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1月 07, 2024

月台

  在香港仔巴士總站等970X巴士,一名男士向候車乘客詢問,請教90B在哪個站候車?

  於是告訴他在「月台B」等候。這位男士於是找到月台B,可是站牌上只有107及107P,未見有90B,臉上不禁疑惑,莫非不在月台B?

  於是再向其他人詢問,原來月台B有頭尾之分,頭為107及107B,尾則是90B和595。

  香港仔巴士總站不算大,有四條巴士停車坑,如果有人查詢某條路線在哪裏候車,只要用手指示方向,大家亦容易明白,但如今再加上月台,變成好像更容易找,例如等70的話,請在月台A,可是月台B有兩站這樣就難講得明,月台C則是37A。

  真係好學唔學,九巴很喜歡用月台來分各路線的停站位置,如果有顯示器輔助,的確要分ABCDE,但沒有顯示器,遊客來到巴士總站,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向工作人員查詢,這時告訴遊客在月台H倒不如用手指示再加距離,熱情一點更可直接帶領直到站前。

  九巴喜歡用月台,喜歡路線號碼偏細,城巴卻把傳統最懂得運用顏色配搭而不用,例如改用黃底黑色而不用傳統藍底反白字,其實可以找乘客來測試那個顏色更能容易分辨,可是某些人總喜歡扮做兼做show,乘客也沒有辦法,只好增加步行的時間。

星期三, 11月 06, 2024

食碗麵

  中午在大澳唔知食乜,於是行出吉慶街,因為唔想食得太多而又懶煮,只係想食碗麵。

  經過其中一間小餐廳,先在門外睇餐牌。

  首先,我們沒有想過大澳的食肆會比市區平,而大澳也算是一個旅遊區,有些食物的價格比市區貴並不出奇,顧客有自由,幫襯與否也有選擇。

  這間小餐廳的炒粉麵飯,價錢在八九十元以上,裝修也只屬普通餐廳,怎會收取中環的價錢?妹仔唔係幾明。

  於是掉頭,返回大澳街市街,在珍珍菜檔隔鄰有一間小餐廳,同樣普通茶餐廳裝修,餐牌上的價錢與市區相若,可以接受,於是入內。

  自從肺炎瘟疫之後,大家的生活習慣改變,減少了外出用膳,生意較之前難做,我們亦無大多要求,點了一碗雞絲生麵和一碗雲吞烏冬。

  以味道計算唔錯,雞絲應從鮮雞撕成,雲吞是上海雲吞皮饀為廣式,幾特別。或許比較偏愛上海雲吞皮,再加上烏冬無失望,而生麵符合雲吞麵鋪的水準,咁遠來到卻留下了好印象。

  遊客是否一定笨唔知道,但如果當遊客一定笨的話,最終亦要付出代價。

星期二, 11月 05, 2024

潮漲潮退

  十幾廿年前的一宗新聞,話說英國某地海邊,每逢潮退之時都會有批人到沙灘上拾貝殼和蟶子等,可惜這批人沒有注意潮漲時間,而潮水話來就來,走避不及死傷數人。

  大澳石仔埗街轉彎處對出的一處淺灘,漲潮完全淹沒,潮退如照片所見,可以至主航道旁。

  這個淺灘就算潮水淹沒,水也不深,當然不能欺山更不能欺水,極淺水也有危險,站在岸邊遠看便可。

  平日水漲水退,都會甚慢,幾乎看不見分別,當到了大潮期間,水來得急也退得快,更有風向的參考,所以每當見當地居民設置水閘,必然大水到來,如果風和日麗,大家都會輕鬆面對。

  潮漲潮退講時間消逝,日出日落月圓月缺花開花落也如此,也想起了《每當變幻時》其中兩句:「常見紅日照東方每當見夕陽便知時光去。」亦想起澤田研二的《任意讓時光消逝》。

星期一, 11月 04, 2024

火炮

  大澳文物酒店前身為大澳警署,今天仍保留了當年的三門火炮。

  「大澳面正的海域,於1997年前是英國政府和清政府的中國海域交界,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而且當時有海盜在附近海域出沒,因此,警署備有用鐵鑄成的火炮,用於軍事防禦。海店周圍的三副火炮,都被保育及無留於原位。」

  這說明其實唔係幾睇得明,不過一定知道這三門火炮由英國政府設在警署前。

  有說明介紹的火炮較小,另外兩門較大的設置在斜路向下的右方,沒有留意的話多數看不見。

  火炮雖然口徑不大,以當時多數以木建成的船就有一定破壞力,不中目標也可在周圍激起巨浪,阻慢前進,給防衛爭取了時間應付來犯。

星期日, 11月 03, 2024

坐船

  沒有青馬大橋接駁大嶼山之前,要去梅窩大澳必先乘渡海小輪,這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近年去東涌大澳多數坐巴士,由市區至東涌車程約一個小時,與坐船相若,價錢亦比船貴少許,但不知何解減少了搭船。

  自從上次從東涌坐巴士入大澳,上山落山一段覺得太過迂迴曲折,容易暈車浪,所以這次改為坐船,在梅窩轉車。

  往梅窩的船分快船慢船,快船比慢船快十五至二十分鐘,唔係趕時間的話會選擇坐慢船,可以一面欣賞維多利亞港兩岸,又可走到船尾看着螺旋槳轉動時滾出的浪花,充滿動感,如果晚上看到,也想到這船不知會往何處去。

  從前中環港外線碼頭與巴士總站連在一起,所以坐船亦十分方便,可是現時的碼頭與大部分的巴士總站有一大段距離,從交易廣場步行過來快則十至十二分鐘,慢就要十五至二十分鐘。雖然附近有一個巴士總站,但不屬於主要路線。

  是時代愈來愈趕,還是我們愈來愈心急?看着窗外景色,聽兩三首歌,船已經減慢了速度,開始靠岸了。

星期六, 11月 02, 2024

難以形容


  做事要有誠意,無論好壞。

  大澳虎山,上有觀景台,可以欣賞海景,幸運的話還可以碰見白海豚。

  登上虎山不難,繞一個圈大約四十五分鐘,可從石仔埗街起步,亦可從吉慶後街沿樓梯上來。

  如從石仔埗街起步,跟着斜路與樓梯逐漸登上,比較容易。而吉慶後街上來,則一開始就是陡斜的樓梯,初時不習慣,會比較吃力。

  無論怎樣,來到這裏無非欣賞大自然景色,或許有幸還可以遇上白海豚,覺得自豪的話,更可遠眺港珠澳大橋的宏偉。

  因為虎山不高,不需要有太多準備,甚至連水也不用帶。或是剛來到大澳,只有隨身物品,背囊與水必備之外,大概也會帶支筆——多數只是原子筆,要帶上一支或數支箱頭筆應該無幾人,今次既然遇上。

  還要分別在兩處寫上,究竟這樣的「誠意」從何而來?

  首先,只寫上姓名中的一個字,其實無咩人甚至可以講係無人知道是誰,日期只證明了那一天,同樣沒有意思。當寫上一個字與日期,無非都係想證明自己當天來過,可是根本沒有人知道只有一個字的那位是誰,想證明也難。

  至於只向自己證明,這更莫名其妙,你那天那時已經在那裏,無必要再證明一次,莫非那個不是你?

星期五, 11月 01, 2024

白海豚



  特區香港最容易見到中華白海豚的地方在大澳,上兩個星期和阿豬一同往大澳渡假,終於一睹白海豚暢泳。

  來到大澳,想睇白海豚,一般都會在橋的兩岸購票登船,現時的票價每位五十元,唔可以講平,不過遊遊客咁遠來到,很多時唔會吝嗇。

  非繁忙時間會否便宜一點?答案係唔知道,因為既然唔會幫襯所以亦無謂問,不過知道近大澳道公廁往前走,渡輪碼頭前有一檔收四十元。

  出海唔一定睇到白海豚,但會繞經海上,遠眺將軍石,這是陸路所不能見的。

  來到大澳真的要欣賞白海豚,可以登上虎山觀景台,這裏也是一個最佳地點。

  那天早上,登上了虎山,沿步道前往觀景台,在近岸處已見一條白海豚嬉水,偶然露出長嘴與頭部,像是探索又似追逐,突然間整條游上水面,跟着一彎腰又往水裏潛去,這次算是最清楚看見整條白海豚。

  這條白海豚是離群獨自游到這裏覓食或是遊玩,我們無從得知,不過卻給我們帶來歡樂,駐足尋找與等候約二十分鐘,照片亦拍不到牠的蹤影,直至再見不到才離去。

星期四, 10月 31, 2024

Do Re Mi——羅大佑

Do Re Mi

曲:羅大佑

詞:林夕


這三個音 簡單的很

就好像 天然的 天真的 愛上你的本能

我的心聲 卻又複雜得很

平舖直敘怕你嫌沉悶


對你的愛 何其單純

可沒有 翻騰的 刻骨的 段落不夠感人

愛這首歌 難道需要傷痕

才能夠傳頌到永恆


真的抱歉 我的愛人

我恐怕 這首歌 越用心 越寫的不完整

天花亂墜 只像歌詞範本

寫不出瑣碎幸福的人生


別問我 那麼多 空白的Mi Re Do都代表什麼

就讓默契 填滿我們

就像有我在的夜深就不用開燈

請你相信大愛無聲


對你的愛 本就單純

所有的 複雜的 糾纏的 細節只為情深

愛這首歌 本該一氣呵成

別嫌他重複到沉悶


真的抱歉 我的愛人

我覺得 這首歌 越簡單 越平凡越誠懇

跌宕半生 才知歌詞如人

能返璞歸真都因為情真


能返璞歸真都因為情深

能返璞歸真真的要感恩

  出自羅大佑2017年的唱片《家III》,這張CD收藏在櫃中,因為沒有了CD機,現時只好在youtube上收聽。

  沒有太留意林夕所填的歌詞,而這首本來亦算唔錯,不過最後一句總覺畫蛇添足。

  近年經常聽到別人說「感恩」這兩個字。根據教育百科「感恩」的解釋:「感謝他人的恩惠。」

  本來出於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說出感恩,大概知道他向誰說。可是歌詞中的「感恩」是對誰說呢?

  無論「感恩」,「感謝」,「感激」都要有對象才能成立,更要有前因後果,不然無端講句「我好感恩」,其實係感謝自己。

  經常聽到別人所說的「我好感恩」,其實真的不知道是向誰感恩,大概都係人講佢又講。

星期二, 10月 29, 2024

同一個月亮



  農曆八月十五剛巧到了別處旅行,朋友傳來一張明月的照片,附上一句「天涯共此時」。

  收到的時候在中午,抬頭望天,烈日當空,看不到月亮。

  其實有時候在白天,早上或黃昏之前,偶然也會看見月亮在太陽的另一邊冒了出來,雖不明顯,如果有留意,大多是半月,而這時候能夠看見月亮也覺特別興奮。

  每見明月當頭掛,母親偶然也會問,這個月亮和在外地——並不一定外國——所見是否同一個月亮?每次都會答她的確是同一個月亮。

  母親看着天空感覺好像有些詫異,疑惑之中覺得這個世界實在太神奇。

星期日, 10月 27, 2024

漫畫



  最初時睇快報,那時每天都有嚴以敬的漫畫。

  後來的明報,每天也有王司馬的牛仔,可惜王司馬早逝,改了由尊子主筆(中間還有誰早已忘記了)。

  沒有太留意經濟日報,睇得多了開始喜歡「漫筆驚意」的羅永康,他的漫畫多來自生活上的所見所聞,至於羅永康是否以畫漫畫為主?因為沒有太多資料所以不知道。

  因有一段長時間沒有睇太多報紙,主要原因係售價太貴但內容無甚可看,減少了睇報報的時間。經濟日報後來好像改了由何樂何怒繪畫的「管理樂與怒」,少了反映時事。

  漫畫沒落報章亦沒落,因為每個人都擁有智能電話。唔緊要啦,時代變自己也要跟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