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月 27, 2009

虛名

金鳳茶餐廳(灣仔)
  與老友記很久沒有相約看電戲,趁近來奧斯卡期間多套較為似樣的電影上映,也趁星期二優惠票價關係往金鐘看套好戲「聖訴」。
  看罷戲往灣仔區醫肚,時間剛剛下午茶時段,老友記提議往金鳳。原來老友記告知這茶餐廳有出名的菠蘿油、雞批、無冰奶茶……,聽來也相當合我們胃口。
  畢竟是下午茶時段,外賣、堂食也人頭湧湧,我倆甫坐下便相量相量,終於柯打了:午餐$27(雪菜肉絲通、腿蛋奄列+菠蘿包(需加二元)、奶茶),雞批$6.5、蛋撻$3.5、奶茶$7。
  雞批熱騰騰送上,這批比其他餐廳出品的略小,因新鮮出爐,當然脆口;燙口蛋撻,沒有驚喜;奶茶尚可接受,最差還是午餐,通粉煮過了頭,又肥又稔,而隨奄列送上的菠蘿包好像隔夜,與鄰座各位仁兄柯打的出入太大,可能我們的包是在廚房放久了所致,菠蘿包在這店是有名,竟然落得如斯下場,有點可惜。無冰奶茶,對凍飲一向興趣不大,也不喜歡嘗試,不過該店的奶茶尚算美味可口!
  其實只要是新鮮出爐,任何一間茶餐廳也有不錯的水準,何需慕名朝拜呢!
(轉載自鄉下婆食評)

星期四, 2月 26, 2009

有趣的問題

  前幾天鄉下婆邊看新聞邊說,「聽聞輕鐵有很多乘客搭霸王車」。當時不以為然,昨天忽然想起〈二十世紀少年〉其中一節,話說幾個逃亡的人,正值飢寒交迫,剛巧來到一間人去樓空的便利店,各人取了飲品食物繼續上路,離去時經過櫃檯前,他們全數付了錢。雖然沒有收銀員,但他們認為,人去樓空的原因可能和他們一樣,只是為了逃避戰火或是災難,也許有一天會回來,如果不付錢等同偷東西,所以他們沒有檢這個便宜。
  早前上班時,在維多利亞公園附近等候8P,自己上班的時間,卻是大多數人下班時,所以巴士站聚集了很多人。沒多久8P駛到,以為不用等太久便可上車,怎知這班8P壞了冷氣,不能再行走,於是接近八成滿客的巴士,全部乘客要下車,等候另一班8P。巴士站突然之間多了近百人,確是有點混亂,加上壞了冷氣的巴士停在巴士站前方,佔用了部分地方,後來的巴士只能停在馬路中線讓乘客上下車。幸好這時有兩班8P駛至,百多個乘客魚貫上車,由於壞車的乘客不用再付款,當時自己排在前面,見這情況,立時心生歪念,上前混入壞車乘客中跟隨上車,省下3.4元車費。心存歡喜之際,後來的乘客陸續上車,可是個個都如常付費。僥倖之餘沒帶幾分慚愧,慶幸發覺原來香港人文明水平也頗高。
  輕鐵站是開放式設計,自助購票,八達通是自助過機,下次乘輕鐵時,會不會嘗試不付費?沒有人看守的商店,取去物品又會不會不付款?前面的巴士壞了,會不會突然之間「思想開小差」,不付車費便上車?
  沒有人看守,只有自己看守自己,那種取捨,如何衡量?除了法律之外,其他的會不會是自己的問題?

星期二, 2月 24, 2009

象畫

  先來看看2009年2月23日「AM730」的一則新聞:

大象繪畫原來出術
  左上角這幅畫,出自泰國大象畫家阿康(Hong)的「鼻筆」。不信?自然學者莫里斯(Desmond Morris)跟我們一樣半信半疑,為了解當地大象何以均擁有藝術天賦,他早前專程到泰國的大象公園,觀察一群畫家揮毫,得出結論是「另有乾坤」。大象繪畫是該些公園的重頭戲,作品則是遊客搶購的奇珍。據莫里斯觀察,真正的繪畫者是象夫,他們憑著推扯象耳,指示訓練有素的大象將畫掃左油右塗,繪出簡單的花草樹木;然而牠們的聰明聽教,還是值得鼓掌。

  一則毫不起眼如花絮的新聞,題目雖然誇張了點,可是在一些自命大報和樣樣都喜歡爭第一的報章當然看不到,因為他們有他們「獨特」的國際視野,例如只會報道奧斯卡頒獎禮,必然幾大版,報道內容卻空洞無物,又喜歡自我安慰,例如李安得獎,會說是「中國人之光」,〈一百萬零一夜〉得最佳影片等八個獎、日本電影得了最佳外語片獎,會說是「亞洲電影大豐收」,他們真會叨光兼懂得往自己的面上貼金。無論怎樣看,〈一百萬零一夜〉絕不是亞洲電影。如果此說成立,香港拍攝的電影全在美國取景,難道可以叫作美國電影?美國電影全在香港取景,豈不是可以叫作港產片!日本早早已脫亞入歐,又怎會是亞洲?
  為何會特別留意大象繪畫這則新聞,原因是上星期剛巧看了國際台一個半小時的紀錄片「非常禽獸」(Extraordinary Animals: The Elephant Artist),內容正是大象繪畫,除了請來自然學者研究之外,也請來畫家來評畫。大象聰明,懂得繪畫好像是一件奇怪的事,背後原來是「迫」出來的。因為這個大象公園所在地,原先是一片森林,馴象目的只為砍伐樹木後,利用象的體力將木頭拉離森林,再經河流或公路運往工廠。後來泰國政府因為要保護森林,不再批准大規模砍伐,使大象及象夫無工可做,而馴服後的大象可能不再適應大自然生活,為了安撫大象與工人,管理人員想了一個方法——成立大象公園,大象除學習繪畫之外,更學懂彈奏敲擊樂以吸引遊客,效果不錯,頗受遊客歡迎,符合可持續發展這個理念。
  地球角落一段小故事,英國電視台可以以此題材製作紀錄片,亦有自然學者、畫家、行為學者研究,幸好香港也有一份小報登出這新聞、一間嚴重虧本的電視台播出這紀錄片,證明香港還殘餘一些十多年前的優良傳統。

星期日, 2月 22, 2009

換命謊言(Changeling)

  近年在看電影之前,很少看電影介紹或是電影評論,所以開始時並不知道內容,待看完電影後才知故事的真相。早前在珠海買了疑似正版的翻版DVD《換子疑雲》,昨天放假,晚上無聊在家,以此電影作消閒。電影譯作《換子疑雲》還有點道理,可是《換命謊言》又怎樣解釋?雖是謊言騙局,但何來換命?
  自從時代轉變,不知從何時開始,電影多以女性為中心,男人不知何處去,《換子疑雲》中安祖連娜祖莉飾演單親母親,帶著孩子居住在小鎮,父親似逃避責任,只以對白交代了去向。故事發生在上年紀二十年代,孩子失蹤,背後隱藏連環殺手兒童謀殺案,警方無力破案,為了應付傳媒壓力,代表權力的警方,找來另一個小孩頂包認母,以為單親母親弱不禁風,不再追究,奈何謊言掩蓋不了事實。
  電影至結尾時,有些想不明白,為何警方會隨便找來一個小孩替代單親母親的孩子,明明知道沒有可能的。首先母親會知道、醫生會知道、鄰居會知道、學校也會知道,這個小孩根本就是假的。警方無能是不爭的事實,奇怪在懾於輿論壓力,竟然以為一個騙局、高壓手段便可以瞞天過海,怎知代表正義的一方,如宗教(電台牧師)、法律(律師)和弱勢社群(母親)不怕固有惡勢力的欺負,奮起反擊,最後戳破騙局,尋回真相。
  還有不明白的是,為何被關在瘋人院的都是女性,而主管瘋人院的都是男性。另一不明白,雖說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為何電影設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那是一個怎樣的背景?是女性地位開始提升的時期?這些都沒有探究過,看似是不明白,其實內裏是有原因的。
  奇連伊士活老而彌堅,雖然拍得緩慢,依然為正義而戰。雖說是上一個世紀的事,好像離我們很遙遠,一個謊言怎可掩蓋一個騙局?答案是可以的,例如是毒奶粉案,孩子是死了,可是獨裁政府只找來三兩個奶農判死刑了事。又例如香港的政制諮詢,一個只得幾百人選出來的特區政府,可以說首要任務是要應付金融海嘯,所以將諮詢期抽後至年尾。又例如對外說沒有愛滋村、沒有煤礦災難、十三億人有溫飽……上訪的人會被拉去精神病院,就如電影中,已給你找來一個「兒子」,還欠你甚麼一樣。
  美國從不否認也有這些事情的發生,例如訛稱伊拉克有大殺傷力武器等,美國有種族歧視,同樣有政府欺騙市民等等的事情發生,不過美國亦有一些不同於政府價值觀的人,有宗教信仰、有法律保護、有言論自由,去追求真相,這正是奇連伊士活所要表達的美國精神——人家的所謂愛國,不是要天天唱唱國歌、升升國旗就是愛國。
  上個世紀過去了,今天看來仿如昨天,對我們來說,這電影可說是一個諷刺。話說回來,基於這電影的「反動」內容,應該在全中國禁映,不過中國當局一見是美國電影,管他呢!

星期五, 2月 20, 2009

「尋寶記」之二

  打撈這些小艇和尋寶當然有很大分別,一來肯定沒有甚麼寶藏,二來小艇也不會沉在海底太久,頂多是三幾年。以前避風塘之內會有住家艇,漁民多住在船上,隨著社會發展,交通變得方便,以前的漁村,今天也成了市區的一部分,而政府又興建了大量公屋居屋,除了要改善漁民居住環境,也要改善海上衛生,漁民再沒有必要住在艇上,現在差不多全部都已搬進陸上居住,造成住家艇漸漸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不是被拖離避風塘,便是日久失修,日子一久,待至再承受不了艇身的重量和艇身入水,便會沉入海中,到時打撈船又要出動。
  雖說只是打撈沉沒了的小艇,不過當小艇吊出水面之際,仍感到十分興奮,絕不是因為相信會有寶藏,而是沉於漆黑的大海,終有重見天日的一刻。

躉船上清楚見到之前打撈上來的兩艘小艇。

潛水員準備下水。

浮波下是沉船位置,潛水員在水中,起重機己準備好了。

潛水員似乎鈎好了沉船,將吊纜交接。

起重機升起時,竟將整艘躉船向前扯,可知力度有多大。

星期四, 2月 19, 2009

《奇幻逆緣》(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電影改編自1922年法蘭西斯‧史考特‧費茲傑羅的同名短篇故事,據說作者創作這個故事的靈感,來自馬克吐溫的一句說話:」如果人生來是八十歲,慢慢變成十八歲,人生將會快樂得多。」("Life would be infinitely happier if we could only be born at the age of 80 and gradually approach 18.")不過,馬克吐溫的另一句說話也發人深省:「可惜生命是先甜後苦。」此電影編劇之一艾瑞克‧羅斯(Eric Roth),同是《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的編劇。
  男主角擁有返老還童的外表,淡淡道出平凡的一生,看似平淡,卻滲出珍惜的道理。男主角出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日,而女主角死於卡特里娜登陸新奧爾良時,近一百年美國歷史在電影中穿插,看似不平凡的經歷,實際上是平凡不過的人生,細看世事轉變、生離死別,以難以言喻的哀傷,襯托孤獨的離愁。導演拍來緩慢但掌握節奏,不扮高深,只是說出一個故事,有如在看一本小說,感受到低徊處知道青春不再,相逢時不是恨晚而是恨早,平凡人生中每個人都有自己未圓的夢想,流浪在外其實都渴望家的溫暖。
  網上一篇影評很有水準,可以更瞭解這電影,也一併記下。
  
榴槤(香港)
《奇幻逆緣》人生道理金句大集匯
  《奇幻逆緣》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一個由老到嫩的反成長故事。悲劇人物的命運都注定充滿唏噓。主角從小沒有同伴孤獨生活;遇上戰爭看著同伴死去;回到家鄉發現兒時玩伴不再純情;女主角身為舞蹈家卻意外斷腳;多年後回到家裡發生母親已不在人世;得到幸福家庭卻要無奈退出;曾經的愛人變成小孩嬰兒把自己忘記得一乾二淨,最後死在自己懷中……導演就是要透過一個悲傷的故事說出人生的道理。
  這不是一套浪漫愛情電影。事實是,關於面對命運的各種唏噓,人應該怎樣去面對﹖主角沒有至死不渝,沒有從一而終。一個遂漸老去的人和一個越見年青的人相愛,問題始終會出現。女主角在男主角離開之後沒有痴痴的等他,反而找到了一個正常的人發展一個正常的家。對於命運,你可以有怨言,可是最终你還是要去接受它。引用船長在臨死前的一句話︰「You can be as mad as a mad dog at the way things went. You could wear, curse the fates, but when it comes to the end, you have to let go.」人到最後還是要接受命運,你可以做的就只有盡力令人生發揮光芒。主角的第一個愛人Elizabeth在年老時實現了成為第一個游過English Channel的人的夢想;女主角在自己青春的時候努力成為了一名成功的舞蹈家。這些都是勇往直前追求自己夢想的例子。人總以為自己還有很多時間實現理想,可是導演告訴你︰Daisy在一場交通意外斷了腿再也不能跳舞了。如果她從前也是想︰還有很多年青春給我跳舞嘛~ 不用努力練習吧!那她在意外以後除了後悔就再沒有什麼寶貴的光輝回憶了。而腳斷了以後,如果她不接受命運放棄自己從始一蹶不振,她也永遠不會知道成為舞蹈教師的另一種喜悅。教主角彈琴的Mr. Daws說︰「We're meant to lose the people we love. 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 to us?」知道會失去,你才會珍惜,這包括所有你擁有的東西。就算不是交通意外,終有一天Daisy也會失去跳舞的能力,只是遲早而已。雖然她不知道意外即將發生,可是她選擇了在她有能力的時候盡力發展練習,這就是她的決定。沒有人知道下一秒鐘的自己是否100%安全,可是當你決定了今天不努力做要做的事,你就要為這個決定負上責任,包括你控制不到的意外。Daisy後來對Benjamin說︰「I promise you, I'll never lose myself to self-pity again.」明白了人生沒有完美,只有盡力與否。既然已經擁有過光輝歲月,不如向前看看現在應該做什麼。
  戲中有一段內容很精彩,就是講述女主角撞車的經過。巴黎女人、的士司機、包裝、貨車……如果所有事情發生早了幾秒鐘,Daisy也只會和的士擦身而過。可是命運就是這樣玄妙,在一連串事件的互相關連及些微偏差下,她就是撞車了。試問當那個巴黎女人和男友分手的時候會想到這竟然是一宗交通意外的誘因嗎﹖她會想到自己分手的私事竟然會成為摧毀別人理想的元兇嗎﹖可是這個是事實,也不是責任問題。只是世上每一件看似互不相關的事往往是互相影響的。就算你只是個小人物,你做的每一個動作也在影響別人的命運,可大可小。所以,人請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另外一點就是,就算你有一天你離開了這個世界,你的印象還是會停留在別人的心裡,即使是不相熟不知道名字的人。套用戲中的一句︰「It's funny how sometimes the people we remember the least make the greatest impression on us.」而女主角回應男主角感慨人生空虛的時候說︰「Some things last.」就是什麼東西也有一天會失去,只有歷史(回憶)是永恆存在的!
  在電影中編劇精心挑選了大量人生道理金句作為對白,雖然有時出現的時機有點突兀,例如船長臨死前竟然可以冷靜地總結一句完美的人生道理!?可是當中的意思還是值得深思。而另一點要注意的是,雖然電影已經佔用了2.5小時,但有些描述還是過份簡單。例如主角與父親相認的一幕,試問當一個男人突然跟你說『我其實是你父親』的時候,有誰會立即相信而毫不懷疑﹖不過整體而言,《奇》還是一套集娛樂性及思考性一身的好電影。現今整個世界正值經濟低迷,每個人都像在經歷人生的最低處。可是,人總是要在最壞的時候才會反省自己的人生。當大家都開始關心人生課題的時候,《奇》或許是一個很好的勵志推介!

星期三, 2月 18, 2009

《奇幻逆緣》諾蘭別墅前世今生

  如果奧斯卡可以頒發「最佳配角獎」給一個家園,位於美國新奧爾良(New Orleans)2707 Coliseum街的古老諾蘭別墅(Nolan House)應該獲獎,因為這棟超過175年曆史、佔地8000平方英尺的豪宅在入圍13項本屆奧斯卡獎電影《奇幻逆緣》(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開場的一小時,大部分的戲分都在別墅拍攝,而1個半小時後,房子又頻頻出現。別墅是電影的一分子,因為主人公班傑明一出生,就被親生父親拋棄在豪宅後方的樓梯,班傑明從嬰兒到17歲,一直生活在別墅中,他的「初戀」,也是發生在別墅附近,他17歲離家,26歲告別海軍生涯又回到老宅生活。
  哀而不傷的《奇》刻畫班傑明異於常人,有個顛倒歲月,1918年出生時,是個80來歲的「老嬰兒」,可是他每活一年,就年輕一歲。1930年,看起來 60多歲的他其實只有11歲,暗戀了鄰居6歲的小女孩黛西,不過年幼的後者只當他是個玩伴。歲月飄逝,兩人歷經波折,最終生活在一起,不過體恤她沒有能力照顧將變成小孩的他,他黯然退出她的生活。浪跡海角的他對她無法忘懷,還是回來找她,最終變成嬰兒躺在她的懷抱中。

超過175年歷史的諾蘭別墅,是電影場景經理看了300多間房子後選中的。(部分照片由魏久安夫婦提供)

  影片改編自斯科特·菲茨傑拉德(F. Scott Fitzgerald)1922年的同名小說,故事背景原是在位於美國馬利蘭州(Maryland State)的巴爾帝摩(Baltimore) ,不過在美國名導大衛芬查(David Fincher)與尋找拍攝場地的經理比爾(Bill Doyle)無意中看中諾蘭別墅後,故事背景就搬到新奧爾良。
  新奧爾良給讀者什麼印象?是卡特里娜(Katrina)颶風嗎?雖然翻閱《奇》電影資料時,看到比爾如此形容:「選擇新奧爾良拍攝,不只是比較經濟,也因為它的視覺。」比爾喜歡新奧爾良一流的美食、音樂和友善的人。《奇》的拍攝場地也包括其他地方,不過比爾最喜歡的是諾蘭別墅,因為他最難忘與諾蘭家成員,以及附近鄰居的友善互動,他甚至形容,完成片子後,他覺得是諾蘭家庭的一分子。
母因病去世來不及看首映
  在本報影藝版編輯的穿針引線下,記者走訪了旅居本地一年的諾蘭家族成員馬吉瑞(Marjorie Nolan-Wheatley)與她的夫婿魏久安博士(Dr Julian Karl Wheatley),才真正體驗到什麼叫新奧爾良的純樸與熱情。
  雖然魏久安任職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亞洲語言文化學部中文系,不過家庭主婦的馬吉瑞卻不懂中文,但這並沒有帶來語言文化隔閡,她熱情得叫人舒服,在夫婦倆位於尼路(Neil Road)的房子進行訪問時,她招待新年食品,也多次關心冷氣的溫度是否適中。

馬吉瑞(左)與魏久安目前旅居本地,他們慷慨分享諾蘭別墅的「前生今世」。(林國明攝影)

  她很溫柔地對記者述說了別墅走過的歲月,以及比爾與大衛芬查如何找上諾蘭別墅。
  別墅1832年建造,只有一層樓。美國發生南北戰爭時,聯軍還將別墅拿來軍用。馬吉瑞的曾祖父馬利諾尼(Ulisse Marinoni)于1872年購下房子,他加蓋了第二層樓。馬利諾尼的女兒奧嘉(Olga)繼承房子並在1907年嫁給馬吉瑞的祖父威廉諾蘭(William T.Nolan),後者是建築師,在一樓增添了日光浴室,以及樓上加蓋了睡廊。馬吉瑞的父親尤裏西斯(Ulisse Marinoni Nolan)與母親瑪麗(Mary Nell Porter Nolan)是住在別墅的第三代,兩人育有7個小孩,馬吉瑞是老二,馬吉瑞與魏久安育有4個女兒,換言之,該別墅住過五代人,第六代,也即馬吉瑞的孫子,雖不住,但常去過暑假。
颶風吹走紅屋瓦
  馬吉瑞透露1962年的一場颱風將屋子的紅瓦片屋頂吹走,卡特里娜颶風2005年襲擊新奧爾良後,別墅也遭到小破壞。80%的居民被逼撤離,她母親搬到休士頓,所以當大衛與比爾為電影勘景時,經過諾蘭別墅,已是人去樓空。比爾留下字條請屋主聯絡,因管家剛好回到附近探訪朋友,看到別墅門縫的字條,交給馬吉瑞的妹妹,妹妹寄給母親,母親打電話給比爾,一口對他說:「不!」比爾不死心,飛到休士頓,告訴瑪麗自己看了300多間房子,只鍾情這間,但瑪麗還是不肯。
  馬吉瑞說:「其實在《奇》之前,《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曾找上我們的別墅,不過後來沒有下文。」馬吉瑞的侄女是圈內人,在《奇》中客串演出醫生小角。別墅的「外觀」曾在侄女參與製作的另一部電影中出現,但從內拍到外,《奇》還是頭一部。馬吉瑞說,母親後來點頭答應是因為知道《奇》在新奧爾良拍攝,將帶給當地人很多工作機會,再加上她看過原著小說,覺得內容不錯。瑪麗年輕時曾在一部好萊塢電影客串一個只有一兩句對白的小角色,大半輩子後再與派拉蒙結緣,沒想到竟然是借出房子。因別墅租給《奇》拍攝,瑪麗回到新奧爾良時,是在附近租公寓。

影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別墅的內部結構。(劇照)

影片殺青還屋原貌
  劇組租了一年別墅,2006年11月開拍前,得將屋內所有東西,包括一些百年不曾移動的古董傢具櫃拆成四塊放去所租的一個地方。劇組將別墅打造成電影中的養老院,將一樓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小陽臺裝修成較寬的走廊,也即電影中坐著輪椅的老人愛聚集的地方,屋內的一片桃花木鑲板也除下以防止閃光,馬吉瑞說:「拍攝完畢,劇組將一切都還原。」
  因魏久安在世界各地教書,馬吉瑞也樂做跟得夫人,所以比爾借別墅拍攝事宜,一直是由馬吉瑞的弟弟與妹妹處理。雖不在美國,不過她也很清楚發生的一切,她說:「樓上的7個房間,他們都動用到,也在好萊塢的攝影棚蓋了7個與我們相同的房間以供拍攝用。」《奇》開拍前,劇組就先向鄰居打招呼,還開了派對一起玩。馬吉瑞說在拍攝時,劇組還在別墅外設了一個很大的隔板來避開狗仔隊的長鏡頭。
  影片去年12月1日在新奧爾良舉行首映,很可惜的是,89歲的瑪麗去年9月底因病去世。因家庭凝聚力強,一聊到善良、充滿魅力和很棒的母親,馬吉瑞還是有一絲絲的不捨。
馬吉瑞看電影 只將注意力放在房子
  馬吉瑞說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有自己的居所,父親在11年前,也即86歲也過了世,在劇組找到府前,他們原本是要將屋子賣出去:「後來電影工作人員來,拍了一部那麼出色的電影,將我們的記憶都放進去,我們都很感動。」因屋稅、水電等很貴,要維持一間別墅費用很大,馬吉瑞和兄弟姐妹要以285多萬美金售出屋子,也許目前經濟不太明朗,暫時未找到買主。
在紐奧良首映看了《奇》
  美麗的馬吉瑞1971年在香港遇到英國帥哥魏久安,兩人1972年結婚的前四天,帥哥才與家人從芝加哥開車到諾蘭別墅,魏久安回憶說:「那是我第一次到諾蘭別墅,房子很大,有點暗,我感覺馬吉瑞好像是活在另一個世界的人。」魏久安來自小家庭,相對之下,馬吉瑞家庭就很大,他與他們有溫馨的相處。他說在外地工作時,幾乎每年暑假就會回去住上一兩個星期:「沒有冷氣,天氣一較熱,蚊子很多,哈哈哈。」
  他與太太在紐奧良的首映看了《奇》:「我們共有7個人去。」因導演在戲開拍前在別墅處開派對與附近鄰居互動,魏久安夫婦就見到他,當魏久安與家人出現在《奇》紅地毯時,大衛認出他,熱情上前打招呼:「他問我住哪,我說新加坡,還邀他有機會一定要過來看看。」
將再本地看第二次
  他也見到陪親密愛人畢哥出席首映的安吉麗娜卓莉(Angelina Jolie),記者笑問他是否有上前與她寒暄,魏久安反有一絲靦腆說:「不少紅地毯處的人要求我替他們與安吉麗娜卓莉拍照,我就忙著當攝影師,哈哈。」
  夫婦倆看電影時,一直將注意力放在別墅上,結果稍微忽略了劇情,馬吉瑞就透露:「我們的朋友要過來新加坡,到時再去看第二次。」
  馬吉瑞認為《奇》捕捉到諾蘭家的精神,電影中收養班傑明的黑人婦女奎妮所住的內牆是紅磚房間,其實是諾蘭家以前一個還在學院唸書女孩幫手睡的房間,房間後來拆除,劇組收集資料時知道曾有這樣的一個房間,而重新蓋供奎妮住。
  布萊德畢必特(Brad Pitt)片中變成小孩時,愛爬上別墅的屋頂玩,馬吉瑞很小時,也愛與她的玩伴們爬到屋頂,她說:「小時候我們兄弟姐妹精力很充沛,在屋子裏跳高跳低。」
《聯合早報》

星期二, 2月 17, 2009

「尋寶記」之一

  2009年2月12日上午十一時許,窗外經揚聲器傳來的說話聲,起初不以為然,還以為是海事處在避風塘執行任務。到了十二時,準備吃中午飯前,站到窗前看一看外面的天氣及避風塘的景色,終於知道了避風塘發生了甚麼事情。一艘拖船拖著另一艘附起重機的躉船,在避風塘靠近香港仔對出的紅綠浮標,沿著狹窄的航道駛進來。只見躉船上已有兩艘腐爛了的木船,應該剛剛打撈上來,而兩艘船緩緩駛到這裏,也許附近有沉船需要打撈。
  正在猶豫間,好不好拿出相機拍下躉船上的殘骸時,拖船已開始作右轉,帶領躉船轉入停了漁船與舢舨之間,很有技巧地將躉船來一個九十度右轉,再準備轉多一個九十度,可是由於綠色舢舨與一艘住家艇之間的通道實在太過狹窄,不可能一次轉彎便能成功,於是拖船先將躉船拖至約轉了一個四十五度的位置,然後甩開拖纜,自己在一個直徑比本身長度長多三分一的範圍內來一個掉頭,改用船頭或推或拉,成功把躉船固定在適當位置。
  水中行船比陸上行車多幾重技巧,除了因為水流之外,很多時都是用反方向來控制,雖說這些是習慣行為,但適應起來是需要一段長時間。拖船則更困難,拖船只能靠纜索,沒有固定牽引,拖行時想停下來,要事先作好準備。
  以前很多電影或是故事書,如《深深深》,一說到打撈沉船,船裏必然藏有寶藏,就算今天「鐵達尼號」真的可以打撈出水,人們也會問內裏有沒有珍價的東西。既然沉船的位置就在眼前,於是取出相機,準備紀錄一次「尋寶記」。

星期日, 2月 15, 2009

〈亡命之徒〉

  2008年8月1日,台灣新成立一隊樂團,名為「縱貫線」(Superband),四名成員全是獨當一面的創作歌手,包括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和張震嶽。我們都是聽羅大佑、李宗盛的歌長大的,和周華健可說是同一時期,而張震嶽小時候則是聽周華健的歌長大的,那麼羅大佑呢,他說是聽國語歌長大的。
  對張震嶽認識不多,只知他唱的歌多是說唱歌。《臥虎藏龍》上演時,將他和演員張震混淆了,因為名字接近,以為他唱而優則演,後來才知是兩個人。雖然聽張震嶽的歌不多,可是和他也有一點淵源。張震嶽生於宜蘭縣蘇澳鎮,為臺灣原住民阿美族人。幾年前去台灣旅行時,其中一個目的地便蘇澳鎮,除參觀著名的冷泉,並嘗試了由此泉水製成的彈珠汽水。張震嶽其中一首歌曲名為「馬拉桑」,「馬拉桑」在阿美族語「酒醉」之意。最近電影《海角七號》中的推銷員、樂隊成員之一「馬拉桑」,原來是這個意思。
  農曆新年時,亞洲電視轉播CCTV的春節聯歡晚會,竟然有觀眾投訴。其實我們真是不識貨,沒有字幕有甚麼問題,難度我們聽不懂嗎!聯歡晚會其中一節,就是縱貫線的串燒歌曲,可想而知,連北京也走得比我們快啊!
  「縱貫線」一首新歌〈亡命之徒〉,據聞MTV已拍成,可是成績並不令人滿意,所以決定重拍,怪不得在遍尋網上,都找不到這首歌的MTV,只能找到硬照版。這樂團將於三月底來演出,為了熟習他們的歌曲,先來一首〈亡命之徒〉。



〈亡命之徒〉
演唱+作詞+作曲+編曲+製作:縱貫線(SUPER BAND)

聽我說 我原來有個夢 跟你高飛遠走 跟你一起走到白頭
但是我 擁有化為烏有 忘記我們承諾 忘記曾經愛你愛的那麼濃
我不能帶你走 我犯了大錯 必須一個人走 必須扛下所有罪過
必須離開熟悉的街口 請你不要忘記我 這夜裡有小雨飄在空中
當我扣板機的瞬間靈魂早已賣給魔鬼 
可笑的是 我好想求主幫我贖回 贖回我那一丁點的尊嚴
想起媽媽的臉 對不起這幾年 是否有機會再見你一面
媽媽我犯了錯 你會原諒我嗎? 我已經踏上了末路
別人眼中的亡命之徒 哪裡還有我的藏身處?
我的兄弟 離我遠去我還傻呼呼的相信道義
所謂的人性莫非要用血和淚來換取教訓 不想再混下去
想說幹完這一票就不再撩下去 想著想著我的眼淚就流不停

出發啦 不要問那路在哪? 迎風向前 是唯一的方法
出發啦 不想問那路在哪? 運命哎呀 什麼關卡?
當車聲隆隆 夢開始陣痛 它捲起了風 重新雕塑每個面孔
夜霧那麼濃 開闊也洶湧 有一種預感 路的終點是迷宮

喂 小子 我想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 那些發生在你身上的
曾經以不同的面貌 也在我生命裡出現過好幾次
對此 我並無更高明的解釋 只是覺得今天說不定是個合適的日子
我們就各自用舒服的姿勢 用擅長的方式 給人生我們的
不管是一種告解還是一份答辯詞 人再有本事也難抵抗命運的不仁慈
這道理再簡單不過 接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 真愛並非不來 
它只是被無預警的惡意的延遲 
不要讓某個女人做的蠢事變成你自己與自己的爭執

為什麼 該有的都有還是覺得不夠 天呀 該不會是貪心的念頭
為什麼 拼了命地工作 拼了命地追夢 到頭來原地沒有動過
為什麼 萬里晴空下的面孔 庸庸碌碌不開心地鎖著眉頭 要向誰哭訴
為什麼 想去看場電影 該死的颱風偏偏選在每一個的週末
為什麼 這個世界上 就是有人窮得發瘋 有人富有把鈔票當作了枕頭
為什麼 新聞裡鼻酸故事 只為了偷麵包給媽媽 充飢的小偷
為什麼 一百個為什麼 變成一千個 一萬個十萬個 為什麼
為什麼 我想破頭寫不出個鳥 唸唸唸 我為了什麼 

我們都不必在意未來的樣子
像是精神病患寫的詩? 或是煙花綻放的節日?
隨它去吧 我們都只活一次 呼吸呼吸呼吸 呼 一切曳然而止
真理在荒謬被證實以前 都只是暗室裡的裝飾
只有當眼前亮起來了以後 才有機會彰顯它的價值 不是誰能決定的
該漫遊還是衝刺 我們都在海裡 我覺得我們像沙子
你說的亡命之徒 是不是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出發啦 不要問那路在哪? 迎風向前 是唯一的方法
(亡命之徒可會全力以赴 是不是窮途末路 有沒有藏身之處)
出發啦 不想問那路在哪? 運命哎啊 什麼關卡?
(亡命之徒逃亡要全力以赴 喘息在窮途末路給我個藏身之處)
當車聲隆隆 夢開始陣痛 它捲起了風 重新雕塑每個面孔
(亡命之徒可會全力以赴 是不是窮途末路 有沒有藏身之處)
夜霧那麼濃 開闊也洶湧 有一種預感 路的終點是迷宮
(亡命之徒逃亡要全力以赴 喘息在窮途末路給我個藏身之處)

Drums/張震嶽
Acoustic Guitar/李宗盛
Electric Guitars/周華健、張震嶽
Electric Piano/羅大佑

和聲/縱貫線
錄音/胡恩立、于泊、吳蒙惠
錄音室/擺渡人(台北)、敬業(北京)、音色(台北)
混音師/高承郁(Ko Seun Wook)
混音助理錄音師/宣永(Sun Young)
混音錄音室/Beat Studio(韓國)

星期五, 2月 13, 2009

牛一食火鍋

招牌鮮茄肉蟹湯底

新鮮火鍋材料

清場絕不浪費

  大佬牛一雖然已過了數天,但不忘與他慶祝一番,在開飯紅磡專區搜尋看看有甚麼好吃的。嘩!紅磡區實在太多好吃的,不知從何入手,還是趁這幾天天氣又點涼,打打邊爐也不錯。
  決定了往老坑火鍋試試,從家中走往曲街也不用十分鐘,因周五關係路邊也擺放了很多大圓枱供已訂位的客人,對我們這些沒有訂?的食客,似乎機會不大,好彩遇上友善的女闆娘,安排了一張四人枱給我們。
  甫坐下,便決定來個鮮茄肉蟹湯底,因事前做了點功課,知道這湯底是該店的首選,加上大佬對蟹一向鍾愛,又怎能不試呢!
  湯底非常清甜,有肉蟹甜,鮮茄的清,甚有新鮮感,火鍋材料:油條、鯇魚腩、四寶丸、肥牛、水餃拼雲吞、韮菜餃,最後還再點了生蠔、魚皮餃及生麵。
  這店的火鍋用料非常新鮮,鯇魚腩滾了很久仍嫰滑,韮菜餃大大隻,生蠔用上桶蠔十分肥大,最可惜就是不能品嘗手切牛肉(因沒有訂枱關係,今日售完),下次一定要再來,為的是手切牛肉。
(轉載自鄉下婆2008年11月21日食評)

星期四, 2月 12, 2009

拆卸

  鴨脷洲北岸公園自2007年年尾開工以來,轉眼一年有多,自2008年1月27日開始搭建臨時寫字樓,至今天終於拆卸,似乎公園很快會完成,到時除了多一個休憩地方,改善了只有一片泥沙的荒涼,而乘搭街渡也不用再繞一個大圈。
  很希望這個公園快些完成,以前前面是一片荒地,近西邨是城巴車廠,東面另一個附足球場、籃球場的公園早已改建,獨欠這片荒地遲遲未見動工。及至兩年多前城巴車廠搬往黃竹坑,騰出空地,將整個北岸連結,公園完工後便是鴨脷洲北岸公園了。
  可是,鴨脷洲大橋橋底依舊是工地,通往深灣軒的道路似乎遙遙無期。

星期三, 2月 11, 2009

先睹〈救人七命〉(Seven Pounds)

  在珠海期間,本想逛逛書店和搜尋幾套舊電影的DVD,奈何時間不多,書買不成,只買了三套首輪電影的影碟。簡體字的書除了翻譯書外(因為較廉宜),其他的不想太花精神去看,原因是越來越覺得簡體字簡直是對中文字的一種破壞,沒有感情、沒有意思、沒有想像、沒有書法,不是要復古,而是起碼似一個中文字。聞說以前韓國和越南等國,以前也是使用漢字的,雖然解釋有異、使用不同,部分也能相通,但不知何時開始,韓國好像是在上世紀初,越南則是由法國統治期間,同是為了和中國有別,於是一律改為使用拼音文字,幾十年下來,結果是韓國和越南的古籍,現今已再沒有一個人看得懂,歷史就是這樣給割裂,想追古溯今也難,遑論想將中秋、端午納入世界遺產。
  在大陸,想買正版DVD很困難,封面印刷精美,有內容、字幕、語言、聲道等等介紹詳盡,外有封套封好,這DVD是正版還是翻版很難判斷,兼且在一間書城內展示,沒有可能是翻版吧?唯一分辨是在售價上,一套新電影DVD,只售十五元人民幣,原裝的一定不會這樣廉宜,可是在一間名為書城的地方,有甚麼理由會售賣翻版呢?想極都唔明。
  是正版太貴?還是翻版好做?十五元人民幣一張DVD翻版,既要有包裝,又要分銷零售,為何一定要做成疑似正版?不過在一個是非不分地的地方,不可能用理性去分析。
  回到住處,大伙兒一同觀看〈救人七命〉。由於住處在九樓,供水水壓不是很正常,洗澡變成很花時間的一件事,為了想早點睡,在電影開始不久便佔用了浴室,所以整齣電影只看了開首約半小時和結尾大半個小時。
  〈救人七命〉(Seven Pounds),大陸譯作〈七磅〉,介紹中說七磅有典故,但不知和電影有甚麼關係。電影節奏很緩慢,開始時未必知道故事想說甚麼,於是再看看內容簡介:「七個死亡、七個生命,在贖罪的同時獲得救贖,命運可以改變,生命可以有重來的機會。韋史密夫另一部令人激動的感人作品。」由於沒有整套電影看完,故事好不好很難說得準,不過從結局看來,看似感人的故事,實則能否如此「美好」?一段痛不欲生的往事,展開另一段贖罪的旅程,但好與壞、善與惡又怎能由自己去衡量,過於戲劇化顯得為催淚而煽情,重獲光明是否一定燦爛人生,電影給了答案,卻似畫蛇添足的敗筆。
  電影沒有看完,待看過後再續。

星期二, 2月 10, 2009

二○○九至一○年度財政預算案

  二○○九至一○年度財政預算案,財政司長徵詢意見,於是上網一看,找不到有任何表格或是意見欄,只找到寫上「政府現正準備財政預算案,如對財政預算案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與我們聯絡」,下為電郵地址。財政司長曾俊華不是每天都在電視上賣廣告,「歡迎大家就預算案提出意見。如有意見,可在財政預算案網站www.budget.gov.hk留言」,可是尋遍整個網站,都找不到可以「留言」的地方。是財政司長不想我們「留言」,還是政府官員做事喜歡兜圈子,本來是有點意見的,現在是想提出也難。
  財政預算是不是一定要有盈餘,這個可沒有一定答案,財政儲備為何要留這麼多錢、這些錢又有甚麼用途,也得請政府說明。政府必然會答,這些儲備是要留待有需要時才可動用,例如經濟不景等等。現在香港遇上了全球金融海嘯,不是正好使用這筆龐大的財政儲備嗎?還富於民或是藏富於民,同樣有利於社會發展。況且中國人有一個不好的習慣或是嗜好,儲備本來是公家的,即屬於市民大眾,可是日子一久,儲備慢慢會當成自己(指財政司司長)所擁有的。
  記得曾幾何時,特區說要搞甚麼藍天白雲,好呀,現在就有一個機會。汽車到了今時今日,連美國這個超級大國也得承認,汽車仍然是奢侈品。汽車既然是奢侈品,為何不可大幅加稅,馬力越大,所付的稅款便越多,汽車牌照費是三倍四倍的加稅。加汽車牌照費好處太多了,例如可減少汽車數量,使道路暢通;又可減少廢氣的排放,空氣自然清新。因為汽車牌照費大幅增加,多了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這樣巴士公司、鐵道公司增加了收入,繳稅也會增多。
  不要以為大幅增加汽車牌照費會減少政府收入,如果政府能以三倍加稅,假如能使一半人不再駕駛汽車,還有一半人繳稅,稅款不減反增。撇除了稅款增減,減少了使用汽車,自然也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汽油消耗),也減少了醉酒駕駛。因為減少了使用私家車,車禍也會減少,意外傷亡賠償減少、醫院醫療開支亦會減少,救護車、消防車等等的設備消耗也會減少,當大部分公家的支出都減少時,即是政府收入有增加。
  其次可以加稅的還有汽油稅、煙稅、酒稅,而減的則是薪俸稅、公共交通所用的柴油稅。

星期一, 2月 09, 2009

珠海漁女

  去珠海沒有甚麼目的,只想逛逛書店,但時間緊迫,只去過珠海城附近的一間書城。雖名為書城,實際上佔地不大,進去時覺得那裏空氣並不流通,感到很侷促,沒有逗留多久便離去了。
  珠海的發展,是鄧小平改革開放所搞出的經濟特區之一,曾有過一段時期建設成一個模範城市,公共設施較完善,如巴士站有上蓋和座椅,和城市綠化等等,可是隨著時間流逝,巴士站上蓋和座椅依舊,不過就顯得有些殘破。
  沒有去過珠海太多地方,諸多批評似乎很不公平。多年前曾經路過珠海,去了御溫泉,兩天來去匆匆,對珠海沒有太深刻印象,那時只覺得珠海很寧靜。今次感覺如昔,除了拱北關閘一帶之外,其他地方有一種在大陸城市中很難找到的寂靜,特別是在珠海漁女和海濱公園一帶。這天可能不是假期,公園內遊人不多,逛公園、坐小艇、放風箏是必備的節目,珠海漁女站在海中一隅,形態是有點奇怪的,本來是沒有甚麼特別,奈何人們為了突出這個漁女,特意在岩石上裝設射燈,這簡直就是破壞了漁女的整體美態。
  珠海漁女背後有一段美麗傳說(註一),但是石像作為珠海十景或是一個名勝則有點過譽,不過一個小地方似乎又要一些點綴,閒來遊覽、海邊漫步、樹影穿插、清風送來鹹淡海水的濕氣、遠處霧色,一個傳說和一個地方,隨著時間的發展與流逝,浪漫情懷其實早已離我們遠去。

註一:傳說有一仙女被香爐灣美麗風光迷住,為此不願返回天上,並決意下到凡間。仙女化成漁女,在此織網打魚、撈蚌採珠。她心地善良,還常採靈芝配上珍珠粉為漁民治病,故深受漁民所愛戴。在凡間,她結識了青年漁民海鵬,兩情相悅。後來,海鵬輕信了讒言,要求仙女摘下手鐲為訂情信物。仙女哭訴自己原為南海龍王的女兒,龍宮中八個管家婆為防她思凡遁逃,每管家婆給她套上一隻手鐲,若脫掉任何一隻,仙女就會死去。可惜,海鵬竟不相信漁女的話,欲轉身離開。此時,漁女為表明心志,即脫下一隻手鐲,便死在心愛情人的懷裏。海鵬悔恨已晚,哀天慟地。九洲環長老深為這宗人神戀所感動,故引導海鵬到大九洲島找「還魂草」,並囑咐要用男人的鮮血澆灌使藥草長大,以救仙女性命。海鵬找到藥草,每天都用自己的血去澆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還魂草」終於長大,海鵬終救活了仙女。從此,仙女真正來到人間。就在兩人成親的那天,仙女和姑娘們在海邊拾到一枚碩大無比的海蚌,於是挖出當中一顆舉世無雙的珍珠。漁女高舉珍珠,將珍珠誠獻給德高望重的九洲長老。

星期日, 2月 08, 2009

「見證歷史」

  下午乘車經過灣仔,見一年一度的渣打馬拉松仍在跑,不過竟然見到有參賽者在步行,不禁奇怪,究竟這是馬拉松長跑比賽,還是馬拉松步行比賽。
  自從回歸偉大祖國之後,香港人甚麼都喜歡作見證,不是指在教會內作見證,而是要作歷史的見證。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回歸,要到邊境冒雨呆等幾個鐘,見證解放軍進入香港,重新踏足這片屬於祖國的土地。又要趕回會展,見證英國國旗徐徐落下。
  七一回歸日,到海濱見證煙花匯演;十一國慶,又到海濱見證煙花匯演;北京辦奧運,親身到北京見證奧運的舉行,這還算了,因為參觀奧運比賽,總也是難得機會。
  本來見不見證是個人的事,但為何每次參加總要給自己一個理由,就是所謂「見證歷史」。難道不去見證,那件事情就不會發生?對啊,見證歷史很有多方法,例如十年一遇的水災、二十年一遇的旱災、三十年一遇的人禍、五十年一遇的地震、一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這些事情發生時,又不見有人要去作見證。
  每年一次的體育盛事,參加與否是平常事,有人興高采烈,有人失望而回,見不見證不要緊,但請參加者尊重這個賽事,不要為了可在青馬大橋上看風景、在西區海底隧道內拍照留念,也不要只為參加了而在賽道上步行,你不尊重自己,也得尊重其他參賽者、尊重觀眾、尊重這個賽事。

星期五, 2月 06, 2009

三個地方

  放了幾天假,去了珠海,途經澳門,回來後竟然有「時差」,晚上十時已昏昏欲睡,奈何要打醒十二分精神繼續工作,不容有錯。
  2月4日中午乘船回港,剛離開港澳碼頭,手提電話便響起,還以為有甚麼特別事情,頭子告之可放多一天假。為甚麼可以放多一天假呢?想極都唔明。
  星期一(2月2日)早上出發,乘船往珠海,由於有特價船票,單程105元(正價178元),航程七十分鐘,比去澳門多約十分鐘,如果以此途徑去澳門,一來一回可節省一百元船費,應該可以一試,反正我們又不是趕著去賭場。
  港澳碼頭人流依舊,E通道排著人龍,說人龍可能過分,每行只得七八個旅客,但是個個心急如焚,只要有旅客在打指模確認身份時遇上阻滯,後面旅客便會高聲叫囂,看似幫忙,實際上是發泄——發泄在沒有反抗能力的人身上。其實又有甚麼好叫,只不過是數十秒的過程,而且船期編定,快慢是心理問題,難道快點過關,船會快一點開出?
  別人心態很難理解,倒不如留意海關設施。這天的行程是先由港澳碼頭乘船,到達珠海九洲港後轉的士(碼頭至關口沒有直達巴士)往拱北關口過境往澳門,這樣便有機會一天之內經過三地的海關。港澳碼頭每15至30分鐘都有船開出,出境關口很繁忙,碼頭外好像龍蛇混雜,碼頭內除了個別較心急的旅客外,秩序井然,除了回歸十一年後漸漸中國化之外,海關通道依然有著前殖民地的傳統,光亮而整齊。
  七十分鐘後到了珠海,碼頭沒有甚麼,也可能人較少,九洲港的海關除了光亮的程度有別之外,暫時沒有甚麼可挑剔。走出碼頭,極像香港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損壞了的行人路、四處亂拋的垃圾等等。這些現象並不覺得可笑,而是當香港逐緊隨祖國時,我們有機會再次「迎頭趕上」。
  終於來到拱北關閘,看似秩序井然,細心留意,鋁質的欄柵質量欠佳,不是生鏽就是有損壞,前面一條大柱阻路,但依然是排隊的通道,完全沒有設計可言。燈光熄滅、樓梯階磚有裂痕、天花鋼架充滿塵埃,都好像與人無關。澳門的海關雖然不及香港的,這可能和個人偏見有關,不過感覺上澳門的有著濃濃的歐洲味道,棕色配著不是太光亮的燈光,滲出一個小地方的情調。
  海關可能是葡萄牙統治時留下的建築與設計,可是一走出海關通道,來到門前大街,除了那地上的碎石行人路,知道這是澳門之外,別無其他,好像和珠海一樣。那一地的混亂,證明了共產中國化的可怕。

星期一, 2月 02, 2009

OX年行大運

  農曆年初四,是西曆1月29日。以為放了幾天假,日子會被打亂,但昨天已經上班,一切又回復正常。如果這樣和母親說,她必然會回答說:「難道過年那幾天不正常嗎!」
  所謂正常,是指作息的時間正常,並不是放假不正常,以為一切都正常,必然又會存在不正常。
  農曆年假後,大部分人已上班,以為巴士班次會如常,見城巴92先來才到99(註一),奇怪為何會和假期的時間一樣。城巴99的車長一向都「安全駕駛」(註二),可能是交通擠塞,也可能是乘客上落多,來得遲並不一定不正常。
  如常繞經利東邨,也如常地用多了幾分鐘,經過鴨脷洲大橋時,大鄉里早已站在大橋的迴旋處等著99的到來,目送99離去。分道揚鑣之後,希望一切都如常,開始進入夢鄉。
  99出香港仔隧道之後,會行經堅拿道天橋才轉入維園道,這裏有一交匯處,左線上維園道,右線入海底隧道,對車長投下信心一票時,99竟然靠右駛入海底隧道。有乘客開始對自己有所懷疑,莫非上錯車?直至車長如夢初醒,發現入錯行車線,海底隧道入口正在眼前,一切都已太遲了,想回頭也來不及,只好新春行大運,遊紅磡海底隧道一個圈。
  幸好往九龍交通不算擠塞,99順利通過,經紅磡暢運行返回收費廣場,再次駛入隧道向香港駛去,以為一切都正常吧,可是行至隧道一半時,前方亮起閃燈,一部新巴壞車停在左線。前路受阻,如何是好,再正常只會一個鐘後仍未到筲箕灣,車長終於知道要不正常,立刻轉向右線,避開壞車,才可順利返回正常行車道線。
  香港九龍行了一個大運,待鄉下婆到達公司時,已遲到了八分鐘。

註一:城巴99號,由海怡半島至筲箕灣。
註二:曾向巴士迷詢問,如何定義「安全駕駛」。他的解釋是:即比正常開得慢的車長,例如70km的道路,車長只開50-60km;50km的道路,只開30-40km;停站又準確無誤,非對正站牌不開門上落客等等,為免得罪他們,所以會稱讚為「安全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