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報章介紹今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罕‧帕慕克,有興趣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所出生的國家——土耳其。帕慕克去年還有一本作品競逐諾貝爾文獎,可惜落選,書名是《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
初初認識土耳其,由開始喜歡去旅行開始,那時常常以為伊斯坦堡是該國的首都(首都是安卡拉),原因是那裏位處歐洲和亞洲的交界,是世界唯一一個大城市 跨越歐亞兩洲,一條大橋(現時好像有兩條)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將亞洲與歐洲連接起來。以前羨慕別人獨個兒去旅行,「大地任我行」時看到如何由亞洲經過土 耳其,穿越歐亞大橋,從陸路入歐洲;博斯普魯斯海峽是黑海進入地中海必經的海峽,冷戰時代,這裏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這裏可以監視前蘇聯黑海艦隊進出的情 況,也因為這個原因,令這個信奉回教,但政教分離的國家得以較親近西方。
伊斯坦堡以前叫君士但丁堡,曾是東羅馬帝國、鄂圖曼帝國時的首府,市內還有聖蘇菲亞大教堂,曾是教堂,亦曾被改成回教廟,有世界上最大的圓拱形屋頂建 築;藍廟,這座有六支叫拜樓的回教廟,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回教廟。伊斯坦堡、君士但丁堡、藍廟、聖蘇菲亞大教堂、杜柏其皇宮,聽其名字已經十分吸引,結果成 了第一次出國旅行的目的地。
今趟看報章,大部分介紹帕慕克的出生地都寫作伊斯坦堡,不像回歸後全跟大陸的譯法,寫成不知所謂的「伊斯坦布爾」。單從名字的譯法,已知香港特區的自 我邊緣化。有一段時期常聽特區政府說三道四甚麼防止被邊緣化,如果堅持特立獨立,雖處邊陲一隅,又何懼會被中原所邊緣化,反而能夠碩果僅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