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5月 06, 2019

晾衫

  在頭條日報睇了一篇褚簡寧寫的又中又英——Panoramic Sea View,講特區香港市某些無敵海景豪宅,想像不到有人在露台晾衫。
  經他一講,想起了某年在法國住在旅館,因為下了幾天雨,所洗的衣服仍未乾透,於是趁好天時將衣服晾於向街的露台上,誰料外出回來,旅館收拾房間時將衣服掛回室內。
  當時有些不解亦相信自己無知,因為執拾工人一般很少理會旅客的物品,除非阻礙他們工作。那天晚上坐在露台觀看四周,從常識猜想法國應該有法例禁止衣服晾於向大街的露台或窗外。
  來到意大利,相信這裏沒有這法例,雖然主要大街較少見,來到橫街窄巷,抬頭一看必見衣服掛於窗外的晾衫架,至於性感內衣相信只見於電影電視和廣告,最多見則是床單被套枕袋。還有北歐好像不准晾衫在窗外,所以樓宇內會有洗衣房及焗衣房供住客輪流使用。
  殖民地時公屋就是將衣服晾於向大街的騎樓窗外,後來興建的私人樓,晾衫地方雖不在向街的窗外,多在廚房的抽氣扇上,晾衫變吸油煙,結果仍把衣服掛在騎樓,分別在於改成室內。
  以前殖民地政府唔會理咁多,只求安置來自逃避迫害的難民,到了「當家作主」時,市政府亦唔會理咁多,雖然新建樓宇規定有露台,但根本容納不了人,就算夠大,特區香港市市民仍改不掉基因,露台都係用來晾衣服。
  外國還有規定大廈必須在一定年期後維修保養,以保持外觀免影響環境,可惜我們仍沒有這樣的法例保障。
  究竟我們改善了還是變差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