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月 30, 2009

嚴格嚴謹嚴肅

  明天是中國六十周年國慶,一心想一早起牀,坐在電視機旁邊,欣賞祖國偉大成就,因為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最龐大的巡遊隊伍、最先進的武器、最歡欣的群眾,心中想著這等偉大場面,已經感動到眼泛淚水。
  可是單位內的重要工作人員不是這樣想,他們寧願不看國慶巡遊,也是做好國慶。心懷這個想法,令人佩服兼感動。的確,國慶閱兵是北京的事,做好國慶,卻是我們的本份。
  做事一定要精益求益、嚴謹仔細,資料不應該在蒐集時核對,必定要選在最後一刻才查證,單是這一負責任做法,已經對這些工作人員更加尊敬。
  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一切希望都開始幻滅,早起看國慶閱兵終於都泡了湯。看不到閱兵有甚麼大不了,嚴格嚴謹嚴肅做好工作,才是使命所在。單是這一點,不禁對各工作人員肅然起敬!

星期二, 9月 29, 2009

愛黨愛國

  額頭鑿了愛國兩個字,披露了心中澎湃的情懷,於是問到愛黨又怎樣?
  愛中國,又怎能不愛中國共產黨?
  難道沒有聽過一首歌嗎?不過近日記憶力衰退,只記得開頭兩句:「沒有共產黨,沒有新中國……」聽到了沒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從這兩句便可知道,根本共產黨比新中國不知重要多少倍,所以話,愛中國,怎能不愛共產黨。
  過兩天便是國慶大喜日子,兼六十周年華誕,但是回頭想一想,十月一日只是新中國成立的日子,這一日,又怎能和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成立中國共產黨這個重大日子相比,所以全中國全人民一同慶祝的,應該選在七月一日。
  新中國成立,當然要慶祝,但既然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建黨的大日子更加要慶祝。全中國全世界的中國人,七月一日慶祝共產黨生日,這樣又可以比美國國慶(七月四日)早幾天,又可壓了美國人的浮誇,搶了先機。
  但七月一日,不正是香港回歸日嗎?真是他媽的!

星期一, 9月 28, 2009

何妨又跳躍

  下班每在深夜,遇著事事不順、心情欠佳時,倍覺歸家路遙遠、前途亦黯淡。
  世界不會因你而改變,也不會繞着自己而轉動,做每件事只有盡力而為,從中找到滿足的樂趣。知道自己渴望所在,知道自己失落的原因,無非都是無能為力。
  穿越黑暗的夜空,一輪半月掛天邊,未必能找到方向,不過盼望能找到希望。偶然會想到一首由盧國沾填詞、葉振棠主唱的〈何妨又跳躍〉,隨著沉悶的步伐,哼上一兩句「……一齊曬太陽……」暫時忘記困人的煩惱。



何妨又跳躍(填詞:盧國沾)

淚,流到你面上,你,可能心悲傷
願,恨意拋雲霄,一齊曬太陽
夜,還會有月亮,朝,天涯路漫長
願,伴你一齊找,找到人生的方向
許多鮮花種在兩路旁,處處飄香
靜靜慢步,何妨又跳躍,忘記往日何模樣
你,豪氣有萬丈,你,他年盡名揚
路,係要一人走,共楊柳同合唱

星期日, 9月 27, 2009

慶祝國慶

  早上出門赴考,經過大橋,見兩旁紅旗飄揚。處身旗海,心感祖國之興旺,精神立刻一振,應考必定順利。中午回家,才知東區走廊有長跑活動,以慶祝國慶,奈何晚上要上班,否則一定報名參加,賀我中華六十華誕。
  新聞報道中,有途人不滿封路致巴士改路、交通阻塞。這等途人真不知時移勢易,今天全香港為慶祝祖國六十周年國慶,區區改路封路這等小事也要投訴,香港人真不知滿足。
  傍晚六時前出門上班,心忖由維園出發的遊行應該完結了吧,交通可回復正常。誰不知遊行隊伍心情興奮,隊伍人群久久不散,如此巴士只停灣仔一站,之後繞出告士打道直達總站,比平日不知快了多少,心懷感謝,這是因為慶祝國慶所帶來的便利,但不知為何往另一方向的巴士卻大排長龍,可能巴士也有參加遊行吧。
  經過這一天,慶祝國慶的前四天,香港市民已經對偉大祖國充滿熱誠熱愛,每個團體都為了慶祝國慶,紛紛提早慶祝,又遊行、又舞獅、又酒會、又歌唱會、又音樂會等等,根本沒有這麼多假期、這麼多酒店、這麼多舉行音樂會的地方,所以在此有一個建議,以後凡我國國慶,一於前一後一。
  何謂前一後一?即是十月一日前放一個星期假,十月一日後又放一個星期假,以示香港市民對祖國國慶之熱烈慶祝。那時候,所有主要路道一律封閉,讓路給慶祝國慶的花車巡遊十四天,維港上空一連十四天放煙花,所有表演場地規定出租給愛國團體,用來舉辦慶祝國慶音樂、歌唱、戲劇晚會,一連十四天,又怎會沒場地?也因為不用上班,可以參加慶祝國慶的活動,遊行、步行、登山、游泳,為祖國盡一分力。這樣,電視台的新聞,一連十四天都是慶祝國慶的新聞,不愁沒新聞,國歌、歌唱祖國播足十四天,還會有人不懂唱?
  全港上下一條心,為了祖國繁榮昌盛,希望特區政府能夠從善如流,批准國慶放假十四天。

星期三, 9月 23, 2009

認第二

  先抄一段東森新聞(2009/09/23 20:04)報道:
  「無牌位、不擺遺照 臼井儀人神秘前往另個世界
  不幸墜崖身亡的「蠟筆小新」作者臼井儀人,家屬在22日在老家埼玉,非常低調的為他舉辦了葬禮,只邀請親友跟出版社員工一共30人,送臼井最後一程。這名享年51歲的漫畫家生前未公開露面,辭世後神秘地前往另一個世界。
  這項基督教儀式的葬禮全面對媒體封鎖,完全未對外公開。家屬依循臼井生前低調作風,葬禮上沒有遺照,也沒有放上牌位,以及任何有關小新的擺設品,只有在棺木上擺些鮮花裝飾,葬禮之後臼井遺體即被火化。家人也沒有按照日本傳統,在前一天為臼井守夜。至於會不會舉辦對外的告別式,臼井家族還在商討,暫時還沒有初步結論。
  臼井儀人在日本國內和海外都享有盛名,於11日前往群馬和長野兩縣交界的荒船山登山後行蹤不明,日本警方19日接獲登山客通報,在荒船山一處懸崖下發現一具男性屍體,20日經由收拾屍體和進行調查的結果確認是臼井,日方警方也判斷臼井很可能是失足墜谷。」

  今天早上看新聞時,意外看見一則新聞標題:「錯登〈小新〉作者照 兩岸傳媒全中招」。一見這報道報得這麼輕佻,以為香港的沒有錯,可惜完完全全猜錯,香港大部分傳媒同樣錯誤引用。為何會錯誤引用,就是因為香港傳媒只懂得抄網上新聞,自己不會求證。這又證明了香港傳媒大部分都是垃圾。
  不要以為這是個別事件,東森新聞還引用其他例子作報道,這則「蠟筆小新作者照片誤植烏龍事,呂副變倪副有前例」一針見血。
  錯了就是錯了,認錯便可,怎知香港的不知羞恥,還拿出來作新聞報道,以為自己沒有錯,兩岸傳媒才大錯特錯,真是五十步笑百步。
  翻開幾日前的〈AM730〉(9月17日)便用了正確的照片,可知總有有心人。〈AM730〉是免費報紙,喜歡認第二!

星期二, 9月 22, 2009

唔知咩「謎」

  昨日看BBC一段新聞「國慶臨近 北京商家暫時禁售刀具」,令人回到二千多年前,中國的管治方式確是源遠流長。
  前幾天有日本記者在北京被不明身份的人毆打,他們可知道,那天是甚麼日子?正正是九月十八日。九月十八日嘛,凡有血性的中國人,見到日本人都應該打一打。
  說到「國慶閱兵」,這更是一種虛榮。建政初年有閱兵,無非都是阿Q精神,自我陶醉;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停了下來,因為全國太混亂,還閱甚麼兵。鄧小平復出,為了一嘗軍委主席的雄風,於是實行大閱兵,之後幾個領導人都要閱一閱,江澤民要閱,胡錦濤當然也要閱,關五年十年咩事。可是想極都唔明,閱兵為何不在中共建軍日?而要選在「國慶」?中國不是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嗎?為何今年才得六十年?
  真是一個唔知咩「謎」!

星期一, 9月 21, 2009

小新

  「日本警方證實,在群馬縣荒船山發現的屍體,是漫畫《蠟筆小新》的作者臼井儀人。51歲的臼井儀人11日離開住所,前往群馬縣登山後失蹤,他的家人報警求助。警方昨日接登山人士報案,在荒船山一處山崖發現一具屍體。」
  知道日本群馬縣這地方,應該是在〈頭文字D〉。〈蠟筆小新〉在亞洲電視播出時,看的機會不多,因為在晚上播映,那段時間正值上班。剛播出時,聽聞投訴不斷,指〈蠟筆小新〉意識不良,教壞細路。可是漫畫明明是給成人看的,而電視版播映時間又非合家歡時段,何以會教壞細路?說到意識不良,更是難以說清楚,難道看電視的成年人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沒有看過漫畫原著,偶爾看看電視,小新喜歡說不文說話及做不文動作,作者藉一個五歲的小新,道出了成年人不敢說或是不敢做而藏於心中的說話,戳破了成年人世界的虛偽。小新一家人其貌不揚,絕不是以外表取勝,而是在內容上揭露人性的醜陋,每個成年人都成了小新挖苦的對象,利用童言無忌,透視成年人表裏不一。
  至於作者是否自殺,原因不明,會否因為太過投入知得太多人性陰暗,對人失去了信心而選擇了另一條路,不得而知。有時不禁覺得恐懼,笑聲之餘,人前人後兩個模樣,分不清真真假假,太透徹反而找不到希望。

星期六, 9月 19, 2009

我的志願



  我的志願是甚麼?
  讀書時我的志願是甚麼,真是早已忘記了,大概離不開做警察、做老師、做消防員,也許還有做清道伕。長大後才知道,社會上的行業有很多很多。
  前幾天看新聞,話說九月一日開學日,廣州特地攝製了一套短片,講述初入小學的學生談我的志願,答案大都大同小異,不過其中一個說出廣大中國人民心中的說話(特別留意2:00)。
  結果證明,中國建政六十年,國家之成就、教育之成功,早已植入小朋友,甚至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腦海,不得不相信,中國的燦爛盛世當之無愧。

  

星期五, 9月 18, 2009

松花江上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七十八周年。用「事變」來形容,多少有點日本味道。
  今年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六十周年,慶祝活動鋪天蓋地,歌頌的是近三十年的輝煌發展,連賀國慶電影〈建國大業〉也只談國共內戰,似乎新中國遺忘了一段抗日戰爭。
  中國是否就只有六十年?之前是怎樣的?
  太遠的不說,如果沒有推翻帝制、如果沒有民國初年的內憂外患、如果日本沒有侵略東三省、如果沒有滿洲國、如果沒有東北國軍之不抗日等等等等,新中國成立,難道只是建立在國共兩軍的幾年內戰?
  沒有前因,又怎會有後果?
  人類很善忘,看見今天建築在廉價勞工、世界工廠的血汗金錢之上的光輝盛世,卻忘記了上幾代人的血肉付出,特意找來〈松花江上〉這首抗日歌曲,以作紀念。



〈松花江上〉作曲、作詞:張寒暉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我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
整日價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哪年,哪月,
才能夠收回我那無盡的寶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麼時候,
才能歡聚在一堂?

後記:雖然覺得沒有甚麼好紀念,只不過喜歡在這個不分是非的年頭唱唱反調。以前慶祝國慶是愛國報紙的專利,近年連當年反共報紙都唯恐落後於人前,還問知不知道現在吹甚麼風。真是對不起,既不是牆頭草,怎知吹甚麼風!他們又可知道,今天電視台日唱夜播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也是寫於1935年,正是北方受蹂躪,南方風雨飄搖。鄉下婆說,〈松花江上〉這首歌是母親介紹給她聽的。重提抗日戰爭,並不是要反日仇日,而是要知道上一代人的艱苦日子。
根據「土豆網」資料,畫面來自〈孤島天堂〉,這電影應該是由香港電影公司所製作,內容也是講述抗日戰爭。主唱是黎莉莉

星期一, 9月 14, 2009

無有怕

  這個特區政府是一個甚麼樣的政府,從一首宣傳歌便可知道,這個特區政府是一個完全不負責任的垃圾廢柴無能無恥的政府。



  歌是這樣唱:
  誰人㷫烚烚要擘大個口
  誰人『VV暈暈』擘大個口
  誰人身體感不適
  就要响屋企休息
  返到學校學習練習齊合奏
  無有怕!
  病咗嘅唔返學
  返學嘅就無咁易病啦!
  齊齊多啲洗洗手
  若打乞嚏捂住口
  返到學校「戟戟及及」齊合奏
  無有怕!

  字幕卻是這樣寫:
  誰人感發熱要張開嘴巴
  誰人感暈眩快張開嘴巴
  誰人身體感不適
  便要在家裏休息
  回到學校學習練習合奏
  放心吧!
  染病的不上學
  上學的便比較不易染病啊!
  齊齊勤洗手
  打噴嚏掩着口鼻
  回到學校「戟戟及及」齊合奏
  放心吧!

  是廣東話不夠文雅?是廣東話難以寫出來?根本是你有你唱,我有我寫?還是特區政府想教我們中文?是寫唔出?唔識寫?還是亂咁寫?
  咁究竟係「放心吧」?還是「無有怕」?是無有怕應該讀成「放心吧」?還是放心吧正確讀法是「無有怕」?真是一個謎!

星期日, 9月 13, 2009

這個是甚麼地方?

  9月5日,馬其頓著名旅遊勝地奧赫里德湖一艘觀光船因為超載,在湖中斷裂沉沒,造成十五名遊客死亡,事後該國交通部長引咎請辭。
  香港今天發生工業意外,結果六個工人死亡。下午約四時看電視新聞,只見我們特區政府官員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到現場,只會說了一大堆數字,包括今年工業意外比去年少。
  今年工業比去年少又怎樣,一宗已經死了六個。
  那些甚麼工會中人、專家跑出說可能工作台不勝負荷、星期天開工地盤沒有人監督之類的推斷,實在想不通為何會出現這種未調查便猜測的情況?想為廢柴無能特區政府監管不力開脫?
  一個自稱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城市,竟然可以出現工作台不勝負荷、又竟然可以星期天開工就沒有人監督地盤之操作,這個香港(特別行政區),究竟是甚麼地方?

星期三, 9月 09, 2009

「我好自豪」

  李安在奧斯卡揚威,傳媒大字標題「華人之光」;美國派有華裔血統太空人上太空,傳媒即說是「中國第一人」;日本民主黨上場,委任華裔出任官職,報章同樣刊於重要位置;前菲律賓總統科拉桑逝世,又說她有華裔血統;奧巴馬政府有兩個華人任部長,兩人每次到訪,傳媒必然加註「華裔部長」的名稱在前。
  中國人在奧運奪得獎牌,必然又是甚麼中國第一;李娜打入美國網球公開賽八強,又會說是中國第一人;中國拿下乒乓球賽五個冠軍,一定又是「只有中國才做得到」。中國有全世界最多的外匯儲備,中國經濟增長連續三十年,亞洲金融風暴拖不垮中國經濟,世界金融海嘯中國更是絲毫無損。
  現在香港已經回歸中國十二年有多了,我們不就是中國人嗎?廢柴無能特區政府所宣傳的「心繫家國」不是早早已說:「我好自豪,因為『我是中國人』。」的嗎?
  在新疆採訪的根本就是中國記者,中國政府打中國記者有甚麼稀奇!打完之後再安插一條罪名,亦是慣常做法,四川可以說是涉嫌藏毒,新疆則是企圖煽動群眾,下次可能是叛國,分分鐘可以槍斃!
  等你哋班傳媒播「我好自豪,因為『我是中國人』。」播得咁大聲。

星期二, 9月 08, 2009

一班廢柴

  一條有生命的魚,無論牠是甚麼魚,是一條樣貌凶惡的虎鯊,還是一條有趣的小丑,只要一息尚存,怎可以由人類決定這條魚有沒有保育價值?而且這班人是一班廢柴無能的特區官員。
  今天康文署終於找來海洋公園工作人員協助捕捉福鱷,但為何今天會決定有幾條福鱷可以寄養在海洋公園?而前兩天所捉到的福鱷全部經康文署「人道毁滅」?
  由於福鱷體形較大,甚麼都吃,網上有一段短片,福鱷正吞下一條豬仔魚,所以並不適合養在人工湖內。在香港公園所見的福鱷,多由人所放生。養在人工湖,自然比養在魚缸快高長大。為免影響人工湖的生態,本來有必要移走其他外來魚,可是廢柴無能特區政府的康文署,事前考慮也不考慮,以為一句不適宜便可以趕盡殺絕。一班廢柴,做事從來不想想後果。
  養到四五呎長的大魚,早就應該問問海洋公園要唔要啦,仲要話有生命嘅魚無保育價值,係都要整死十幾廿條。呢班廢柴特區政府官員夠無鬼用,生存在世毫無價值,只懂破壞香港,咁呢班廢柴應該點處置?

星期一, 9月 07, 2009

玩轉身前事(The Bucket List)

  由兩大演技派積尼高遜及摩根費曼主演的電影,內容講及死前要完成未圓的願望,一次旅程走遍名勝古蹟,似乎所有願望都能達成,可是「要吻最漂亮的女孩」、「幫助一個陌生人」、「要飽覽群山浩瀚」等等似乎全落空,到頭來發現尋找的應該是心靈的安慰。
  早年看積尼高遜的電影是〈飛越瘋人院〉,一個追求自由、勇於挑戰制度的人,表現堅定而冷酷,自從〈閃靈〉之後,據說走火入魔,演技漸誇張與過火。至於摩根費曼,初看他時應該是〈月黑高飛〉,早前國際台有一套紀錄片講再生能源的,也是由他來旁述。
  電影並不如想像般深奧,反而過於顯淺,始終覺得美國電影討論死亡問題喜歡浮誇。一個富翁與一個普通工人,雙雙患癌,同住一病房,診斷最長只有一年壽命,於是兩人決意完成未遂的願望。旅途上的一切都是建築在金錢上,有如「一千個人生必去的地方」一樣,高空跳傘、駕心儀的跑車、去非洲草原看野生動物、去埃及登金字塔、印度看泰姬陵、中國長城騎電單車,只是登聖母峰時遇上風暴而不能攀登,似乎是一個遺憾。這些都是物質的。
  如果無錢又如何呢?是否一切都成空?最後筆鋒一轉,才問人生所要的追求,「有沒有令自己喜悅,有沒有令別人喜悅」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其實就是愛,不是單愛自己,而是要付出愛。電影內容傳統與保守,最後重回家庭。
  知道幾時死並不一定可以來一次實踐願望,其實每一天都應該如此,有一句古話不是這樣說的嗎:「珍惜每一天,尤如最後的一天。」對每一天、對每一個人、對每一件事物、對世界上萬物種種都要充滿好奇、帶著關懷,就算他朝躺在病榻上,都要嘗試充實自己。

星期日, 9月 06, 2009

有趣新聞

  昨天工作了大半天,並不是太順利,晚上悶熱在家,看了幾則新聞,覺得頗有趣。
  話說屯門為慶祝國慶,本月十九日舉行「國慶銀花耀屯門」,昨天大會派了超過一萬張門票。
  真係想極都唔明,難道放煙花是在室內舉行?如果不是,為甚麼看煙花都要取門票?
  另一則是康文署到公園捉福鱷。今天問到如何處置捉回來的福鱷時,康文署答覆打算將福鱷人道毁滅。其實康文署和廢柴無能特區政府從來都沒有打算活捉福鱷。從昨天新聞片看到,康文署工作人員拿著不合福鱷大小的網,而盛裝的圓形垃圾桶根本裝不下長四五呎的福鱷,另一處公園竟然拿竹籮裝魚,條魚想唔死都幾難,捉上來的福鱷屈在桶中,又無水,跌落地仲重畀人踢多腳,放回桶中變成全盆血水,咁不人道,竟然還可以厚顏無恥話人道毁滅。
  世界變,世界變回從前,街市賣魚佬都識先扑死條魚才劏魚,廢柴無能特區政府先整到條魚半生不死才識「人道毁滅」。唉,真係同魚唔同命,錦鯉可以係港督府新水池內暢泳,福鱷係公園游下水就話唔得,的確是親疏有別。

星期四, 9月 03, 2009

〈桔梗謠〉

  商業電台今年五十周年,忽然想起了一個節目,名為「宵夜十點半」,一個星期播出五晚,由晚上十點半至十一點半,分別由五個人主持,以介紹音樂為主,星期一好像由阮兆輝主持,多播和粵曲或粵劇有關的曲目。
  那時候並不是每個晚上都能收聽,星期二及三忘記了由誰來主持,星期五晚印象中是古典音樂,而星期四則是五晚中最喜歡的一晚,因為由音樂家于粦主持,多播中國音樂,有樂器演奏,也有民歌演唱,就是從那時開始,認識了很多包括不同民族的民歌。也因為這個原因,有一次由于粦指揮的音樂會在大會堂舉行,也有購票入場欣賞。
  轉眼可能已經是三十年或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應該是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香港正步入中興,漸成國際大都會,全世界的音樂都能接受和可以包容,也有電台節目專門介紹,從全無認識到初初接觸,繼而喜歡音樂,相信也是從那時開始。
  記得有一晚,于粦介紹了由關秀勤主唱的〈桔梗謠〉,是一首朝鮮民歌,節奏簡單,當時覺得歌中帶朝氣,記憶中也曾擁有這張唱片,可惜近日遍尋不獲,不過這是後話。
  朝鮮民歌,原唱是朝鮮語,相信是在田野勞動時所唱,經藝術加工改編後以國語唱出,似藝術歌曲多於民歌,不過在那個年代是充滿理想的年代,唱得雄壯一點有激勵作用。歌詞只得兩段,很簡單,相信配合舞蹈,更能表達朝鮮民族的特色。近日在網上尋找,卻找不到關秀勤主唱,只找來靡靡之音,唱來柔弱無力,無復當年動聽。
  無意中找到由張露所唱的〈桔梗謠〉,曲譜一樣,歌詞和當時所聽的完全不同,內容大同小異。張露是四五十年代當紅歌手,那時候已經改編民族成流行曲,從而認識中國之大和音樂世界之廣博,可知道音樂無疆界。今天廢柴無恥特區政府叫我們愛國,卻只懂播國歌,想想也覺可笑,廢柴無恥特區官員根本不知道中華民族如何組成。
  桔梗,是指可以製成泡菜的植物,根部可入藥,朝鮮語為道拉基。另有說是人參,相信不是事實,因為人參不可能一年便可收成,而民歌歌詞中「只要挖出一兩棵,就可以滿滿的裝上一大筐」也不可能指人參。



〈桔梗謠〉張露
吉林朝鮮族民歌

道拉基 道拉基 道拉基
種桔梗拔野草忙碌不息
留著汗打著泥要用力
我們要用力要把野草連根拔起

嗨喲 嗨喲 嗨嗨喲
用力拔起野草
桔梗就可以種下地
等到秋季里桔梗就會迎風搖曳

道拉基 道拉基 道拉基
種桔梗拔野草忙碌不息
留著汗打著泥要用力
我們要用力要把野草連根拔起

嗨喲 嗨喲 嗨嗨喲
用力拔起野草
桔梗就可以種下地
等到秋季里桔梗就會迎風搖曳


〈桔梗謠〉
桔梗喲 桔梗喲 桔梗喲 桔梗
白白的桔梗喲長滿山野
只要挖出一兩棵
就可以滿滿的裝上一大筐
哎嘿哎嘿喲 哎嘿哎嘿喲 哎嘿喲
這多麼美麗喲 多麼可愛喲
這也是我們的勞動生產
這也是我們的勞動生產

星期三, 9月 02, 2009

「火紅的年代」

  在圖書館看書時,偶然看見檯上擱置的報章翻開了其中一頁,瞥見幾張照片和標題,「……換新裝」,好像是三十多年前的報紙,可能是從資料庫中拿了出來沒有放好,令人回到了從前,想起了昔的好時光。
  那時是看新晚報或是文匯報的,這一年究竟是屬於甚麼年代?應該是七十年代初吧,一個火紅的年代。那時候,報紙內頁很多時會有半頁介紹祖國變化與人民生活,也會介紹軍中新貌,經常報道巾幗不讓鬚眉的事蹟,婦女背起衝鋒槍,肩負起巡邏邊疆的重任。那時候,照片中的青春少艾不怕艱辛,穿起軍裝和男戰士一同前進,標題多是「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那時候,多麼羨慕照片中人,也多麼羨慕這一個年代——一個充滿革命熱誠的年代,同心協力,只為國家建設。那時候,心中像燃燒了一盆火,全心全意為了革命甘願犧牲,滿懷理想,拚命向前,向著目標進發,只知這個世界多美好,多麼浪漫,悲苦艱難只等閒……那個世界真是多美好!
  可惜,不知從哪一年開始,新晚報敵不過資本主義的欺壓,沒有再出版,文匯報也不再見這些浪漫情懷,有的只是全國各地的輝煌建設,只是那些好像已不再屬於我們——不再屬於我們心中的理理、追尋的浪漫……
  電話響起,定神一看,這份報紙才是幾日前的,怎麼了,香港幾時已經全面赤化?

星期二, 9月 01, 2009

〈希魔撞正殺人狂〉(Inglourious Basterds)

  電影拍得有其風格,卻不太喜歡塔倫天奴有時過於賣弄,不過在美國荷里活——這個電影世界(或是全世界)的中心——有能力有財力有權力有條件,無疑可以舔到盡,額頭已經鑿咗字,話之你喜歡不喜歡。
  塔倫天奴有戲上演,「影癡」扮嘢界最興奮,又可以拿電影來大造文章、各取所需,例如某個文化人在其專欄中寫道,畢彼特在電影中沒有發揮,應該開拍前傳。這樣說實在看扁了塔倫天奴,以塔倫天奴的才能,如果真的要說同一個故事同一個人物,也會以另一種形式來表達。
  畢彼特在電影中像誰,一時間想不起來,只覺得他提起聲線,努力扮著一個人,後段莫名其妙之後,反而來得自然。開始第一章,以塔倫天奴之純熟技法,掌握得揮灑自如,甚麼風格、甚麼歐洲電影或情調,簡直手到拿來,精煉的對白,令人想起了共產黨,「你自己所做的你自己心裏明白」,正是做又死、唔做又死。
  不知道塔倫天奴是否猶太人,戲中戲中想起了史畢堡的〈雷霆救兵〉,台上英雄彈無虛發,台下坐立不安,戰火本來就麻木不仁,放映室來一個了斷,菲林的剪接卻帶來了信息。
  酒吧一場動變靜、靜變動,識看電影寫寫影評也可以做間諜等等幾場戲抵死兼精彩,只不過因為看電影看得少,只不知道「抄」自哪一部。〈明報〉石琪說字幕中把德國女爬山家的名字也譯錯,其實也沒有所謂,因為譯了原來譯名,相信也不知道是誰。
  我們所認識的歷史,從來都不是真相的全部,也許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這裏紀錄的可以是真,但是那裏的可能是一片空白,沒前因有後果或是有後果沒前因,始終不是最完整,今趟塔倫天奴顛覆了歷史,利用菲林的放映與焚燒來一次大「修正」,誤打誤撞改寫了。這正是塔倫天奴對電影的鍾愛。
  有些事情很荒謬,位置上的對立是一個很有趣的遊戲,「如果你是我,你會怎樣?」究竟會怎樣?是做回自己一貫的做法,還是根本都是同一個選擇?電影中有些情況有了答案,不過始終認為很多時會是一個謎,因為結果都是一樣。
  堅持可能無戲做,變一變就額頭鑿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