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0月 18, 2007

聖母神樂院






  位處大嶼山的聖母神樂院,如果由愉景灣或稔樹灣前往,約行大半個小時,並不是太遙遠。神樂院有間小教堂,沒有特色的建築,份外顯得樸實無華。教堂向海的一面,有TM兩個大字,若是乘船從坪洲過來,又知道神樂院的位置,一定可以看見Trappist Monastery這兩個英文字的縮寫。至2000年,改名為「Our Lady of Joy Abbey」。
  據「聖母神樂院滄桑五十年簡史」介紹,聖母神樂院的前身,是在河北省正定河灘,後來因為共產黨解放全中國,幾經走難與逃亡,覓得渺無人跡的大嶼山成立修院。
  教堂外有聖母像,一座中西合壁的小亭建築,紀念葡萄牙花地瑪聖母。從稔樹灣行至神樂院,沿途有十四處苦路,紀念耶穌受難。
  關於拜苦路,有文章可作參考:

苦路的逾越
  拜苦路,是我們教友熱心的敬禮。這敬禮,是仿效早期的朝聖者,往耶路撒冷,瞻仰基督受難的地方,體味救主為我們犧牲的愛情。自初世紀起,熱心的教友已開始往巴勒斯坦朝聖。十二世紀,歐洲各國教友,往聖地朝聖的,更絡繹不絕。他們回家後,依照在聖地看到的,做了一些紀念基督受難的亭子或紀念碑。十七世紀時,方濟各會士聖利安納St .Leonard of Port Maurice大力宣傳拜苦路。
  1731年,教宗格來孟十二世Clement XII,正式確定十四處苦路及拜苦路的敬禮方式。十四處苦路的事蹟,有些載於四福音,有些則屬口傳。
  現在,差不多所有的聖堂,都掛有十四處苦像,方便教友平日也可瞻仰敬禮。當然,也有不少地方,仍會設置戶外的苦路,尤其是著名的朝聖地,而香港大嶼山神樂院也在山上設置了。另外有些地方,例如露德,更特別設計了病人苦路,好照顧病者的需要。總之,不論何種設計,都為幫助教友默想基督的苦難,激發愛主之情。
  傳統定下來的苦路十四處,以基督死在十字架上,埋於墓中作結。今日,神學及禮儀的發展,強調不應把基督的苦難、死亡和復活分割;死亡是過程,復活是最終的目的。因此,現代的苦路,多已加上了第十五處,即包括了紀念主耶穌的復活,使逾越的訊息更為清晰,圓滿的救恩過程更被彰顯。
  走在基督的苦路上,看似是陪伴基督受苦,或把自己代入為西滿,在為分擔基督背負十字架的重擔。其實,不要忘記,在我們人生的路途上,基督每天都與我們同行,與我們一起受苦,時刻安慰我們,救助我們。就讓我們把自我埋葬,與基督共死,好能一心仰望復活的逾越吧。
(拜苦路資料參思高聖經學會出版社《苦路》及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逾越之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