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星期六,早上學人睇報紙,首先睇份免費報紙,頭條屬港聞,報道專家最新評估 破壞屬「毀滅性」 九寨溝勝景難復原貌,另一份好像屬於同一機構的報紙中國新聞以這則九寨勝景面目全非 自然遺產難復修排在頭條位置,內文第一段最後兩句交代了當地情況,「地震死亡人數昨天增至二十四人,四百九十三人受傷。」
愛國報章文匯報內地新聞也報道了九寨溝地震,九寨居民擠帳篷等回家,內文也沒有詳細說明九寨溝地震之後的情況,只大概說了「漳巴鎮有二十九個安置點,共安置八千多名受災人員」,另外十七個鎮「設置安置點二百四十九個,臨時安置群眾二萬三千七百七十七人」。
連在特區香港一份知識分子大報也以「九寨景毁 專家倡不修復 指不應改變自然 或有新風景出現」為題報道地震消息,已經知道全國——注意是全國——統一了如何報道九寨溝地震消息。
值得注意,二十九個安置點共安置了八千多名受災人員,即是一個安置點大概安置了超過二百七十五人,而另外十七個鎮的二百四十九個安置點中,大概每個安置近百人,才可臨時安置二萬三千七百多人。至於當地交通,房屋,糧食,食水,人及家畜,大自然環境等所受的破壞如何,新聞中再沒有詳細報道了。從幾份報章中所報道的新聞取態,給讀者的印象就是一切就好像已經回復正常,地震只是對旅遊勝地造成毀滅,對其他並無太大影響。
十九才子——並無貶意——在他的面書上再寫一篇長文【再次邀請你耐心看完這篇長文及覽閱此一名單】,講印刷媒體包括報紙不應被淘汰。沒有錯,報紙不應該被手機打敗,但每一次看見報紙這樣報道新聞,請問報紙存在還有甚麼價值?今天特區香港的所有報紙根本就是跟隨大陸的資料來源與取態來報道新聞,反正內容一樣,倒不如買份愛國報紙來睇,起碼給人的印象自己也像個「愛黨愛國」的人,將來批鬥時也不用解釋。
十九才子講得一點也沒有錯,日本人確是世界上優等民族,二十一世紀電子化時代,但印刷的報紙依然直排,連排版軟件與供電腦或智能電話打字都有直排原稿紙的版本,思想與制度可追隨西方,但使用漢字絕對傳統。
特區香港的確還需要紙張媒體,每個讀者都知道,只有「辦報的人」不知道,既然他們自取滅亡,廣大讀者只不過送佢一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