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大約十二三年前,那時候剛準備搬去鴨脷洲居住,未決定之前間中也會到香港仔或鴨脷洲走走,當時覺得鴨脷洲大街沒有甚麼特別,除了黑黑沉沉之外。試過有一個晚上,和眾人一同吃海鮮,未夠九時,街上已烏燈黑火,一片死寂。明明是一條漁村,但吃海鮮的卻沒有幾檔。
及至決定搬進鴨脷洲,開始多點留意這地區的發展。那時是回歸前夕,為慶賀回歸、為表示對回歸中國有信心,一切都要向前看的同時,那管發展會怎樣,因為將來會變樣。
搬進鴨脷洲後,正值回歸初期。那時候,有太多的鴻圖大計,不是指個人,而是指特區政府,說要把香港仔建設成一個漁人碼頭、鴨脷洲北岸建設成一個海濱公園、填海用地會建設成一條馬路、海洋公園附近會建設成連接至漁人碼頭的悠閒區等等,跟着特區政府又滿腹大計,計劃數碼港、中藥港、科技港……。當甚麼都是「港」的時候,慢慢特區政府便將所有計劃也變成得個「講」字。
從騎樓向外望,一片荒蕪了草地,經過了十多年,依然是一片荒蕪的草地;後面的一條馬路,依然是沒有出路的掘頭路,誠如駕駛舢舨的阿伯說「不要得個講字」。十年過去了,人生究竟有幾多個十年?
後記:希望改善環境,並不等同希望變成觀光區。為了旅遊,將一個地方變成觀光點,是一個很可笑的做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