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0月 26, 2014

祖屋



  這間祖屋已拆了二十多年了。
  年紀輕時,父親不會說起太多,到自己長大時,也沒有問起太多。一九八二年第一次來到上海,祖屋仍在,相信已有一百年的歷史,起碼住過超過三代人,其實那時候仍未很清楚知道祖父母的名字。
  祖屋屬木建築磚結構瓦屋頂,純木結構未必可以住百年,如果維修保養得宜沒有天災人禍,木磚結構建築可使用百年以上。以前房屋窗戶不多,除了被結構限制之外,也要注意保暖,所以窗多數開在兩旁,大門會設半截掩門,通風和防止家畜家禽內進。
  較為富有的會在屋內鋪上木板或地磚,因要保暖,多數以木板為主,夏天可以同樣悶熱,冬天室內室外氣溫可相差十度。
  至於牀基本上是如此設計,出口兩邊鑲鏡,木有雕花,正好用來顯示較富或是較貧,牀頂有架易於安裝蚊帳。曾經試過夏天時不落蚊帳難以入睡,因為太多蚊,落了蚊帳則較焗。
  這間祖屋並不太美,亦顯得破舊,當時文化大革命剛過去幾年,每個人都患得患失中未知前路如何,想改善怕文革重來,但又沒有理由再走舊路,舊傢私中已見新產品——兩張竹藤椅。
  至八十年代中後期,原有祖屋獲批准可改建成兩層的樓房,但因拆除會影響其他相連房屋結構,所以另批一幅土地興建,這就是之前日記的舊屋,建成之後,自己也因工作較忙,這段日子也比較少回上海,後來的變化有些已不太清楚。
  祖屋的印象除了初回上海之時住過幾天,及後也曾經住過。最深刻的是父親曾經說過,(一九四九年以前)他是家中長男,差不多要負起全家(全家可能包括幾位直系親屬包括叔伯嬸)的開支,那時日本侵略再加內戰,單是耕田勉強自給自足(食),其他完全沒有收入,只好出外打工,幸得祖父曾來過香港打工,輾轉介紹,父親才有機會南來打過幾年工,之後為了上海祖屋的分配,曾經被人前後門放火,後來解決了決定再闖香港。
  轉眼三十多年,現在連舊屋也遷拆,一切記憶已只能在相片如片段中重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