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4月 30, 2007

《硫磺島戰書》(Letters From Iwo Jima)

  第一次去金鐘AMC看電影,看的是《硫磺島戰書》(Letters From Iwo Jima)。中文片名叫「戰書」好像有點奇怪,但如果叫「家書」又過於文藝,似乎現今看電影也沒有多大留意電影的名字,也沒有留意名字背後的意思。
  自美國對日本投下原子彈,結束太平洋戰爭,之後美國對日本就一直有一種罪疚感,雖則在硫磺島戰役中美軍傷亡慘重,但是對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頃刻間死亡人數接近十萬,是人類史上前所未曾有。提早結束戰爭是對,但所背負的後果至今未忘。
  美國是戰爭的得益者,亦是戰勝國,對戰爭的解釋權亦得由美國作主。以前看戰爭片,大部分美國的敵人,包括越南(越戰)、德國(二次大戰)、北韓和中國(韓戰),可以說這些所謂「敵人」不是面目猙獰,就是全都印象模糊,有名有姓的沒有幾多個。
  撇開電影拍得好不好不談,看電影之前曾開玩笑說這齣電影是「美日勾結」之作,打擊對象是中國。也不談民族感情,生活在香港,看這些電影也不會帶任何包袱。不過,日本曾侵略中國,香港亦淪陷三年零八個月,戰爭片以日本人作題材,觀感上始終都要打個折扣。
  戰爭之殘酷,不用經歷也知道,在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戰場上,本來就沒有對與錯,分別可能在於為何而戰。日本自中途島一役,海軍幾乎全軍覆沒,太平洋逐島戰根本就是節節敗退,能夠負隅頑抗,全因日本崇尚武士精神。不知電影是不是帶有諷刺,幾個日本有名有姓的士兵都是自殺收場,而不是戰死沙場,包括渡邊謙所飾演的栗林忠道陸軍中將(雖然是假手於人)。而想戰死沙場的呢?無論怎樣也死不掉,連他自己也不明白那種荒謬。
  要忠於國,但在這孤島上,如何報國也是一個問題;記掛着未出生的女兒,才是求生的意志。當為國而戰變得模糊時,倒不如為自己而戰。麵包師傅與陸軍中將的選擇,本來是同出一轍,可惜的是地位的不同,結果亦有不同。
  電影有着反戰的訊息,欣賞敵人到向敵人學習,根本就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我們做不到,美國人是可以做到的。另一方面,因為日本始終是戰敗國,美國倒拍得輕鬆,但美國人也有他們的盲點,如果敵人是拉登,不知又會不會拍得如此正面?他們也是為他們所說的「正義」而戰的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