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3月 01, 2019

會唔會成年無公廁用?

  偶然翻閱網上新聞,話今年特區政府財政預算中預留數億維修公廁,星島日報消息指預算案有意用5億元翻新200個公廁,節錄其中幾段:

  【星島日報報道】全港有近800個公廁,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下星期三發表,消息指,政府將投放超過5億元,未來數年分階段翻新全港超過200個公廁,平均250萬元一個,以改善通風,公廁設施及衛生情況等,工作由食物及衞生局負責統籌。
  有食環署外判清潔工認為,政府肯撥款改善公廁環境是好事,因為不少公廁日久失修,而且經常都潮濕傳臭味,但前線員工最希望可以增設員工專用休息室,而無需在士多房或電錶房內休息。
  有市民就希望,政府將資源投放改善外判工人的待遇,提高工資,讓工人不用在公廁用膳。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歡迎建議,本港公廁情況長期被巿民及遊客詬病,早前曾約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再次反映公廁欠衞生,影響香港旅遊形象問題,提交需改善的公廁名單;認為政府不可以只進行翻新工程,亦要做好管理等的軟件措施,否則衛生情況繼續不理想,,都會影響外界對公廁的觀感,政府亦要與外判承辦商,商討如何改善前線清潔工人待遇。


  自從殖民地時代市政局唔知派幾多人幾多次到外國「考察」公廁,結果公廁衛生一樣咁差,但係自從供應廁紙和外出洗手已經算係改善,可惜那些劣質廁紙唔用好過用,未用已經散開,有時反而更狼狽。
  根據過往經驗,凡公用設施包括公廁行人天橋升降機等,無論興建或維修所須時間都是以年計,短則一年長則三年,以最近經過香港仔大道其中一部興建中的升降機為例,由二零一六年四月十九日開工,完工時間要在二零一九年四月二十三日,即足足超過三年,而所謂「完工日期」,前面多有「預計」兩個字,看來四月二十三日那天能否完工還是一個謎。
  以此推論,維修一個公廁起碼需時一年以上,或要兩年,那時位於主要地點的公廁暫停使用,亦要提供臨時廁所。維修要錢臨時也要錢,即係有維修建築公司和提供臨時廁所及清潔的公司長年有工開和保證有收入,是否升降機已興建得七七八,跟著維修公廁,看來係時候要查查承接這些工程的公司由那些人擁有,而這些生意如何有錢賺。
  這些不是最迫切,試想維多利亞公園近波斯富街的公廁一年半載無得用的後果會如何,也許才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
  錢嘛,特區大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