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7月 26, 2006

懷疑

昨天上網找《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初看時只覺得是一首歌詞,原來台灣真的有一首歌叫《我們之間的距離》。雖然有一篇文章出自「文學城」的網站,但是觀乎作 者伍伯所寫,覺得是用簡體字所作,後來再經由簡體字轉換成正體字才刊登出來。為何會有這個感覺,因為台灣人很少用郁、里、于字,正因為正體字和簡體字也有 這些字,簡正轉換時轉換不了。

「陰郁」,假如這兩個字正確,應是「陰鬱」;又如「那里」,用慣正體字的人多會寫作「那裏」或「那裡」;於 是很少寫成「于是」。至於內裏原因也不作猜測, 為了這詩這詞,網上竟然有很多爭論,又竟然可以有英文版,大陸網站亦以這英文版作為英語教材,對此種種,感覺是有點趣味。其中一個刊了這詩,還有泰戈爾介 紹:

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生於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 和文學藝術修養家庭, 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至1911年擔任梵社秘書,二十年代創辦國際大學。 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著名遺言《文明的危機》。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 「詩聖」。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1500多幅畫,諸寫了難以統計的眾多歌曲。 文、史、哲、藝、 政、經範疇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 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cannot see my love
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still being in love
But when plainly can not resist the yearning
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ut using one's indifferent heart
To dig an uncrossable river
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