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啟蒙運動後期,德國出現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他就是在1749年8月28日出生,在1832年去世的長壽作家歌德。由於自小受到父母薰陶,歌德多才多藝,特別在文學方面造詣很深。二十五歲時,他發表了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轟動整個文壇,也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維特熱」。據說這部小說連拿破崙也愛不釋手,在戎馬生涯中亦隨身攜帶,更翻閱了七次之多。
歌德的另一巨著《浮士德》,講述主人翁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的經歷,結合現實和浪漫主義,有論者認為這是德國文學的巔峰之作。歌德前後花了六十年才寫成這部巨著,為後世留下了文學瑰寶,民初郭沫若把它譯成中文,成為現時流行的中譯本。
1910年8月27日 德蘭修女誕生
1979年,德蘭修女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當時媒體問她:「我們能做甚麼,來促進世界和平?」她答:「回家及愛你的家庭。」
德蘭修女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她對加爾各答窮人的無私貢獻,令她不會在1971年獲教宗保祿六世頒發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和平獎,2003年10月更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列入天主教宣福名單。
她於1910年8月27日出生,十二歲加入一個天主教兒童慈善會時,已感應到幫助貧寒,是自己的未來職業。十八歲以後,她到了加爾各答,在一所中學擔任教職,1931年,正式成為修女,之後更成立博濟會,救濟窮人。
她的博愛精神,不但為人口耳相傳,1969年,英國記者蒙格瑞奇更將她的事蹟拍成紀錄片,讓她舉世知名。
1965年9月4日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史懷哲逝世
身兼哲學家、醫學家、神學家、語言學家,以及音樂家的史懷哲,是上世紀一位不可多得的通才,活了九十年,終於在1965年9月4日逝世。
說到史懷哲的眾多貢獻,首推利用個人德文與法文的專長,成功繙譯德文版和法文版的《巴赫傳》,給後世的巴赫研究者帶來莫大貢獻。其次憑藉個人對巴赫音樂的熱衷,不但在教會學會管風琴、鋼琴,以至不同音樂理論,從而留下了屬於史懷哲的音樂演奏作品;而且更因為有志於神,學當上牧師傳播福音,榮神益人。
後來,他得悉非洲人民貧病交困,就決意上大學研讀醫學,冀盼日後有所貢獻。直到三十八歲那年,取得醫學博士後,隨即動身前往非洲,一方面專注在喀麥隆發展其「非洲叢林醫學」,展開醫療社區工作;另一方面希望把福音帶往第三世,界讓更多人蒙福。1953年,為表揚個人無私的奉獻,史懷哲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節錄自香港《經濟日報》某年今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