許已經不覺得自己需要得到市民尊重。
  那些警察為什麼覺得自己這麼理直氣壯?從警隊管理層的言論到兩個警察工會的組織動員手法,不難感覺到這是一場政權把警隊改造成鎮壓機器的大龍鳳。
  和應這場大龍鳳的,還有一堆面目猙獰的愛港力中老年藍絲,以及全港也認識的向氏家族,這可謂對於警隊的最大諷刺。
  由1977年到1997年,「有牌爛仔」變成了得到市民尊重的警隊。2017年,警察竟可自覺理直壯地集會支持濫用私刑的同袍。一切彷彿回到四十年前。
  (作者:庫斯克)

星期五, 2月 24, 2017

晚餐紅菜頭漢堡


  本想沿著皇家一哩繼續行至城堡,奈何這時下起雨來,雖然不大,附近可沒有遮雨的地方,剛才出來時又沒有帶遮,於是只好折返ibis先行休息,看情況再作打算。
  落地玻璃窗也有好處,不用倚窗就可看見行上的一切。我們住在三樓,街上的行人未必留意我們,我們可看見他們匆匆而過,雙層巴士在外面的馬路行駛,傳來的聲音不算很大,如果經過是同款巴士,熟悉的引擎聲以為回到特區香港。
  一個金色刻上皇冠的郵筒就在小廣場一邊,街角的小教堂旁一兩檔擺賣靈異或鬼怪的飾品,招牌說明晚上還有探索弄里橫巷的導賞團,不知有沒有關於白教堂開膛手的傳聞,但這不是發生在倫敦嗎?這裏可是愛丁堡,當然有關於這裏的故事。我們不是沒有興趣,只怕聽不明白,當個個人聽到心驚膽震時,我們卻表現若無其事,不投入始終不能盡興,所以這些玩意都是留給年輕人晚上的餘興節目。
  雨沒有停下來的跡像,早休息也可以為明天作好準備,但晚餐不能不吃,不然太夜想找地方食飯也難,於是拿遮再次走到街外,抬頭一看,一間小餐廳就在旅館旁,想不也想便入內,好過又濕又冷四處尋找。
  有熱湯有熱茶,點了紅菜頭漢堡,以為較為清淡,不過伴碟的薯條可多,另外的牛扒份量剛好,薯條則來一桶,注意那張印成報紙的餐紙,這可是英式傳統,薯條一定要用報紙來包,而且多過主菜,怪不得英國人和法國或意大利甚至西班牙人一比,他們都比較大件。

星期三, 2月 22, 2017

電池廣告



  雖然最近很少機會睇電視,多數睇網上節目,不過間中仍然睇到不同的廣告,包括這一個。
  廣告一向都喜歡誇大,用家懂得打折扣,絕不會完全相信廣告所講的內容。
  這段廣告講得咁勁,甚麼八大安全檢測,如果真係咁嚴格,為何早前最新型號的智能電話會因為電池出事而全面停產兼回收呢?
  本來設計出錯至停用只是小事,大部分人過得一年半載幾個月之後都會忘記,最多依稀記得電話的電池容易出事,以後多加注意就沒事了。
  但係偏偏有人舊事重提,驚人唔記得曾經所犯過的錯誤,仲要加多句「非常重視產品安全」,究竟係誰人想出這個廣告,來證明之前根本就沒有「八項電池安全檢測」,確實非常難得。
  是否有人咁聰明真係唔知,但這廣告多少反映這間公司的霸權與目空一切,證明今天的南韓與強國根本沒有分別,都是窮得只剩錢。

星期二, 2月 21, 2017

ibis


  愛丁堡住在ibis,離巴士站十至十五分鐘路程,離火車站更近,約十分鐘。本想住一些特色的B&B,但離市中心較遠,出入要坐巴士,覺得不算太方便,而且價錢稍貴。上網研究ibis時,發覺可以住在旁邊的舊樓,兼有落地玻璃窗,反正住在特區香港,對於街道傳來的車聲人聲早已習慣,反而喜歡較為寬敞的房間。
  有些事情是我們所始料不及,對我們來說,六月早已是夏天,愛丁堡只能算是春天,但這裏的春天比特區香港的冬天更冷,所以仍會全天供應暖氣,只要空氣調節掣調至二十度以下,暖氣自動開啟,調至二十度以上,暖氣關掉,是整部空氣調節機都會關機。正因為這樣,關暖氣太焗,開暖氣太熱兼極乾燥,怪不得見這裏的潤膚膏是桶裝而不是支裝。
  安頓好一切,立刻走到街外視察附近的環境,在皇家一哩的路牌旁同時也是高街,這些道路的名稱雖然沒有中文,不過同樣感到親切,特區香港的高街在中上環,這裏則在最旺的地區之一。教堂前豎立了亞當.斯密的雕像,這位經濟學家的理論影響至今,間中仍見很多文章引用他的學說。
  不得不提,印在二十英鎊紙幣背面的頭像正是亞當.斯密,正面愛丁堡附近著名的福斯鐵路橋。
  走在愛丁堡的街道上,想起了一部英國或蘇格蘭電影其中的幾句對白,其中一個問:「點解愛丁堡城堡要建在山上?」
  一年大部分時間日短夜長,就算白天天氣也多數陰沉,抬頭一望未必見到晴朗天空,也許那座城堡始終有這裏的象徵意義。

星期日, 2月 19, 2017

城巴2800


  來自柏斯敦巴士台plaxtonl's Bus Page的一則消息:

14/2【告別絲絨毛毛櫈】因被投訴座墊有蚤,而無法訂購新的絲絨及膠櫈皮,最後一部披有絲絨櫈皮的專利巴士-城巴紳佳K94UB #2800,已被安排更換全車座椅及扶手。
更正:全車會有一張絲絨櫈被保留,位於輪椅停放區的摺櫈。

  這則消息很有趣。
  也許因為輪椅停放區的摺櫈找不到合適的替代,所以仍保留絲絨座椅。
  這部巴士來港已十多年,未來一兩年將會退役,特別找來關於這部巴士的介紹:城巴篇紳佳 K94UB 空調十二米

星期六, 2月 18, 2017

無題

行政長官梁振英(左三)、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右三)、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左二)、警務處處長曾偉雄(右二)、保安局副局長李家超(左一)及警務處副處長(行動)黃志雄(右一)今日(九月二十八日)下午在政府總部出席記者會。(2014年)

  找到一張附圖,日期為2014年9月28日,行政長官記者會開場發言,來源政府近聞處。如果沒有刪除或更改內容,相信以後仍會存在這則消息及圖片。
  誰對誰錯自問分不清楚,無人在背後撐腰無人夠膽這個做,不過你又唔一定要企得咁前,跟人都要睇吓跟邊個,跟著個無承擔懂變臉只有自己執生或斷送自己。
  很久以前已經聽人講,幫共產黨做事就只有這樣的下場,隨時死咗都唔知發生咩事,高至國家領導人如劉少奇林彪大家有眼睇,七小福只不過係替死鬼。話撐他們其中一個今天已經退休有長俸,一個早拿了長俸仲有幾十萬一個月,一個隨時返英國湊女,一個暫時未知有咩下場,不過都祝佢好運啦。同時大家不要忘記他們做過的事。

轉載自now新聞:
七警判囚兩年 法官:被告令警隊蒙羞
  【Now新聞台】七名警員毆打曾健超案,全部被告各判監兩年,不准緩刑。法官指被告令警隊蒙羞,影響香港國際聲譽,而警員執法期間違反法律,應判處有阻嚇性刑罰,第一被告代表律師表明會就定罪上訴。
  第一被告總督察黃祖成,以及其他六名被告包括高級督察劉卓毅、警長白榮斌、警員劉興沛、關嘉豪、黃偉豪及陳少丹,由囚車押到區域法院。
  七名被告星期二已被裁定襲擊致造成他人身體傷害罪名成立。
  法官杜大衛判刑時表示,雖然曾健超的行為亦是犯法而被判監,但並非襲擊他的理據。
  案發時,曾健超雙手從後被綁上索帶,已經亳無反抗能力,七名被告是惡意襲擊,幸好無造成更嚴重傷害。
  七名被告身為警務人員,獲授權執法,其間卻違反法律,基於公眾人士信任警員,認為應判處有阻嚇性刑罰,以儆效尤,並維護公眾信心,而被告不僅令警隊蒙羞,事件在國際有所報道,損害香港國際聲譽。
  杜大衛表示,已經考慮了各代表律師的求情陳詞和呈上的求情信,對被告有高評價,在警隊表現出色,獲得很多讚賞嘉許,當中亦有提及他們在佔領運動面對獨特情況,要長時間執勤和面對示威者侮辱,亦有百多名警員受傷。
  杜大衛認為兩年六個月刑期恰當,但考慮到事發時警員處理佔中壓力,因為案件而被革去職務,可能失去長俸,加上初犯及一直服務社會,故此減刑至監禁兩年,另外第五被告陳少丹另一項普通襲擊罪判監一個月,同期執行。
  代表第一被告黃祖成的資深大律師駱應淦表示會就定罪提出上訴。
  七名被告聽取判刑後神情凝重,他們的家人和朋友退庭後走近犯人欄,部分激動落淚,亦有旁聽公眾哭着離開法庭。

七警全部判監兩年
與梁特慰警 林鄭:必須清場,時日無多
蘋論:喪心病狂的專權政府,滾吧!

星期三, 2月 15, 2017

選舉

  長毛梁國雄話選特首,見BBC「長毛」梁國雄宣佈參選香港特首新聞,內容其中一段提到:「梁國雄開宗名義反對23條、一直以來都是堅定的抗爭者,『長毛』參選特首令『小圈子選舉』的不公義暴露在人前。」
  始終覺得長毛參選這個選舉和他的身份不符。試問如果當年哲古華拉古巴革命成功之後留在古巴做一個領導人,他會否成為今天長毛眼中的英雄(或偶像或崇拜的人)呢?
  相信大部人都知道這個選舉不公義,沒有一人一票中央欽點等,但要詳細講無幾多個人可以講得明白。但是今天假如長毛參加這個小圈子選舉,能否再次和更加暴露不公義?也許可以。
  但五年之後就會有人說,五年前即二零一七年長毛都參選,證明這個選舉公平公正公開,連反對派也可以派人出選,這個選舉有甚麼不公義?如果真係不公義,為何連激進的反對派也要透過公民提名參選,選舉也許有粗疏,可見絕非不公義。
  五年後自然有人幫你洗腦,洗且大部份人唔會太明白內裏底蘊。
  當初長毛參選立法局議員,早已有人說一個屬於街頭的抗爭者,不可能走入建制議會內,因為一踏入議會,無論之後怎樣說,多少都表示贊同這個遊戲規則,就算日後反對抗議,例如拉布質詢,也只能透過議會內的規則行事,不可越界。那麼你已經變成一個建制派內的反對派而已,再如哲古華拉般的革命或街頭抗爭也自然早成了過去。

星期二, 2月 14, 2017

前往愛丁堡


  鴨巴甸長途巴士站早上顯得有點混亂,除了本地巴士,前往愛丁堡與格拉斯哥的長途巴士幾乎同一時間開出,集結在候車區的乘客多達百多二百人,一時間都唔知排在邊條隊。
  有時也搞不清楚Stagecoach與Megabus的分別,原先以為最長的一條隊是前往愛丁堡的,後來才知弄錯,最多乘客的巴士是前往格拉斯哥,車身印上Megabus的金漆標誌,非常悅目,司機忙著替乘客將行李放進行李廂,三軸長身巴士可載客超過六十人,所以工作人員非常忙碌,恐乘客上錯車亦要兼顧查詢,但並無出現混亂。
  前往愛丁堡的巴士車身普通,沒有公司的標誌,所以大部分乘客分不清哪部巴士才正確。這輛巴士的司機外表有點像Phil Collins,眼戴一副太陽眼鏡,施施然站在車頭說這班車是往愛丁堡的,然後替乘客檢查車票跟著搬行李,氣定神閒,十分專業。
  車身普通唔緊要,車廂內豪華坐椅,同樣有洗手間設施,乘客也不少,幾乎滿座。這班車會經過登地,對登地的認識就是睇蘇格蘭足球比賽,其中一隊叫登地聯。格拉斯哥鴨巴甸登地有足球隊,連延文禮士也有,愛丁堡則未有聽聞。
  從鴨巴甸前往愛丁堡,車程大概三個多小時,除了經過登地,亦途經Perth,最後經過福斯公路橋,過橋時留意左面,可以遠眺外型奇特而著名的福斯橋,然後到達愛丁堡。
  巴士駛入市區分不清南北西東時,第一眼就立刻認得屹立山頭之上的愛丁堡城堡。
  說點題外話,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以前,蘇格蘭的Aberdeen香港的傳媒譯作鴨巴甸,連中環都有一條鴨巴甸街,不知為何,從那一天起,突然之間連譯名都會改變,竟然改為「亞伯丁」,見2014年9月18日的報章50萬搖擺選民 定蘇格蘭命運第二段。那時曾經詢問過,答案話要跟隨中國官方新華社的譯名云云。
  聽到這答案真係莫名其妙,為何要跟隨中國官方新華社的譯名呢?如果真係咁喜歡跟,唔該以後也跟隨中國官方新華社全部改用簡體字,反正今天的中文報章都已經跟隨中國官方新華社改為橫排,為何獨欠簡體字呢?
  還有,有些名字則會用回特區香港所獨有,例如碧咸、占士邦、麥迪文、文翠珊……等,點解又咁奇怪呢?
  大陸都話一國兩制,從來大陸都唔理你點譯,但係你自己一跪低,以後唔使企返起身喇!

星期一, 2月 13, 2017

恐怖襲擊

  二月十日傍晚約七時十五分,地鐵發生2017年港鐵縱火案,最少18人受傷。
  BBC一則港鐵列車縱火案:警方稱與恐襲無關報道,特區香港警方稱事件「相信事件與個人原因有關,沒有證據顯示涉及恐襲或針對公共交通工具的襲擊。」
  如果這件發生在一個指定的地點也許不是恐襲,但發生在最繁忙的交通工具上,不是恐襲是甚麼?還說不是針對公共交通工具的襲擊?
  他們不願做我們知道的,又話有甚麼快速應變小組,地鐵發生恐襲時又在哪裏呢?
  從電視新聞中所見,火警發生後,列車駛至尖沙嘴站,乘客大部份已疏散,列車仍然火光熊熊濃煙密佈,但見很多逃過一劫的乘客紛紛拿出智能電話拍攝,這種「處變不驚」的態度,相信只有特區香港人才有。
  當縱火發生之後,誰人可以預計不會接二連三在幾處地方同時出現?另外,燃燒可以產生有毒氣體,也可導至爆炸,逃生不立刻離開事發地點,竟然個個拿電話影相,比受過訓練的工作人員以及記者走得更前,特區香港人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
  僥倖只能一時,不能長久,今天這個世界亂紛紛,在人多的地方或交通工具之上,千萬別再只顧看著個智能電話,多點留意身邊事物,有時間的話可以試試其他交具,例如電車巴士小輪,這個世界不一定只有地鐵,人可不是螻蟻。

港鐵列車車廂起火17人受傷 警方逮捕1人
2004年香港地鐵縱火案

星期日, 2月 12, 2017

沉默

  一則去年尾時的新聞,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湯漢出席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和明愛專上學院異業禮,學生高舉標語抗議,說湯漢沒有就釋法表態。新聞如下:

湯漢拒就釋法表態 明愛學生畢業禮舉牌斥「偽和諧 」
  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和明愛專上學院今日舉行聯校畢業禮,學生如往年一樣,在台下高舉反人大釋法和撐同志紙牌,向出席的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湯漢表達對教區表達不滿;湯漢未有對示威牌有太大反應。
  約10名就讀社會工作高級文憑的明愛學生,在畢業禮開始前在校門繫上彩虹紙飛機,抗議湯楊鳴章以「吸毒論」形容同性戀;數10名社會科學、社工畢業生在場內高舉反人大釋法、撐同志紙牌,向教區主教湯漢和助理主教楊鳴章抗議。有份發起行動的社會工作高級文憑二年級學生黃浩馳指,曾發表「吸毒論」比喻同志的楊鳴章獲委任為助理主教,「幾符合教義吖」,他指去年同學亦曾在湯漢出席典禮時,向他表達社會應該擁抱多元接納同志的訊息,不過對方並無回應,故今年繼續向他抗議。他稱,「我哋會接納天主教,因為宗教自主,同樣佢哋都應該接受,同志婚姻係人權。」
  同為社工系二年級的陳曉盈指,同學製作了大量反釋法、反對歧視同志的紙牌,供畢業學生在場內展示。她批評湯漢聲稱要宣揚和諧而不願就人大釋法表態,「(釋法)等於中共強姦法治,湯漢迴避問題,佢製造嘅只係偽和諧。」
  在畢業禮上,逾半社會科學系、社工高級文憑的學生在湯漢頒授文憑高舉標語示威,有學生上台時高舉彩虹旗,並把彩虹旗套在湯漢椅上,高喊「婚權是人權」,惟一秒後彩虹旗即被收起,亦有學生舉起彩虹傘,高呼:「神愛世人但不愛同志!」典禮完結時,學生又尾隨湯漢,高呼侮辱同志可恥。


  沉默不代表贊成,同樣發聲也不表示反對,如果事事係咁簡單就好囉。
  在一個自由的地方,絕對可以容許遊行示威和抗議,但是你遊行示威抗議是你的事,為何總要台上那個人表態呢?
  假如他贊成,是否表示他是一個開放的人?萬一他反對,莫非他就是和你對立?或許台上的人有另外的意見,他也有自己的表達方式,不一定要用表態來證明自己的立場。
  能夠容許示威抗議,多少表示台上的人認同你的意見。至於同性戀,天主教反對同性戀全世界都知,講「婚權是人權」,唔該去一些回教的地方講,看看有甚麼後果?
  抗議示威,請不要選擇在一些不會被拉被鎖被殺的地方來做,因為付出的勇氣——如果是勇氣的話——真是太容易了。

星期六, 2月 11, 2017

深海油田


  英國得以脫離經濟困境,不得不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發現的北海油田,除了令英國解決了能源短缺,亦為歐洲提供了穩定的石油供應。
  鴨巴甸成為英國北海油田的後勤基地,港口所見幾艘重型貨船。曾看過介紹開採海上油田的紀錄片,興建一座海上鑽油台極不簡單,發現油田之後,先在岸上興建鑽油台,然後用船拖往目的地,安裝在大海上,鑽油台上除了工作的地方,其他設施儼如一座小型社區,住宿康樂醫療娛樂等全部整備,因為工人每上鑽油台一次,起碼工作幾個月才會返回岸上放假。
  博物館內展示了一座海上鑽油台,從比例中大致知道規模及如何在海中運作。海上鑽油風險極大,不過亦值得付出代價,發現油田之後,北歐以至英國的穩定更能延長,而且目前技術已經相當先進,除了應付惡劣天氣,亦為鄰近地區帶來就業。
  與這間博物館相連的樓層,展覽了從一九五零年起至九十年代的玩具,鐵鑄的士兵、木製的模具,公仔火車ET收銀機都有,連第一代的電子遊戲——乒乓足球——都有,另一邊展覽了早期鴨巴甸的漁民生活,也有最先進的潛水衣,旁邊有一個模擬遊戲,讓我們知道在水中因為光線的折射而產生的錯誤距離,瞭解在深海工作之困難。現在更有深水潛水器,有些已經可以取代人手操作,減輕了工作負擔。
  離開前經過餐廳,見有一部古老點唱機,似乎仍可使用,不過免得騷擾店員工作只好作罷點唱。
  十一時前返回旅館取行李,乘巴士南下愛丁堡,結束了鴨巴甸短短三天的旅程。

星期五, 2月 10, 2017

Maritime Museum


  鴨巴甸尚有幾間博物館可以參觀,其中一間Marischal Museum(馬歇爾博物館),介紹說「馬歇爾博物館外部看來非同尋常,令人眼前一亮。這裏,是一個了解蘇格蘭文化的好去處。同時,博物館也以人類學的視角擺放了來自世各地的文化物品。」
  時間已過了下午五時,就算博物館就在眼前也未能參觀,因為已過了開放時間。明天還有半天在這裏,於是先行探路,待明天一早過來。
  地址寫著Broad Street,從主要大街一直行過來轉左已到了這條街,未見指示牌,有說這間博物館在一間學校之內,正好前面有一間外貌似學堂的建築,於是步行過去。名牌上的確寫著學校,但沒有說明內有博物館,無奈繼續向前尋找。
  找到一間外表像特區香港廉租屋模樣的建築在斜路下面,無論怎看都像民居多於博物館,沒有橫過馬路查證。經過一個巴士站之後,已是來到路的盡頭,前面已是繁忙的迴旋處,看不清之後是甚麼地方。從主要大街步行至此已經超過十五分鐘,早已超出所指範圍,只好沿回頭路返旅館,可以先Google地圖搜尋,明天早上再來。
六月十三日(星期一)
  吃過早餐之後,乘巴士離開鴨巴甸還有三個多小時,趁這段時間參觀博物館最為適合,雖然知道鴨巴甸的博物館不算太大,但小而精,可以集中認識這個算是有緣之地。
  經過街角的旅遊中心,見剛開門,於是入內買了幾張這裏獨有的名信片,將鴨巴甸港口的一張寄給自己留念。
  再次展開尋找Marischal Museum,來到地圖指示的地方,怎樣看都似一座貨倉,而附近又沒有遊客,想碰個人都難,或許是我們沒有太用心去找,一切只圖方便,於是改為參觀就在旅館附近的Maritime Museum(海洋博物館),博物館年代不太久遠,主要設在一間古老房子中,又可看到海港,瞭解深海開採石油的好去處。

星期四, 2月 09, 2017

在哪裏?

  今天上網睇CUP雜誌,其中一則看似必勝

  "Any coward can fight a battle when he's sure of winning; but give me the man who has pluck to fight when he's sure of losing. That's my way, sir; and there are many victories worse than a defeat."
——George Eliot, British writer
  看似必勝的戰事,任何一個懦夫都可打。但給我一個人,在即使必輸無疑的時候也敢上陣。這是我的生存之道,因為這世界有比輸,更不光彩的勝利。
——喬治.艾略特(英國作家)

  英國人有他的智慧,我們民智未開當然不懂,只跟在後面睇戲,好像甚麼事都與自己無關一樣,所以抵沒有一人一票。
  真係想問問站在台上的年輕人,他們究竟在想甚麼,為這樣一個人做佈景板,後面印著的「關心」「聆聽」「行動」,相信只有站在台上的一個人才懂。
  當幾個屋邨的居民飲緊含鉛水時,聆聽與關心在哪裏?當信誓旦旦話要拆清新界——注意是新界——僭建至後來不了了之,行動又在哪裏呢?

星期三, 2月 08, 2017

鴨巴甸巴士


  要說甚麼特區香港與蘇格蘭(英國)有甚麼最相似,郵筒早已由紅色改為綠色,特區警察制服現由名師設計,那件外套連單幢大廈管理員都不如,除了行車方向,相信就只剩下雙層巴士了。
  蘇格蘭巴士有本土特色,與英格蘭或倫敦不同,幾乎找不到全紅色巴士,單憑在街上觀察,鴨巴甸巴士由兩間公司經營,只看外表,First Bus和新世界巴士很相似,包括車身顏色,至於車廂的設計,則和早年的城市巴士一樣,無論座椅採用絲絨質料、顏色扶手、單門上落等。
  現時特區香港的巴士雖然大部份都購至英國,但因為遷就香港的環境,客多兼要上落快,甚少單門設計,亦因為特區香港巴士載客量多,安裝由絲絨布質製成的座椅損耗極大,加上較難清潔,潮濕天氣,似乎不太受乘客歡迎,結果改為如今的膠皮座椅。
  以前巴士沒有冷氣當然使用膠座椅,但自從有了冷氣之後,座椅改用絲絨最適合,坐下時不會感到凍,而且配絲絨座椅的巴士也覺得提高了等級,奈何特區香港一切以經濟為原則,況且乘客不會有要求最緊要快,再加上連特區香港人都沒有追求卓越的心,巴士公司也樂得降低標準,結果整體服務下降。
  另一樣仍很相似的就是交通燈。今天特區香港的交通燈行人使用的撳掣好像來自德國,以前斑馬線前的多來自英國,所以有些仍很相像。
  鴨巴甸的行人過路燈不會掛在柱上,而是設在撳掣之上,行人綠燈之短,只能橫過一半就會轉紅,幸好這裏的司機大部份都很禮讓,只要依從指示過馬路,絕對安全。

星期二, 2月 07, 2017

馬斐森辭職

  港大校長馬斐森辭職,早幾天有報道,包括【馬斐森辭職】首開腔指家族姓氏來自蘇格蘭 回國任愛大校長父恩慰,其中有提到:

  馬斐森說辭職沒有單一原因,只承認家庭是其中一個有力因素。愛丁堡是他父親的家鄉,其姓氏馬斐森(Mathieson)也是蘇格蘭姓氏,自己對愛丁堡有情感歸屬(sentimental attachment),相信父親對於他能夠擔任愛丁堡大學校長,會感到自豪。

  英國人真係蠱惑,話個名係蘇格蘭姓氏,所以對愛丁堡有情感歸屬。即係話初初應承來特區香港做香港大學校長,估唔到中國人會係咁嘅。
  原先都以為佢做唔夠三日就走,現在做一半才走已經畀足面啦。
  另外一則港大校長馬斐森突劈炮 師生齊轟不負責任最後一段:

  港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表示,若以100分滿分評馬斐森任內表現,她會給不合格的30分,認為馬斐森不理解香港政局,期望下任校長無論是否華人也應熟悉校政,和捍衞港大價值。

  係呀,馬斐森又真係唔多負責任,要佢同中國人講責任?中國人會問責任係咩。那個學生會會長給三十分,將來派個中國人做就一定會有一百分的,大家等著看。

【馬斐森辭職】首開腔指家族姓氏來自蘇格蘭 回國任愛大校長父恩慰

  去年曾稱能否完成任期「並非完全由自己決定」的香港大學校長馬斐森,向港大請辭,並宣佈明年1月離職後減薪三成出任英國愛丁堡大學校長。馬斐森今午就事件首度會見傳媒指,前日已告知李國章有關決定再辭職,但無直接回應李國章是否有挽留,形容當時是通知(inform)李國章,非談論辭不辭職的階段(not at the stage of would or wouldn't),似暗指去意已決,承認在滿約前辭職不是他尋常的做法。
  對於有教職員及學生認為他不負責任,馬斐森向師生道歉,但不認為自己是離棄了師生,因港大非由他一人管理,強調自己對港大有歸屬感,對於未完成任期便離職,自己亦感到少許不滿足(bring me some dissatisfaction)。
  馬斐森又澄清從沒有叫過學生做「暴民」(mob),於包圍校委會案件中,其言論是指任何人都不應作暴民舉動,強調自己由兩年多前時到佔領區探望學生,至今立場沒有變,就是不可做危害他人安全的事。
  馬斐森又聲稱自己跟校委會主席李國章「關係良好」(very good),指李國章去年初接任主席時,已作出兩點聲明,第一是做對港大最好的事,第二是李國章無興趣沾手港大管理。馬斐森認為校委會作為決策組織,最重要是有開放討論及辯論空間,承認校委會所決定的事,部分他同意、部分他並不同意,但他對所有事都可提供意見(give arguments)。
  馬斐森指香港是個政治複雜的環境,但對他而言反而是吸引之處,他的校長工作雖面對複雜政治情況,但他一直以港大最佳利益為依歸,有關決定經過幾個月的考慮。
  馬斐森透露,獵頭公司數月前首次接觸他,當時他覺得離開港大時間尚早(too soon to leave),但其後數月對方以愛丁堡大學吸引之處游說,還邀請他在聖誕節前後兩次到訪愛丁堡,令他覺得自己跟愛大所需的人選脗合,終被說服。馬斐森又承認要減薪過檔,指金錢非其重要考慮。
  馬斐森說辭職沒有單一原因,只承認家庭是其中一個有力因素。愛丁堡是他父親的家鄉,其姓氏馬斐森(Mathieson)也是蘇格蘭姓氏,自己對愛丁堡有情感歸屬(sentimental attachment),相信父親對於他能夠擔任愛丁堡大學校長,會感到自豪。
  馬斐森雖然一再強調不想在約滿前離任,但他承認未有向愛大提議,待他在2019年完成港大任期後才履新,因對方一直希望他盡快上任,指自己無法控制何時出現機會(can't control timing of opportunities)。
  馬斐森又指香港傳媒很關注大學,他認為是好事並視作恭維。對於有什麼建議給下任校長,馬斐森笑言面對傳媒要多笑。馬斐森5年任期剛過半就辭職跳槽,不少港大師生對馬的決定均感意外。校委會主席李國章否認馬斐森因政治壓力而辭職,但有校委指馬被嚴重架空。

星期一, 2月 06, 2017

The Tolbooth Museum


  不用四十分鐘,已返抵鴨巴甸,這裏的天氣也好不到那裏,幸好暫時沒有下雨,見離五時還有個多小時,於是沿鴨巴甸大街尋找Aberdeen Art GalleryThe Tolbooth Museum
  街道上有許多指示正確位置,但來到之時只見Aberdeen Art Gallery外牆有圍版欄起,似乎維修中,有點無奈,又覺得如果真的維修,也沒有理由連一張告示都沒有,於是轉移向街上的行人問路,有幾個好像並不知道有這間畫廊存在似的。於是我們就在這座建築物外面再問,終於有一個向我們指指入口,但他嘗試推門但不果,連他也只好放棄,我們又怎能找到哪個才是入口。
  另外The Tolbooth Museum由監獄改建而成,有何藏品不太清楚,不過都好像在維修,並不開放。有時來到一個地方,能夠參觀博物館和畫廊,可以增加一點興趣。
  最後仔細留意路上的指示牌,說明博物館星期日只開放至下午三時,平日才至五時,現時已經四時許了,就算沒有維修,也只能和畫廊與博物館緣慳一面了。既然如此,倒不如就從這裏逛回旅館,一面影下附近與巴士的照片,緬懷英治殖民地時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