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月 29, 2014
城巴7000、592
晚上從中環回家,在交易廣場等候巴士,見編號7000停在一旁,於是上前拍了兩張。
城巴7000屬兩軸冷氣巴士,這架是樣板車,前門貼上城巴顏色的貼紙,配合車身圖案,使前門成了一個弧圈圓形。
曾坐過位於車頭的兩個座位,重心較高,近窗座位視野不佳,不能看清前方及左方,容易暈車浪。
至於另一架城巴592,十二米富豪,今天已屬舊款,這天行走90,往鴨脷洲,雖然以鴨脷洲邨為總站,但與車身編號同屬592的路線,同樣往鴨脷洲,不過以海怡半島為總站。
90配592,幾特別。
當時已過十時,又在巴士總站內以智能電話拍攝,效果不佳是意料中事。
星期一, 1月 27, 2014
收拾行裝
從萊比錫乘RE17077開17:03的火車返回德勒斯登,全程一時三十分,到達的時間18:33。也許時間尚早,乘客不算太多,途中又遇上查票。
我們的火車票早在出發前已在網上購買,只要列印車票帶上路便可。查票員會利用掃描器讀取車票上的條碼或二維碼,以德國人做事之認真,有時會要求提供信用卡核對,最後在車票上打印才算完成。
在德國,千萬別想逃票,因為這次旅行共乘六次火車和數次城際火車,幾乎次次都還上查票,查票絕不會像意大利般只看看車票便算,而是會驗證的,查票態度亦一視同仁,甚有禮貌,會耐心等候找出信用卡來核對。
回到德勒斯登,尋找猶太教堂時,風雲開始變色,山雨欲來。因為明天要離開北上漢堡,這天選擇外賣回房晚飯,然後收拾行李。
找來幾張昨晚拍的照片,算是回味在德勒斯登的夜。
準備上牀之時,外面雷聲大作,夾雜狂風大雨傾盤而下,看出窗外,幾乎看不見對面的酒店,排水渠全是水,心想著明天如何離開。
下雨直至深夜未停,想得太多也沒有用,於是只打開廚房的一線窗讓空氣流通,一覺睡至天光。
早上幸好沒有下雨,還有陽光,吃過早餐,十時離開。臨離開時影了兩張房間的照片。德國人做事如何仔細,從兩張照片可以略知一二。
廚房浴室鋪磚,一橫一直接口,特區香港的泥水已算做得不錯,一般讓直的放至橫的齊高,一般不影響外觀,也不容易刮手弄傷。德國人如何?橫直不會接口,在凹位處再加一條膠邊做齊,除防止刮手外,較佳外觀。這樣做會增加工序,也要加多條膠邊,維修保養更考功夫。
關門時會發出聲響,一般我們也不會理會,也不懂慢慢關不讓發出聲音。德國人更進一步,在門框邊加一條中空的膠邊,使關門時聲響減輕。門大多附封邊,使不容易入風,至於向內推或向外拉,或與天氣寒冷有關。
特區香港因在中國變色前後有一大批江浙上海師傅來港,使裝修泥水建築有一定水準,以前在香港也曾見過門框上加上膠條,或與門的結構有關,效果不明顯。
已經第二次來德勒斯登了,似看了很多,但又錯過了很多,世事也許如此,待要離開時又依依不捨,上次錯過了西斯廷聖母,今次欣賞了,再加薩克森瑞士登山邁森晚餐,圓了一個夢,又尋找另一個。
一邊陰天一邊陽光的天氣有點像心情,回頭看看來了幾次的火車站,雖說短短幾天,留下了深刻印象。
星期日, 1月 26, 2014
中國高鐵
外國人製作的中國高鐵宣傳片
根據維基百科中國高速鐵路的資料:
中國高速鐵路的建設始於1999年興建的秦沈客運專線,經過10多年的高速鐵路新線建設和對既有鐵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國目前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以及最高運營速度的高速鐵路網。至2013年12月底,中國時速達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新線里程已經超過13,000公里,另有近3000公里的既有線鐵路被改造成了時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連接秦皇島及瀋陽的秦沈客運專線是中國第一條高速鐵路,設計時速為250公里,為中國高速鐵路的前期實驗路段。
中國目前正在興建和即將興建的高速鐵路總里程達到20,000公里左右。根據中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方案,至2015年年底,中國將會建成42條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基本上建成以「四縱四橫」為骨架的全國快速客運網,總里程將超過20,000公里;到2020年中國時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里程將會超過30,000公里。
從資料看,中國的高速鐵路真的了不起,到目前為止,已有一萬三千公里的鐵路時速可達二百公里以上,那麼一天可以運載的乘客有多少?貨物又有多少?這些資料非常缺乏。
從新聞報道中略知一班高速火車可乘搭一千二百名乘客,一天同一目的地二十五班計算,即一天可運載約三萬名乘客。
從深圳出發,前往十個目的地,同樣每天二十五班出發,那麼一天豈不是可運載三十萬乘客?十個出發地即三百萬,二十個出發地即六百萬,保守估計即一天可運載超過一千萬名乘客,還未包括其他火車,如果加在一起,全中國一天內可能有三四千萬名乘客在火車上東南西北,幾乎是一個歐洲小國的全國人口。
這可能有點誇張,BBC2014春運起跑 預計將運36億人次報道,鐵路部每天安排客車2667對,乘二再乘一千二百,也有六百多萬名乘客。
「至二零一五年,中國將會建成四十二條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基本上建成以『四縱四橫』為骨架的全國快速客運網」(維基百科),四十二條,如果沒有估錯,即每天可運載一千二百萬名乘客。
二十多三十年前,那時沒有高鐵,只有特快火車,所謂特快已經很快,從廣州去北京也要二十多個三十小時,要過兩晚。
那時同樣有春運,同樣一票難求,乘客擠滿廣州火車站的奇景以為一去不返,原來到了今天,中國花了這麼多錢,貪污了這麼多錢,人在中國共產黨眼中依然沒有變,只是一個數字。
高鐵網
星期五, 1月 24, 2014
離開萊比錫
萊比錫之前雖然屬於東德,但在這裏未必發覺有太多共產的味道。可能與遊人太多的原因,令我們失去了耐性,不想逗留太久,選擇早點回到火車站,等候乘火車離開。
共產黨有很多暴政,包括消滅傳統毀壞語文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但如果萬物是追求美好的話,驅逐邪惡之後,美好或會重來。
這天是星期日,來到萊比錫,你會發覺,大街小巷甚至著名的拱廊,除了餐廳之外無一間商店營業,人家不會因為有大批遊客到來而鼓勵消費,也不會因為遊客的到來而遷就開門營業,當然更不會有專門為遊客而設的名店。
雖說餐廳食肆有開門,也不代表容易找到座位,人流多的餐廳露天茶座找個位置也難,連賣熟食香腸薯條飲品的快餐亭或車亦要排長龍,只能三五個站在一旁的小檯上匆忙吃一餐。
原本還想前往新市政廳,曾想尋找德國聯邦最高行政法院,因為這裏曾經審判「國會縱火案」德共領導人季米特洛夫,也想走到奧古斯特廣場,德意志國家圖書館看看外貌,結果都一一錯過了。
雖然如此,也明白重臨的機會渺茫,不過我們很高興,幸運遊覽了充滿自信自豪的萊比錫。
星期四, 1月 23, 2014
萊比錫聖尼古拉教堂(St. Nidolai Church)
聖尼古拉教堂對於我們來說,除了教堂內椰樹狀的巨柱和天花,另一個目的,因為一九八九年前民主德國的革命正是發源於此。
指示牌指著方向,走入街內時,從表面並不覺得是一間教堂,抬頭一看才知所在。
似乎剛剛崇拜完畢,遊客方可入內。內裏裝飾如新,可能不久前曾翻修。
教堂內部感覺很大在於樓底高,悠揚風琴鏗鏘講道,容易感染人心。
祭壇內有一組畫,講述耶穌的故事。
單以建築結構來說,已非常值得欣賞,有時覺得保養得太新有些失真,於是跑到外面看著充滿歷史痕跡的舊磚舊瓦。
由遊行至推倒柏林圍牆,至共產黨倒台至德國統一直至今天,全是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從北京天安門開始……
附聖尼古拉教堂及星期一遊行介紹:
聖尼古拉城市和教區教堂建於大約1165年。這個教堂位於東西和南北兩個重要貿易路線的交匯處,它是為了紀念中世紀批發商和貿易商的保護神Nicholas而建。今天,它仍然位於市中心的辦公建築之中迎接來自全世界的遊人。
從西面看,這個教堂最初是被建造為羅馬式的建築風格。在16世紀初,它又陸續擴展和增建了一個哥特式教堂大廳,而且一直保留到現在。在1932年建成的三個尖塔一直是被認為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1902年又使用砂岩對教堂的外表重新進行了翻修。
教堂的內部更加令人迷醉,它被建築師JCF Dauthe在1784年和1797年仿照法國風格重新改造為古典式。這項翻修證明了萊比錫市民高文化標準和他們的自信心。
教堂內椰樹狀巨柱的設計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天花板上華麗的裝飾,圖案,以及教堂長排的座位也是非常顯著的。藝術家AF Oeser為教堂創作了3幅繪畫,它們被展出在門廊和聖殿。祭壇上的和平天使圖案是非常稀有的。有新約聖經的情景被展示在聖殿內,耶穌被描述為人類的老師(南邊)和上帝不可思議的兒子(北邊),這兩個耶穌基本的圖片在那個時代和今天有所不同。
講道壇,洗禮盤和祭壇是非常華貴的:整個內部是德國傑出藝術和技術最好例證。教堂內四個F. Pfeiffer製作的雪花石膏制浮雕也是非常特別的藝術品,並且它所展示的耶穌赴難路場景也是奇特的。
在聖殿裡,那個晚期羅馬式木質十字架也是萊比錫最古老的藝術品。這個教堂在教會變革到萊比錫的時候變成了新教徒的禮拜堂,巴赫在1723年到1750年作為唱詩班的風琴彈奏者和指揮活躍在這裡成為這個教堂歷史上一個閃亮點,它的著名作品在第一世間在這裡演奏。
這個德國最重要建築紀念碑的內部和外部已經在1968年被翻修一新。教堂內每星期一舉行的祈禱會後來發展成民主運動,這是為1989年柏林牆的倒塌邁出的第一大步。
尼古拉教堂(Nikolaikirche):是萊比錫最大的教堂。初建於1165年,是羅馬式和後期哥德式的建築風格。教堂內椰樹狀的巨柱和天花板充滿濃郁的異國風情。1989年前民主德國的革命發源於此。
是萊比錫最著名的教堂之一,並以反對共產黨統治的1989年民主德國星期一遊行的和平起義中心而全國聞名。
這座教堂修建於大約1165年,萊比錫,又名聖尼古拉城建城之時,得名於商人和批發商的主保聖人聖尼古拉,位於該市的最中心,兩條歷史上重要商路的交匯點。它部分為羅曼式建築風格,16世紀初擴建部分主要為哥德式建築風格。內部改建為新古典主義風格。1539年宗教改革後成為新教座堂,但是天主教會也允許使用這座教堂。
1724年,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的《約翰受難曲》首演於這座教堂。
這座教堂的管風琴是歐洲最好的浪漫風格管風琴之一。
星期一遊行:1989年10月9日星期一下午5點,聖尼古拉教堂內湧進大批民眾,參與 富勒牧師主持的「和平禱告」。禱告結束後,每人手持象徵和平的燭火魚貫走出,來比錫的市民也自動自發加入,走上街頭的老百姓高達七萬人,軍警未發一槍,示威最後以和平收場,也結束民主德國四十年的共黨統治。
「這次革命沒有領袖。領袖就是尼古拉教堂和市中心。只有一個領袖:星期一,下午5時,聖尼古拉斯教堂。」——卡巴萊藝術家貝恩德.盧茨蘭格。
星期二, 1月 21, 2014
萊比錫舊市政廳與歌德
萊比錫的指示牌很清晰,每個街角都有,很少會走錯路,但舊建築易找,新建築難尋,因為一時間未能確定。
來到舊市政廳前的廣場,頓覺迷失方向,巡遊的人潮從這條街湧過來,又從另一條街湧過去,原本站在廣場的右方,隨人潮走到左方。從右方看舊市政廳,剛巧廣場有一段正在維修,擋著前景,湧到左方後,角度較好,可以看到整個全景。
舊市政廳今天成了博物館,見人群都站在門前,暫時吸引不了我們的興趣,於是轉到後面一條街,希望沒有太多人。
這裏一座建築十分優雅,兩層高,附有一個陽台,前方有一個雕像,初時不知是誰,只知周圍全是露天餐廳,座無虛席,非常熱鬧。走到雕像前,抬頭一看,原來是德國著名作家歌德。
歌德略略聽過,只知「少年維特的煩惱」和「浮士德」的名字。
又轉回大街上,對面正是梅德勒拱廊(Mädlerpassage),內有出賣靈魂的浮士德和魔鬼梅菲斯特及一些學生的雕像。拱廊內亦有幾間餐廳,同樣坐滿了遊客,可知今天的萊比錫多熱鬧。
附梅德勒拱廊介紹:
梅德勒拱廊(Mädlerpassage)是少數保存完好的美麗的拱廊之一。如今這裡容納著眾多商店、酒吧和餐館,以及著名的Auerbachs Keller,是一處現代化的綜合購物中心,也是萊比錫市中心最熱鬧的地方之一。在Grimmaische Strasse街的出口附近,有浮士德、梅菲斯特和一些學生的雕像。按照這裡的傳統,摸一下浮士德的腳會有好運到來。
星期一, 1月 20, 2014
聖多馬教堂
巴哈雕像就在聖多馬教堂旁邊,斜對面正是巴哈博物館。
我們從大街來到正門,教堂正在崇拜,入內時見通道以欄繩間隔,為保持肅靜,不敢四處走動,躲在一旁欣賞,因不想打擾,逗留一會便離開了。
可能與巡遊加上遊客眾多,令我們有些煩躁,沒有耐性站在街上等候,漫步又要避開如潮湧的人群,一時間分不清東南西北,於是躲進巴哈博物館的內庭,稍作休息,調整步伐遊覽萊比錫。
對音樂有認識,來到巴哈博物可謂千載難逢,可惜我們全不懂,只停留在知道蕭邦貝多芬莫扎特的名字階段,所以沒有入內,只欣賞了充滿色彩的外牆。
附聖多馬教堂介紹:
萊比錫市政廳廣場後面一個靜靜的街角上,聳立著巴哈曾經主持了二十七年之久的聖多馬教堂合唱團(Thomanerchor)教堂,教堂創建於十三世紀,一七零二年演變成今天的樣子。現在的聖多馬教堂也是戰後重建的,音樂大師巴哈的遺骸就被安放在這裡。 一七二三年至一七五零年巴哈擔任了這裡的管風琴師兼合唱團指揮。並且在這時誕生了《馬太受難曲》等許多名曲。巴哈的墓地在教堂內主祭壇前面(入口向右的盡頭)。大師一生奉獻給了音樂,死後也沉浸在永恆的創作中——教堂內部用當年聖多馬合唱團的古樂器作裝飾。哥德式窗戶的彩色玻璃上描繪的是馬丁.路德、巴哈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死難者。當一束陽光透過逼仄的彩窗,照射到鐫刻著Johann Sebastian Bach名字的青銅棺蓋上面的時候,那些暗紅色的大提琴或者是殘破的皮鼓突然像是有了生命一般,瑩瑩地閃著光芒。教堂庭院的巴哈雕像旁的商店裡可以找到有關巴赫和聖多馬教堂的資料。週末如果幸運的話可以旁聽他們的練習。
聖多馬教堂(Thomaskirche):該教堂以巴哈精心培養的聖多馬合唱團及巴赫的指揮而聞名。一七二三年至一七五零年,巴哈在此擔任管風琴師兼合唱指揮。他創作的《馬太受難曲》等名曲均在這裡首演。
聖多馬教堂是德國萊比錫的一座路德會教堂,其最著名之處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長期擔任這座教堂的唱詩班指揮,其遺體也安葬於此。
在十二世紀,此處便有一座教堂。在一二一二年至一二二二年改為奧斯定會的聖多馬修道院。一二一七年,海因里希.馮.莫倫根前往印度時,將多馬聖物捐贈給教堂。經過多次重建(考古發掘中發現早期羅曼式建築的遺迹),一四九六年四月十日,梅澤堡主教蒂洛祝聖了目前的這座哥德式建築。一五三九年五旬節主日,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在此講道。今天,這是一座路德會教堂。
鐘樓始建於一五三七年,一七零二年重建,達到目前的六十八米高度。
作曲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從一七二三年至一七五零年去世一直擔任聖多馬教堂的唱詩班指揮。一九零八年,教堂旁邊豎起了巴哈雕像。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四日,鐘樓被盟軍空襲損壞。
萊比錫聖約翰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摧毀,一九五零年,埋葬在那裡的巴哈遺體也遷到聖多馬教堂安葬。目前的哥德式祭壇,是一九九三年安裝的,屬於一九六八年被共產黨政府摧毀的萊比錫大學的大學教堂Paulinerkirche。
星期日, 1月 19, 2014
阿拉伯咖啡樹博物館(Museum zum Arabischen Coffe Baum)
萊比錫的阿拉伯咖啡樹博物館,有這樣的一段介紹:
阿拉伯咖啡樹(Museum zum Arabischen Coffe Baum)。在一七一一年以後的歲月中,十六間古老的咖啡室接待了無數名流顯赫,諸如巴赫(BACH),歌德,舒曼,李斯特(Lizst),萊辛(勒辛),格里格(葛利格),華格納(WAGNER)等,拿破崙和強者奧古斯特大公(日德斯塔克)也曾在這裡品嚐美味咖啡。
至於咖啡與糕點則有以下介紹:
糕點
Coffe Baum Spezialtorte(咖啡鮑姆特殊的蛋糕)
Eierlikörtorte(蛋酒蛋糕)
Kleckselkuchen
Käsekuchen(乳酪蛋糕)
Leipziger Lerche(萊比錫Lerche)
Pfirsich-Maracuja(桃激情)
Sachertorte
Schumanntorte(舒曼蛋糕)
咖啡
Café au lait(牛奶咖啡)
Café Symphonie(交響曲咖啡廳)
Cafe´August der Starke
Coffe Baum Spezial
Einspänner(恆盛)
Schumanns Traum(舒曼的夢想)
Tasse Kaffee(一杯咖啡)
回到市中心,先找咖啡博物館嘆杯咖啡兼休息。
這間咖啡博物館在一幢樓房的三樓,全幢都是餐廳,至於是否屬於同一間牌子,我們沒有詳細留意。
來時先到地下一間,我們入內,想找座位,但無論怎樣看,這間並不像咖啡店,站在通道旁有點猶豫,侍應生經過,見我們像尋找座位,問有何需要,於是問咖啡博物館,侍應生笑笑,指指樓梯直上三樓。
樓房以木建築,咖啡店裝飾古雅,和三百年前有沒有兩樣不得而知,不過肯定有所不同,多了新式咖啡機與雪櫃,至於氣氛應該大致一樣。
德國咖啡屬另一種口味,喜歡與否看個人習慣,所謂一杯咖啡,大致與美式咖啡相同,這與地理有關。至於糕點,保持傳統水準。
咖啡店附設博物館,介紹了咖啡傳來德國的歷史。整座建築很特別,各層可看見地下的中庭,睦鄰通風巧妙設計。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