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0月 30, 2006

第一

問題兼獨居中年興高采烈、充滿自信的跑來,說要慶祝,因為他得了第一。他還說不止得了一個第一,而是有很多個第一。
首先得從頭說起。上星期五(2006年10月27日)上午,獨居中年和六名女生賽跑,結果跑了個第七。這又何來第一?因為他是男子組第一。
下午他又和一群年輕小伙子行山去,鬥快登山時他又說自己拿了個第一,但明明見他是最後一個到達,怎會是第一?他說自己是中年組第一。
晚上去蘭桂坊慶祝,高興之餘,獨居中年要和外國人鬥喝啤酒,五杯下肚,漸感不敵,腳步浮浮的回來,但仍說他飲啤酒得了第一。只有他和外國人鬥飲啤酒,中國人之中當然他是第一。


(以下摘自2006年10月27日《明報》)

中文報章公信力
明報第一

17港報章 4份公信力良好
中大調查 《明報》中文報章評分最高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公布市民對傳媒公信力的調查,指近年傳媒公信力基本上是穩定。中文報章中,以明報排名最高。(林振東攝)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公布市民對新聞機構公信力評分調查,報章方面排名最高依次為《南華早報》、《明報》及《信報》﹔電子傳媒排名依次為香港 電台、無電視及有線電視。學院指,比較今年與之前同類調查,近年香港新聞傳媒的公信力表現尚算平穩,傳媒機構的排名沒有很大變化。
學院在今年2月以電話訪問了527名成年市民,要求受訪者就23家傳媒機構的可信程度評分,最低為1分、最高為10分,從而得出各機構評分及排名。
2006年各傳媒的公信力分數由5.25至7.36。學院院長蘇鑰機及陳韜文教授在今天《明報》論壇版刊登的文章中指出,7分或以上屬於「良好」,6至7分是「普通」,低於6分是「可以改善」。今年有6家傳媒屬於「良好」,10家傳媒屬於「普通」,7家為「可以改善」。
南華早報最具公信力
被評為公信力「良好」的機構,電子傳媒只有港台及無電視﹔17份報章之中只有4份屬於「良好」。在今年的調查,英文報章《南華早報》得最高分 (7.36),排名由01年的第3位升至第1位,得分甚至超越電子傳媒﹔《明報》則是公信力評分最高的中文報章(7.24),兩報公信力同屬「良好」。
免費報章列中游位置
至於近年冒起的免費報章,其公信力分數列於中游位置。今年得分最低的機構分別為《大公報》(5.25)及《文匯報》(5.26)。
報章今年的平均分為6.26,與01年調查時的6.27分基本相同﹔電子傳媒今年的平均分為6.82分,亦與01年的7分接近。學院認為,近10年來,香港傳媒的公信力基本上是穩定的,但個別傳媒機構的表現有起伏,學院稍後會再公布新聞工作者對傳媒公信力的調查報告。

星期四, 10月 26, 2006

伊斯坦堡

  看過報章介紹今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罕‧帕慕克,有興趣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所出生的國家——土耳其。帕慕克去年還有一本作品競逐諾貝爾文獎,可惜落選,書名是《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
  初初認識土耳其,由開始喜歡去旅行開始,那時常常以為伊斯坦堡是該國的首都(首都是安卡拉),原因是那裏位處歐洲和亞洲的交界,是世界唯一一個大城市 跨越歐亞兩洲,一條大橋(現時好像有兩條)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將亞洲與歐洲連接起來。以前羨慕別人獨個兒去旅行,「大地任我行」時看到如何由亞洲經過土 耳其,穿越歐亞大橋,從陸路入歐洲;博斯普魯斯海峽是黑海進入地中海必經的海峽,冷戰時代,這裏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這裏可以監視前蘇聯黑海艦隊進出的情 況,也因為這個原因,令這個信奉回教,但政教分離的國家得以較親近西方。
  伊斯坦堡以前叫君士但丁堡,曾是東羅馬帝國、鄂圖曼帝國時的首府,市內還有聖蘇菲亞大教堂,曾是教堂,亦曾被改成回教廟,有世界上最大的圓拱形屋頂建 築;藍廟,這座有六支叫拜樓的回教廟,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回教廟。伊斯坦堡、君士但丁堡、藍廟、聖蘇菲亞大教堂、杜柏其皇宮,聽其名字已經十分吸引,結果成 了第一次出國旅行的目的地。
  今趟看報章,大部分介紹帕慕克的出生地都寫作伊斯坦堡,不像回歸後全跟大陸的譯法,寫成不知所謂的「伊斯坦布爾」。單從名字的譯法,已知香港特區的自 我邊緣化。有一段時期常聽特區政府說三道四甚麼防止被邊緣化,如果堅持特立獨立,雖處邊陲一隅,又何懼會被中原所邊緣化,反而能夠碩果僅存。

星期三, 10月 25, 2006

  新來同事問,會不會過試用期?每天和時間競賽,感到壓力存在,問到會否有更快和更好的方法?
  在這裏工作,只要肯做,一定可以過試用期。至於可有更好的方法,答案是沒有。面對一群喜歡玩弄辦公室政治的人,有更好和更快的方法,也絕不會和絕不要在這裏使用。
  每一個地方的興亡,總有其原因,最近看過一張相信是何以這裏會漸漸失去光采的記錄,相信問一百個人,會有一千個肯定的答案,一個禮崩樂壞的地方,怎可以還能存在!
  一些陋習,會由新一代人去繼承,還要將其「發揚光大」,每一次見到這情況,除了感到高興之外,還能做甚麼!

星期二, 10月 24, 2006

文摘

  新一屆諾貝爾文學獎又出爐了,今年獎項落在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手上。一如以往,大家再一次議論諾貝爾文學獎所含的政治性;另一方面,又都想湊湊熱鬧,認真讀上一本帕慕克的作品,尤其是《我的名字叫紅》。

帕慕克語錄
  「東方與西方的交匯,並非如人們以為的是透過戰爭。相反地,一直以來,它都是發生在日常生活的種種細節中,透過物品、故事、藝術、人的熱情與夢想進行。」(摘自《白色城堡》)
  「三萬庫爾德人和一百萬亞美尼亞人在這片土地上被殺,但除了我之外沒有人敢談論它。」(2005年二月帕慕克在接受一家瑞士報紙採訪時直言)
  「我希望成為一座橋樑,不屬於任何一塊大陸、任何一種文明,在兩種文明之外,卻有獨特的機會洞悉兩種文明。」(當作品被指表現文化衝突時,帕慕克如是回應。)

帕慕克小傳
  一九五二年六月七日生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是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少有的暢銷作家,作品曾被譯成四十多種語言。他大學時曾攻讀建築,其後轉讀新聞。一九八五年,《白色城堡》獲得美 國外國小說獨立獎,一九九零年的《黑書》則奠定了其小說的母題:「對於身份的認同及其雙重身份的書寫。」他曾經在紐約生活三年,只為了在如同伊斯坦堡般文 化交匯的西方城市中漫步街頭。向來敢言的帕慕克,曾多次捲入政治風波,去年便因抨擊土耳其政府在二十世紀初對亞美尼亞人進行種族清洗,而被當局刑事起訴。 二零零四年,他曾應城市大學邀請來香港訪問。

帕慕克部分著作簡介
《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2005)
  鄂圖曼帝國瓦解之後,世界幾乎忘了曾經叱吒風雲的伊斯坦堡存在過的事實。帕慕克以其獨的歷史感,發掘出那些舊地往事的梗概和脈絡,寫成一本自傳性質的城市傳記。此書二零零五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以上全摘自《經濟日報》2006年10月20日

隱患

  上帝對地球很不滿,便讓時光倒流三千萬年,地球又出現了原始的森林獸類、昆蟲……上帝離去前對動物們說:「我把這個世界交給你們了,你們還有甚麼要求嗎?」
  動物們立刻朝上帝跪下,指著旁邊一群猩猩:「上帝啊!請祢把猩猩帶走吧!」

星期日, 10月 22, 2006

文摘

2006年10月16日《經濟日報》
中環穿梭 畢流香

……去年他被土耳其政府控告「侮辱祖國」,原因是他膽敢公開討論土耳其軍隊曾於一九一五年屠殺阿美尼亞人和庫爾德族人。
  在西方的壓力下,土耳其政府遂放他一馬,帕穆克不畏權勢,堅決爭取言論自由,身為回教徒,曾於一九八九年支持英國作家Salman Rushdie寫作自由(Rushdie因出版《撒旦詩篇》,被伊朗教主霍梅尼下令追殺),並支持土耳其境內庫爾德族人的權利。
  ……(節錄)

2006年10月17日《經濟日報》
中環穿梭 畢流香

法國侵犯言論自由
  到目前為止,我們在香港仍然有充分的言論自由,不知道「文字獄」之苦。獨諾貝爾文學獎的帕穆克的祖國土耳其,刑法第三百零一條禁止任何人使用「種族清洗」(Genocide)的字眼,不准提及一九一五年的屠殺。
   帕穆克是一位很歐化的人物,渴望土耳其加入歐盟。二零零四年十一月九日,城大張信剛校長伉儷請他在中國會吃午飯,畢流香忝陪末座,帕穆克對畢流香說: 「我國加入歐盟,是阻止土耳其倒退和專橫化的最好方法。」他很擔心,土耳其因屬回教國家,會被教義的爭論拖累,不能達成土耳其的現代化之夢。
  回國之後,帕穆克發表了違反刑法第三百零一條的言論,以身犯,險實在是為了爭取言論自由而豁出去。
   不幸也不巧的是,法國議會今年十月十二日以一百零六對十九票,通過了一個與土耳其刑法第三百零一條針鋒相對的法案,禁止「否認土耳其屠殺阿美尼亞人的 事實」--任何人在法國境內否認其事,可被判入獄。這是強用法律來判斷歷史,帕穆克與土耳其知識分子曾發表聲明反對法國為此立法,其他歐洲國家也不以為 然,指出這是另一種對這論自由的禁制。
  政治便是這樣荒謬。一九一五年至一九一八年間,約一百五十萬阿美尼亞人在土耳其境內被殺,是不折不扣的 種族清洗,帕穆克認為這是土耳其最大的羞恥。但 現在土耳其嚴禁討論,遑論承認該項Genocide,而法國嚴禁否認之,在這個事實上,帕穆克既反對土耳其,亦反對法國,充分顯示了他擁護言論自由的立 場,絕不妥協。
  歐盟阻止土耳其加入歐盟,藉口甚多,其中之一便是要求土耳其政府撤銷刑法第三百零一條,但土耳其政府不肯。
  平反歷史大冤案,是很難為的一回事:台灣二二八事件要待國民黨失去執政權之後;泰國政府至今仍沒清楚交代一九七三年的學生示威傷亡事件;土耳其對九十年前的屠殺則實行全面封鎖。
  不少人希望平反八九年六四民運,多等五十年吧!


知識庫 《經濟日報》2006年10月13日

阿美尼亞族被屠殺 30萬人逃亡
  在土耳其蘇丹哈米德(Sultan Humid)長期統治下,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不少地方都動盪不安。最嚴重的衝突事件發生在安那托利亞(Anatolia)阿美尼亞人聚居的地區,政府被指以殘暴的方式鎮壓異見人士。
  阿美利亞人積極促請土耳其政府改革,要求解決種族歧視問題,給予他們投票權,並完成立憲。及至1896年8月26日,阿美尼亞示成群眾衝入鄂圖曼銀行總部,殺掉警衛,挾持逾140名職員,藉以引起國際關注。最後數以萬計阿美利亞人被屠殺,逃亡人士估計達8萬至30萬。

諾獎揭盅同日 法立例責土國
  就在公布土耳其作家帕穆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前數分鐘,法國下議院即以106對19票通過法案,把任何否定土耳其屠殺阿美尼亞人歷史的行為列為刑事罪行。此舉將對土耳其明年加入歐盟計劃構成嚴重障礙,土耳其對此表示憤怒。
法案有待上議院及總統簽署通過,法國政府亦表示不支持法案,將會在周四向國會提出反對。但土耳其外交部長在聲明中指出:「法國一些政客不顧後果,作出不負責任的失實指控,對法土兩國關係已構成傷害。」
  土耳其一向否認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屠殺150萬名阿美尼亞人,辯稱死者都是游擊隊員,戰事中雙方互有死傷。
  法國總統希拉克及被視為下任總統熱門人選的法國社會黨主席羅瓦爾曾公開表示,土耳其應在加入歐盟前先就屠殺事件承認責任。歐盟警告法國在撿起爭端,並指出承認屠殺不在討論加入歐盟的議程中。

星期六, 10月 21, 2006

文摘

  記下這篇文章,並不是一定完全同意畢流香所說,但唐英年所講就一定是廢話。螞蟻與蚱蜢或是唐司長所說的蟋蟀,勤勞與否並不一定在寒冬中有安穩和溫暖的生活,況且那是牠們的天性。說回人類,想在冬天得溫飽,一定不會是「有好心腸」或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所能安排。

2006年9月13日《經濟日報》

中環穿梭 畢流香

螞蟻與蚱蜢

  唐英年司長推銷GST不遺餘力,出席工商專業聯會的「香港為何要擴闊稅基」研討會,講螞蟻過冬的故事,他說:「在《伊索寓言》中,螞蟻的生活自然比不 上蟋蟀的優游寫意。但是,若果明知冬天將至,而夏天的辛勞可以換來寒冬中安穩和溫暖的生活,相信務實的香港人都會作出適當的選擇。」
  《伊索寓言》中有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的故事,grasshopper並非蟋蟀,內地譯為蚱蜢,香港譯為草蜢。唐司長的公關或撰稿人卻把grasshopper譯為蟋蟀,不知有何根據。
  畢流香兒童時代曾在深水埗觀看蟋蟀大戰,旁觀者的投注甚大。記得蟋蟀是黑褐色,效外所見的草蜢/蚱蜢是草綠色,應是不同的昆蟲,怎麼唐司長的公關搞錯了?
  《伊索寓言》中,蚱蜢在夏季時整唱歌,不事積蓄,螞蟻勤力工作,為過冬作準備。
  到了冬天,螞蟻安居於屋內,甚為溫飽,蚱蜢在門外捱冷,朝不保外,哀求螞蟻援助。螞蟻對牠說:「你在夏天唱歌,不如就在冬天跳舞吧!」
  寓言流傳至今,終於給賦上新的含義。
  美國流傳的一個版本是,到了寒冬,蚱蜢不得溫飽,心生一計,請電視台來採訪。電視鏡頭下,螞蟻是「朱門酒肉臭」,蚱蜢是「路有凍死骨」,這個社會實在 太不公平了,貧富懸殊必須解決,於是在民意支持下,自由派(Liberals)政客通過法案,向螞蟻徵稅,向蚱蜢發放綜援,並為蚱蜢興建公屋,好讓牠過 冬。
  現代「螞蟻與蚱蜢」故事的教訓--當蚱蜢最好,夏天在效野唱歌,冬天在政府興建的房屋裏跳舞。螞蟻最笨,夏天拼命工作,到了冬天卻要把辛勞所得的一半交給政府,以供養不事生產的蚱蜢。
  唐司長講故事希望我們當螞蟻,擴闊稅基,多交GST,為下一次經濟低潮作好準備。你願意做螞蟻還是做蚱蜢?看你相信二千多年前的版本還是二十一世紀的版本!

記得這一天……

《當年今日》1967年10月9日

哲古華拉被處決

   被 奉為社會主義革命先驅的哲古華拉(Che Guevara)於1967年10月9日,被玻利維亞軍方以企圖在該國組織革命運動的罪名處決。哲古華拉曾經參加古巴革命,與卡斯特羅於1953年以武力 奪取政權。革命成功後埋首著書立說,於1965年離開古巴到剛果及玻利維亞推動革命,結果被玻國軍拘捕,在未經審訊的情況下處決。

摘自《經濟日報》

《當年今日》1922年10月18日

BBC誕生

   BBC,英國廣播公司,是一間政府資助卻獨立運作的媒體,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體之一,始創於1922年10月22日,最初只經營電台,其後 擴展至電視、出版、報刊及網絡新聞發展。在它成立以前,英國已有很多私人公司嘗試做電台廣播,但1919年,由於軍隊投訴過多廣播干擾軍事通訊,當局停止 發出牌照,令電台數量大減,於是愈來愈多人要求成立一間國家廣播公司,BBC於是誕生,並於同年的11月14日,從倫敦牛津街的Selfridges Department Store屋頂,以中波開始廣播。

摘自《經濟日報》

星期四, 10月 19, 2006

維根斯坦小傳(一至三) 梁錦祥

  聽梁錦祥主持節目已接近兩年,看他的文章還是第一次。雖間中會說說粗口,但帶點冷靜的聲音,起著中和的作用。礙於知識所限,看完也不知維根斯坦是誰。沒關係,不懂可以學。

取材自《人民部落》「人與事,事與人」分類

維根斯坦小傳(Ludwig Wittgenstein)(一至三) 梁錦祥

  我不敢肯定用「部落」這個形式來寫維根斯坦是否合適。不過,這個題目在腦海中醞釀經年,從前可以不斷為自己製造借口拖延,省下做筆記的功夫,代價只不過是心中平添幾分內疚。如今平台由朋友代為建造,推搪不只是個人的問題,而是難以向朋友交代。雖然寫起來與原本的「宏願」或許相差十萬八千里,對研究維根斯坦的專家更可能是「褻瀆神明」,但對自己來說,總算可以作為驅走懶惰、清晰思維的手段。至於交出來的是甚麼貨、讀者的反應……已經不是眼前考慮的問題。
  為甚麼是維根斯坦?這個名字對一般人而言或許不像羅素、沙特等在五、六十年代投身抗議的公共知識分子著名,也不像福柯、德利達這些後結構主義學者那樣的曾經時髦過;但在西方的哲學圈子,以至讀書界中,這個名字並不陌生,甚至比上述所有人都更具個人魅力和神秘感。可以說,維根斯坦的個性有一股磁力,對周遭的人形成一個磁場,這股魅力不斷在劍橋大學中擴散出去,最後成為一個傳奇。
  維根斯坦本身就是一個傳奇故事。
  維根斯坦1884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出生,父親卡爾.維根斯坦白手興家,成為當時中歐鋼鐵業財閥,地位之顯赫大約可與今日香港的李家相比。維根斯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參軍,在槍林彈雨的戰壕中寫下《邏輯哲學論》,復員後主動放棄所有家產,「上山下鄉」跑到奧地利最貧窮的地區當鄉村小學教師。
  試想,假如李家二公子突然拋下千億家財,遠赴西北某小鎮當「孩子王」,會是何等的震撼?
  當然,以上的簡介只不過是西方現代哲學史的常識。只是,傳奇並非就此終結,研究維根斯坦的專家都知道,他曾被家人送到林茨(Linz)市一家小學讀書,而另一個奧地利名人──希特拉──在相約年份也在這裏求學,可說是校友。對於這段歷史的巧合,專家們未作深究。直至近年一位澳洲哲學家Kimberley Cornish出版了《林茨的猶太人》(The Jews of Linz)一書,少年維根斯坦的成長故事成為爭議的焦點。

  Cornish找到一該校1904年的學生大合照,力言當中兩人是少年維根斯坦和少年希特拉(兩人並不同級,相片中相距只有一排)。這位澳洲哲學家根據希特拉自傳《我的奮鬥》,認為希特拉在小學咒罵的猶太裔同學便是維根斯坦。
  據說,這段「童年往事」日後對兩人都有深遠影響,導致維根斯坦思想左傾,為史太林在英國劍橋大學建立培養間諜的溫床,招攬一批共產黨員,甚至將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破解德國Enigme密碼的機密交給蘇聯。
  雖然事過五十多年,英國間諜史上最動的醜聞(即所謂「劍橋五人幫(Cambridge Five)事件至今仍是撲朔迷離。《林茨的猶太人》沒有提供第一手證據證明維根斯坦是蘇聯特務,在俄羅斯解封的前蘇聯檔案也未見支持有關說法。不過,英國哲學界一些元老級哲學家如Anthony Flew卻不敢否定Cornish的結論,原因是研究維根斯坦的專家一直都未能成功解釋,維根斯坦的哲學政治成份極低,為甚麼在1935年正當史太林清黨的高峰期間,蘇聯政府接受維根斯坦在黑山大學(列寧母校)的申請!
  除了Cornish這個近來引起動、有待證實的新發現外,另一個維根斯坦研究工業中很重要的,但卻成為學術禁忌的題目是他同性戀傾向。
  維根斯坦是同性戀性這個事實,至今已是定論。事實上,羅素(他的老師)的傳記早已言明,但數十年前的英國學術界一直視而不見,原因不外是很多有名望的哲學家都是受教於他的門下,他們都要歇力保護老師的「清譽」。

  直至到八十年代初期,W.W. Bartley出版了《維根斯坦》一書,指稱維根斯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回到維也納,曾在當地紅燈區一帶留連。至今,學術界爭論已不是維根斯坦是不是同性戀者,而是他是否曾是一個濫交的同性戀者。
  Bartley的著作儘管被英國哲學界抵制,但他曾到維也納和維根斯坦當過教師三個村鎮明查暗訪,掌握很多第一手資料和當事人的回憶,甚至可能擁有維根斯坦本人的一些手稿,因此其他維根斯坦的傳記大多採取迂迴攻擊的手法,避免直接觸及Bartley是否正確的問題。
  至此,很多人可能會問,Cornish和Bartley觸及的都是個人的生活經驗,對於維根斯坦這個以思想聞名的哲人有甚麼哲學意義?
  維根斯坦的哲學「技術含量」很高,對於研究者來說門檻有時的確高不可攀,而Cornish和Bartley在將他們的論點聯繫到維根斯坦的哲學,無可否認是未能令人完全信服。不過,這並不等如說其他的維根斯坦傳記作者沒有相同的缺點,更重要的是,兩人都有足夠勇氣,試合理地解釋維根斯坦的兩大個人特質:如磁場般的個人魅力和巨大的罪惡感。

(未完待續)

文摘

《香港經濟日報》2006年10月16日

「大地旅人」張翠容

貪污是最大公敵

從墨西哥、泰國、菲律賓,到台灣,縱觀全世界,反貪污潮流,是如此的浩浩蕩蕩,人們意識到,他們不要等待救世主,他們要做自己的主人,一場又一場的群眾運動由此興起。
但,群眾運動也需要政治環境的配合。看看俄羅斯,其政治貪污與黑金掛鈎已到達無法無天的地步,可是,俄羅斯人民如何高喊打倒貪污的政府?
上一、二周俄國一名被喻為最傑出、最有良知的女記者安娜‧波利特科夫卡婭給暗殺身亡,這已不是第一次有俄羅斯記者因其調查報告而遭毒手,上一名受害者是財經雜誌《福布斯雜誌》俄文版主編赫列波尼科夫,在下班途中給擊斃。
前者因報道車臣,後者因揭發俄國黑金,聽起來好像是不同性質的新聞,其實出自同一個原因——貪污。
不獨是記者,在波利特科夫卡婭被暗殺前三星期,俄國中央銀行副總裁科茲洛夫,也由於追查政商黑金事件而被刺身亡。
他們都是貪官污吏的受害者。這要追究到上任總統葉利欽,他為了保護自己的政權,不惜大搞特搞黑貪腐政治,其中最廣為人詬病的是九二年,他把總值一千五百億美元的四十多間國營公司以百分之一到二的價格賣給親信,這令到俄國突然出現不少富豪,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他後來為自己鋪路,收買普京,將他推出總統寶座,交換的條件就是不把他清算,讓他安享晚年。
為了讓普京在大選勝出,葉利欽和普京兩個共同自編自導多宗車臣爆炸事件,然後讓普京下令在車臣「平亂」成功,騙取人民選票。波利特科夫卡婭揭穿謊言,最後慘死,一切都是由黑金政權開始!

星期三, 10月 18, 2006

記得這一天

《當年今日》

  1888年10月17日,首期《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出版,是國家地理協會會刊,封面以黃色長方框為特徵。內容以地理、普及科學、世界歷史、社會時事及影集為主,後來才改名 《National Geographic》。

取材自《經濟日報》

星期五, 10月 13, 2006

廢……氣

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這裏的人趨之若鶩,每年都當作是大新聞,沸沸騰騰,像是理所當然。以前英國人統治時是如此,現時回歸後也是如此,依然將奴性表露無 遺。特區行政長官不是由人民選出來,他發表甚麼施政報告是他自己的事,反正他是中央欽點的,做與不做,或是想做而不做、不想做而做、想有為而無為、想無為 而有為等等,他根本不用負責,只用向北京交代。

說到環保問題,簡直就是一個笑話,竟然可以向車主提供稅務優惠,完完全全本末倒置。以為改用甚麼歐盟三型、歐盟四型的柴油貨車,天空便會變回藍天白雲,這 究竟是曾蔭權的無知,還是有意扮作是一個美麗的誤會。沒維修、沒保養、沒更換油隔、沒更換氣隔、沒調校,就算改用歐盟十型都沒有用,況且這裏的貨車一天運 行超過十二小時,巴士更可能開動二十四小時,機件損耗要每星期大檢一次和大修一次,在這個時間就是金錢的社會,又怎可能做到!

退一步說,以一部有維修有保養的柴油貨車,但沒有提供一個有蓋的停車場,同樣會污染環境。香港尺金寸土,停車場不足,大部分貨車、巴士都是停放在露天車場,日曬雨淋,汽車污染了停車場,廢氣、廢油揮發,停車場又反過來污染汽車,造成惡性循環,想改善環境,真是談何容易。

另一項更荒謬,就是津貼私家車車主改用甚麼「環保汽車」云云,這「德政」完全跟環保對著幹。既然有錢買得起私家車,理應對環保負起不可推卸的責任,為何還要津貼?

要環保,應該鼓勵更多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只要凡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除了免費乘車之外,兼每程再送一元的津貼,擔保全港汽車減少一半以上。

星期二, 10月 10, 2006

浮花(Volver)


終於有一天假期,跑去看了《浮花》。原本想看《兩生花》的,但現時電影院開映時間頗混亂,就算上網看也不一定準確,結果遲了十分鐘,看不成《兩生花》。

艾 慕杜華的電影奇奇怪怪,包括這一齣,表面上是母女情,以現時所謂男性主導的社會,電影中竟然沒有一位男主角。西班牙是虔誠的天主教國家,但艾慕杜華總喜 離經叛道,男生大部分不是好色,就是軟軟弱弱,一時可以戀母,一時又姊弟戀,結果都作不了主。今次好色的都沒有好下場,全部都給女生幹掉,從一把火燒掉, 至清理現場、收藏屍體,及至深宵埋葬,乾淨俐落,絕不手軟。這可能是量與質的分別。

還有嗅覺與味覺,這都是我們人類逐漸消失的本能,只除 了對食物,另外就是男女之間的分別。自從人類進化至站立後,人與人見面,首先會觀察對方的容貌,但男 生自我提早退化,總是帶著色迷迷的眼光,慢慢會將視線往下移,喜歡上女生的胸部,然後漸漸忘記味覺與嗅覺。這也是男生的悲哀。

星期一, 10月 02, 2006

上班時遇到交通阻塞,以為是人們趕著去看煙花,之後才知道今年的國慶煙花是在九時十五分才開始。以頻密次數來計算,一年之中,香港是全世界發放煙花最多的 地方,除了農曆新年,還有七一回歸紀念日和國慶。一個小地方,每年放三次煙花,放得多了,變得毫無意義,變得不知為何而放。

以前沒有留意,只知今年國慶煙花的背景音樂,是選用了愛國歌曲和「香港名曲」。所謂香港名曲,沒有幾首是認識的;而愛國歌曲,第一首就是《歌唱祖國》。以 前聽這首歌聽得多,看電影《東方紅》時聽過,黑膠珍藏唱片有這首歌,甚至連錄音帶(如果還在的話)也有這歌。現在在這個時刻、這個地方聽到這首歌,真有點 香港被赤化之感。是時間變了?還是人心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