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月 24, 2014

The Flagellation of Christ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606


The Flagellation of Christ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
Date: Circa 1606
Medium : Oil on canvas

  今次來到魯昂,有幸欣賞卡拉瓦喬另一幅名作〈鞭打耶穌〉。今年三月,卡拉瓦喬另一幅名畫〈以馬忤斯晚餐〉曾來港展出,那時的日記也記下了以馬忤斯晚餐
  「在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初的幾十年間,羅馬一直在建造巨大的教堂和宏偉的宮殿,需要大量畫作。當時反宗教改革派教堂在搜尋正統的宗教藝術以還擊新教的威脅,因為此前統治藝術界近一個世紀之久的風格主義不足以擔此重任。卡拉瓦喬帶來的是一種激進的自然主義,兼具近乎物理上精確的觀察和生動甚至充滿戲劇性的明暗對照畫法。在卡拉瓦喬手中,這種新風格是達到真實性和靈性的工具。
  雖然卡拉瓦喬在世時聲名顯赫,死後的幾個世紀里卻被人們完全遺忘了,只是在二十世紀的最近幾十年才被重新發現。儘管他影響了風格主義衰亡後幾乎所有的藝術風格,但對新興的巴洛克藝術才是真正影響深遠的。安德烈.貝恩.若夫魯瓦(保羅.瓦樂希的秘書)評論道:『坦率地說,卡拉瓦喬的工作標誌着現代繪畫的開始。』
」(維基百科)
  雖然有很多同以鞭打耶穌為名的繪畫,這幅只展示半身,將觀眾接近,恍如身臨其境,參與鞭打或是站在旁邊看熱鬧。
  美國作家弗朗辛.普羅斯在《巨匠卡拉瓦喬》中寫下:「在卡拉瓦喬的宗教畫中,從《聖馬太殉難》甚至到《猶滴砍下何樂弗尼的頭顱》,他從未迴避人類只要有機會就會傷害彼此的真相。但是直到《鞭打耶穌》,他才揭示了他所知道或懷疑的:人們有多麼享受這一切。
  畫中所見,耶穌的紅袍剛卸下,未及縛在柱上,另一個已急不及待舉手鞭下。兩個人同是來自低下階層,是出於無知?是出於享受彼此傷害?就如你我,面對恐嚇時會軟弱,面對弱小時會欺凌,面對真理時我們會扮作無知,不願意走向光明。
  耶穌別過面去,在人性之中展現神性一面,不去怒視執行者,也不去答辯,因為他知道肉體所受的痛苦,難免產生仇恨。他知道仇恨不能化解仇恨,反而以憐憫與寬恕,以大愛原諒我們。
  我們不能逃避,我們會軟弱,我們會無知,我們卻不敢承認。面對邪惡之時,無論怎樣都不應參與其中,可惜當我們尋求原諒懺悔之日,一切都已經太遲。
  阿卡拉瓦喬另一幅鞭打耶穌,藏於意大利那不勒斯。


鞭打耶穌(英文)
鞭打耶穌(法文)
卡拉瓦喬作品目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