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6月 22, 2024

意大利餐



  意大利甚多美食,而且無法國人咁麻煩,簡單點一個主菜也可,無話一定要前菜甜品,其實當個侍應向你推介甜品時,即略帶暗示唔該埋單,除非你繼續食甜品又加多杯飲品。

  很多餐廳需要預約,無論電話也好,預早到來講聲也可,大部分侍應或老闆都會記得。但是同樣會有一至兩張二人至四人檯接待臨時入來的散客,主要看有否運氣和準時入內,即在剛開始營業和有客人結數之時。

  餐廳老闆最樂意顧客大吃大喝,可是遊客可沒有時間食一兩個鐘頭飯,一般多在一個小時內,當然我們絕對不能催促,而是學會享受食飯時刻,同時欣賞侍應的工作,與餐廳的環境,偶然會發覺老闆竟是畫中人,托迪簽名波衫掛在牆上,唔使講店中各人一定是羅馬球迷。

  最特別係無端端有班人入來,與老闆識與唔識之間,突然間一齊大飲大食(大部分是前菜),以極快的速度飲兩杯之後齊齊離去,侍應迅速收拾,之後好像沒有發生過任何事一樣。

  一切如同電影電視情節,看得我們目定口呆而又要扮作沒有留意他們,當回復正常後,我們所點的意粉和豬扒(薯頭是伴碟)便一同送上來。

  時間剛剛好。

星期四, 6月 20, 2024

水果



  意大利氣候南北有別,水果資源豐富,蘋果、橙、桃、杏等都有,也有奇異果,可否用奇異果這個名字唔多清楚,不過品質亦不錯。

  檸檬是特產,比常見的略大,亦奇形怪狀,香味芬芳。蘋果爽甜,布冧可口,啤梨味道似乎不及在特區香港所購買相信來自美國的一種。

  柿與我們常見的不同,記得小時候在街上所見的一種杮,要小販以一種獨有的削皮方法,像削天津梨一般,採用由頭向下削,以西瓜刀(如果無記錯)順着杮的形狀由第一削開始,沿圓形一條一條削,一氣呵成削至最後,剩一個去皮的杮或梨,可以用手拿着慢慢品嚐。

  栗子無咁甜而且較大粒,無所謂桂林錐這個形狀。橙嘛,印象最深亦是最美味的莫過於血橙。

  血橙在這裏有售,初食唔覺有任何特別,但在拿玻里第一次見,賣相不佳摸上手只覺易於搣皮,第一日沒有試,第二日終於鼓起勇起搣個嚟食,自此愛上了血橙。

  歐洲賣水果多數以重量計算,即我們所謂的「斷秤」,有次從馬泰拉出來,經過水果店,見有血橙出售,於是拿了四個,問老闆一歐元是否足夠。他沒有太理會我們,揚揚手便算,或許見我們額頭有個「笨」字,也無謂計較,半賣半送只為打發我們。

星期二, 6月 18, 2024

街市



  意大利是一個大半島,海產資源豐富,近年因為捕撈過度,很多大魚已不復見。

  意大利也不算太富裕,所以海產中的下價漁獲仍甚受歡迎,下點功年便可弄成美味佳餚。

  每到一處都喜歡逛街市,可是街市不會在旅遊區,更不會在大街大巷,有時會在無意中看見有人從橫街窄巷走出來,手中拿着餸菜,才知內裏有個市場,於是跟隨入內,發現另外一個世界。

  魚中有鱲魚和黑鱲,這些亞洲水域也有。至於魷魚與墨魚,他們喜歡燒再加檸檬汁,味道鮮甜,三文魚切成魚扒供應,至於鮮貝怎樣弄完全不知道,因為未試過在意大利食海鮮餐,以外國人食海鮮之笨,或許他們喜歡生食。

  瀨尿蝦我們喜歡椒鹽,蒸熟也可。其實他們也有以蒸的方法,只不過有少許不同,缺少的是豉油,所以總覺不是那種味道。

  可是人家喜歡的卻是海鮮本身的味道,帶着海水的氣味,與肉身的鮮甜才是最高境界,要用豉油薑葱辣椒提升,應是另一種層次。

  覺得他們笨,只因不懂食魚頭,其實意大利法國人都懂的,只不過他們多數比較懶,多數剩在碟上而已。因為在家中會是另一回事。

星期日, 6月 16, 2024

通脹

  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歐洲的通脹極之嚴重。

  烏克蘭曾經是歐洲的糧倉,戰爭之下糧食供應自然受影響,日常必須品售價上升也是必然現象,不要說戰爭在幾千甚至幾萬公里外唔多關自己事。

  大概二零一七年或一八年,經過意大利巴里,那時超級市場內一包一公斤的糖約為0.6-0.8歐元之間。為何如此留意,因為家中的糖由澳洲入口,那時售價約十至十二港元一包,即是特區香港比歐洲貴約兩倍。

  之前的糖價也曾經上升了約一半,即約十八港元一公斤,近日稍為回到十二至十四港元。

  二零二三年十月在意大利,糖的售價已漲至1.39歐元,貴了超過兩倍,即是歐洲的糖已經比特區香港貴了,怪不得他們的麵包咖啡也加了價。

  受戰爭與燃油價格上升,生活必須品也因為原料等因素,物價是以倍計來上升,難怪歐洲這幾年的通脹這麼嚴重。

  歐洲有消費稅,一包糖售1.39歐元,但特區香港要賣十二港元,即售價大概相若,那麼特區香港的通脹應如何計呢?

星期五, 6月 14, 2024

按重量計算的薄餅Pizza al taglio

  食薄餅要入餐廳,意大利也有一種快餐式薄餅,名為Pizza al taglio

  常見意式薄餅為圓形,這種則是長方形,一般會製作了多種口味,然後按客人需要切成約四吋乘六吋或八吋出售,以重量計算,跟着放入熱爐翻熱,再放入紙碟包裹,太多的話如薄餅一樣放入盒中。

  味道未必及得上薄餅,不過價錢較平,因按重量出售,可同時選擇兩至三款口味,遇上配料新鮮而又剛出爐的話,可說更為美味。

  這種快餐式薄餅,當然不算太受意大利人歡迎,因為他們喜歡享受,怎會愛上快餐?除非趕時間食咗便算除外。

  可是對於遊客而言,比去麥當勞好太多,更可當作下午茶小食,偶然碰上提供三幾個座位的小店,中午時更是座無虛席。

  剛到羅馬,見間間餐廳都無位,人生路不熟,路見一間小店,於是入內點個套餐,附有飲品,兩個人要一支,老闆老實,只收了一支價錢。

星期四, 6月 13, 2024

聖伯多祿鎖鏈堂





  安頓好後,立刻出發,第一件事再次探訪米高朗基羅的梅瑟像。

  梅瑟邊位?阿豬必然這樣問。唔緊要,我們多數稱為摩西,即是分開紅海,帶領希怕來人離開古埃及到達應許之地的那位,著名電影《十誡》講的正是摩西。

  反正是翻譯,叫梅瑟或摩西都唔緊要,知道是誰便可。

  聖伯多祿鎖鏈堂就在民宿附近,不用步行五分鐘,也解釋了為何住在這裏,因為每天經過都可以入來參觀,更可靜觀憤怒的摩西。

  如要更仔細參觀教堂,可在維基百科意文版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incoli,跟隨內裏介紹,沿建築不同找到歷史留下的痕跡。

  之前已經來過幾次,不過仍然覺得神奇,就是教堂供奉的鎖鏈。「興建這座教堂是為了供奉聖伯多祿在耶路撒冷被監禁時所戴的鎖鏈。根據傳說, 歐多西亞皇后(瓦倫丁尼安三世皇帝之妻)從耶路撒冷帶回這條鎖鏈,將它贈送給教宗良一世,當教宗將這條鎖鏈和聖伯多祿最後關押在羅馬馬梅爾定監獄時所戴的鎖鏈放在一起比較時,這兩根鎖鏈竟然神奇地結合在一起。目前鎖鏈保存在聖殿的主祭台下面的聖髑盒。」(維基百科)

  現時教堂隔鄰的修道院已改為大學工程學院所在地,教堂建於五世紀,記得第一次到來時,從外表看根本唔覺得係一間教堂。

  下次再有機會,不妨走入學院,欣賞後來加建的迴廊。

星期三, 6月 12, 2024

上網



  意大利有幾間電訊公司,現時也要實名登記,不能隨便買張電話卡上網,旅行只是兩個星期,只要住宿地點可以上網便可以,不用買卡也行。

  其中一間TIM,原來使用寬頻,同樣提供有一個解碼器,這個盒包括了寬頻上網,網上電視、亦有WiFi訊號,不用再加一個路由器,基本上這個盒已解決了所有,連信用卡讀卡器也可插上,非常方便。

  當時工作人員指示,接收WiFi,按盒背的password便可,我們沒有立即使用,待她離開後,先放好行李,打點好後才安坐廳中上網,準備下一個旅遊地點。

  智能電話上顯示了「TIM-29789769」這個WiFi名稱,可是照Password鍵入,卻顯示密碼錯誤,點解呢?

  上網與否其實不要緊,改為研究這個寬頻接收器,近十多二十年間,這些電腦與上網產品,多由中國製造,可是自從前幾年開始,部分原先使用華為路由器的公司,亦已改用了hp或其他牌子,至於邊度製造無研究,這次終於看到這些產品由越南供應。

  明明寫着「Password」無理由有錯,後面一連串英文字母亦無可能有人會花時間更改。至於「Chiave」何解,這個不似英文相信係意文,當時亦不知點解,於是改為嘗試鍵入這一大串由英文字母及數字組成的編碼,結果這個才是真正的password。

  至於Chiave的意思,真的是意大利文,答案係「鑰匙」。

星期二, 6月 11, 2024

羅馬民宿


  闊別四年,羅馬的住宿貴了很多,以經濟為原則,選了一間民宿,設有小廚房,早餐晚餐也可以在這裏解決。

  地點在鬥獸場附近,鄰近學校,日間熱鬧晚上寧靜。

  從奧維耶托坐火車回羅馬個多小時便到,本來很順利準時到達,奈何地鐵購票出了小問題,令我們有些措手不及。

  之前的車票屬即棄式,即出閘後再沒有用,如今改為儲值式,除了票值再加0.5歐元儲值卡費,而自動購票機的信用卡感應器不太靈光,換了三部機才能買了兩張,浪費了一些時間,好像回到家一樣。

  來到鬥獸場站,亦幸運遇上電梯失靈,搬行李可不是問題,而是要在人潮中左閃右避才走到出口,繼而走過一條欣賞鬥獸場的最繁忙通道,結果比原定時間遲了半個小時才到門口。

  預約了工作人員站在入口相遇,可是意式大廈卻沒有門牌編號,Google地圖只顯示最近的位置,智能電話剛巧也沒有訊號,如何是好呢?

  不用怕,自知我們兩個額頭已鑿了一個「笨」字,那位工作人員見兩個傻頭傻腦四圍找,唔使問一定是這兩位,她上前來相認,大家不用開口,已知是甚麼一回事。

  民宿在四樓,工作人員吩咐,如果要倒垃圾,可放置在入口大堂內有單位編號的黑桶內,可回收的放入綠色桶,垃圾不多的話,只須放入室內垃圾桶,由她們處理。

  房間算大,有一廳一房,只是廁所連浴室較細,不過對於我們來自特區香港來說,已經足夠。

星期一, 6月 10, 2024

Orvieto奧維耶托火車站




  意大利有些奇怪,在歐洲不算太富有,可自有一股慵懶的韻味。

  早上好像沒精打采,唔飲一杯咖啡提不起神來,那種色調散發着深藏若虛,有待發憤的姿態。

  連遊人也受感染。

  如果不太趕,在這裏住多晚也可以。真係要離開的話,飲多杯咖啡談談往事再坐火車也未遲。

  剛才把鎖匙交給房東時他好像這樣說的。

  可能佢未瞓醒。

  昨晚盛滿回收紙皮的垃圾桶大部分已放回原位,除了要清掃外,不見盛載垃圾的黑色桶,可見亂中有序。

  拖着行李走在街上,為何行李箱的幾個轆這麼容易損壞?不就是因為那些碎石路嗎?

  本來忘記了奧維耶托火車站,幸好還有點時間,可以留下幾張照片。

星期日, 6月 09, 2024

「霸」





  每在傍晚散步,都喜歡說第二天一早來霸廣場,喜其無乜遊客。

  但係大部分時間都係得個講字。

  這天早上,行李已執妥,尚有時間,於是外出早餐兼散步,更可以霸廣場。

  不知是否有走難意識,我們特別喜歡用個「霸」字,無論入茶樓或是上巴士,如果坐船,更是衝上船霸個好位。

  唔好講以前,今天仍會聽到家長教導子女「行快兩步入去霸個好位先」,似乎這個意識仍揮之不去。

  旅遊的熱門地點,無論早晚都係咁多人,想靜靜欣賞,必須一早一晚。

  晚很難,主要怕太優靜。早好一點,大賊應無咁早起身,而且光線也夠,影張相也容易。

  早上教堂廣場沒有幾個人,連清潔工人也未到,送貨工人已開工。太陽斜斜照下,開始帶來溫暖,無意中把影子留在奧維耶托。

星期六, 6月 08, 2024

晚餐

  明天便要離開奧維耶托,於是把這兩天買回來的食物,一次過拿出來,弄成晚餐。

  其實只有意粉和麵包之前剩的,沙律則是新鮮買回來,連果汁也沒有,飲的是清水。

  軍仔繼續拿着電筒,在今時今日智能電話已有了電筒這回事,一個智能電話已經包括了旅行資料、地圖、車票、入場券、相機、電筒、通訊錄等,甚至信用卡也包括在內,為何還要帶電筒?

  帶個電筒旅行,主要為了預防旅館酒店萬一停電火警,漆黑一片用來照明,但係幾十年間只遇過一次突然停電(事前有通告),電筒幾乎從來無用過。

  這樣是否電筒無用?當然唔係,預防永遠都係預防,唔一定用得上,但係萬一遇上時就會覺得有用。不單預防,有時還要實習,不然到時唔知點用。

  所以軍仔唔怕重,帶電筒帶多個袋多兩三支筆帶多件衫,阿嫲話出門無六月。

  咁使唔使帶多啲錢?

  都想,不過事實無幾多。

星期五, 6月 07, 2024

Attigliano火車站





  無論從羅馬過來,或是從奧維耶托前往維泰博,都要在這個火車站轉車。

  這些地區火車或是通勤火車,票價一般不會太貴,所以也沒有提早預訂而有特價票這回事。

  來過意大利幾次,特別喜歡意大利獨有的藍色底白色字,簡潔而又有意大利的顏色,至於同一個站名,點解個「o」字或是「a」字等,中間有時有一劃有時無的原因,留待下次再研究。而也許只有妹仔才會留意。

  旅行喜歡火車,也喜歡巴士,火車平穩,巴士很有上路的感覺,這些都是以前年輕所喜歡的動作,把行李放入行李廂,無對號的話找一個近窗的座位,看着景物快速後移,往下一個目的地。

  火車永遠有一個距離,就是坐在月台上等,看着別的火車來了又去,看着載自己往目的地的火車入站,既期待又害怕,要往下一站,不知又是一個怎樣的新開始。

星期四, 6月 06, 2024

查證件



  通往Viterbo Porta Fiorentina火車站的道路上有些混亂,大概有一個巴士站在附近有關,而站內則十分平靜,乘客也不多。

  自從這三年來的隔離政策,大部分售票已改為自助式,這裏有三幾部,找了一部近月台的來售票,因為安置在一個角落,不怕有人走近。

  唔好以為選簡體中文會看得明,自動售票機會以所在站為始發站,只要輸入目的地,立刻顯示最佳時間及前往方式,包括轉車時間及地點,購票後車票上有齊所有資料,不怕出錯。

  唔好以為寧靜的火車站無事發生,上了火車後,見有個警察(有可能是憲兵)從火車站出來,然後橫過月台走上火車,逐卡檢查乘客的證件,車票除外。

  這位警察很酷,只有點頭和輕聲講句唔該(意文),當他來到面前,示意檢查,初時還不明白係車票還是其他,於是問護照?他點頭。

  他翻開證件,抄下幾個字,然後交回後繼續他的工作。

  重要一件事,上火車前記得打票。

星期三, 6月 05, 2024

有點面熟

  步行至運河區,經過市中心,見一個銅像豎立在廣場,有點面熟,好像在哪裏見過?

  維多利亞公園足球場上有一個安座的銅像,是維多利亞女王,在六個足球場正中央。

  點解一個係坐一個係企?兩者有何分別?

  這次只係路過,沒有詳細瞭解,下次有機會再細讀這位俗稱「肥婆奶奶」的歷史,然後嘗試找出當中的分別。

星期二, 6月 04, 2024

與羅馬有關

德國巴特薩爾茨代特富特4用ⅡⅡ的鐘面(維基百科)

  中文數字寫法,簡單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大寫壹弍叁肆伍陸柒捌玖拾,或弍寫成貳,叁寫成参,肆寫成䦉等,有些可能係異體字。

  中文都有零。

  至於現代,都係阿拉伯數字最好,即0123456789,真係偉大發明。

  原來羅馬數字只有七個,「即I(1)、V(5)、X(10)、L(50)、C(100)、D(500)和M(1000)」(維基百科)。

  點解羅馬數字無零?,原來「需要注意的是羅馬數字中沒有『0』,與進位制無關。一般認為羅馬數字只用來記數,而不作演算。」(維基百科)

  如果寫1,羅馬數字寫成「I」,2係「II」,3係「III」,5即係「V」,咁4呢?羅馬數字是有一套「標準」形式,其中一項「右加左減」,即是寫4的話,是「IV」,6是「VI」。7當然是「VII」,8係「VIII」,至於9唔係「VIIII」,這是錯的,正確係「IX」。詳細見維基百科。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說明「德國巴特薩爾茨代特富特4用ⅡⅡ的鐘面」。個六無錯係「VI」,但點解個四字真係用了「IIII」而唔係「IV」呢?

星期一, 6月 03, 2024

維泰博午餐


  不想太花時間找餐廳,於是就在火車站附近的一間快餐店食三文治。

  聽聞意大利人過了中午後不會再飲泡沫咖啡,但對於我們來說沒有這回事,就算傍晚飲一杯,意大利人都會面不改容——心中點諗是他們的事——為你專心製作,有時更會送上一片美味餅乾。

  本來立食與坐食價錢會有分別,但這間屬快餐店屬堂食,收費一樣,更有送餐服務。

  剛巧有三個本地人唔知去完邊度郊遊,一入來先飲支汽水,然後再飲咖啡和食三文治,見他們一身運動服,鞋上有泥,大概去完行山遠足。

  從主要馬路行至Viterbo Porta Fiorentina火車站,要經過一處巴士站,旁邊有一批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有些擺地攤,有些拿着幾個斜揹袋售賣,有些賣玩具等,似乎有些混雜。

  可是這條是必經之路,路過會否有些麻煩?我們放慢了腳步,見有標準當地人若無其事路過,附近亦有學生站在一旁等巴士,亦無特別事發生,於是我們立刻跟隨,順利經過。

  也許我們多心,現時歐洲受非法移民所困擾,而意大利是西歐的第一站,我們難以分辨,還是以小心為上。

星期日, 6月 02, 2024

買火車票


  從Viterbo Porta Romana出來,以為火車站就在城門外,可是還要走一段路,亦要上落樓梯,不過亦可欣賞維泰博的另一面。

  這個火車站沒有火車回奧維耶托,從售票機上顯示,會先教步行至Viterbo Porta Fiorentina站,然後才有火車,中途要轉車。

  先影下時間表,然後再開始繞着城牆,走向另一個火車站。

  步行時間約二十分鐘,不可說太遠,看着古舊的城牆,討論着為何不拆去,然後「改善」居住環境,興建多幾座高樓大廈,既有新火車站又有大型商場,國民生產總值又能提高,何樂而不為?

  如果係咁,我們為甚麼要來維泰博?那時維泰博只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和其他沒有分別了。

  這次被巴士的遙遠路程影響,也沒有好好準備,下次有機會到羅馬,必定找一日再來維泰博,希望找到新與舊的不協調。

星期六, 6月 01, 2024

又係唔知畀邊個睇

  路過金鐘巴士站,城巴工作人員正在更換路線牌,新的設計就是這模樣。

  來到金鐘,相信大部分乘客都知這裏就是金鐘。至於月台,這種劃分,相信來自外國。火車有月台,輪船是碼頭,巴士應為巴士站,至於月台,應來自外文的翻譯。

  巴士站不會像火車站,行錯一個月台相差很遠。巴士站一般不大,理應路線的字型較大才對,乘客容易找到要搭的巴士,可是現時卻要先找對了月台,才看到巴士路線。

  莫非巴士路線也像火車一樣,會有顯示屏顯示90B在D6月台上車,30X在D5月台上車等,如果真的是這樣,這才應該用月台來劃分,不然那個月台唔知有咩用。

  大概又係巴士公司規模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