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來一首由
頂樓馬戲團所唱的「上海童年」,全首以上海話唱出,別有風味。
大概是世界博覽會時期已介紹過「上海不歡迎你」,不過限制於經大陸網下載再轉上youtube,畫質音質較差,如今這一首畫質較佳,另外附上演唱會一段,可惜是大陸網,要忍受不可中斷的廣告。
為何覺得以地方語言來唱歌特別有風味?因為有些遣辭用句是這個地方所獨有,容易引起共鳴,令聽不懂的人摸不著頭腦,掀起追尋內裏意思。
以廣東話為例,同一個字以不同語氣說出可以有不同解釋,一些俚語土話較粗俗的形容甚至今天覺得是粗口的用字也可以入歌唱出,因為大家有同感,立刻意會,更能達到所表達的效果。
特區香港就是有一大批人,以為緊密配合中央就可換來滾滾財源,結果係連自己所獨有的優勢也給人奪去,你和全中國沒有分別之時,你還有甚麼特別之處?
當廣東歌開始淡出之時,上海有隊樂隊如玻璃窗上的蒼蠅一樣,前途一片光明卻苦無出路之中覓到某一個平衡點,挑戰審查,可以是地下也可以大眾化,在移動中摸索,在亂與禁中尋找,在中央要消滅地方語言之前也許是垂死一拚,在統一思想中留下異端,總好過雙手奉上頭顱任宰任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