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1月 22, 2025

北京東堂








  這天星期日,開始了今次北京探訪教堂之行。

  北京有多間教堂,其中主要分成東南西北,東堂王府井天主堂,南堂宣武天主堂、西堂西直門天主堂,北堂西什庫天主堂,亦有其他甚多教堂,包括東交民巷天主堂,而一天之內去咁多間係無可能,而且有些未必一定開門。

  地鐵前往王府井較為方便,先由王府井天主堂開始。

  王府井天主堂,也屬2025年禧年的指定教堂之一,到達之時,彌撒已開始,由神父宣講主日的內容,跟着唸天主經領聖餐,儀式與特區香港教堂大致一樣,不過天主經不是唱而是唸,由電視顯示當天的內容。我們坐在較後位置,這天告解的教友亦不少。

  東堂內的柱較多,坐在旁邊較難看到正中位置,所以由電視顯示讀經內容等,坐在周圍的信眾容易知道。

  東堂的教友甚多,坐滿了整座聖堂,遲來甚至沒有座位,只能站在較後位置。根據維基百科說明,現時的東堂重建於1904年,「堂內望板,皆作穹窿之形,彩繪盡致。堂中之正祭台,俱用義大利亞國拿波里府之五色珉古鐫成。台前之短柱,皆以琺瑯燒成,璀燦可觀。」(維基百科)原來祭台也用上了義大利貨。

  約十時彌撒結束,教堂這天10時半後關閉,這段時間部分信眾仍留在堂內祈禱,為免影響安寧,選擇退出,在外面欣賞大門上的對聯:

庇民大德包中外
尚父宏勳冠古今
橫額:
惠我東方

  教堂不算大,有羅馬特色,亦有東方味道,保存甚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星期四, 11月 20, 2025

行街市









  北京的街市,也像特區香港一樣,大部分都已搬到室內,成一個菜市場,少了從前的髒亂,亦少了叫賣聲,擺設也整齊得多。

  崇文門市場就在一座商業大廈地下兩層,首先見「稻香樓」的糕餅店,出售從前宮廷中的糕點,亦有新派款式,有一些迷你包裝,適合小試,包括「驢兒打滾」、「扭麻花」、「花生酥」之類,製作精美,欣賞可以,多食唔敢。

  蔬菜為北方常見,包括大白菜、椰菜,大蒜、大芥菜等、黃芽白、薯仔番茄唔少得,薑葱蒜頭青瓜大致一樣,雞蛋同樣一排排出售,不以隻計而是重量。

  豬肉出售像在歐美般,分類放在冷櫃中,唔似特區香港吊起來賣。除了豬肉,牛肉與羊肉同是主要肉食,因為北京回族即伊斯蘭的人口佔一定比例,牛肉羊肉銷售甚廣。

  雖然北京屬內陸離海岸有一段距離,同樣有海鮮出售,近年養殖業發展迅速,加上運輸快捷,所以海鮮供應充足,連鮮蝦也有。

  近年全國種植水果的土地甚多,反而種糧食的則減少,主要原因經濟作物收入較為豐富,種子從外國購入,可惜土壤與方法有別,外貌雖然尚可,味道與品質始終差一大截。

星期二, 11月 18, 2025

早餐

  從前北京的早晨是怎樣的模樣?我們當然不知道,大概從紀錄片或電影中得知,《城南舊事》、《駱駝祥子》大概也有,這些都屬民國初年的故事。

  三十多年前遊覽北京,改革開放之初,早已沒有了民國的風味,市民衣著樸素,早晨的街道上熱氣騰騰,這邊賣着菜肉大包,那邊有從法國傳過來的蛋餅——當然充滿中國特式,油條唔多見不過肯定有麵條,蒸包一定唔少得。

  今天的北京,市區的主要大街上小販幾乎絕迹,早已遷入鋪內營業,供應的仍然是蒸包麵條,另有一種粥(近乎稀飯但忘記了名字)和綠豆水,款式甚多,幸好有豆漿,這天早上點了豬肉三鮮包及豬肉大葱包各三個,以及兩杯豆漿。

  雖說這間慶豐包子鋪屬北京名店,聽聞有一個套餐,這天無咁幸運見唔到,而且沒有想過食咁多,還有現時食物早已改為機械製作,首先幾個包唔夠熱,和從急凍櫃拿出來翻蒸沒有太大分別,豆漿甜味適中,已經減了糖,對預製食品——應以豆漿粉調開而成——沒有太高要求,只希望在出發前飽餐。

  既然係咁,第二天早上還是開杯由旅館提供的即溶咖啡算了。

星期日, 11月 16, 2025

仍是炸醬麵


  去不了大柵欄,幸好在前門大街上找到一間名店——老北京炸醬麵。

  雖說同一款麵食,麵的質地各有不同,醬當然屬秘製,配菜不會有太大分別。這間老北京炸醬麵的麵條,質地較為爽口,拉力亦足夠。

  麵是同一款,配料各自喜歡,只食炸醬麵似乎太單調,另一款牛肉拌麵,味道亦不錯。

  至於那碟豆乾炒菜,其實都唔差亦唔鹹,我們當然知道油多好炒,不過對於我們來說,的確落多點油而已。

星期五, 11月 14, 2025

仲見新巴4052

  重陽登高兼掃墓,柴灣地鐵站外仍有城巴388服務,票價加到$10.3,貴係貴咗啲勝在行少幾步,兩個站已到天主教墳場。

  唔坐巴士可以在柴灣街市後面的新廈街搭電動電梯上到頂,再步行過去,上少幾段斜路,又可欣賞風景。

  從祥利街步行過來,點解仲見架新巴4052?

  無論車身顏色,與車頭的公司標誌,完全係一架新巴。

  新巴與城巴在2023年7月1日合併,至今已兩年多,睇嚟班巴膠管理層有正經事唔做,專做無聊嘅事,例如改吓城巴logo,將個「城巴」搬前等,又將原本四位數的巴士編號改為五位數,但又做啲唔做啲,企圖抹去新巴原有的編號。

  這樣說好像有些小人之心,但係點解正經事唔做,例如檢討相同路線的行車時間,以前就話兩間公司有競爭,現時同一間卻仍分新巴路線與城巴路線等。

  結果當然都係正經事唔做,但又要扮做,連站旗都發脾氣改用粗字體,你哋班人嫌個數字唔夠大,於是就迫爆畀你哋睇,滿意未?

  其實乘客理得你咁多,班次唔夠密而又有得選擇,習慣之後自然放棄坐巴士,服務又唔見改善,只懂得向上討好,這種態度乘客是知道的,當有朝政策改變,唔好話無人再記得你。

  唔好講咁多,今天真係幾開心,竟然兩年多之後再見新巴4052。

星期四, 11月 13, 2025

遠眺前門


  唔到以為站在前門對面,而是離城樓尚有一段距離,不過對面馬路已是當前的一個禁區——沒有預約不能內進,於是只好把鏡頭拉近,拍攝一張早在三四十年前曾經登上的前門城樓——好似在這裏飲過茶。

  第一張攝於剛過了馬路回頭一望,第二張攝於晚飯後,那時剛亮起燈。

星期三, 11月 12, 2025

前門被拒

  北京火車站有雙層巴士往前門方向,於是放棄地鐵,準備到大柵欄晚飯。

  北京每架公共巴士上都有一位乘警,又唔係負責售票,巴士上已有報站系統,這位乘警的職責大概監察每位乘客,提醒有無攜帶易燃物品包括打火機上車。

  如果吸煙,身上有打火機並不出奇,但不能帶上巴士或地鐵,打火機應放在甚麼地方才好?

  乘警很盡責,對每位上車的乘客都會詢問,而答案只有一個。

  報站顯示下一站前門,於是按鐘落車,落車後正想橫過馬路,已經被另一位公安攔住,問往何處,答:「前門及大柵欄。」「你們落早了車,要在下一站落車才可以橫過馬路,這裏前面就是檢查站,沒有預約不能在這裏通過。」

  我們無想過去天安門廣場,因為也知道唔係隨便入得,但無理由橫過馬路去大柵欄也不能,回答可是必須搭一站巴士到下一站,這裏沒有回頭路。

  等巴士期間,見個個好乖咁排隊輪候安全檢查,毫無怨言,我們沒有提前預約當然無得入內,雖然內裏是天安門廣場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在這裏除了工作人員似乎唔多見本地人,我們也沒有辦法,待下一班巴士來坐一個站。

  終於過了馬路,這條近前門大街的四個角都是檢查站,並不是可以隨便通過,就算步行入大柵欄亦不能,未能前進只好退入另一條街,在這裏找一間著名麵鋪先食晚餐,若然再前行,恐怕天黑齊都食唔到飯。

星期二, 11月 11, 2025

何妨又跳躍——盧國沾作品

  出自葉振棠的《浮生六劫》其中一首插曲,黎小田作曲,盧國沾填詞,1980年出版。

  當年無睇過《浮生六劫》,只知有這齣電視劇,亦不知這首歌《何妨又跳躍》出自這張唱片。

  歌曲《戲劇人生》與《浮生六劫》當年受歡迎,亦是喜歡的歌曲之一,不過那時偶然會聽到《何妨又跳躍》。

  點解會喜歡?大概那時收夜,凌晨兩三點或三四點收工回家,落巴士之後要步行一段路,當晚受了少許刺激就會想起這首歌,然後啍幾句「夜還會有月亮,朝,天涯路漫長。……靜靜漫步,何妨又跳躍,忘記往日何模樣。……路係要一人走,共楊柳同合唱。」來鼓勵自己,明天繼續努力。

  早年已經聽葉振棠唱歌,包括樂隊The New Topnotes時期,由英文歌開始,他離開麗的電視之後反而少聽了,如果要比較,還是喜歡關正傑。

何妨又跳躍
作曲:黎小田
作詞:盧國沾
編曲:奧金寶
主唱:葉振棠

淚流到你面上,你可能心悲傷。
願恨意拋雲霄,一齊曬太陽。
夜還會有月亮,朝,天涯路漫長。
願伴你一齊找,找到人生的方向。
許多鮮花種在兩路旁,處處飄香。
靜靜漫步,何妨又跳躍,忘記往日何模樣。
你豪氣有萬丈,你他年盡名揚。
路係要一人走,共楊柳同合唱。

淚流到你面上,你可能心悲傷。
願恨意拋雲霄,一齊曬太陽。
夜還會有月亮,朝,天涯路漫長。
願伴你一齊找,找到人生的方向。
許多鮮花種在兩路旁,處處飄香。
靜靜漫步,何妨又跳躍,忘記往日何模樣。
你豪氣有萬丈,你他年盡名揚。
路係要一人走,共楊柳同合唱。

星期一, 11月 10, 2025

北京火車站

  第一次來北京,在廣州乘48次(或16次)特快,經過兩個晚上,第三天早上到達。

  那時的北京火車站,非常熱鬧,從全國各地入京,或是離開,那時很喜歡說一天的流動人口有多少,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每日的流動人口超過一百萬,北京應比上海更多,整個火車站擠滿了乘客,水泄不通,出站與入站同樣困難。

  這次再來感覺完全不同,再不見熙來攘往,因為進站要持有車票及經過安全檢查,看不清內裏情況,再也不見送別與迎接,連趕火車的乘客也不多,感覺有點奇怪。

  雖說今天交通方便,飛機高速火車等,北京亦有多個火車站,但以一個主要火車站,每天來往的班次極多,怎會像眼前的冷清?

  和一位工作人員閒聊,問火車站不見人潮,他說過了暑假,學生全都要上課,旅遊大為減少,所以熱鬧不再云云。

  北京怎會沒遊客?一座歷史名城,今天中國首都,單是名字北京已經夠吸引,何以火車站如此冷清?想落也應如此,因為以中國的強大建設,大部分乘客都已坐高鐵與飛機,邊有人坐特快與普通火車。

星期日, 11月 09, 2025

運河森林公園







  沿着運河兩旁,已修建了步道河堤,早年尚有些樸實,隨着圖書館與博物館的落成,亦改善部分設施,加建適合一家大細同遊,小徑也宜散步,與原有的森林公園結合,成了一座悠閒的好去處。

  附近多停車場,少見巴士站,我們沿着河邊從西走向東,約半個小時到達另一條橋,想在其中一個出口離開,指示寫明25出口,經過大段迂迴曲折的小徑,終於見到大石上刻上「大運河森林公園」的出入口,以為附近有巴士站,於是向管理汽車出入口的管理員詢問,巴士站在前方,約要走十五分鐘。

  這段路在公路旁,全停滿汽車,把車停在這裏,主要為了省卻支付停車場的費用,可見中國人連遊公園也要想盡辦法省回十元八塊,但汽車在中國亦唔係便宜的東西,大概就是公共交通服務不足。

  終於找到了巴士站,原來屬27出口,剛才地圖上沒有詳細說明,結果走了大段冤枉路,看了另一的景色。約在十分鐘前曾見巴士經過,再等也不過十分鐘,終於822巴士到來,終點站潞城站(六號線),正好轉乘地鐵返回市區。

  潞城站今天就像路邊的一個車站,暫時周圍未見高樓大廈,聽聞六號線會繼續延長。之前一個車站(東夏園)較為熱鬧,大部分乘客都在這個站落車,我們見往車站要橫過一條甚寬的大馬路,才沒有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