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6月 30, 2006

在這一天裏,本來要做124頁,奈何不能全部由自己一手處理,有點失落。不過也沒有辦法,全部由自己重新做一次,因為同名的機會很高,唯有放棄。算吧,再 做一次亦沒有可能,況且不可能樣樣事情都完美。明天要更加努力,想一個新的方法,要減少同名的機會,自己必須記著每一個步驟,才可防止出錯。

為何不給我一點自由。

星期四, 6月 29, 2006

中午途經紅磡火車站,見到一份甚麼都自稱第一的報紙派發世界杯號外,經過的人很多,負責派發的員工很殷勤,但接受這份號外的人卻很少。曾經試過站在街頭派傳單,知道被拒絕時的失落,於是上前接下薄薄的一張號外。

看世界杯的,早就知道賽果,或是已經看了比賽;不看世界杯的,根本沒有興趣知道有關世界杯的消息。現在不像從前,家中沒有收費電視,也可以從電腦中知道消 息或是從網上看到比賽;如果沒有收費電視或電腦,從電台或是中午電視新聞已經知道最新消息,哪究竟有甚麼人對這些號外還有興趣?

免費派報紙沒有問題,但是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並不是即時可以看到其危害的結果。世界上沒有免費午餐,政府應該立例向派發免費報紙的報館收取處理廢紙的費 用,例如派出一份收五元,而能夠收回一份的退回一元,這樣做每一個人才會珍惜每一份報紙,重點是不要再為地球製造更多垃圾。

內疚 許美嫻(小孩不笨插曲)

不斷的摸索自己 企圖改變一些歎息
我知道你對我的期許 是將來眼光的抵禦
你今日無助的詞句 都帶著明日的訊息
我知道你對我的心意 而我就是有心無力

我還有什麼可以給你 我不斷的問自己
我不斷的想 不斷的在找尋

Chrous

我知道你一直都辛苦 為我默默地付出
就算流淚也不承認你哭 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所以我用盡我的全部 來告訴你我沒有認輸
還有什麼可以給你 我的爹娘我的父母
還有什麼可以給你 我的爹娘我的父母

星期三, 6月 28, 2006

  巴西勝了加納三比零,同事們見面時第一句便問贏了多少。究竟觀賞足球賽事,和賭博有甚麼關係?

  賭博和欣賞是兩回事,請不要混為一談。如果你參與賭博,就請不要說你是在欣賞一場足球比賽,因為在觀賞時,你的心態已經改變,再不能全心全意欣賞,你的心情會矛盾,並不會為精采的入球而歡呼,而是為了贏了錢而高興。

  不過也算吧,再說下去也沒有用,你們喜歡低質素的生活方式,隨你們喜歡。你喜歡賭博,便承認只為賭而看足球,請不要在我面前扮足球專家。

   足球有太多的偶然、太多的幸運、太多的不公平、太多的爭議,可惜的是太少的入球;另外為何至今仍不見有人提出足球改革。排球規例已改革、乒乓球的規例 已改革、籃球的規例已改革,就算羽毛球的規例也已改革,為何足球的改革如寸進?不要說有爭議才吸引,那種不公平的比賽,看不到有不可挑戰的可能。

  香港人喜歡看足球,真是有點笑話,如此劣質的所謂足球評述員也可以容忍,就可知道香港人觀看足球賽事的水平去到那裏。相信全世界只有香港才有這些不知所謂的體育運動評述員。真好,香港又多一個甚麼第一。

星期二, 6月 27, 2006

公司為照顧員工需要,決定可以一面工作一面欣賞世界杯足球賽事。不要以為這是甚麼德政,還不是權力的表現和證明自己的存在而已。歡呼聲最大的、最肉緊的、最多評論的,只不過等同自己是高級的員工而已。

這就是「存在價值」,你不這樣做,別人絕對不知道你的存在。

這是甚麼道理!

星期一, 6月 26, 2006


  青春猶如方糖,對吧?
  有棱角的、易碎的、荒唐的、甜蜜的,這種甜蜜是要親身用舌尖的熱量才能融化,才能品嘗。你總不能隔岸觀火,人生總有這麼一個階段,一個做甚麼也真誠的階段,他們可笑也可愛。笑他們,皆因我們曾經荒唐過;愛他們,因為我們亦曾甜蜜過,我們正正擁有這種青春。

  這是一本中五學生紀念冊內的序言,問是誰寫的?答是出自一齣電影。……

  序言是用手寫加上手繪上色,她們沒有留意當中有錯字,留意的是整本紀念冊的成果。也許如序言中所說,她們正正擁有這種青春,內裏容或有錯,但不減的是那份熱誠。

星期五, 6月 23, 2006

網上有這奇怪的兩句,記錄如下:

多一點外國音樂,少一點本地噪音。

星期四, 6月 22, 2006

下午工作挺忙碌,似乎只為「弄權」服務。反而有兩個中學生,要製作一本紀念冊,全彩色影印,整本要約七十元一本,這個報價本來連自己也覺得貴,怎知回答是 預算之內。還想替她們盡量節省金錢,腦中不停想著如何以最低的價錢爭取更好的回報,以便可以將價錢訂得更低,我們賺少一點沒有所謂,她們留下美好的回憶才 是最重要。

要價錢低,我們就要花時間處理得更好,精神與時間的付出,我們還覺得是值得,看見她們純真與燦爛的笑容,期望著一本特別的紀念冊。為這些辛苦一點,總比為「弄權」的事情而繁忙,來得有點安慰。

唱機在唱著藍戰士的《痴痴愛一次》,不是我們沒有了愛,而是想找回那一份痴。

星期二, 6月 20, 2006

網上節目說及霍金來港,談及宇宙與時間。知識所限,不會明白他在說甚麼,轉而從浩瀚星空看人生問題,在這無窮宇宙中一百五十億年裏,地球的形成約在四十五 億至四十六億年前,如果以二十四小時來表達地球的形成過程,人類只是出現了三兩秒。節目中還談論一首詩,是白居易的「蝸牛」:

《對酒五首》之二「蝸牛」 白居易
  
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痴人。

蝸牛的典故,可能出自莊子,白居易另一首也曾引用「蝸角」,資料如下:

《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注:「誠知所爭者若此之細 也,則天下無爭矣。」後稱由於細小之事而引起爭端為蠻觸之爭。唐白居易長慶集七一禽蟲十二章詩之七:「蟭螟殺敵蚊巢上,蠻觸交爭蝸角中。」

莊子是用這個故事來勸諫魏惠王不要因齊威王背約,為報匹夫之仇,便要率二十萬大軍去攻伐。姑不論史上的魏惠王是否真有此事,在戰國時代,這種為土地而爭的 狀況是現實中不斷上演的一幕,觸蠻二氏處於蝸角之中,正如魏國處於宇宙之中,只為一丁點的小事而爭,不是很愚蠢嗎?莊子蝸角之爭的故事也足以對所有好爭愛 鬥、器量狹小的人有所啟發。

說到「愚蠢」與「啟發」,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同,各人有各人的體會,毋須在此說明,不過網上如此寫,也如此記下。

「塞爾特之虎」

  上星期六(6月17日)晚上在會展中心看了由Michael Flatley主演的《Celtic Tiger》,對於Celtic這個字不明白何解,於是上網找資料。Celtic譯作塞爾特,全名就是《塞爾特之虎》。之後轉移上台灣的網頁看如何介紹這 一代舞王,因為這齣舞蹈先在台灣演出,之後才來香港。台灣的網站有較詳細的介紹,包括愛爾蘭舞的起源、主角介紹,整個節目的介紹等等(以下內容主要出自 http://www.kham.com.tw/event/2006/tiger/01.htm)。

關於愛爾蘭舞 About Irish Dance
  Irish Dance愛爾蘭舞,顧名思義就是愛爾蘭人所跳的民族舞蹈,在過去英格蘭(不列顛)尚未統治時,他們的舞蹈是隨興起舞;但在十六世紀英國開始統治時,英格 蘭的國教是不准男女生有任何肢體上的接觸,所以剛開始是不准跳舞的,但是愛爾蘭人還是偷偷的在田裡跳舞,久而久之,英格蘭也開放跳這種舞蹈,不過嚴格禁止 男女有接觸的動作,所以要求雙手要貼緊於雙腳旁,不能有手的揮舞動作。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愛爾蘭舞為何雙手沒有動作的原因。

關於愛爾蘭之虎 Celtic Tiger
  雷霆萬鈞、氣勢磅礡的《愛爾蘭之虎》震撼了全球的觀眾,但對於它的創辦人麥可‧佛萊利(Michael Flatley)而言,這更是畢生目標的實現。他同時也向世人宣告,舞王復出,王者再現。麥可又重拾舞鞋,再次站在全世界喜愛他的觀眾面前。
  麥可‧佛萊利乃是國際知名的舞蹈大師,現在,他無可比擬的舞蹈技巧與表演藝術將完美的融合在這場史詩巨作中,以舞蹈和音樂融合愛爾蘭的精神與歷史,帶給觀眾全新的體驗。同時,這部傑出的作品也將愛爾舞蹈以充滿生命力的藝術形式呈現出來。
  麥可表示:「《愛爾蘭之虎》描述了一個民族的壓迫,老虎本身則象徵了他們在為自由奮鬥的過程中,內在精神的覺醒。節目內容精采萬分,故事情節刺激緊湊,絕對是你從來沒有看過的驚奇表演!」
  少有一個民族像愛爾蘭人一樣在世界歷史的舞台上佔有如此特殊的角色。
  愛爾蘭戲劇化的歷史背景給了麥可整個節目的藍圖。故事自居爾特民族的故事展開,從一片漆黑的舞台上,傳來令人悸動的踏步聲,正式揭開這場表演的序幕。 【愛爾蘭之虎】以最成功的方式結合音樂、舞蹈、舞台與服裝設計等不同領域的專業技巧,共同創造出這個大膽創新的舞蹈巨作。
  和我們一同加入這趟通往歷史的旅程,發現愛爾蘭的人民如何藉著勇氣、智謀以及對於自我命運的認同感,進一步在這個世界上找到自己的定位。

  上半場的表演以愛爾蘭的歷史為主,它描述了愛爾蘭人民熱情的靈魂為了自由而戰的過程,這條漫長的旅程在基督誕生之前就展開,面對好幾個世紀的艱困與壓迫,愛爾蘭民族一直展現不屈不撓的勇氣與力量,最後愛爾蘭終於獲得獨立,人民也再次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
  從一片漆黑的舞台上,傳來令人悸動的踏步聲,揭開這場表演的序幕。《愛爾蘭之虎》成功的結合音樂、舞蹈、舞台與服裝設計等不同領域的專業技巧,共同創造出這個大膽創新的史詩巨作。

幕次:
‧The Heartbeat of the Tiger 老虎的心跳
‧Dancing in the Dark 在黑暗中起舞
‧St Patrick 聖派崔克
‧The Sleeping Tiger 沈睡的老虎
‧The Vikings 維京人
‧Celtic Fire 愛爾蘭之火
‧The Garden of Eden 伊甸花園
‧The Red Coats 紅色外套
‧The Famine 飢荒
‧Four Green Fields 四片綠地
‧Bloody Sunday 血腥星期天
‧A Call to Arms 戰爭的呼喚
‧The 1916 Rising 1916年起義
‧The Banshee 報喪女妖
‧A Nation Once Again 重新建國

第二幕 ACT 2
  下半場的演出則是為了歌頌現代的愛爾蘭以及在它美國與全球嶄新的開始,不過《愛爾蘭之虎》本身不屈不撓的精神才是連結這一切的最大力量。藉由這項元素,本齣舞劇在台上交織出一幅精緻燦爛的圖像。
  舞王復出、創新風格加上令人屏息的特效,《愛爾蘭之虎》結合燈光效果、史詩劇情,成為獨一無二的演出製作,也為愛爾蘭踢踏舞表演豎立了一個新的標的。它優美動人的配樂在歷來的踢踏舞劇中更是無人能出其右。
  《愛爾蘭之虎》宣告了麥可‧佛萊利在事業上的另一個高峰。在這部充滿力量的全新舞劇中,麥可身兼創作者與編舞家,完全展現他源源不絕的衝勁以及對愛爾蘭文化傳統的獨到眼光。

幕次:
‧Freedom 自由
‧A New World 嶄新的世界
‧The Last Rose 逝去的玫瑰
‧Celtic Kittens 愛爾蘭小貓
‧Capone 壞蛋卡彭
‧Forever Free 永遠自由
‧Cowboy Cheerleaders 牛仔啦啦隊
‧These Colors Don't Run 永不褪色
‧Yankee Doodle Dandy 北方笨佬丹迪
‧Celtic Fire II 愛爾蘭之火II
‧The Celtic Tiger 愛爾蘭之虎

  今趟表演,竟然連場刊都沒有一本,幸好看了這個介紹才略知一二。第二幕的壞蛋卡彭,這是台灣的譯法,香港應該譯作卡幫。這是Michael的個人表 演,單是這一場,利用光影投射,焦點全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不愧有一代舞王之稱。第一幕有點歷史編排,第二幕則是現代的發展。新舊的配合,科技與傳統,帶給 人們開心歡樂的兩小時。

星期一, 6月 19, 2006

2006年6月14日《經濟日報》

天地良心 李純恩

可否不跟大隊?

  頂著世界杯巨大的壓力,終於看完了法國網球公開賽。
  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你想想看,在這一段日子裏,排山倒海的都是足球足球足球,你跟人家說看球,人家注定你是在看足球,但結果卻是網球,於是你就在別人的眼神中感到了一股壓力。
  這股壓力,來自一種群體對不合群者的歧視、蔑視,雖不至於今視,但也非常嫌棄。
  「現在是甚麼時候?你竟然還在看網球?」
  這也可以引伸到社會現象,一個逆潮流而行的人,是注定要承受巨大的壓力。
  這種壓力,使你覺得自己在一群羊裏學狗叫,是那麼另類。這種另類不但令你──如果把持不定的話──覺得不自在,其實也令群體分子覺得不舒服。
  群體分子理所當然覺得人是應該合群的,人人在喝啤酒的時候,你也應該喝啤酒;人人看足球的時候,你也應該看足球。
  但人人喝啤酒的時候,你卻喝紹興的太雕酒,人人看足球的時候,你卻在看網球,那就會讓群體分子覺得不順眼,如果有個群體分子暫離群體碰上了你,你的另類就更讓他覺得不安。
  這也就是特立獨行的難處,雖然人人都在讚揚「獨立思考」,但到頭來,巴士上出現了一個人人爭著講的阿叔時,連許多「有識之士」也顧不得細究那阿叔的精神狀況,而鬧哄哄加入「談團」了。
  世界杯也是這樣,你能相信突然之間有那麼多熱愛足球的人湧現嗎?跟大隊永遠是安全的,但是世界上最終被尊敬的那些人,卻都不是跟大隊的。

星期日, 6月 18, 2006

你們緊張甚麼?

同事們經常扮忙偷看世界盃賽事,自己則悠悠閑,上網找尋「愛爾蘭之虎」的資料,靚女同事經過,隨口問:「你看不看世界盃?」

「家中可沒有有線電視。」「可以上網看。」「可惜家中連電腦也沒有。我們很窮的。」「是真還是假?有錢去摩洛哥旅行,卻沒有錢裝有線電視?難道你不看世界盃?」

我不是不看世界盃,而是我刻意不去看,況且真正的世界盃,是在十六強才開始,你們緊張些甚麼?

星期五, 6月 16, 2006

世界盃足球賽舉行期間,聞說公司買了兩部投影機及五十吋銀幕,另外亦買了多部四十四吋大電視放於公司每一個角落,讓同事們一面工作,一面欣賞精采的足球賽事,尤其是巴西隊、英國隊、法國隊比賽時,更會讓全體員工暫時放下工作,專心留意比賽進行,並可大聲喧叫,慶祝入球。

凡同事能夠站於眾人面前,大聲評述、分析入球過程、或是失球經過、某球員的狀態、如果又能貼中賽事結果,將會獲得特別大獎,頭獎是飛往德國,除現場欣賞冠軍爭霸戰之外,更可旅遊德國五天。

星期二, 6月 13, 2006

幾乎同一時間收到匿名者四十八則回應,回應內容也是很一致。倒奇怪為何會有人這麼無聊,世界和平了麼?

另一奇怪的事,公司可以容許有同事一面收看世界盃賽事,一面有另外的同事在努力工作。收看賽事的同事還高聲歡呼,喂,你不尊重自己,請尊重其他在埋頭苦幹的同事們,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有世界盃,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你有你的看足球的自由,同樣我也有我的自由空間。

算吧,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難道努力的追求會有改變?我存疑!你們要低質素的生活態度,我只有尊重!

星期日, 6月 11, 2006

續……

Mary Cassatt(卡莎特,1843-1926)

要數女性畫家,已經少之又少,何況是印象派的,可謂鳳毛麟角,卡莎特(Mary Cassatt)絕對是繪畫史上的一朵奇葩。雖然她是美國人,但大半生都居於巴黎,跟印象派畫家德加(Edgar Degas)亦師亦友。她的美學觀、表達手法與一眾印象派畫家相若;內容方面,她愛從女性的角度出發,絕大部分作品以婦女為題材,有圍繞一般家居生活: Woman Reading in a Garden,Lady at the Tea table及婦女的天職:划船(The Boating Party),Two Children at the Seashore,畫面靜態祥和,母愛洋溢。卡莎特一生未有兒女,1914年失明之後,就再沒畫下去。


《劇院包廂的女子》

這是卡莎特在第四屆年度印象主義畫展展山竹一幅畫《劇院包廂的女子》,這實是她的妹妹莉迪亞。這是當代巴黎,每個月一百多萬人上劇院,因此卡莎特和印象主 義畫家一樣畫現代生活,不過她也畫其他東西。看看這女人,給左上角一圈人造光照亮,在女人臉上和身上投下陰影,她也穿著漂亮的粉紅色連衣裙,讓身體若隱若 現。這幅畫的重點是我們看到甚麼和我們看不到甚麼,女人看表演,我們看她;她觀賞表演,不過她也是觀賞對象。這也是用發自內心深處的印象主義筆觸畫的畫, 我們看到卡莎特將技術推至極限,不過畫中有另一個空間扭曲處,也就是背景的鏡子,因為這面鏡,我們知道劇院和發生的事,卡莎特運用雷諾亞、德加等印象主義 畫家的方法,在畫中製造更多空間,這是擴展空間觀念的一個方法,不過她做了一件難以察覺的事,倒影不是和畫平面平行,你看不到幾乎直接在她背後的反射,有 這種暗示,畫家或觀看者會問為甚麼他們不在畫裏,她調整鏡子的角度,她這樣做讓我們察覺到象徵意思,畫一方面反映世界,這幅畫反映的就是現代巴黎生活:夜 生活,不過她同時讓我們知道這是虛構的。畫評家對這幅畫評價極高,人們寫道卡莎特作品裡顏色的精緻交響樂,不過她也得批評,批評者居然是美國人,他說這就 像一個長期忠黃疸病的女人,在劇院、包廂裡和扇「搏鬥」,他說這是他一無所知的新運動或新畫派。某方面來說對卡莎特是好事,因為她和其他印象主義畫家一樣 受到嚴厲批評,不過對她最重要的是其父的反應,他最初反對她做畫家,不過他說現在她名揚畫界,另外兩個特性出現了,第一是她開始以不同觀點畫系列或探索主 題,事實上,《劇院包廂的女子》的主題,是她後來挑選的;第二是她開始更投入試驗繪畫和成名過程。

儘管卡莎特進入印象主義這激進新世界,她仍然有諸多制肘,沒有打破主要禁忌,一個體面的女人很難完全投入咖啡廳和林蔭大道的公眾生活,而且更令人惋惜的, 是卡莎特的工作因為照顧家人而中斷。其母經常生病,更糟的是1882年11月,其妹莉迪亞去世,卡莎特悲痛欲絕,等到1886年最後一次印象主義畫展才參 與。印象主義告終對卡莎特絲毫無損,她開始也許是繪畫生涯中最多產的時期,她開始嘗試製作板畫,她最初自來受巴黎美術學院大型展覽啟發,展出725幅日本 木板畫,包括喜多川歌?、歌川廣重等人的板畫,你一定不能錯過,她向朋友伯思摩利索寫道,我朝思暮想,甚麼都不想,只想著銅上顏色。雙親患病,她只能留在 當地,開始繪畫家庭生活的系列畫。有人說這些是平常景象,上流階級女人的日常生活,不過這些畫讓人知道繪畫史甚少記載的故事,從一個女畫的角度來看,技術 上來說,板畫創新而複雜,卡莎特融合了凹版腐蝕製版法和蝕刻兩種傳統,版畫也啟發了卡莎特的畫,例如她為1893年芝加哥舉行的世界展覽會畫的出色壁畫, 她受邀畫十二乘五十八呎,稱為《現代女人》的巨畫,卡莎特的壁畫被人形容為十九世紀女畫家最重要的作品,可惜不存在了,它顯示女人擺脫了最初屈從的枷鎖。 卡莎特在油畫板中心畫的是女人,採摘知識和科學的果實,有點伊甸園裡的夏娃的意味。卡莎特也畫過伊甸園的版畫,這是驚人之舉,當時人們只鼓勵略有名氣的極 少數女畫家畫粉蠟筆畫、肖像畫和小畫像,不過毫不驚訝的是,這作品被男畫家大肆批評,不過此畫啟發了接著幾十年眾多女人。

《船上舞會》

卡莎特畫完《現代女人》這壁畫後,去了法國南部安提保渡假,她在那裡畫了幾幅畫, 這畫是最好的,名稱是《船上舞會》。是要向馬奈1879年在沙龍展出的畫作直接致?,卡莎特其後幫一位美國收藏家買下此畫,她形容為繪畫最後定論,不過她 決定嘗試畫一幅後作,可看作馬奈繪畫的演變,廣更廣義來說是印象主義的演變,那稍縱即逝的特質,陽光在水面上閃耀,仍然在卡莎特的作品中清晰可見,細節十 分清晰,我們看到的是這大膽構圖,因卡莎特很容易暈船,為了畫這幅畫,所有東西都在岸上畫,她出海畫水的效果的素描,不過嘔吐大作,她只得租船放在沙上, 所以海就在背景,遮住頭和人物的輪廓,然後她請了三個模特兒,儘管看來像一家人,他們只是請來的模特兒,這個男人穿著普羅旺斯漁人衣服,她設定畫面,構圖 細緻而正視,構圖其實剪裁頗多,地平線和頂部天空只有一吋左右,你看得到這橫層,由船到海洋、到海岸、到天空,不過真正的張力在前景,彷彿你站在這作品前 面,你就是坐在船裡,你是讓人親近的畫,讓你進入畫景,然後幾乎像是,回絕觀看者,這男人離開畫裡的女人,靠近觀看者,不過展現出這種風格,卡莎特畫的帆 拉到另一邊,所以就有這拉扯的動作,所有線,由船的曲線到槳的線,到這男人雙手的線都向內,光將這近乎箭頭狀的形式投射在孩子面上,擴大了這些線,不過這 中心部分變得令人注目,人物間有張力,他們對望,有人猜想這是否父親或意指父親,還是只是船夫。不過說到底我認為這幅畫重要的,是卡莎特放任自如、細緻而 大膽的觀點,這作品表明她已經達到藝術成熟期。

卡莎特的父親1891年去世,儘管她悲慟不已,父親去世讓她解除束縛,她一生頭一次可以自己買房子。不過卡莎特仍無法避免自由的限制,她患病的母親。不過 她由九十公里外繁囂的巴黎到這掙謐郊外,仍能輕鬆過活。如果父親去世令她重獲自由,母親1895年去世,觸發了她最後一次的創作期,也許為了向母親示意, 卡莎特更用心探索母子的主題,這是繪畫史裡的主要主題,一般是聖母瑪莉亞和嬰孩,不過卡莎特畫的是溫柔富有愛心的形象,哺乳、沐浴和說故事給孩子聽,這些 畫某方面來說,可說是表達了她的渴望,卡莎特終生無兒無女,而且不止一次說自己嫁給了繪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卡莎特被逼到南部的格拉斯,不過她 很快回到布弗倫特,她最後十年在磨坊有一間畫室和版畫室,不過她更喜歡待在花園,因為她視力衰退,她有慢性白內障。1926年6月14日,瑪莉卡莎特與世 長辭,享年八十三歲,她在生時畫的畫很暢銷,不過她晚年也許覺得自己太迎合市場。


我 們很容易會誇大卡莎特的地位,她畢竟只是過去二百年最激進的繪畫運動印象主義的邊緣成員,她當然算是事業有成,不過她死後八十多年,塵埃落定,我想有兩點 已有定論,一是她是很重要的早期美國畫家,幫助建立文化推動力,其影響至今仍然明顯;第二,也許最重要的是,儘管她不喜歡別人叫她女畫家,她是二十世紀前 的先驅女性,少數名聲卓越的女畫家之一。現在是新世紀之初,女人至少在視覺藝術上與男人平等,要不是超越的話,瑪莉卡莎特的榜樣依然很有意義。

星期六, 6月 10, 2006

轉載自網上一段文字:

你不能左右天氣 但是你可以改變心情
你不能改變容貌 但是你可以展現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 但是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預知明天 但是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樣樣勝利 但是你可以事事盡力

星期三, 6月 07, 2006

從 歐薩薩乘車越過阿特拉斯山脈,沿途經過多變的山勢與地貌,除有人駕駛四驅車為樂之外,亦有人選擇踏自行車在公路飛馳,遇到美麗景色,將單車停在一旁,倚在 草叢邊,閑閑聊聊又一天。旅遊車停在路邊,讓我們遠眺埃本哈杜古城,這時就有兩名單車好手停下單車拍攝。本想拍下單車加古城,奈何等了五分鐘,女的仍在單 車行李箱找物件,只得放棄。

星期二, 6月 06, 2006

《立見天國》

《立見天國》,兩名死士身繫炸彈,乘車出發。語氣平淡、了無表情的問了幾條問題,到達時會怎樣?引爆炸彈會怎樣?之後會怎樣?……會有兩位天使迎接你上天堂……之後的事你不用理會……

對於要死的,可能沒有甚麼;但仍在生的呢?或如電影海報般,在生者的手剛巧遮蓋了死士的面,反而將自己變得模糊。

世界一體化之下,統一思想變得比以前容易。時移世易,我們還有沒有堅守當初所相信的信念?我們有沒有脫離當初所追逐的夢想?或是我們是否已經離棄了當初所關懷的對象?

星期一, 6月 05, 2006

昨天看《立見天國》時,發生了一件小事。事緣是電影放映至一個多小時左右,見有帶位員在戲院內巡視,不時站在最後排秘密向前偷看(我們坐在左邊最後排), 初時不知發生甚麼事,沒有多大理會,因要專心看電影。及後再有兩名職員走至最前排站好,繼後有幾個人從後入來,以電筒射照我們這一排的最內的位置,職員忙 說是前一排才對,電筒再向射照前一排,警員才表露身份,說是差人,有事調查,請出出來。事件擾攘五分鐘,正是電影最精彩的五分鐘。

警員要調查案件,或是拉偷拍的人是正常的事,觀眾受到騷擾在所難免。問題是事情既已發生了,事後半句解釋也沒有,那我們的知情權在哪裏?我不是要知道發生甚麼事(案件可能在調查中),而是要知道有一件事情在發生!

想想也感奇妙,雖說《立見天國》獲得最佳外語片金球獎,但是以這電影的知名度或是看這類型電影而選擇看「手震版」,相信沒幾個人願意付錢。不過實際上為了甚麼事情要勞煩警員介入,將永遠不會知道。

星期六, 6月 03, 2006

看見報紙一則新聞,「……達芬奇(即達文西)的《最後晚餐》便是一例。……」坊間大部分譯為達文西,例如書本與電影都是《達文西密碼》。誰不知這裏的第一 傳媒,竟然又要跟隨所謂新華社的譯法,說是統一名稱,將達文西寫成「達芬奇」。可笑的是,寫成達芬奇,又恐讀者不知是誰,要在達芬奇後面加上註。

其實用達文西或是達芬奇都沒有所謂,反正看的人自然會明白是誰,不明白的自然也會有求真的心,自行查出達芬奇或是達文西是誰。

奇就奇在有些名稱是跟新華社走,但為何有些又不跟隨呢?例如美國總統布殊,新華社譯作布什。莫非美國總統的名字,就要跟新華社對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