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雅虎網看新聞,其中一則標題是「登記護士重現紓人手荒」,雅虎轉載自明報,內容頭兩段是這樣:
【明報專訊】一度關閉的葛量洪醫院護士學校再有「白衣天使」誕生,67名完成登記護士課程的畢業生,昨日逐個頭戴白色護士帽接過畢業證書。校長表示,隨著一批批護士「新力軍」離開課室、走進病房,相信可稍為紓緩本港的護士荒,有同學直言會視「搶人最激烈」的婦產科為理想出路。
08年再開學 兩年收生280
葛量洪醫院護士學校於1960年代成立,後因政府推行護士學位化等政策,於1999年代停辦;2008年因應本港護士人手短缺而再度「開學」,該院普通科護士學校校長關雄偉在致辭時表示,學校兩年來收生情况理想,每年兩屆共收約100名學生,迄今共有280名學生。
今年全港共有5000人申請入讀護士學校,他認為,數字反映護士課程受港人認同,成為不少學生的理想出路。首批畢業生在離開學校後,可前往醫院或社福機構工作,相信可稍為紓緩護士界人手緊張的情况。
這段新聞本來沒有甚麼,但一看年份,便知和特區香港回歸祖國有關,在此亂世,在此黑白不分的世界,不嫌抄得麻煩,在此記錄下來,待後人知道特區政府和第一任特首董建華之可惡,也懷念殖民地時代香港人之可敬。
記得以前到政府醫院看病或是住醫院,會見到不同制服的護士,包括藍色的和紅色的,包括學護在內,護士長多數是白色,頭飾也有不同,用以區分不同職級,至於如何區別,相信只有她們才知道,我們大概只知有登記護士和註冊護士。
想做護士,學歷與訓練有一定標準,香港在六十年代開始發展,那時能夠受教育的人不多,雖然大部分人可以入讀小學,但是中學競爭激烈,要經過升中試才能進入中學讀書,普遍教育程度偏低。除了環境,也和人的質素有關。那時一切漸上正軌,注重個人衛生意識加強,新醫院落成,需要大批護士加入行列,可惜教育跟不上,如何辦才好,正是政府考慮和面對的問題。礙於受教育困難,但有志者有心,於是政府與醫院開辦這些護士學校,訓練一批學歷未達卻受過醫護訓練的護士出來,解決護士不足情況。
看似權宜之計,實則提供晉升機會,日漸成為改變社會與個人生活水平,提高質素,慢慢形成向上爬的階梯,待改善製造的機會,也給了每一個人希望。
好喇,香港回歸,變成了特區香港,中國人自以為可以當家作主,叫甚麼外國人能中國人也能,英國人留下的都是計時炸彈,甚麼事都要學位化,可惜不知自己能力有限,所以決定1999年停辦了葛量洪護士學院,沒有給中學畢業生提供進一步學習機會,結果護士人手日漸短缺。
看見沒有!葛量洪護士學院停辦是在1999年,是回歸後兩年,而負責訓練的學院是葛量洪護士學院,是前港督的名字,即由前朝開辦,怎會是計時炸彈?還有,常叫甚麼「外國人能中國人也能」,即是中國人絕對不能!
後記:護士的資格怎樣,沒有詳細研究,只知大概。註冊護士與登記護士如何區分也是只知大概。不過,一個漸進的階梯才給予人有上進的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