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諾貝爾文學獎又出爐了,今年獎項落在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手上。一如以往,大家再一次議論諾貝爾文學獎所含的政治性;另一方面,又都想湊湊熱鬧,認真讀上一本帕慕克的作品,尤其是《我的名字叫紅》。
帕慕克語錄
「東方與西方的交匯,並非如人們以為的是透過戰爭。相反地,一直以來,它都是發生在日常生活的種種細節中,透過物品、故事、藝術、人的熱情與夢想進行。」(摘自《白色城堡》)
「三萬庫爾德人和一百萬亞美尼亞人在這片土地上被殺,但除了我之外沒有人敢談論它。」(2005年二月帕慕克在接受一家瑞士報紙採訪時直言)
「我希望成為一座橋樑,不屬於任何一塊大陸、任何一種文明,在兩種文明之外,卻有獨特的機會洞悉兩種文明。」(當作品被指表現文化衝突時,帕慕克如是回應。)
帕慕克小傳
一九五二年六月七日生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是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少有的暢銷作家,作品曾被譯成四十多種語言。他大學時曾攻讀建築,其後轉讀新聞。一九八五年,《白色城堡》獲得美 國外國小說獨立獎,一九九零年的《黑書》則奠定了其小說的母題:「對於身份的認同及其雙重身份的書寫。」他曾經在紐約生活三年,只為了在如同伊斯坦堡般文 化交匯的西方城市中漫步街頭。向來敢言的帕慕克,曾多次捲入政治風波,去年便因抨擊土耳其政府在二十世紀初對亞美尼亞人進行種族清洗,而被當局刑事起訴。 二零零四年,他曾應城市大學邀請來香港訪問。
帕慕克部分著作簡介
《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2005)
鄂圖曼帝國瓦解之後,世界幾乎忘了曾經叱吒風雲的伊斯坦堡存在過的事實。帕慕克以其獨的歷史感,發掘出那些舊地往事的梗概和脈絡,寫成一本自傳性質的城市傳記。此書二零零五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以上全摘自《經濟日報》2006年10月20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