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生,在維基百科有詳細解釋,至於係邊度地方的方言,暫時未知,似係廣東,但又未必。
架生即工具。
父親從小跟隨阿爺學做鬭木,初時屬細木工,即做門、窗、櫃等,門用木做很多人都知,未有鋼窗鋁窗之前,窗也以木製作,較為美觀的更有雕花,屬於精細的一種。
來到香港,不可能只懂細木工,搵食係要學識所有,連石屎板安裝門鎖也要懂,係唔多識電與水,真係唔識就係唔識。
傳聞木工的祖師是魯班,魯班是公元前的人士,很多東西由他創造唔出奇,亦可以係集古代的智慧,功勞全歸魯班也可以,不過就唔好來到現代中國,講到魯班好似識飛一樣,幾乎沒有魯班就沒有新時代。
也是傳聞,鋸、墨斗和曲尺亦由魯班發明。小時候家中有魯班像掛在牆上,每逢魯班先師誕父親必定休息一天,晚上一班師傅飲宴慶祝。
以前曾有一把線鋸掛在牆上,甚少使用,父親的朋友顧師傅曾介紹這把鋸,上海用的線鋸,背上以繩來拉緊,好處是可以調節鬆緊,而廣東師傅則以木條固定。線鋸多用在要鋸出圓形的圖案,即可以扭曲鋸片來轉彎,一面鋸一面轉。而板鋸只可鋸直線。
曲尺唔簡單,好像只劃出一條直角線,實際上可以用來量度出任何角度的形狀,然後併合在一起,榫卯就是使用曲尺劃(計算)出來。
墨斗除了可以彈(劃)出直線外,亦可彈出曲線,不過需要甚高的技巧。
父親那時的架生中都有這幾種,亦有大刨細刨,更有一把約兩分闊的細刨,當從架生箱找出來時根本唔知有咩用。
墨斗早已乾,線鋸也因太大把不再保留,曲尺留一把用木做的細細把,其餘可以送到博物館,不過唔知還有無人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