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月 25, 2009

情是何物(張翠容)

  重看兩個星期前張翠容的一篇文章,有些同感。我們每天都匆匆忙忙,對身旁的人越來越不願花精神去瞭解,也不願意花時間去溝通,自己所想的,以為別人也是如此想。
  
情是何物(張翠容)
  在零八年與零九年的交接當中,身邊多位朋友或朋友的親人先後離去。突然發現,我們最要提高警覺的,不是政治、經濟,而是生命。
  我們對生命似乎慢慢失去了一種敏感度,對自己和對別人。
  這兩年來我開始種植盆栽,花開花落。當我出外一段長時間後回來,雖有人打理,但它們仍掩不住一身凋零,花不出,葉往下垂。原來植物與動物一樣,也認主人。
  因此,我們經常說1,人非草木,誰孰無情?我嚴重抗議,草木皆有情,只不過是我們沒有察覺到,即使落紅不是無情物,怎知它化作春泥更花!這種大愛如流水涓涓,不知不覺間滋潤了心靈。
  我們也可以這樣春風化雨,讓自己和別人的生命不致乾涸嗎?
  新年伊始,舊老闆請一眾舊同事吃晚飯,數十人嘻嘻哈哈,有美食又有抽獎,在鬧哄洪的氣氛裏,有伊人獨憔悴。
  曾是我上司的他,一度才華橫溢,心高氣傲,於年前中風後,口齒稍有不靈、行動稍有不便,但後遺症陸續有來1,銳氣大減,反之換來的是對人滿有溫情,在失意中亦算有得着。
  可惜當晚他在人群中孤獨地坐着,在人聲鼎沸裏他沉默,沒有太多人去理會他,因為我們習慣了匆匆忙忙,對失意的人缺乏敏感度,那一顆關懷的心給勢利的社會俘虜了,我們不容易察覺到身邊有落寞的身影,耳邊有歎息的聲音。
  失去了感敏度便會出現很多的疏忽,不僅對別人,也對自己的身體。身體會發出訊號,有亢奮、有低潮,也有哀鳴,與我們一生相伴的,我們卻不了解,沒有溝通。
  真是問世間,情是何物?
  我們得要明白,在表面無風無浪的日子,其實是洶流暗湧,我們要時刻提高警覺,不要放你那敏銳的情感,不要疏忽你那生命的水源!
(摘自2009年1月12日《經濟日報》)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不是說張小姐的短文婆媽嗎?你都好欣賞佢喎﹗

ky

匿名 提到...

不是說張小姐的短文婆媽嗎?你都幾欣賞佢喎﹗

KY

MK110 提到...

婆媽一件事,有時她也有她的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