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月 22, 2014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值得注意,被害猶太人並不一定只在德國,而是當時全歐洲都有一股反猶太人情緒與政策,想不到德國人會如此有系統,企圖滅絕一個民族。
  用一座座高高低低如墓碑的紀念碑方式,中間通道狹窄與起伏,行走當中,難免會思考人類為何會如此?戰爭勝利時屠城消滅一個國家或地區尚可猜測其理由,但在相對於太平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對一個民族企圖滅絕,可以發生在比較理性的德國,似乎難以想像,可知散播仇恨的可怕,民粹主義,民族主義之利害。
  任何事情得付出代價,結果猶太人在一九四八年得以立國,成立以色列。
  下雨天來到,多一份肅穆,走在通道中間,分不清東西南北,迷失在通道中,停下來撫摸石碑,如果願意以史為鑑,這些石碑留作警惕,如果繼續以仇恨或戰爭解決紛爭,他朝也許成另一處紀念碑。
  至於說德國人比較願意承認戰爭罪行,當然,要摧毁文明很容易,如果相信大部分紛爭能夠以談論解決,最好大家坐下來,對錯留給歷史記錄。
  紀念碑附近的組合也幾特別,再過去是美國領事館,當天假期,沒有開門,門內一隻柏林象征——熊,扮成自由神象。前面豎立幾支天秤,柏林自德國統一再成首都已經十年,今天也正大興土木,多少想改變目前的形象。至於將來,戰爭再因何事而起,沒有人知道,不過今天已經太平了七十年之時,人類或已忘記了戰爭的傷痛,多抱僥倖心態,沒有人願意承擔,只管逃避,連大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都如此,到戰爭再起之時,豈止滅國滅族,到時可能會消滅整個現代文明。
  附維基百科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德語: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亦稱為浩劫紀念碑。它位於柏林,由彼得‧艾森曼及布羅‧哈普達設計,紀念浩劫中受害的猶太人。它佔地19,000 平方米(4.7英畝),安放了2711塊混凝土板,在一個斜坡上以網格圖形排列。混凝土板長2.38米,寬0.95米,高度從0.2米到4.8米不等。根據艾森曼計劃,混凝土板被設計產生有一種導致心神不安纏擾不清的氣氛,而且整個雕塑打算代表一個原有秩序因人為因素而遠離人類。初期為紀念碑正式英國旅客印製的2005份小冊子卻說設計代表一種對紀念碑傳統觀念的激烈手法,因為艾森曼沒有使用任何象徵主義。在附加的地下「地方資訊」(德語:Ort der Information)列出從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 Sanctuary)得到的所有已知受害猶太人的名字。
  紀念碑於2003年4月1日動工興建,在2004年12月15日完成。在2005年5月10日開幕。同年5月12日,開始對外開放。
  它位於布蘭登堡門之南,鄰近腓特烈城。紀念碑的地點曾是希特勒德國政府大臣官邸。建築費接近2500萬歐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