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一首一九八五年的歌曲,不是出自他的手筆,而是改編台灣民謠。第一次聽是在羅大佑的演唱會實況精華唱片。那時根本唔知羅大佑唱乜,一來他以閩南話來唱,二來台灣民謠,想瞭解一首歌唔係咁容易。
找到一張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三日的剪報,終於知道「草螟弄雞公」的意思。文章作者李敖,開首第一段這樣寫:
台灣有一句俗話叫「草螟弄雞公」,意思是蚱蜢在公雞面前張牙舞爪、故意挑釁、不知死活、明明找死而不自知也。
……
「草螟弄雞公」是自己找死,旁觀者知道,雞公知道,草螟自己知道不知道呢?答案是自己不知道。
究竟草螟是否真的不知道?
李敖讀歷史,有些文章亦講到「曲筆」,至於李敖有沒有正言若反呢?我們不知道,只知文章題目為「草螟的尊嚴」。
草螟在雞公面前怎會故意挑釁,明知雞公來捕捉自己,張牙舞爪只不過無理由舉起雙手投降,不敵也要鼓其餘勇盡力掙扎。
也好像螳臂擋車,說是不自量力,但螳螂怎會知道面前是車?
明知雞公來捉也要弄而不逃,明知前面是車也要擋而不走,那才是不自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